“民国空军创始人”秦国镛
2019-09-25梅兴无
梅兴无
20世纪初,北洋政府成立了南苑航空学校,后又以航校的训练飞机和学员为基础,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空军——独立飞行大队。作为首任校长和大队长的秦国镛,被尊称为“民国空军创始人”。
【首飞蓝天朝野震动】
秦国镛,字子壮,1876年生于湖北咸丰县,土家族。幼为文庠生,兼习武略。20世纪初,以优异成绩被批准以湖北官费留学比利时、法国7年,先学陆军机械科,后又转学飞行,成绩优秀,深受法国教官好评。1911年春,他学成归国,携带一架50马力“高德隆”单座教练机回京,并表示要进行飞行表演。此事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上谕试飞时文武官员悉数到场观看。北京《顺天时报》、上海《新闻报》等接连登出新闻。
秦国镛的飞行表演之所以朝野瞩目,是因为他将是第一个在国内驾机升空的中国人。此前的1904年,两架来自法国的小飞机在北京进行过飞行表演,这是近代飞行器首次在中国土地上起降。1911年1月,法国人环龙带一架法国法曼兄弟制造的桑麻式双翼飞机抵达上海,成功进行过几场飞行表演。
飞行表演在北京的南苑举行。南苑原是皇家狩猎场,清末建起了校阅场,增加了军队练兵、检阅的功能,成为军事重地。
1911年4月6日是清明节,乍暖还寒。北京人以一睹中国飞行员飞行表演为快,一大早穿上节日的盛装,争先恐后地乘坐京苑轻便火车蜂拥至南苑等候。校阅场看台上座无虚席,有清朝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以及驻华使节,场外更是人山人海。
飞行表演场内布置得隆重气派。清廷军机大臣世续主持试飞仪式。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骤然响起,一架“高德隆”单座教练机腾空而起,直刺蓝天。顿时,校阅场内外爆发出热烈掌声和欢呼声,成了欢腾的海洋。
秦国镛驾机在上空盘旋三周后,减速下降,准备滑翔着陆。这时,人们发现飞机的轰鸣声突然消失,机翼倾斜,抖动得厉害,不禁为秦国镛捏了一把冷汗。可就在转瞬之间,秦国镛驾机俯冲而下,稳稳降落在校阅场内,缓缓地滑入停机棚。这时,场内外又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穿皮衣、戴皮帽和防风眼镜的秦国镛从驾驶舱从容地跳了下来,高高地举起双手频频向人群致意。伴随着雄壮欢快的军乐,他大步走到观演台前。观演台上的皇亲国戚、文武官员们不知如何欢迎这位英雄,倒是坐在外交使节席上的十多个年轻人一齐快步走下台,将秦国镛抬了起来,高高举过头顶,绕场一周,然后放下,同他热情地握手、拥抱。两个外国小姐向秦国镛献花,祝贺他试飞成功。这一天被誉为“首次放飞航空日”。
秦国镛试飞成功,圆了中国人蓝天飞行梦,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创举。此后,南苑皇家苑囿也改变了用途,以起降飞机为主,原毅军操场改造为飞机简易跑道,成为中国第一个机场,南苑也成为中国航空和中国空军的肇兴之地。
【建立航校培养空军人才】
以南苑试飞为开端,秦国镛孜孜追逐着他的“中国空军梦”。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秦国镛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陆军部少校参事。他深知国无空军则不能与列强抗衡,于是写下了发展中国空军的“建议书”。秦国镛通过法国驻北京公使馆武官、总统府顾问白里索将自制飞机模型向袁世凯进呈,建议购置飞机,开办航空学校,训练飞行员,为创建空军造就人才。
那时,袁世凯已经意识到一支飞行军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性。1913年,他把南京飞行营及所属的两架“鸽式”单翼飞机调至北京,归驻南苑的陆军第三师建制,设立随营飞行教练班及飞机维修厂。
秦国镛的建议正对上了袁世凯的思路。于是,北洋政府决定在南苑开办一所航空学校,隶属于参谋本部。当局拨款30万银元,从法国购进40、50、80马力的三种“高德隆”教练机12架,以及一些配套设备和维修器材。同时又拨款6万银元,在南苑的旧营房以南、校阅场以西修建航空学校,包括房屋百余間,停机棚厂和飞机维修厂各一座,南苑随营飞行教练班也成建制地划给了航校,南苑校阅场正式扩建为飞机场。
南苑航空学校不仅是中国第一所航校,也是亚洲第一所航校。自视比中国先进的日本,直到1916年才有了第一所民间飞行学校,1919年才创办了第一所正规航空学校。
1913年6月,从法国购进的飞机运抵南苑机场并组装完毕。7月中旬的一天,为庆祝南苑航空学校开办,在南苑机场隆重举行了飞机交接仪式及飞行表演。法国飞机制造商兼飞行员芮尼·高德隆,专程赶来主持交机典礼并作飞行表演。机场跑道上,6架崭新的“高德隆”双翼教练机一字排开,机身皆涂成淡蓝色,机翼上下和垂直尾翼涂有象征“五族共和”的红、黄、蓝、白、黑五角星机徽。参加仪式的除了北洋政府官员,还有各国驻华使节和侨民。
秦国镛被正式任命为南苑航空学校首任校长,上校军衔。他着手建设和完善机场、校舍、仓库等硬件设施,还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在软件建设上,他把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官队伍作为重中之重。晚清时期,清廷多次选派留学生赴英、美、法、俄等国学习先进的航空及飞机制造技术,这些留学生先后学成归国。秦国镛抓住这一契机,吸收了一批“海归”,还聘请了法国上尉军官博乐、欧白尔飞行教官,马尔蒂内史、包法技师,到航校担任飞行、机修教练。
这样,南苑航校的校长、教育长及大多教官都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由于他们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中国空军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撑。秦国镛无疑是这支教官队伍的领军人物,他虽身为校长,行政事务繁杂,但仍挤出大量时间与飞行教官一道给学员讲授飞行技术,还亲自驾机示范。教官中的潘世忠、厉汝燕、鲍丙辰、姚锡九等亦堪称顶尖人才。
1913年9月,南苑航空学校第一期正式开学。因学校的目标是培养“陆海军航空人才”,学员都是从陆海军下级青年军官中选拔保送的。先由航校进行身体检查,体检合格者方可参加考试,体检、考试均合格者才予录取。学员的官阶以中尉和少校为限,年龄限于25~30岁,带全薪学习,学校另给津贴10元,被服、伙食和医药等统由公给。
航校课程分学科、术科两大类。学科设有航空学、机械学、气象学、陆军战术及战史、外语等,主要培养航空技术人才;术科以飞行训练为主,装卸发动机和修理飞机为辅,以培养飞行员及地勤人员为主。秦国镛任期内招收了两期学员,第一期学制为1年,从第二期改为2年,分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以能在飞行场安全起落并能在空中旋转自如为合格;高级班以能按照方向仪规定的方向和指定的地点作长途飞行为主。
1914年12月,第一期招收学员50名中41名毕业,淘汰9名,可见南苑航校管理之严格。1915年秋,第二期又招学员50名,1917年42名学员毕业。两期培养飞行员83名。“一、二期学员中,大多数人能正确认识到航空有前途”,“所学飞行技术各不相同,但都掌握了航空基本知识和飞行技能,对发展我国航空事业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这些学员中的一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人民空军的骨干力量。
秦国镛还组织南苑航校飞机修理厂尝试研制飞机,专门从德州、巩县兵工厂和南口火车修配厂挑出最优秀的铁工、木工各数十人进维修厂,经过法国技师的指导训练,成为中国第一批飞机组装、维修工人。1914年,在飞机维修厂厂长潘世忠的带领下,在借鉴“高德隆”及法曼飞机技术数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出一架双翼飞机,该机采用推进式螺旋桨方案,动力采用汉阳兵工厂仿制的法国“格萊姆”80马力发动机,机首装有一挺“汉阳造”的机枪,机身标有“1”字标号,被称为“枪车”,并在南苑机场试飞成功。这是在中国本土自制并成功试飞的第一架军用飞机,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后的第四个成功自造军用飞机的国家。
秦国镛创办南苑航空学校,在灌输国人航空理念、培养航空技术人才、研制飞机等方面,为中国空军的创建在人才和技术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北洋政府为嘉奖秦国镛,晋升他为少将军衔。
【组建首支中国空军】
组建空军在飞行技术上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先在远航上突破。当时飞机发明不过10年光景,从法国引进的飞机设备简陋,最大时速仅96公里,载油有限,驾机远航要冒很大风险。秦国镛不顾个人安危,决计亲自驾机试飞。1914年3月11日,秦国镛、厉汝燕各驾驶一架飞机,完成了从北京飞往保定的航线飞行课目。这也是中国第一次航线飞行。其后,秦国镛又冒险驾机顺利飞越秦岭,并安全返回南苑,为中国航空远航翻开了新的一页。
南苑航校从此拉开高级班学员远航技术训练的序幕,开展“北京—天津—保定—北京”三角航线长途越野飞行,先后有41名学员完训毕业,具备了远航能力。这是我国自行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有了飞机和飞行员,根据参谋本部的指令,秦国镛在南苑航校组建了第一支独立飞行大队,兼任大队长。是为中国空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独立飞行大队实际上是中国早期的空军。
那是一个军阀割据、战乱纷繁的时代,飞行大队甫一成立,就成为军事行动的工具。奉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之命,秦国镛与潘世忠、厉汝燕等驾机到蒙古、河南、陕西、甘肃等地侦察,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时蒙古发生动乱,飞机到多伦侦察,从未见过飞机的叛军视其为“神鸟”,惊恐万状,落荒而逃。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首次空中作战行动。1914年,白朗起义军声势浩大,袁世凯一面派北洋军从地面进剿,一面派飞行大队前往助战。秦国镛亲率4架飞机向白朗军投掷用花瓶、竹筒自制的“土炸弹”,命中率极低,但这是中国空军史上的第一次空袭。1915年,袁氏篡权称帝,全国奋起讨袁。袁世凯在派陆军阻挡护国军的同时,又下令飞行大队组成两个航空连,每连两架飞机,进驻四川、湖南,协助陆军同护国军作战。
然而,飞机助战未能挽救袁氏失败的命运。1916年,黎元洪当上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不久,黎、段在对德宣战问题上发生矛盾。这时,原北洋军阀张勋以调停“府院矛盾”为由,率5000人的“辫子军”开进北京城,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拥立清帝宣统复辟。
段祺瑞发布“讨逆檄文”,起兵讨伐张勋。7月5日,秦国镛致电段祺瑞,声言“率飞行人员与讨逆军各部取一致行动”。7月7日,秦国镛、姚锡九、鲍丙辰各驾驶一架“高德隆”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先到天安门上空散发“打倒张勋,反对复辟”的传单。接着飞抵丰台地区的“辫子军”阵地,驾机呼啸着从“辫子兵”的头上掠过,辫子兵”四下逃散,溃不成军。之后,飞机又飞抵张勋宅邸上空,投下两枚炸弹,其中一枚恰巧落到张勋的卧室,砖瓦尘土乱飞。
空袭最重要的目标是紫禁城。秦国镛的本意并不是要轰炸紫禁城,而是要吓吓那些复辟狂。飞机在紫禁城上空盘旋,投下了3颗一尺多长的炸弹,一枚落在隆宗门外,炸伤了一名轿夫;一枚落在御花园水池里,炸坏了水池的一角;第三枚落在西长安街隆福门的瓦檐上,没有爆炸,不过把聚在那里赌钱的太监们吓得半死。溥仪也被空袭吓得六神无主。
秦国镛驾机实施的这次空袭行动,虽未造成多大破坏,却给予复辟势力巨大的震慑。张勋躲进了荷兰公使馆不敢出来,“辫子军”纷纷缴械投降。7月12日,惶惶不可终日的溥仪宣布“退位”。这场仅11天的复辟闹剧草草收场。
1920年春,秦国镛调回陆军部任职,因功勋卓著,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一级文虎勋章。1921年,成立航空总署后,任首席参事。直奉战争后,张作霖入京,任命秦国镛为航空飞行主任。冯阎倒蒋时成立西北军,任秦为西北军航空总司令。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兼任内政部高级顾问、交通部提调、中国道路协会会长等职。
1923年,秦国镛卒悟北洋政府为各军阀派系所把持,实为国弱民贫之根源,为这样的政府卖力,无异于为虎作伥。遂决意联络广东革命军政府,策动南苑航空学校旧属驾机起义,归顺南方革命军。不意举事前,北洋当局勾结日军将机场封锁,限制航校人员活动。
秦国镛见事败露,强行举事必致无谓牺牲,只好作罢。他担心遭到当局迫害,托病辞去所有职务,南下投奔革命军。孰料亦未能得到南方信任,予他一纸与空军毫不搭界的“骑兵团长”的任命。秦国镛哭笑不得,只身返回北京,解甲举办实业。1928年,秦国镛等人发起成立张库航空运输公司,但后因受到当局掣肘,经营惨淡而倒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摄政王载沣遣人至北京劝说秦国镛出任伪满航空要职,当场遭到秦的严词拒绝:身为炎黄子孙,绝不做此卖国勾当。”同年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航空会议,他以航空名专家的身份,在会上提出13项建设性的重要提案,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承父业血洒长空】
1930年代中,秦国镛逐步淡出航空界,在北京经营高级建筑石料,并受聘到北京大学任教。但他的航空梦仍难割舍,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秦国镛与夫人王慈育二子,受父亲影响,二子所攻专业均与航空有涉。
长子秦家椿曾留学法国,后任沈阳航空学校教授,致力于航空专业技术的传授,可惜不幸英年早逝。次子秦家柱1912年生于汉口,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九一八事变后,秦家柱义愤填膺,决心子承父业,改学航空,抗日报国。适逢南京航空学校第二期招考,他舍交大考入航校机械科求学,后又入本校第四期飞行班,1935年毕业后,他以学行双优留校任教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空军的木更津航空队、鹿屋航空队以及另外5个独立航空队,分别停在“凤翔”“龙骧”“加賀”三艘航母上。8月14日,日军派出飞机轰炸杭州笕桥机场,企图摧毁中国空军基地。
当日下午1时,空军第四飞行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奉命率队飞往笕桥增援,秦家柱时任四大队二十三中队分队长。四大队的28架飞机都是美制柯蒂斯和霍克Ⅲ型,机上装有机枪2挺,机身下载500磅炸弹1枚,两翼下载18磅炸弹8枚,火力强大,能续航达4.5小时,具有多种用途,战力较强。
时阴云密布,暴雨倾盆,电闪雷鸣,为躲避雷击,飞机呈纵队超低空飞行,驰援笕桥机场。正当二十一中队飞机刚着陆,二十二、二十三中队即将降落之时,地面拉响了战斗警报:日本鹿屋航空队的18架轰炸机来犯。高志航立刻下令飞机不要停车,一半起飞迎敌,一半加油待令出击,并用信号指示还未降落的两个中队留在空中截击日机。
高志航随即升空指挥作战,秦家柱带领两架僚机发现了日军轰炸机,遂加大油门猛冲过去。日空军向来轻视中国空军,其轰炸机均不要护航,以单独行动的方式投入战斗。此时,一架日本轰炸机发现与中国战机遭遇,慌忙扔下两枚炸弹后钻入云层向东逃窜。秦家柱紧追不舍,从3000米云层之上一直搜索到下面,终于再次发现日机。秦家柱、高志航几乎同时驾机逼过去,4挺机枪一齐射出子弹,日机中弹,邮箱爆炸,冒着浓烟烈火迅速下坠,连同它还未投出的炸弹一起在空中爆炸。秦家柱、高志航成为中国首次在空中击落日机的飞行员。
第四飞行大队乘胜追击,围歼另外几架日军轰炸机,在30分钟内共击落了6架日军轰炸机,6∶0的辉煌战果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此,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挥笔题词“淞沪神鹰”,并制成锦旗送给第四飞行大队。国民政府把8月14日定为“空军节”。
8月15日,日本海军又派出精锐主力60余架飞机分两批次轰炸杭州,实施报复。中国空军第四大队接到警报时,正在紧张挂弹,准备轰炸泊在舟山洋面上的日军“龙骧”号航母,高志航果断下令:“卸下炸弹,升空迎敌!”秦家柱驾机紧随高志航呼啸起飞,在800米空中,他们发现从东南方向飞来一个编队的日机。两人驾机默契配合,楔入日机群,盯住日军队长机一阵扫射,日长机应声坠落,日僚机见势不妙,掉头逃窜。
14时,南京来电:“令空军第四大队于16时前到达南京。”在南京上空又遇上木更津航空队的20架攻击机,狭路相逢,又是一场恶战。秦家柱带领3架飞机截住了第二批到达的日机,击落了其中一架。
这一天,中国空军四个航空大队在几个战区上空共击落日机34架,木更津和鹿屋航空队均折损过半,木更津航空队司令官石井义将大佐因此剖腹自杀。
8月18日清晨,第四飞行大队奉命轰炸停泊在上海黄浦江上的日本海军第三舰队。飞机装上重磅炸弹后,秦家柱等驾机升空。一路上他们以超低空飞行,躲过了日机的拦截。当秦家柱驾机飞临黄浦江上空时,遭到日机截击,其座机被敌机关炮击中数弹欲坠,紧要关头,秦家柱舍生取义,驾驶拖着浓烟的1702号战机俯冲,向日本舰队旗舰“出云”号撞去,欲同归于尽。“出云”号高射炮密集发射,受伤的战机未及目标再次中弹,爆炸解体坠入黄浦江中,秦家柱与机同殁,壮烈殉国,年仅25岁。
秦家柱以身殉国后,经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追授为空军中尉,入祀忠烈祠,葬今南京中国抗日战争航空烈士公墓。
秦国镛得知爱子为国捐躯的消息,为家柱子承父业、为国捐躯而自豪,但亦难以承受两度袭来的老年丧子之痛,身体每况愈下,于194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秦国镛被安葬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碑刻:“中国航空第一人”。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