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改革发展主旋律 打造粮食产业强省
——访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春胜

2019-09-25李可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储备物资粮食

文/李可

日前,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春胜接受本刊专访,就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等问题回答了本刊提问。

深入推进收储制度改革 市场化收购大势确立

本刊:我们了解到,江苏省粮食连年丰收,去年产量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继续深入。请您介绍下近年来江苏省粮食收储的总体情况以及新情况和新特点。

夏春胜:江苏是粮食生产、流通、产业大省,2 018年粮食产量732亿斤,全国第六。江苏认真贯彻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要求,加强责任落实和政策引导,着力破解收购仓容、收购资金、入库检测等困难,收购平稳有序,从政策性收购为主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转变的大势基本确立。

一是政策性收购量大幅下降。2018年夏粮小麦托市量同比下降67.5亿斤,占总收购量比重由上年的46%减少至21%,既有效支撑了粮价、保护了农民利益,又避免了托市比重过大带来政策性粮食库存过快增长和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受挫等问题。市场化收购量同比上升27.8亿斤,总收购量199亿斤,为全国第一。秋粮稻谷未启动托市收购。

二是多元市场主体收购活跃。秋粮累计入库167.4亿斤,同比增加8亿斤,各类主体入市积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商品粮80.23亿斤,同比增加9.5亿斤;其他社会主体收购87.16亿斤,同比增加16.8亿斤,为历年最高。

三是农民获益增加。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江苏灵活应用政府与市场两种手段,因时因势组织收购。夏粮收购时市场价格低,启动托市后迅速撑稳了粮价。秋粮收购时,稻谷平均价格始终高于托市价格,优质品种价格比普通品种每斤高0.1元以上,农民在优粮优价上尝到了甜头。

本刊:粮食产量提高后,粮食收储能力如何保障?

夏春胜:一方面积极去库存。全省争取地方财政764万元,动员企业让利1972万元,销售最低价和临时存储粮44.8亿斤,跨省移出小麦11亿斤。另一方面深化产销协作。南京和淮安,苏州和宿迁,盐城、南通和上海等省内外产销合作密切,并组织企业到广东、福建等地对接洽谈,签订产销合同84亿斤。

本刊:为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江苏省粮食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农民利益、服务农民卖粮?

夏春胜:一是落实责任。各级粮食部门和有关企业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制定粮食收购预案和不合格粮处置预案,确保收储工作顺利进行。针对农民对收购期望较高、卖托市粮保收益的迫切心理,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缓解市场焦虑;针对仓容紧张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腾并仓容,确保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应收尽收。

二是解决难题。由于粮食种植周期长、气候影响大,一旦受灾,超标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和收购、处置往往成为最大难题。对此,江苏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出台超标粮食处置办法,构建超标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制,省财政对处置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对企业配置质检等设备予以奖补。各地政府履行属地责任,出台配套措施和不合格粮处置预案,苏州、徐州、镇江积极应对灾情,及时处置了当地超标粮食问题。

三是优化服务。各地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加强价格监测,及时发布粮食收购进展、市场价格走势等信息,引导市场预期。加强收购业务流程衔接,添置快检设备、组织技术培训。对接种粮大户,开展上门验质服务,帮助联系等外粮销售。畅通农民维权渠道,主动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加大对执行粮食收购政策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政策落实不出偏差、不打折扣。

本刊: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粮食收购中,江苏如何激发市场活力?

夏春胜:一是强化优粮优价导向。省政府将优质优价收购100亿斤作为年度百项重点任务之一。各地储备企业依质论价、优质优价,优质稻谷与普通品种每斤价差在0.1元以上,地方储备轮换收购量50%以上、现有储备40%以上为优质品种。

二是打造“满意苏粮”新农具。研发推广专门为农户售粮服务的手机应用“满意苏粮”APP,为农提供政策信息、预约卖粮、供需对接、订单种植、库点导航等服务,共有注册用户2.8万户,累计访问37万次,全年共促成交易31亿斤、订单种植8万亩。

三是拓展收购资金渠道。针对市场化收购资金筹措难的问题,推动建立粮食共同担保基金,明确规定财政性资金在县域基金规模中不少于30%。目前基金规模9.4亿元,其中财政注资4.5亿元,可满足130多亿元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需要。江苏在全国首创稻谷优质优价市场化收购补贴制度,商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享受同样基准贷款利率财政贴息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去年,全省国有企业通过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获得各类贷款12.6亿元。

本刊:今年夏粮收购,江苏的形势和特点如何?

夏春胜:今年国家加快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收储制度改革,粮价下行压力增大,新季小麦收购面临较大压力。从价格看,今年以来陈小麦收购价格呈持续下降趋势,同比跌2.4%。由于江苏小麦商品量大、出售时间较为集中,小麦大量上市后,市场价格继续下行压力加重。从市场看,后市小麦价格看弱,企业经营风险增大,市场贸易机会缩窄,企业收购心态相对谨慎。地方国有企业历来是粮食收购主渠道,为确保“不发生卖粮难”入市收购,资金、仓容、价差和后期食品安全风险等方面压力巨大。

本刊:针对今年夏粮收购的困难和压力,江苏采取了什么措施?

夏春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领导对粮食工作高度重视,近期国家收购工作通知出台后,樊金龙副省长批示要求粮食部门细化措施、认真落实。我局迅速召开全省粮食局长会议,要求各地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解决收购困难。加强省内外产销衔接、即购即销,以销促购;抓紧新仓建设,争取国家加大拍卖量,延长地方储备粮架空期,调整省级储备品种结构比例,腾并仓容。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做好各项收购准备。

二是优化收储机制。落实省政府下达的优质优价收购粮食100亿斤的重点工作任务,引导收储企业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优质粮源基地。推广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注资、企业参与的粮食共同担保基金规模8.7亿元,可满足100亿斤自营收购贷款需要。落实省政府下发的《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实施意见》,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产业链。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国有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情民意,提前上门验质、预约售粮服务,帮助烘干整理,努力满足当地农民售粮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强化市场监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实施“满意苏粮”APP三期开发,重点推出产销衔接、订单种植、烘干服务功能,预计夏粮收购前上线推广。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打造粮食产业强省

本刊:近年来,我国吹响了粮食产业强国的号角。作为粮食大省,江苏在发展粮食产业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夏春胜: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实施意见》,10个设区市出台产业经济实施意见,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二是强化品牌培育。对省级以上粮油名牌及中国好粮油产品给予奖补,2018年奖补14个产品460万元。编制国内首个省域全产业链性质的“苏米”团体标准,制定《苏米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遴选首批20家“苏米”核心企业并组织展示、推介。“射阳大米”荣获2018中国·首届国际大米节中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和“十大好吃米饭”荣誉,品牌价值达185亿元。“水韵苏米”“建湖大米”等区域品牌获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金奖。

三是提升创新能力。创建“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家省级以上粮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全国首个“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聚力解决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2018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721.04亿元、销售收入2844.54亿元、利润204.97亿元,居全国前列。

本刊:“优质粮食工程”在江苏的实施情况怎么样?

夏春胜:一是好粮油行动初见成效。11个示范单位各有亮点,省级以上财政补助4152万元。全省优质优价收购120多亿斤,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种植面积达1050万亩以上,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二是质检体系日趋完善。重点建设49个县级粮食质检机构,为1233个国有粮食企业配置快检设备,省粮油质量监测所新检测大楼投入使用。

三是产后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建成58个专业化粮食服务中心,全省国有粮库烘干设备达到1003台(套),烘干能力9.5万吨/天,一揽子解决农民收粮、储粮、卖粮、清理、烘干等难题。

四是仓储物流设施优化提升。省财政支持粮食流通设施建设项目15个,仓容35.25万吨。争取中央支持项目10个,仓容57万吨。全年新建粮食仓容75万吨、烘干设施61台(套)。认定8个“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省财政奖补1亿元资金用于提升园区功能。连云港充分发挥离境口岸政策优势,打造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服务苏北、中西部以及中亚地区的粮食物流产业发展。

五个方面发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刊:2019年是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年”,您如何看待这一主题?江苏将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

夏春胜:当前,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处于发展机遇集中、环境较好时期,也是任务繁重、问题叠加时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2019年确立为“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年”,正当其时。我们将全面落实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精神,从五个方面着力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体系。

(一)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一是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动地方加大粮食生产、流通扶持力度,对发生农民“卖粮难”的地区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扩大市场化收购。推广订单收购、合作收购、预约收购等服务形式,鼓励企业加大优质优价收购力度,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三是加大政策性粮食拍卖力度。加快在库粮食销售进度,加快储备轮出,腾出仓容服务收购。四是做好收购资金保障。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市场化收购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粮食收购共同担保基金进出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五是强化为农服务。建强用好产后服务中心,推广“满意苏粮”手机应用,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六是深化产销合作。探索推进省内外产销区双赢共享机制,鼓励企业跨区域拓展产业链条。

(二)构建完备的物资储备体系。一是强化对接和联动,确保机构、队伍、经费三到位。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加快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物资储备体系。二是开展物资储备调查和研究。摸清全省物资储备基本情况,科学制定物资储备体系布局规划,推进物资储备网点建设完善。三是构建应急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全省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全省应急物资管理和调度准确、迅速、高效。四是健全物资储备管理相关制度。合理确定各地各层级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规范各环节工作流程,建立物资轮换、库存更新、物资调拨和报废等工作制度。五是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加大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调优粮食仓储物流设施结构、功能、布局,加快粮食主产区一线收纳库的仓房建设与维修改造。今年将建设仓容50万吨。二是出台“江苏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评定标准,促进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统筹规划和科学发展。2019年度重点培育12个“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四是持续推进产粮大县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建设提升32个县11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020年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五是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完善29个质检机构,显著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

(四)全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省的实施意见》,督促各地出台实施细则,确保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有序开展“苏米”品牌创建,建立健全以品牌准入、运营管理、市场监管以及退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苏米”品牌全过程管控体系。加强粮油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推动粮食企业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加快粮食行业科技成果转化。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常态化落实“两个安全”教育制度,推进仓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深入开展危化品隐患排查和整治,抓实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加大依法管粮力度。加快《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立法进程,认真做好粮食库存大清查,提升粮食流通和库存管理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挥12325监管热线作用,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深化信用监管,加大案件核查力度,切实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群众切身利益。

猜你喜欢

储备物资粮食
珍惜粮食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