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九四年全国物价工作会

2019-09-25沈福权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计委物价同志

沈福权

1994年4月2日—4日,国务院责成原国家计委在湖北省洪山宾馆召开了全国物价工作会。一周前,我在天津参加了时任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同志主持召开的五省物价局长半天座谈会,会上他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当前的物价形势,要国家计委提前召开全国物价工作会,会上还讨论了全国物价工作会关于建立控制物价目标责任制的征求意见稿,并决定一周后到湖北召开全国物价工作会(1993年,全国平均、湖北省、武汉市的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两组指数,分别为113.2、115.0、118.7和116.1、118.8、119.8),陈锦华同志说要主持大会并讲话。

此次全国物价工作会的中心议题是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建立物价调控目标责任制。报到那天晚上8:30左右,刘琦秘书要我到陈锦华同志房间去,要我畅所欲言地讲一讲近几年全国物价指数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省以下物价机构并入计委为什么不积极的看法和地市州县物价局长的思想工作状况。

我是从1993年2月在中央党校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讲起的。认为在当时严重通货膨胀情况下,原国家物价局突然被人大通过宣布撤并到国家计委,我的失落感非常大。因为最想不通的是当讲物价工作重要性时,说“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而当说其有什么副作用时,似乎物价部门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绊脚石,把国家物价局独一无二地说撤并就撤并掉了。我想社会上很可能误认为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流通秩序混乱,是各级物价部门工作不力造成的,或者认为价格改革任务已大功告成,物价机构也可有可无了。我说物价上涨过高,深层次原因很多,绝不是物价局能够左右的,也不是物价局的同志不尽责不努力或者工作沒有做好的问题,主要是与近几年投资过热和货币发行过多有很大的关系;与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行为不规范有直接影响;与菜篮子工程和副食品建设沒有搞好有关;也与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尚未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可是,现在物价部门上面沒有“老子”(指国家物价局已经撒并掉了),下面沒有“儿子”(指我省11个县市进行机构改革试点,方案中沒有打算安排物价局)、中间正在等死(指省、市州两级机构和人心动荡不定)。在那么严重的通货膨胀形势下,如果省以下物价机构不稳定,人心涣散,是很难达到有效控制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工作目标的。再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问题任重道远,轻易讲“价格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是站不住脚的;又说了事实上省以下物价局与计委不同,越是到上层国家计委顶层设计的宏观作用越大,越是在基层县市级物价局中微观作用较明显,因为在宏观调控中的中观、微观事情太多了,民生价格和收费问题需要物价部门的协调管理和监督检查,可是基层的物价干部人手太少了(有的仅9—11人),很辛苦,上面千根線,下面一颗针,事情根本干不完;我还说了民兵工作“三落实”,首先是组织落实,现在物价机构动荡不定,怎么能够胜任并为各级政府当好控制物价目标任务的参谋助手呢?虽然陈主任听得相当认真,有时还频频点头,可是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话言重了、太唐突了,想纠正换话题,但也不知道怎么表述,神情、坐姿有些失态,手脚也不知往哪里放了。陈主任大概看透了我的心思,连忙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说得好,说得很好,我之所以听得那么认真不插话,因为平时我根本听不到如此大实话,这还是我要你畅开心肺讲的吆!再说物价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价格指数还是国民经济的四大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物价工作人员是一支‘为民请愿的好队伍,机构将来不管怎么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没有物价工作的”,又讲“说句心里话,本人从体改委调到计委,头发白得很快,有一半是操心物价的事造成的”。我听了他促膝恳谈的心里话,一下子松了口气,深感能亲身体验到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经济建设的杰出领导人那么待人以诚的品质,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心里想他不但是我国经济建设战线上的杰出人物,也是一位精干的政治家、理论家。

过了片刻,陈主任要我提提建议。我就大胆建言,当务之急除了价格总水平目标控制的齐抓共管外,还应高度重视省以下物价机构和队伍的相对稳定,至少暂时不能撤并到各级计委去。理由是国家物价局并入国家计委以后,仅保留价格司、检查司和半个综合司,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上传下效的习惯,如果省以下物价机构都并到了计委,那么只有二个半处、科、股了,人手太少是很难胜任各级政府有效抑制通货膨胀愿望的。至于办法,至少目前省以下物价机构维持现状,最好不撤、不并、不分散职能和不降低规格,才能顺应缓解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的客观实际。想不到他沉思片刻后立即表示:我同感,在大会总结时我一定会强调省以下物价机构必须稳定的观点,回京以后除了当面向李鹏总理汇报,还要以党组名义给党中央、国务院写报告。随后,他一方面叫来秘书立即打电话,要国家计委办公厅主任、人事司司长明天上午务必从贵州、北京赶到武汉;另一方面,要我找5个省(包括我)敢于直言的资深局长通个气,下午他要亲自主持并听取对物价机构为什么暂时不并到计委比并到计委好的座谈会。陈主任还征求我座谈会要不要罗植龄和邹向群同志(分别是兼管物价的计委副主任和计委副秘书长)参加,我说我找的局长他们都敢讲真话直话,但不参加可能效果会更好些,再说讨论会还需要他俩坐阵。我当晚找了东南西北浙江、广东、四川、河北四位局长,向他们通报了陈主任与我交谈的详细过程和陈主任想开座谈会的意见,并商议了发言直面重点和次序。后来,在大家畅所欲言(各省都提到基层事业编制太少、事业人员执法不顺当等问题)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省以下的物价机构“四不”的总思路。陈锦华同志不但在总结讲话时特别强调了稳定省以下物价机构和物价队伍的重要性、必要性,还责成各省物价局长回去后务必向省长汇报按“四不”要求贯彻。后来,8月中旬,陈锦华主任指示要我参加了国家计委培训并赴美国考察八十年代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15天(包括在京授课5天),为抑制我省通货膨胀“齐抓共管”、退出全国倒数第一行列起了不小作用;11月初,他又指示国家计委培训中心赵主任通知,要我在中南财大召开的全国高等院校宏观调控研讨会上发了言。

事实证明,那次在湖北召开的全国物价工作会,尤其是陈锦华同志主持召开的五省物价局长恳谈会,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为国务院后来下决心稳定省以下物价机构、大幅度增加基层物价事业编制,以及事业转行政、强化物价工作、安定物价队伍奠定了良好基础。李鹏总理在9月初召开的全国160万人参加的物价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对当时的经济工作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还明确宣布了在当前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省以下的物价机构“四不”,这对稳定全国省以下物价机构、基层价格队伍以及抑制通货膨胀、平衡供给需求、规范市场秩序、综合部门齐抓共管等起到了强有力的扶持作用。

(作者原任湖北省物价局局长,后任湖北省政协第八、第九届常委、省人民政府参事)

猜你喜欢

计委物价同志
FOR YOU, O DEMOCRACY
向雷锋同志学习
义马市卫计委召开上半年党政工作述评会
鸟人鸟语
一句赠言
“片名趣答”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