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19-09-25梁俊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邵东高质量发展

梁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作出一个重大判断,即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并正式定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战略,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为推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目前共有1347个县,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各具特点,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宏观上的方向性,又要结合微观上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做到因地制宜,因县施策。

一、调研背景

邵东县地处湖南省中部,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民营经济活跃,轻工业发达,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被确定为“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和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湖南的温州”“百工之乡、商贸之城”。邵东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一方面,邵东县在没有明显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将一些竞争激烈的产业(如打火机、箱包)的市场份额做到了全国第一,甚至全球第一,是“市场化改变命运”的典型;另一方面,作为中部地区县城,邵东县的发展并未超越区域总体发展阶段,城镇化和工业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存在产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偏弱、城乡差距较大等一些阶段性、结构性的问题。

今年春节期间,笔者通过现场走访、咨询访谈、公开渠道资料搜集等方式对家乡邵东县进行了调研,笔者拟结合获得的信息以及对家乡的了解,对邵东县高质量发展做了一些总结性思考,力图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支撑和思路建议。

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经济基础良好:转型升级势头迅猛,对外贸易实力强劲

邵东一直是湖南省的经济强县,在湖南省2017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工作考评中,邵东县名列全省20个经济强县(市)的第四位。2017年,邵东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指标均位列全省前十。近年来,邵东县大力培育新动能,转型升级快速推进,反映增长质量的指标显著提升,2017年,邵东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农业比重以及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四个指标分别位列全省第一二三四位。邵东经济有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特点,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一些优势产品,如打火机、箱包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极高的市场份额。2017年邵东进出口总额达到了6.79亿美元,出口退税6.2亿元,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

(二)商业文化浓厚:崇尚务实苦干的精神,走“小商品,大市场”的道路

邵东人的商业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民营经济异常活跃,被称为“湖南的温州”。邵东人做生意有一种务实苦干的精神,只要有一分钱赚,邵东商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去争取,虽然经营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凭借着压低成本和开拓市场的天赋,多年来,邵东货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保有一席之地。

(三)轻工业实力雄厚:打火机“点亮全世界”,五金、书包、药材畅销全中国

邵东的四大品牌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全球70%的打火机,全国40%的小五金、70%的书包以及25%的中药材都来自邵东。1、打火机。邵东是“中国打火机出口第一县”,目前年产打火机120亿只,产品多达300多款,远销全球78个国家,在邵东流行一句话,叫“邵东打火机,点亮全世界”。2、小五金。邵东有“五金之乡”的美誉,五金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种类多、总量大,主要产品有扳手、钳子、锤子三大系列130余种,年生产能力3亿套件,产品70%用于出口。3、藥材。邵东廉桥镇的中药材市场是全国十大专业药材市场之一,廉桥也因此有了“南国药都”的美誉,廉桥镇有大量经营中药材的商户,目前经营的中药材超过2000种,平时只要开车进入廉桥镇,远远地就能闻到浓浓的药材味。4、箱包皮具。邵东是湖南省唯一的全国皮革箱包生产基地,2013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箱包皮具产业基地”牌匾,目前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书包销量占全国70%的份额,义乌外贸出口箱包的70%源自邵东。

(四)环境显著提升:环境治理保护重拳出击,城乡环境旧貌换新颜

邵东县城过去的环境是典型的“脏乱差”,但近几年,随着环保督察趋严,以及为了迎接撤县立市考核,邵东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抓环保,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邵东县县长在做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邵东县2018年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件72件、省环保督察组交办件62件,整顿关闭各类污染企业88家,淘汰燃煤锅炉210个、黄标车343辆,完成人工造林3.71万亩,全年空气优良率达88.8%。”

(五)民生持续改善: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脱贫攻坚取得突破

在教育方面,自2014年启动“全面改薄”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77所完全小学以上规模学校创建成合格学校。笔者专程考察了重建的邵东县第四完全小学,该小学曾是一个地方国企的附属子弟学校,设施破旧,重建后,校园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现代化的教学楼、人工草皮足球场、塑胶跑道、高标准篮球场一应俱全。高中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展,近年来,邵东县的王牌中学邵东一中狠抓生源和教学质量,一二本上线人数屡创新高,高分考生逐年增多。在扶贫方面,邵东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建立了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2018年,邵东县已经完成了40个省定贫困村的退出和20750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三、高质量发展挑战

(一)从经济总体层面来看,宏观上尽管没有“脱实”,但存在“向虚”特征;微观上家族企业偏多,企业“小、散、弱”,缺少龙头企业

一方面,邵东县当前商品楼供给过剩严重,未来几年,房地产去库存压力较大。随着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的收紧,大量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向邵东这样的四五线城市转移,全县范围内于近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但由于缺乏有带动力的支柱产业,以及“留不住人”,不少楼盘的销售状况不太乐观,空置率很高,房价也一直上不去。5年前邵东县城内的商品房均价在2500元/平米左右,现在依然不到3000元/平米,最高端楼盘之一的“高铁+学区房”也只在5000元/平米左右,和湖南省主要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另一方面,邵东县的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邵东县的企业有“两多两少”的特点,即:家族企业多,现代企业少;老板多,企业家少。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粗放、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全县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以及品牌产品,假冒伪劣产品问题仍然较普遍。

(二)从产业层面看,制造业低端化问题突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在制造业方面,邵东生产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随着要素价格上升以及消费升级加快,供需两端都面临较大的压力。在邵东过去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邵东凭借一分钱的成本优势取代广东成为全球最大打火机出口地。微弱的成本优势曾被传为佳话,但在成本和市场的压力下,企业的利润空间乃至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市场风险大幅上升。近几年很多家乡的朋友都反映:“现在邵东做生意越来越难了,很多商人都亏损、破产了”。在服务业方面,邵东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满足需求。以文化产业为例,最近四五年,邵东才有了第一个电影院,虽然近两年电影院的数量达到了4家,但依然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三)从社会层面看,收入差距、城乡差距较大;高质量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

当前邵东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较大,尽管邵东有不少富商,但农业人口和工薪阶层数量众多,这些阶层收入水平明显偏低。据反映,尽管现在总体工资水平在上涨,但目前邵东的雇人成本不高。此外,邵东城乡差距较大,在县城开通了高铁,进入了“长沙一小时经济圈”的同时,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则几乎没有改观。除了收入差距、城乡差距问题,邵东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不足。目前整个县城只有一个公园——昭阳公园,这里几乎成了节假日里县城内唯一可去游玩之处,一到节假日便人满为患。

(四)从环境保护方面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快;脱离需求,导致山水林田大量消失

邵东县近年来过快的城镇化速度使得大量山水林田被用于商业性开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邵东县城过去面积很小,仅限于南面的几条主要街道以及周边区域,但随着县政府的北迁,围绕新县政府的乡村地区开始了持续的大开发,县城范围急剧扩张。近几年,邵东县政府又在黄陂桥乡等地规划新城,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工业园和住宅类小区,2—3年时间,不少山头被削平,大量农田被征用,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这种过快的开发速度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房地产去库存,遏制经济“向虚”趋势;抓好“两个转变”,即引导个体户向企业转变,引导老板向企业家转变

在去库存方面,一是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增量,政府应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数量和节奏,加强土地用途管控,约束每年房地产新增投资规模。二是要努力消化房地产存量,银行应积极配合,与政府配套政策形成联动,加大对机构和家庭购房者的买方贷款支持力度,让买房者能以更低的首付款进入市场,并可考虑以同期居民存款利率作为房贷利率基准,以及适度适时从优放贷。在抓好“两个转变”方面,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努力培育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公司型企业,培育一批会管理、会变革的企业家。引导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借助资源、资本和机制的力量,推动本地企业优化转型、焕发生机、做大做强。

(二)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以现有的智能制造研究院、锐科机器人为基础,进一步加大高技术企业的引进,为本地企业提供整体技术、设备、人才支撑,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二是积极对接湖南省的高等院校(如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程大学、邵阳学院等),在现有基础较好的工业园区探索建设一批大学创新港,力争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在发展文化產业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税收减免力度,吸引优秀文化企业来邵东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多渠道扩大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增加优质公共产品供给

在促进就业方面,一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应结合本地需求,面向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使他们达到上岗要求或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二是要针对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在增加优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要增加地方专项财政投入,促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养老、婴幼儿托育等产业发展,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严守生态红线,严格保护耕地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落实河长制相关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邵东的邵水和蒸水流域综合治理,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扬尘污染管控,淘汰黄标车,严控机动车尾气。另一方面,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加快完成全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并以这三大硬约束指标来约束过度的工业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倒逼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而不是盲目铺摊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

猜你喜欢

邵东高质量发展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Four Folk Customs of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民俗四则)
邵东:教师两天献血近10万毫升
我的老公是个“扶家魔”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