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庭前翠竹衍万代

2019-09-25彭家玲

师道(人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老院仁德翠绿

彭家玲

多年后,再次回到老院前,不禁感叹:流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阶前那竹子却依然挺直、翠绿。

你带着我,回到那历经沧桑的老院前,推开铁门,目光落在岁月留下斑驳痕迹的石板凳上,而石板凳旁的几株竹子却翠绿得醒目,那一抹正直的翠绿,是岁月的痕迹。那几株竹子就像一个穿越时光的任意门,你看着它们,跟我说起了那段关于竹子的故事——一段关于仁德的故事。

你说,在那段孩童时光里,你和村子里的同龄人常常喜欢坐在老院的石板凳上;你说,你永远记得在石板凳前手持书卷,一字一句教你们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那位老先生;你说,你毕生无法忘记在老先生身旁的那几株竹子,无法忘记那片正直,那片翠绿。

老先生,是村里的唯一一位教书先生。那时,村里的人们只顾种完了几亩地、栽完了几亩蔗、割了几亩稻、收了几担谷等等,极少人会注重孩子到底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那时的你经常被安排去放牛,却时常偷着趴在老院的铁门前,眨巴着双眼偷看老先生提笔写字;或是躲在那几株竹子内,偷听老先生踱步念书。牛丢了几次,父母也就渐渐知道了这个 “老地方”,你或是从铁门前被拖着回家,或是被父母拿着 “桃木鞭”从竹林里追赶着跑出来。

直到有一天,这位老先生敲开你家的门,与你的父亲谈论。你忘了老先生与父亲的对话有多久,你只记得老先生离开时天早已黑了,你只记得第二天不再被父母安排去放牛,而是去老院坐石板凳。在那石板凳上,在老先生抓着手一笔一顿的教学下,你歪歪扭扭地写下第一个字——“仁”,跟着老先生稚嫩地拼着“d-e”——“德”。那时年幼的你,自然参不透 “仁德”二字的含义。当你满脸疑惑地抬头问老先生时,老先生指着石板凳旁的竹子说,就像这竹子一样。

你似懂非懂地听着,只知道后来的石板凳上陆陆续续坐着各种“放牛娃”“赶鸭娃”“喂猪娃”,跟着他们一起写着横折撇捺竖弯勾,念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那个落后的小乡村里,除了牛、鸭、猪的叫声之外,第一次传来了孩童的读书声,老先生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学习的种子,在这个村子里种下了希望。

二爹家的大牛,小时候爬树掏鸟蛋摔下来,导致左手无法伸直留下旧疾,经常受到其他小孩的嘲笑和奚落——“大蠢牛,掏鸟蛋,摔断手……”。大牛便终日不出家门,每当看到小孩们走向老院时,他便透过窗户,远远地望着。过些时日,老先生便登门拜访说服二爹,开导大牛,劝导孩子出来上课。当站在那几株竹子边的老先生厉声教育孩子们,要尊重他人,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不可欺负他人时,你也是充满了不解;当老先生在宣纸写下 “有教无类”四个大字后,村里的孩子们基本坐满了石板凳,不管患疾与否,贫富与否。

你说,那个时候从未想过会出现区别对待学生、有偿家教、变相体罚等等现象。因为老先生有教无类,也从没收过学费,大多是乡民们从菜地里摘下几把青菜,或是从瓜棚上扭下几根青瓜,又或是在嫩竹发芽时摘下几捧竹叶送给老先生。老先生说:“教书者,要像一株竹子那样,用仁德去培养正直的人。”

时光的列车,一发车便过了几十年。老先生不在了,石板凳上不再坐着学生了。老先生的话却如那依然挺立在院前的竹子一样没有被岁月遗忘。当年坐在老院 “学堂”的你站在了讲台上,当年的 “放牛娃”成了一名教师,在那村里的唯一一所学校里任教。

我是村里的孩子,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都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电视上的新闻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名字:留守儿童。你是一名重点大学毕业的教师。那年,你回到我们学校任教,担任我们班班主任。很多人不解,你为何一直留在村里教书。你没有解释,只是默默地在桌面摆了一盘竹子盆栽。

那时的你,还没结婚,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亲切地喊你 “张妈妈”。你给笨手笨脚的我们系上了红领巾,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你说在阳光下,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你站在三尺讲台上,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教我们写字;你走到我们的身边,一字一顿地教我们读 “坚、强、乐、观”;你在音乐课上,一节一拍地教我们唱 《最好的未来》,唱到 “每个梦想都值得被灌溉”时,我们笑开了花,你却哭红了双眼。

曾记否,冯敏因腿伤无法走路,是你背着她上学和回家,还在她的绷带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腿上的疼痛都被小老鼠逗得消散;

曾记否,王强因打坏同桌的铅笔盒而产生冲突,是你耐心地跟他们讲道理,他们握手言和的那一瞬间,你笑得异常灿烂;

曾记否,张念偷了爷爷的钱去打游戏,是你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张念向爷爷道歉那一刻,你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曾记否,我上课时忽然高烧,是你抱着我飞奔医院,当看到温度计上的水银柱下降时,我看到你额前的汗滴;

曾记否……

“张妈妈”为我们付出的每一刻,我们都记得。那时,在我心里有一个种子悄悄发了芽:我以后也要当一名教师,和 “张妈妈”一样的教师。

时光的列车,再次驶过几个春秋。四年前,我成为了一名师范生,在大学里学习 《教育学》 《心理学》等教育书籍;毕业后,我即将开始从教生涯。像竹子一样正直,如老先生般仁德,成了我时刻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大学时曾参加三下乡活动,从孩子们开心的脸庞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动力;从一个个走出大山的孩子的步伐中,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从一个个曾经的孩子回到大山当教师的故事中,我再次感受到了教育的传承,仁德的传承。

竹子挺拔,正直翠绿,我轻轻抚摸着夹在书页的竹子书签,上面写着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从老先生到 “张妈妈”、从你到我,这是教师在用自身品德去影响下一代人的故事,这是关于师德传承的故事,一个个故事拼成了竹子的每一节,也将衍生出千千万万代,立根于这繁华盛世之中。新时代教师要担起重任,三尺讲台授知识,以身作则传文明,一生秉烛铸民魂。仁爱之心是教育的本源,仁德之心在教师心中。

风吹过,院前的竹子又长新芽了,那正是教师们在用仁德去影响学生,将每一个故事拼成竹子新生的每一节。竹叶随风飘扬,那是一次次仁德之心的激荡。让我们拾起一片竹叶轻轻夹入书中,谨记正直和仁德的力量。

猜你喜欢

老院仁德翠绿
老院儿
为仁由己
老院的旧时光
老院儿
翠绿/福运连连 传承东方美学经典
翠绿制造高升系列
——愿你的努力都不被辜负
翠绿制造不断创新,“霓虹纹”七色炫彩开启黄金市场新“丝”路
一滴翠绿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孟子说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