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人口变迁:回顾与展望
2019-09-25黄匡时
黄匡时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不仅由一个一穷二白的经济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梳理新中国7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变迁,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我国人口发展历史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认清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变动趋势。
一、新中国70年人口变迁回顾
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和联合国人口司对我国历史人口数据的估计,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变化进行分析,总结70年来我国人口变动的主要特征。
(一)人口总量由驱动增长向惯性增长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49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21.4%,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18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95亿人。预计到2019年底,全国总人口将超过14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1%,依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1)本文2019年的数据均来自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版。70年过去了,虽然从人口总量来看我国依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
70年来,我国人口由“高死亡率、高出生率、高增长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增长率”转变。1949年,我国人口的粗死亡率为36‰、粗出生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2018年,我国人口的粗死亡率为7.13‰、粗出生率为10.94‰、自然增长率为3.81‰。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17》统计数据,1950年,全球低收入国家人口的平均粗死亡率为30.1‰、粗出生率为46.01‰、自然增长率为16.00‰。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预计,2019年全球高收入国家人口的平均粗死亡率为8.8‰、粗出生率为10.09‰、自然增长率为2.01‰。可见,70年前,我国人口变动指标与低收入国家大致相似,而如今我国的人口变动指标与高收入国家的特征基本相似。
70年来我国人口转变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粗死亡率快速下降,到1965年下降到10‰以下,1970年以来我国人口粗死亡率一直维持在7‰左右。我国人口粗出生率从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一直在下降,到80年代后期略有上升,不过90年代又持续下降,如今基本稳定在10‰左右。这一特征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具有紧密的关系。
(二)生育水平由世代增长向世代收缩转变
总和生育率是反映一个育龄妇女终身生育水平的指标。根据联合国人口司估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总和生育率为6.7,即每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将近7个孩子;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1以下,进入了低生育率水平。预测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64。通常,总和生育率等于2.1,为世代更替水平;高于2.1,为世代增长模式;低于2.1,为世代收缩模式。我国学界对于当前总和生育率的真实水平存在争议。[1-3]有学者认为,我国总和生育率低于1.5;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总和生育率高于1.5,但是介于1.5~1.8之间。尽管学界对于我国总和生育率存在争论,但是我国总和生育率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更替水平却是普遍的共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比当时的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高;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以来,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快速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994年后我国总和生育率比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略低。
(三)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年老型转变
我们通常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测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195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 45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43%;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8 86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1%;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通常,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表明这个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我国从2001年开始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1.94%。2019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预计将超过12%。新中国70年来,我国人口结构经历了一个重大转变,即由一个年轻型的人口结构向老龄型的人口结构转变。从人口年龄中位数来看,1950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3.916岁;2019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为38.344岁,中位年龄增加了约60.3%。
(四)人口分布由农村为主向城镇为主转变
194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10.64%,当时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5 765万人,是典型的农村社会。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比1949年只增加了7.2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达到51.27%。这意味着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一半,社会形态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9.58%;预计2019年将继续增长,突破60%。
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特征是城市群的增加以及人口向城市群聚集。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统计,1950年我国尚无城镇人口大于500万人的城市,城镇人口100万~500万人的城市只有8个,城镇人口大于30万人的城市总共只有32个。195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为6 000多万人,其中,58.66%的居住在城镇人口不到30万人的小城市,23.37%的居住在城镇人口100万~500万人的城市。据估计,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超过1 000万人的城市有6个,分别是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广州和深圳,人口数量合计超过1亿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1.7%;城镇人口500万~1 000万人的城市有14个,人口数量合计9 689.6万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1.3%;城镇人口100万~500万人的城市有110个,人口数量合计2.08亿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24.3%;城镇人口50万~100万人的城市有164个,人口数量合计1.14亿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3.3%;城镇人口30万~50万人的城市有130个,人口数量合计5 104万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6.0%。2019年,城镇人口超过30万人的城市将有424个,是1950年的13.25倍;城镇人口不到30万人的城市人口合计2.86亿人,占全部城镇人口的33.4%。总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城市数量增加,而且人口往大城市聚集的特征非常明显,居住在超过100万人城镇人口的占比由1950年的23.6%增加到2019年的47.3%,比重翻了一番。
(五)年轻人口受教育水平已经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1949年,我国文盲人口有3.2亿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80%。[4]经过长期的扫盲行动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文盲率快速下降,2017年全国文盲人口大约还有5 629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4.8%,且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口。1982年,15~24岁的识字率为88.73%,而2010年已经达到99.64%(2)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从1982年的65.5%增加到2010年的95.124%。,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97%),接近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00%)。据2014年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我国3~5岁儿童100%参加了某种学前教育项目,这意味着随着原有老年文盲人口的退出,我国将基本告别文盲人口。
从年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2014年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2013年,我国20~24岁年龄组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19岁,其中,城市为11.92年,农村为10.20年。同期高收入国家20~24岁年龄组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35年,其中,高收入国家中最穷国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5年,最富有国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55年。这说明,我国20~24岁年龄组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了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另外,我国18~22岁年龄组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平均为28%,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21%),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农村地区的平均水平(27%),但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55%)还有较大差距。
(六)国民健康水平已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上游水平
人口健康素质是反映一国人口质量的关键指标,通常用婴幼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来测量。根据联合国估计,196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82.9‰,201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将下降为9.6‰,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8‰)。2002年以来,我国婴儿死亡率一直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不过距离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相当于高收入国家1992年的水平。
1950年,我国人均寿命只有42.97岁,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将为76.72岁,相当于高收入国家1996年的水平(76.74岁)。尽管与高收入国家201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81.45岁)相比,还差4.73岁,不过1974年以来,我国人均寿命就一直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发展较好的国家。(3)2019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预期寿命为75.60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70年来我国人口总量依然是世界第一,但是人口特征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总结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70年来,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转变,正在进行第二次人口转变。第一次人口转变主要以死亡率为主导,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并逐步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完成了第一次人口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由新中国前的“高死亡率、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出现了持续十多年的高自然增长时期。不过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很快由“低死亡率、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尽管80年代出现了短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复苏,但是随着90年代更加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自然增长率再次开始长时期的下降。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第二次人口转变。这种转变更多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婚育年龄的推迟、离婚率的上升、人口流动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迁,自发的低生育率诱发了我国开始了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人口转变。这次人口转变以低生育率为主导,主要表现为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基本属于生育率转变的第三阶段,即完成了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转变后的低生育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问题,比如劳动力短缺、人口负增长等。不过,第二次人口转变通常也是“富裕国家”和“福利国家”的先兆和表征。在第二次人口转变过程中,为了应对低生育率的各种福利制度会更加完善。
第二,70年来,我国的人口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重大转变,呈现出与高收入国家相似的人口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收入不足100美元,即使是改革开放之初,也不足200美元。当时的人口特征是典型的低收入国家的人口特征,比如人均预期寿命低、文盲率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等。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呈现出与高收入国家基本一致的人口特征,比如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尽管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与高收入国家尚有一些距离,但是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上游,而且健康预期寿命也排在世界前列,略高于美国的健康预期寿命。此外,我国年轻人口中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不仅在人口质量上已经具备了高收入国家的一些特征,而且在婚姻家庭等社会形态上也和高收入国家呈现出相似的特征,比如较高的离婚率。尽管我国在经济上尚未进入高收入国家,但是在人口学特征上与高收入国家有着较为相似的特征。
第三,70年来,我国人口红利由规模效应转向质量效应。研究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受益于我国的人口红利。通常而言,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投入到老年赡养和婴幼儿照护上的投入比较低,整个社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或投资,由此国家经济呈现出高储蓄和高投资的局面,为经济发展创造了高增长的良好人口环境。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裕的劳动力带来的廉价劳工成本也是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未来我国的人口红利将由过去规模效应转向质量效应,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轻人口中的受教育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年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年轻的高素质人口将成为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劳力资源,而且有助于整个国家知识经济的创新。最近几年我国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就是得力于具有良好教育水平的年轻消费群体。二是我国健康预期寿命的增加,也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我国国民和国家的医疗成本的投入,为医疗体制改革和应对老龄化提供了“健康红利”。
二、中国人口未来发展的展望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起点上,基于联合国人口司2019年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分析,基本判断如下:
(一)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
2020―2050年将是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人口规模由正增长向负增长转变的历史时期。根据联合国低方案预计,2025年开始我国人口将长期处于负增长;中方案预计,2032年开始我国人口将长期处于负增长;高方案预计,2045年后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大约2068年又将呈现正增长。低方案预计,2020―2100年总和生育率平均为1.27,粗出生率平均为6.1‰,每年平均出生人口为719万人;中方案预计,2020―2100年总和生育率平均为1.75,粗出生率平均为9.2‰,每年平均出生人口为1 211万人;高方案预计,2020―2100年总和生育率平均为2.23,粗出生率平均为12.3‰,每年平均出生人口为1 866万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低方案和高方案的可能性不大,中方案的可能性较大。据此来看,我国人口负增长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不可避免的事情。
(二)我国将经历一个超老龄社会时期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若达到14%进入老龄社会;达到20%进入超老龄社会。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预计202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4%,进入老龄社会;预计2034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进入超老龄社会。到本世纪末,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31.7%。
2019―2059年,我国会经历一个急速老化时期。这40年内,我国平均每年会增加587万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年均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2020―2030年,平均每年增加722万老年人口;2031―2035年,平均每年增加1 065万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年均增加0.8个百分点。不过,2035年之后每年净增的老年人口规模将有所下降,到2059年则出现老年人口规模负增长,老龄化程序开始缓解。也就是说,未来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将是2030―2035年。
(三)我国城镇人口将进一步向城市群聚集,预计2048年进入负增长
根联合国人口司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版)》预测,2020年、2030年、2035年、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分别将达到61.4%、70.6%、73.9%、80%,城镇人口规模分别将达到8.75亿人、10.18亿人、10.06亿人、10.9亿人。其中,城镇人口的峰值为2047年的10.929亿人。也就是说,虽然我国城镇化率依然在正增长,但是城镇人口即将在2048年开始进入负增长。
从城市群来看,未来我国人口向大都市圈聚集的效应会更加集中。未来,我国城镇人口在10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数量将会减少,城镇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将由2020年的134个增加到2025年的162个,2030年增加到173个,2035年将增加到183个。从人口占比来看,城镇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占比将由2020年的48%增加到2035年的55.5%,而城镇人口100万人以下的占比将由2020年的52%下降到2035年的44.5%。
(四)科技进步将深刻地影响未来我国的人口发展
回顾人类发展历史,科技进步对人口规模的变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5]工业革命之后,凭借工业化技术,人类生产粮食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提升,人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科学技术既有刺激人口增长的效应,也有抑制人口增长的效应。避孕药具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的生育率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性爱机器人或将是继避孕药之后的又一个对人类性行为以及生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划时代技术。不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的生育辅助技术不仅能解决不孕不育的烦恼,而且还将减少女性孕期、妊娠以及产后的各种焦虑,或将缓解人类低生育率的担忧,将对人类的生育行为产生划时代的影响。届时,人类的低生育率或将不再是人口问题。[6]
人工智能不仅在人口生育上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劳动力补缺、养老服务和婴幼儿照料上也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7]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劳动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上能发挥替代效应,而且在就业岗位上也具有创造效应。[8]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18年销售报告,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已经达到381 335台,比2016年增幅30%;73%的全球机器人销售到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其中,销售到中国的占36%。中国未来将持续是世界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销售市场,以智能机器人为重点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地影响未来我国的人口发展。
三、中国人口未来发展的建议
回顾新中国70年来我国人口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人口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目前我国经济依然尚处于发展中国家,但是有些人口特征与高收入国家基本相似,甚至有些人口特征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上游水平,因此,未来人口发展可以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
(一)加强人口发展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
第一,细化人口中长期预测。将人口预测向分省、分地市和分县拓展,将教育、健康、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等纳入人口预测模型,拓展分人群的人口预测应用,为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规划奠定更加可靠的人口数据基础。第二,丰富和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开发人口中长期均衡发展指数,探索面向未来、致力于长治久安的人口发展战略。第三,开展与其他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协同和创新研究。比如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开展与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流向、城镇化等相关的研究,为国家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第四,开展人工智能与人口发展研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定期跟踪监测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人口发展,创新人口发展理论。第五,创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特别强化人口负增长情景下的人口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研究。
(二)完善生命登记系统和人口监测制度
第一,完善以出生和死亡为重点的人口生命登记系统。完备的生命登记系统是人口数据准确的基础性工程。目前,我国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但是新生儿的个案登记信息系统尚未建立,死亡登记尚不完整,亟需完善以出生和死亡为重点的人口生命登记系统。第二,建立健全人口监测和预测预报制度。人口监测和预测预报制度是人口数据准确及时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全国、各省乃至到县建立人口监测和预报制度对加强人口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完善人口监测和预测预报的专业性,加强业务培训。第三,建立覆盖重大生命事件和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平台。在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数据库(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出生、教育、婚姻、生育、就业、纳税、社保、死亡等重要生命事件的全员人口监测平台。
(三)完善生育政策,健全生育支持体系
第一,要在评估全面两孩政策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研究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政策效果,建议尽快取消生育限制,实施自主生育。第二,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在个税扣减中考虑3岁以下婴幼儿的抚育。建立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建立健全0~3岁婴幼照护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针对不孕不育女性的政策支持体系,考虑将不孕不育的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