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十次萍乡之行
2019-09-25李昌清
李昌清
江西省萍乡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萍乡市安源煤矿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区域。从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毛泽东先后十次来到萍乡安源,深入农村、工矿,进行社会调查,撒播革命的火种,开展革命活动,从而掀开了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光辉一页。
一、将安源定为发展工人运动立足点
1919年冬至1920年初,江西萍乡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自发斗争,引起了正在从事建党活动的毛泽东的关注。1920年11月下旬,毛泽东首次到萍乡进行社会考察。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职业是学校教师,在长沙担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师、附属小学主事,但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从事社会活动上。去萍乡时,他本人的思想认识,正在因湖南自治运动失败而发生急剧变化;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处在由酝酿到正式成立的转折时刻。毛泽东11月25日和26日在萍乡写给新民学会会友的信中说,“近因积倦,游览到萍”,“是因休息到萍乡”,但实际上他一边游览休息,一边工作。毛泽东在萍乡逗留了大约一个星期,在这里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新民学会会友蔡和森、萧子升等当年8月分别从法国写来的信,总结湖南自治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建党和社会改造的道路问题;同时,编辑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一、二两集,确定了第三集的内容和信稿。在编辑第一、二两集的过程中,给五位会友各写了一封信,又在四位会友的信后各写了一篇答词或按语,共寫了九篇文稿。
1921年10月下旬,毛泽东遵照党的一大决议,第二次到安源路矿调查研究,“考察情形,开始活动”。他下到又黑又脏的煤井,同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毛泽东对工人们说:“受苦不是什么命里注定的,而是帝国主义资本家压迫剥削的结果。”他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反抗压迫与剥削。他说:“我们工人只要团结得紧,就是有座山压在我们头上也能推倒。”他还打了个比方,说:路上有点小石子,大老板抬脚随便一踢,就踢开了,要是把许多小石子掺上沙子、石灰和成团,大老板搬也搬不动。毛泽东在安源还考察了机械修理厂、炼焦处、锅炉房和工人餐宿处,并亲口尝了工人的饭菜。通过考察,对安源路矿企业的性质和工人阶级状况进行分析后,他认为安源“是工人运动可能很快开展的地方”。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决定把安源作为发展工人运动的基本立足点。
二、亲自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命名
1921年12月中旬,毛泽东和李立三等人到安源考察,这是毛泽东第三次来萍乡安源。他和李立三从访贫问苦入手,“渐谈及工人受痛苦受压迫及有组织团体之必要等情,于是大得工友欢迎”。毛泽东认为以迷信观念、封建思想、江湖义气和家长制为纽带,或按地域组织起来的洪帮、青帮以及各种同乡会和兄弟会等等,都已被历史证明不能代表工人的利益,而贵族式、排他式的“中华机械会”则把大部分工人关在门外,不能替工人谋利益。经过一番考虑,毛泽东等人提议,以解除工人所受的压迫与痛苦为宗旨,将路矿两局全体工人组成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就叫“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实为工会)。毛泽东、李立三还和杨连秋等安源工人商议了组织俱乐部的具体事宜。
此次安源之行后,毛泽东即派共产党员李立三来安源工作。李立三到安源后,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注重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21年底建立了由八名团员组成的团支部,这是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建立的共青团组织。1922年2月成立了由六人组成的中共安源路矿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建立的第一个支部。党支部成立后,即加紧筹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5月1日劳动节,俱乐部遂宣告成立。当日举行大游行,并散发传单,向社会及工友表明俱乐部成立之意义。从此,俱乐部成了工人的靠山;安源工人阶级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舞台上。
1969 年2 月,刘春华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三、教育安源工人要讲究斗争策略
1922年5月中旬,毛泽东第四次到萍乡安源,召开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当听说“五一”游行喊的口号中有“中国共产党万岁”时,他告诫大家,一定要稳当,一下把共产党公开出去,要是反动派向你们要共产党怎么办?有的人就会害怕。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要讲究斗争策略,不然就要吃亏。毛泽东一面鼓励工人要敢于斗争,一面教导工人要讲究斗争策略,在白色恐怖下的安源,只有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结合起来,才能一步一步取得斗争的胜利。现在要紧的是把工人组织起来,加强团结,进一步打好基础,迎接即将到来的斗争。此后,工人俱乐部注意斗争策略,采取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方式,把俱乐部活动同工人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使加入俱乐部的工友增加了许多。
1922年9月初,毛泽东第五次到安源,和蒋先云、朱少连等分析安源斗争形势,一致认为罢工时机已经成熟。接着又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罢工方案。毛泽东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策略,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孤立分化路矿当局。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罢工宣言提出17项政治和经济要求。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经过五天的激烈斗争,工人俱乐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这次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党在领导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中创造的“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
1921 年秋,毛泽东在安源住处旧址内景
1922年冬天,为了把安源工人阶级队伍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引导到革命的轨道,毛泽东第六次来到萍乡安源,检查工人俱乐部的工作。毛泽东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要防备工贼的破坏。毛泽东把那些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坏人比作“毒蚊子”,指出,毒蚊子咬了就会发烂。毛泽东还指示安源党组织要积极而慎重地吸收一批经过罢工斗争考验的工人入党,以壮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带领广大工人群众更加有力地同敌人做斗争。安源党组织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积极进行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設。安源大罢工胜利后,党、团、工会组织发展迅速。到1923年初,党支部由1个发展到13个,并成立了党的地方委员会;团支部由1个发展到26个,并成立了团的地方委员会;俱乐部部员由700余人发展到1300余人,并在紫家冲、湘东、醴陵、株洲设立了四个分部。安源工人的斗争也开始从路矿向外地发展。安源党组织派出工人骨干,先后领导了湘东永和煤矿、株洲转运局、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等处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
正当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在第一次大罢工胜利后向前发展的时候,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发生,各地工会相继被军阀武力封闭,全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安源路矿当局及其主管机关北洋政府交通部和汉冶萍公司也想趁此机会用武力解散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面临险恶环境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长沙会见安源党组织负责人李立三,为安源党组织制定了“弯弓待发”的策略。1923年4月,毛泽东奉调离湘去中共中央工作之前第七次来到萍乡安源,这次毛泽东的主要任务是巡视,他再次对“弯弓待发”策略思想作了解释。毛泽东在俱乐部工人代表大会上讲了二七惨案的经过和全国形势,指示安源工运采取“弯弓待发”之势,提高警惕,加强防范,齐心奋斗,好好保护工人俱乐部;并指出工人必须同农民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军阀。“弯弓待发”防守策略的要点:一是立取守势,加强防范,随时准备反抗敌人的进攻;二是对于敌人的进攻,毫不退缩地斗争到底。这是一条适合当时安源工运实际情况的马克思主义的策略方针。
中共安源地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安源的工作方针由进攻转为退守,密切注视敌人动态,竭力加强工人内部团结,领导路矿工人挫败了路矿当局以暗中给少数与工头、职员有亲谊关系的工人增加工资的手段破坏工人团结的阴谋,粉碎了“工职协济会”、基督教会和“无政府党”结成的“三角同盟”的进攻,为反对矿局取消工人的年终夹薪举行了第二次大罢工并获胜利,从而创造了“特别出奇”的成就。安源党团工会组织巩固壮大,工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工人经济事业日益繁荣,“安源煤矿那时却好似工人的‘世外桃源”,成为北洋军阀统治区域内唯一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1927 年9 月初,毛泽东主持召开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的旧址
四、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于8月中旬召开了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传达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决定在湘东赣西一带组织秋收暴动。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秋收暴动事宜,并任命毛泽东为工农革命军师长、前敌委员会书记。会后,毛泽东即赴安源组织军队和前委,领导秋收暴动。
1927年9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毛泽东第八次到萍乡安源。一到安源,毛泽东就在安源张家湾召开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会议围绕秋收起义的“军事及农民暴动的布置”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将驻修水、安源、铜鼓的革命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毛泽东任师长;成立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和安源行动委员会,毛泽东为前委书记,并确定了各县暴动计划和部队进军路线以及暴动日期。
1930 年9 月,毛泽东到安源扩红的演讲台
安源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立即写信给湖南省委,报告会议结果,约定暴动日期。毛泽东并在安源指挥各路部队开始按会议的决定行动,直接指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的组建。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按照毛泽东的命令,起义部队分别从修水、铜鼓、安源出发,向敌人发起进攻。以安源工人为主体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打萍乡、攻醴陵、占浏阳,成为“血战几百里的领导者和先锋”。21日,各路起义部队受挫后,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部队从浏阳文家市出发,向萍乡方向进发,晚宿萍乡桐木镇。这是毛泽东第九次来萍乡。24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向南撤退到萍乡芦溪山口岩一带,遭敌伏击,伤亡惨重。部队总指挥卢德铭中弹牺牲。26日,毛泽东在萍乡莲花宾兴馆主持召开了前委军事会议,作出了引兵井冈的决策,并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全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
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仍然惦记着安源党组织和安源工人。1928年8月,毛泽东以湘赣边界特委的名义写信给湖南省委,信中写道:“请派大批安源矿工来此当兵”。遵照毛泽东的请求,湖南省委、安源市委先后选派大批安源工人上井冈山参加红军。
1930年9月下旬,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撤出进攻长沙的战斗后,经株洲、醴陵到安源扩充红军。这是毛泽东第十次到萍乡。毛泽东在有两万多工农群众参加的欢迎红军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毛委员动员后,红军的各部队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门前广场上设立了许多扩红点,每个点都挤满了踊跃报名参军的路矿工人和附近乡村的农友们。这次安源扩军,对红一方面军的工兵部队和通信兵部队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由148名安源矿工组成的挑夫队,在1930年10月攻克吉安后,组成红一方面军工兵连,成为红军最早的工兵部队;一批安源机械工人收集矿山的电话机、电话线等通讯设备参军,组成红三军团电话大队,成为红三军团最早的通信兵部队。数千安源工人参加红军,跟随毛泽东跨过万水千山,历经南征北战。(编辑 黄艳)
作者: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