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精神活性物质哌异丙基酯的识别与检验

2019-09-25钱振华赵彦彪刘翠梅

中国司法鉴定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子离子甲酯乙酯

钱振华,赵彦彪,贾 薇,刘翠梅

(1.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 100038;2.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北京 100193)

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MPH),又名利他林,是一种较缓和的大脑皮质兴奋剂,通过促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抑制其重回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而达到兴奋精神、消除抑制与忧郁、解除疲劳的作用。哌醋甲酯作用略强于咖啡因,但较苯丙胺弱,较大剂量时可引起普遍的中枢兴奋,甚至可引起惊厥。哌醋甲酯可对抗抑郁症,同时也能用于治疗小儿多动症,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在毒品滥用市场,常作为兴奋剂使用,我国将哌醋甲酯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

2009年,新精神活性物质开始兴起,各种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层出不穷,在全球迅速泛滥,且愈演愈烈,危害严重。哌醋甲酯的类似物也大量涌现,如哌乙酯、3,4-二氯哌甲酯等。 哌乙酯(ethylphenidate,EPH),用乙基酯取代了哌醋甲酯中的甲基酯,最早曾被认为是哌醋甲酯和酒精(乙醇)同时滥用后酯交换反应的产物[1-4]。但2010年以后,哌乙酯作为一种精神兴奋剂被滥用,并致人死亡[5]。美国缉毒署曾对哌乙酯的分析数据进行了报道[6],PATRICK等[7]对哌乙酯的合成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NEGREIRA等[8]对哌乙酯的代谢过程进行了探讨。2012年起,瑞典、英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陆续对哌乙酯进行管制[9-13],我国也于2015年10月对哌乙酯进行了列管[14]。

本文首次报道了中国出现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哌异丙基酯,分别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和核磁共振(NMR)法分析该物质,最终确认其结构,同时推测了其分子碎裂机理。MARKOWITZ等[15]曾经将哌异丙基酯作为治疗药物,对比研究过其和哌醋甲酯、哌乙酯的药理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其化学性质尚无报道。

图1 哌醋甲酯、哌乙酯和哌异丙基酯的化学结构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QP-2010 Ultr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ACQUITY UPLC I-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Q-TOF MS 5600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 (美国AB Sciex公司);Avance III 400 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德国Bruker公司)。

甲醇(色谱纯,Merck 公司),乙腈(色谱纯,Merck公司),甲酸(色谱纯,Sigma-Aldrich 公司),纯水由Millipore纯水仪制备,氘代甲醇(CD3OD,99.8%,Cambridge Isotope Laboratories公司)。哌乙酯对照品(国家毒品实验室,经核磁共振波谱仪确认结构且纯度大于98%)。

1.2 GC-MS分析条件

色谱柱:AglientDB-5MS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 柱温140℃,保持3 min,以20℃/min升至 300℃,保持 3 min;载气为 He,流速1 mL/min;分流进样,进样量 1 μL,分流比 40∶1,溶剂延迟2 min;进样口温度280℃。EI电离模式,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GC-MS接口温度250℃,扫描范围m/z35~500。

1.3 UPLC-Q-TOF MS分析条件

液相部分: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1.7μm,100mm×2.1mm),柱温40℃。 A相为 0.1%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1.5min(2%B),1.5~6.5min(2%~90%B),6.5~9.4min (90%B),9.4~9.5 min (90%~2%B),9.5~12 min(2%B);流速0.4 mL/min,进样量 1 μL。

质谱部分:DuoSpray离子源,ESI+模式,离子源温度 600℃,喷雾电压 5500 V,雾化器 50 Psi,辅助加热气50 Psi,气帘气30 Psi。TOF全扫描模式,去簇电压80 V,碰撞能量5 V,扫描范围m/z100~1 000;二级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碰撞能量35±15 V,扫描范围m/z50~1 000。

1.4 NMR分析条件

以氘代甲醇锁场,测试温度300K,采集时间10s,延迟时间50s,扫描次数16次,内标为TMS。400MHz采集1HNMR谱图,100MHz采集13CNMR谱图。

1.5 样品处理

将未知样品研磨均匀,称取适量,以甲醇为溶剂,配制成0.5 mg/mL溶液,超声5 min,离心半径13.2 cm,5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供GC-MS分析。上清液再用0.1%甲酸水溶液稀释,配制成0.5 μg/mL溶液,供UPLC-Q-TOF MS分析。再称取适量未知样品,以CD3OD为溶剂,配制成15 mg/mL溶液,供NMR分析。哌乙酯对照品同步操作。

2 结果与讨论

2.1 UPLC-Q-TOF MS结果分析

在选定的UPLC-Q-TOF MS条件下,未知化合物和哌乙酯的全扫描总离子流色谱图(图2),未知化合物在3.706min处出峰(图2A),哌乙酯在3.549 min处出峰(图2B)。

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未知化合物的一级质谱图(图3A)显示其准分子离子峰([M+H]+)m/z为262.1797,预测分子式为C16H24NO2+。二级质谱图(图3B)中除准分子离子峰外,主要的碎片离子为m/z220.1336(C13H18NO2+),174.1278(C12H16N+),129.0701(C10H9+),91.0541(C7H7+),84.0807(C5H10N+),56.0494(C3H6N+)。 哌乙酯的准分子离子峰 ([M+H]+)m/z为248.1647(C15H22NO2+)(图 3C),二级质谱图(图 3D)中除准分子离子峰外,主要的碎片离子为m/z220.1333(C13H18NO2+),174.1278(C12H16N+),129.0698(C10H9+),91.0541(C7H7+),84.0809(C5H10N+),56.0493(C3H6N+)。未知化合物的分子量比哌乙酯多14.015(CH2),二级主要碎片离子和哌乙酯的几乎一样。由此推测该化合物为哌乙酯的类似物,比哌乙酯多一个CH2,可能是哌丙酯或者哌异丙基酯。其ESI-CID碎裂机理如图4所示。

2.2 GC-MS结果分析

在选定的GC-MS条件下,未知化合物和哌乙酯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和质谱图如图5所示,未知化合物在tR=7.66 min处出峰(图5A),哌乙酯在tR=7.61min处出峰(图5C),主要特征碎片离子极为相似,包括m/z84(基峰)、91、56。 未知化合物的特征图谱经质谱数据库(NIST14.L)的谱库检索,并没有找出相同特征碎片峰质谱图相似化合物,没有匹配的比对结果。经美国Cayman分析谱库进行检索,得到匹配的检索结果,显示与哌异丙基酯成分的质谱图比对一致。其碎裂机理如图6所示。

图2 哌异丙基酯(A)和哌乙酯(B)全扫描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3 哌异丙基酯(A,B)和哌乙酯(C,D)一级和二级质谱图

图4 哌异丙基酯和哌乙酯CID碎裂途径推测

图5 哌异丙基酯(A,B)和哌乙酯(C,D)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和质谱图

图6 EI源轰击下哌异丙基酯和哌乙酯碎裂途径推测

2.3 NMR结果分析

未知化合物的1H-NMR和13C-NMR谱图(图7)和哌乙酯的1H-NMR和13C-NMR谱图(图8)非常相似。1H-NMR谱图仅在δ 5.15~4.12及1.24~1.03区域有差异,13C-NMR谱图仅在δ 70.1~63.1及21.9~14.2区域有差异。结合文献对哌乙酯核磁数据的报道[6],1H-NMR谱中δ 1.17和13C-NMR谱中δ 14.2分别为酯基部分末端CH3的H和C的化学位移。未知化合物1H-NMR谱在δ 1.24和1.03分别出现二重峰,13C-NMR谱在δ 21.9和21.4分别出现峰,表明该化合物酯基部分包含两个CH3,为异丙基酯。综合1H-NMR和13C-NMR谱推断该未知物为哌异丙基酯。

图7 哌异丙基酯的1H-NMR和13C-NMR谱图

图8 哌乙酯的1H-NMR和13C-NMR谱图

3 结论

本文通过 UPLC-Q-TOF MS、GC-MS和 NMR方法,鉴定了哌醋甲酯、哌乙酯的类似物-哌异丙基酯,并对其的化学分析数据及其在ESI+/CID和EI模式下的碎裂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阐述。本文可为同类样品的推断、鉴定提供较好的依据。

猜你喜欢

分子离子甲酯乙酯
豉香型白酒中三种高级脂肪酸乙酯在蒸馏及原酒贮存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油酸甲酯基琥珀酸单甲酯的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及抗磨性能
基于UPLC-QTOF-MS技术分析野生与栽培杨树桑黄的化学成分
基于HPLC-HESI-HRMS 的水冬瓜根皮化学成分分析
低温溶剂结晶法富集鸦胆子油不饱和脂肪酸乙酯
基于UPLC-QTOF/MS技术鉴定雷公藤多苷片中的化学成分
甲酯废水处理新方法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5-甲基-4-氧代-3,4-二氢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乙酯衍生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