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导读
2019-09-25
作家名片
吴承恩(约1500~约1582),中国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后徙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出身于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吴承恩自幼敏慧好学,博览群书,但科举屡试不第,中年以后才补为岁贡生。曾任长兴县丞,不久因“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晚年归居故里,放浪诗酒,贫病以终。
作品背景
《西游记》的故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玄奘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史实,在唐代已广为流传,并演化成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后世也有继续发展。吴承恩就是在前代基础上熔铸进现实生活的内容,创作出了这部规模宏大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嘉靖十年(1531)秋,吴承恩到南京参加乡试,联系了著名的刻印社世德堂,为将来刻印自己的著作《西游记》作准备,此次科考吴承恩名落孙山。嘉靖十三年(1534)秋,吴承恩有次赴南京参加乡试,又一次败北而归。回乡途中,吴承恩游览了镇江金山寺。在金山寺他也时刻不忘为《西游记》寻找素材,把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就是金山寺一游后写成的。
科场的失意、仕途的困顿、生活的贫困加深了吴承恩对封建官场、科场的腐败及社会炎凉世态的认识与愤慨。吴承恩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在《西游记》中,那些祸国殃民的妖道,正是吴承恩所见对自己所闻的黑暗政治的一种反映,他将自己的卓越才华和后半生心血统统倾注到《西游记》创作中,用神话般的奇幻酒杯,寄托襟抱,浇胸中之块垒。
精段阅读1
海外仙山: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幽冥背阴山:形多凸凹,势更崎岖。峻如蜀岭,高似庐岩。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阴风飒飒,黑雾漫漫。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一望高低无景色,相看左右尽猖亡。那里山也有,峰也有,岭也有,洞也有,涧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洞中收野鬼,涧底隐邪魂。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半掩半藏,饿鬼穷魂时对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传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趱公文。急脚子旋风滚滚,勾司人黑雾纷纷。
赏读感悟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外,景物描写也各具特色。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四季变化,乃至花鸟鱼虫,都能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选段第一段写海外仙山,第二段写幽冥背阴山,同是写山,却迥然不同,能够抓住景物特色进行描写。且语言功力深厚,长短句参差,有对偶、有排比,读来朗朗上口,气势昂然。
精段阅读2
罗刹道:“不知(孙悟空)在那里寻得个定风法兒,今早又在门外叫唤。是我又使扇扇,莫想得动。不知他又从何处,钻在我肚腹之内,险被他害了性命!是我叫他几声叔叔,将扇与他去也。”大圣又假意捶胸道:“可惜,可惜!夫人错了,怎么就把这宝贝与那猢狲?恼杀我也!”罗刹笑道:“大王息怒。与他的是假扇,但哄他去了。”大圣问:“真扇在于何处?”罗刹道:“放心,放心!我收着哩。”
大圣挑斗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那里?早晚仔细。但恐孙行者变化多端,却又来骗去。”罗刹笑嘻嘻的,口中吐出,只有一个杏叶儿大小,递与大圣道:“这个不是宝贝?”大圣接在手中,却又不信,暗想着:“这些些儿,怎生扇得火灭?怕又是假的。”罗刹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什么哩?”大圣就趁脚儿跷问他一句道:“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八百里火焰?”罗刹酒陶真性,无忌惮,就说出方法道:“大王,与你别了二载,怎么自家的宝贝事情,也都忘了?只将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儿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苾嘘呵吸嘻吹呼,即长一丈二尺长短。这宝贝变化无穷!那怕他八万里火焰,可一扇而消也。”大圣闻言,切切记在心上,却把扇儿也噙在口里,把脸抹一抹,现了本象,厉声高叫道:“罗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那女子一见是孙行者,慌得推倒桌席,跌落尘埃,羞愧无比,只叫“气杀我也,气杀我也!”
这大圣,不管他死活,捽脱手,拽大步,径出了芭蕉洞,正是无心贪美色,得意 笑颜回。将身一纵,踏祥云,跳上高山,将扇子吐出来,演演方法。
赏读感悟
变成牛魔王的样子去借扇,这真是一条妙计。这一小节就详细描写了孙悟空是如何去智借芭蕉扇的,主要抓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如“故意捶胸”“笑”“大喜过望”“连忙”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如“可惜,可惜,怎么就把这宝贝与那猢狲?”等,形象地展示了孙悟空的机智和铁扇公主的愚笨,自始至终贯串着一个“智”字,使借扇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精段阅读3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看看行至到身边。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觌面相迎。
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甚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
……
那女子笑吟吟,陪俏语道:“师父,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三藏只是不吃,旁边却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赏读感悟
《西游记》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虽众,却各有特色。一打白骨精这一片段中,从八戒的“整整直裰,摆摆摇摇”“觌面相迎”等动作、神态描写和一系列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猪八戒的好色、呆傻;而唐僧坚信妖怪,听信八戒,一方面是他的善良,一方面是软弱无能、昏庸偏执的表现;孙悟空不顾劝阻的两次“打”,则突出了他勇猛刚毅、富有智慧的形象。篇幅不长,而人物形象各异,跃然纸上,读之诚为一种享受。
总结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它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可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