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留学生的“学业障碍”

2019-09-25伍国

同舟共进 2019年8期
关键词:留学生英语学生

伍国

截至2018年7月,已有131556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入读大学本科,就读初高中的学生也达26842人。在中国留美学生中,本科生已由2001年前后的12%左右上升到2013年的40%左右。我也曾是一名中国留学生,从2001年赴美读硕士、博士,到进入大学任教,至今接近20年。这20年也正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低龄留学生人数井喷的20年。

几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杂志曾登过一篇文章,作者是一位美国教授,内容是批评中国留学生,认为他们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缺少批判性思考。我读到这篇文章后,立即发邮件向该杂志提出抗议。我指出,在我接触的中国留学生中,大部分并没有表现出比美国学生更弱的批判思维能力,他们的口语虽然不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但大致的观点也是能清晰表达的。经过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也能很快提高。

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公开批评不仅有歧视之嫌,也忽视了外国学生融入美国教学环境所面临的普遍性挑战。中国学生被骤然放入一个以美国教授和学生为主体的异国文化中,在课堂讨论中必然容易采取一种观察和倾听而不是积极参与的保守态度,这种倾向在以东亚文化为背景的留学生中都比较突出。反过来,美国学生在中国很难遇到类似的困境,因为多数美国学生的中文程度根本不足以和中国同学一起上课,而是和其他留学生集中在一起。假如把中文大致过关的美国学生放入一个以中国学生为主、以中文为教学语言的课堂,美国学生也可能相对沉默。

抗议归抗议,我力图客观看待中国留学生的表现。在我所接触和教过的中国本科留学生中,大多对事情都有独立见解。相比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留学生”,现在的留学生家境相对殷实,对各学科的关注也较为广泛,对美国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深入。大部分本科留学生在出国前就有不少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经验,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资讯一点也不少;到了美国后,也会结交当地朋友,外出旅行,广泛阅读,思路开阔。在校内,一些留學生还会积极研究环保问题,参与志愿者活动。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他们也更善于和学校对话,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味认为留学生没有批判思维,也不能融入国外社会生活,只知道成天扎堆说中文,似乎是以偏概全、有失公允的。

和美国本地学生相比,远渡重洋求学的中国学生其实更善于从两种文化比较的角度看待社会、历史和政治问题。相比一些从未出过国门,甚至连国内旅行经验都有限的美国学生,中国留学生的阅历更为丰富,眼界更为开阔,视角更为多元。因此,当中国留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时,一旦克服语言和心理障碍,往往能说出令美国学生耳目一新的观点。

【欠缺深度阐释能力】

一些中国留学生在学业上的弱点,在我看来,首先是缺少严格的学术伦理训练和个人对过错负责的态度。我曾在一年内参与处理过三起中国学生被美国任课教授指控抄袭的案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抄袭绝不是中国学生特有的行为。在美国大学生中,作弊和抄袭也层出不穷,而学校也有关于如何界定“抄袭”和“引用”的教育,还有相应的制度保证作弊案件会受到公正的审理。

审理的过程有指控作弊的教授(类似于原告),被指控的学生(类似于被告),一个由教授组成的委员会,以及由几名学生组成的委员会(类似陪审团)共同出席。在听取双方的控辩后,委员会做出最终裁决。一些被指控抄袭的中国学生倾向于完全否认指控,一名被控抄袭的中国学生甚至公然指责学校没有提供更好的指导,而自己是“付了学费”的。这种强词夺理的自辩不仅损害祖国的形象,也罔顾事实。另外,当事人在潜意识里完全否定责任,在道德上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中国留学生的第二个问题是认知上的。的确,一部分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替代性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越来越趋近于美国高等教育所期待和要求的批判性思维;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囿于固有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纠结于“我以前听说的不是这样的”和“这和我以前学到的不一样”。例如,在学习有关中国的内容时,中国学生起初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懂得比美国学生多,但最终不得不承认,部分美国学生在毫无背景,从未到过中国也不懂中文的情况下,经过对指定书籍和论文的精细阅读和深入思考,对有关中国的论题也能表达出非常有见地的思想。

这是因为,一方面,深入的批判性思考是美国教育中长期持久进行的训练,学生并不难越过表层信息对文本背后的逻辑和问题展开深层次剖析;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学生生长于中国,对国内的种种情形与历史了解得较多,但美国学生的广泛阅读,以及文化的多元和开放性却使他们对于欧洲、亚洲的历史都有相当的了解,更不必说美国历史。这些背景对于他们站在人类共同经验的意义上理解中国有很大帮助,而这部分知识储备和深度阐释能力却是一般中国留学生所欠缺的。

在我课堂上的一次讨论中,一个中国留学生对中国人在历史上的某个经历和情感反应产生困惑,最后是同班的美国学生来向他解释原因的。这说明,就思维的成熟度和对普遍人性的认识而言,留学生未必因为有文化背景而做得更好。一些中国学生往往只是对中国历史上的人名、地名、事件大致脉络等的常识懂得比美国学生多(这是自然而然的,并不值得骄傲),他们头脑中大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印象,宏观把握和深度分析能力较为薄弱,所展现的专业程度也比较低。

【关键弱项是学术写作】

过去人们对中国人学英语的一个印象,是不善于开口的“哑巴英语”。在我的观察中,学术写作能力是影响留学生能力发挥的一个更大的制约。在课后交谈中,不少留学生甚至个别在美国长大的华裔二代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不擅长写作。他们有时甚至无法按期完成一篇论文,理由是“不擅长写作”或“有想法但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

这类学生通常修读经济学(留学生最热衷的专业之一),辅修数学。一名在纽约长大的华裔男生,因为实在不知该如何写论文,只能退出我的中国近代史课。但同时他又找到我,哭着说自己和父辈有隔阂,总觉得父母经历了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很希望了解中国近代史,即使退了课,也希望继续旁听。课上另一位中国学生和我谈了很久,答应积极提高写作水平,但一看到自己第一次小论文的分数就退了课(事实上他的分数比好几个美国学生还高,且后期还有多次提高机会)。还有一名中国学生因为无法写论文,多次无故旷课,而以不及格告终。

我认为,留学生的这种倾向和表现与国内一些家长过于推崇数学和统计学,忽视人文社科的思维和表达有极大的关系。然而,留学生最终可能会认识到,本土美国人相对中国人的优势,恰恰体现在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上。

2019年春季学期,有一名美国本土学生和一名中国留学生,同时在我的指导下写有关中国的毕业论文。我发现,尽管这位中国留学生认为自己有双语优势,可以查阅和使用美国学生看不懂的中文资料,但在写作进度,提出问题能力,完整准确地表达观点,甚至在最基本的文献综述写作中,都要逐渐全面落后于美国学生。这个中国学生自高中起就在美国读书,但他的引论只是随意引用一些商业网站上的普及性知识,而没有真正深入阅读相关研究著作,甚至不能真正提出一个集中的主题和论点。他最后呈交的论文语言生硬别扭,行文粗糙肤浅,缺乏分析,此外还有大量事实、年代和单词拼写的错误。这些表现与他在课堂讨论中性格开朗,充满激情,积极发言有较大的出入。这说明,实际的研究和写作水平显然制约了他的学术兴趣,背景和语言优势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让人惋惜。

相对而言,我作为第二读者参与审读一些美国本科生研究美国史的毕业论文时,发现他们已能有效地在批判阅读和对比前人著作的基础上,综合提出独特的分析框架,并以此填补某种空白。对本科生来说,这已初步进入了社科研究的专业境界,基本具备了和其他学者对话的自我意识。

【试析问题根源】

总体表达能力与知识储备及深入思考程度有著高度关联。也就是说,不论使用哪种语言作为工具,首先仍在于是否真正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一点,越是低龄留学生,往往越有劣势。一方面,他们过早脱离国内的阅读环境以及由父母和同学构成的日常生活和人际网络。国内大都市里的特色书店、图书城,比美国绝大多数的大学、高中所处的小镇要资源丰富和易于达到得多。另一方面,因为并非生于美国,而是后来客居在寄宿家庭中,他们和西方社会文化实际上也处于半隔绝状态。事实上,美国历史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在美国人小学毕业时,就已深深扎根脑海。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抽象意义上享受着信息多元和开放,留美高中生也难以真正接触两个国家的文化中带有核心实质意义的元素。

上世纪80年代有一批人近中年才到美国留学读博的“50后”中国人文社科学者,尽管他们中很多人最初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语言障碍,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们就在美国一流的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有影响力的学术专著。这是因为,他们作为学者的学术功力、知识和方法积淀,作为成熟的社会人的阅历、感悟,对事物和世界的看法,早在国内时期、在母语语境中就已形成。即便一些留美历史学者后来承认“在美国发现中国历史”,但这本质上也是对原有思考和研究在视角和方法论上的学习和修正,并不一定是对认知的彻底颠覆。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对美国史学界的一些理论和范式提出批评。他们的学术和思想启蒙绝不可能都在美国博士导师之下进行,而在两种文化之间读史阅世的独特人生体验更不是任何人可以“训练”出来的。

我在和中国留学生的课后交谈中发现,国内中学教育到目前为止仍欠缺人文社科的学术写作训练。在中学作文训练中通行的仍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在历史学科的考试中,问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会要求进行成段的论述,然而,这仍不是一篇完整的带实证研究性质的文章。在上述三类文体中,没有一类属于美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熟悉的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范式。这三种文体不仅把主观判断、说理和客观描述、引证割裂,更缺少需要学生去查找资料证据、进行独立研究的训练,导致一些中国留学生错误地认为“写论文”就是“发议论”。同时,国内中学关于写作时应该如何规范地引用和注释的训练也严重缺失,有的学生已不愿去细读一本书,一开口就是某个意见领袖说过什么。

国内的英语教学也存在把作为交际和表达工具的语言过度分解为“题目”的问题,似乎学英语就是做题,做题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出国,而考试又多是采用选择题的“标准化考试”。美国的文科教育在考试中恰恰力图避免选择题——尽管对教师来说,批改选择题考卷要容易得多——而坚持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用纸笔写出答案和分析。因此,留学生应更注重练习用英语大段和连贯地论述问题和表达思想。

另外,积极沟通也是中国留学生的弱项。我的美国同事就曾提出,当他们给一些中国学生发邮件后,对方常常不回邮件。而在中国学生看来,他们不回复的原因是,“我收到了,但也不知道说什么”。他们没有意识到,在一般社交意义上,哪怕出于礼貌也应该回复。如果得到关心和帮助,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英语的好时机。

国内一些家长往往对语言学习存有一种误解:孩子只要出国几年,英语就自动“过关”了。或许,在不懂英语的父母眼里,孩子能连续说上几句英语就显得“过关”了,但日常交际英语和书面语言的运用并不是一回事。至少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极少有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能称得上是真正过关的。词汇量偏低以及在思维和语言两个领域的训练缺失,导致一些中国学生的英文分析写作能力不仅不如美国学生,甚至也不如日本留学生。海外华人有一个普遍的偏见,认为日本人英语不好。事实上,除了有口音外,日本留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是优于中国留学生的。日本学生的态度也比中国学生认真,极少无故旷课。如果他们发现自己英语不好,就会到学校的写作辅导中心寻求帮助,在论文上投入大量时间,最终结果至少是中规中矩的。相对而言,中国学生容易得过且过,将错就错。

近期,美国一项高等教育研究把历史学科在常春藤名校的衰落,公开(部分地)归咎于亚裔学生太多,言下之意就是亚裔学生除了向往能赚钱的专业外,对其它一概不感兴趣,且这已破坏了美国的古典教育传统。与此同时,自2018年起,美国一些名校陆续不再把入学SAT/ACT考试分数作为参考,转而要求申请者的个性特点、自我陈述、表达能力、社会责任等更为抽象的内容,这也和高中生对人文社科的兴趣,表达能力,对世界的认识有着高度关联。

眼下,低龄留美学生群体在生活和心理上的融入障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加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学业上的不适应是部分学生厌学、退学的重要原因。在我看来,在美国注重通识教育和文理平衡发展的高等教育制度下,想一味依赖“数学好”而逃避人文社科的研读和学术写作,是不太现实的。留学的目的终究是学习知识和自我提升,与其以“顾客”甚至“金主”的心态苛求和指责学校没有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心理协助,不如正视弱点,积极提高自己,而不是一味扎堆舒适区,给美国大学留下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文化格格不入的印象。

(作者系美国阿勒根尼自由文理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猜你喜欢

留学生英语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