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春季至夏初飑线分型及对比分析
2019-09-25李文娟郦敏杰李嘉鹏彭霞云赵放
李文娟,郦敏杰,李嘉鹏,彭霞云,赵放
(1.浙江省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17;2.杭州市气象台,浙江杭州310017)
1 引 言
飑线是一种线状排列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具有发展迅速、时空分布不均匀、破坏力强等特点。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飑线的触发与海风锋、低层辐合线、干线、锋面系统、雷暴出流边界、地形抬升、热力抬升等有关,也受大气内部扰动不稳定的影响[1-4]。Meng等[5]使用2008—2009年的资料对中国东部飑线的时空分布、系统特征、飑线的形成和组织方式及环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将飑线形成的环境场分为六种天气型:短波槽前型、长波槽前型、冷涡型、副热带高压型、台风型和槽后型,指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飑线为短波槽前型,大多数飑线形成于平原地区,中国东部中纬度的飑线形成时与美国的相比较具有更湿的环境、类似的不稳定性和较弱的垂直风切变。杨珊珊等[6]通过统计冷涡背景下的飑线过程,得出飑线主要形成于我国江淮流域、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飑线一般形成在冷涡的南部,冷涡背景下的飑线过程均为强飑线过程,生命史长,强度大。许多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成功地模拟了飑线的三维结构和发展[7-8],发现环境垂直风切变对模拟飑线发展和维持起决定性作用,提出近地面冷池和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相互作用是飑线发展维持最重要的热动力机制,形成了描述飑线发展传播的“RKW理论”。陈明轩等[9]、丁治英等[10]、曹倩等[11]通过雷达资料同化模拟飑线个例,分析表明基于低层垂直风切变和冷池相互作用的RKW理论可用来解释实际飑线过程的发展维持和传播机制。沈新勇等[12]根据飑线边界层的湍流输送特征研究飑线发展的机理,得出冷池是飑线重要的边界层特征,与阵风锋和锋前新生单体密切相关,在飑线的生命史中起到重要作用。方翀等[13]通过对华南西风带飑线分析表明,雷暴高压的持续加强、扩大及相应冷池的扩大导致西风带飑线的不断加强发展。韩颂雨等[14]、袁子鹏等[15]研究表明强的风垂直切变,既能够促使飑线上对流单体的发展,也可能造成飑线垂直结构的倾斜。潘玉洁等[16]基于多普勒雷达研究一次飑线内部的三维风场、动力和热力结构,构建了飑线系统三维结构概念图。以往大部分研究主要针对飑线个例基于雷达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飑线的结构和发展维持机理,上述研究的共性结论均表明,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的触发起重要作用,飑线前后存在雷暴高压和中尺度低压;冷池和环境风垂直切变在飑线的不同阶段存在交互作用,低层风切变对飑线的发展维持起重要作用,垂直风切变可能造成飑线垂直结构的倾斜等结论,为飑线的机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浙江省飑线天气特征及分型
浙江省春季和夏初由于大气斜压性较强、温度直减率较大易发生飑线天气。春季西风槽和冷锋影响频繁,锋面南下易触发较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春末夏初北方冷涡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强对流风暴也会造成浙江省大范围风雹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根据浙江省所处冷涡的位置,再结合Meng的分型[5],此类飑线定义为冷涡类西北气流型,这类飑线的大尺度背景场冷空气主导,暖湿气流非常浅薄,从预报的角度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浙江省出现的飑线天气类型,还有一类相对较常见,长江中下游存在西风长波或短波槽,浙江省处于西风槽前的西南急流中,低层水汽条件较好,结合Meng的分型,定义为槽前西南急流型,此类飑线的大尺度背景场及对流指数特征与冷涡类西北气流型飑线存在较明显的区别。
此文重点分析春至夏初即3—6月的飑线过程,共收集到2005—2018年的7次飑线个例,分别是2006年6月10日 (060610)、2007年5月5日(070505)、2009 年 6 月 5 日(090605),三次过程分别发生在上午、夜间和傍晚,归类于冷涡类西北气流型;2005年 5月5日 (050505)、2005年5月17 日 (050517)、2014 年 3 月 19 日(140319)、2018年3月4日(180304)四次过程发生在午后,归类于槽前西南急流型。因此,本文根据形势场的差异对发生在浙江省的七次飑线过程进行分型,从大尺度环境场、雷达结构特征等方面,综合分析浙江省不同类型的飑线天气发生发展的共性规律和个体差异,从而加深对浙江省飑线天气发生演变的物理理解。
3 两类飑线系统的天气实况
表1列出了七次飑线过程的具体发生信息,包括影响时间、地点、强度以及生命史等。西北气流型飑线存在两种移动方向,自北而南和自西北向东南,三次过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类型均以大范围的雷暴大风天气为主,且多地观测到小冰雹。060610过程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浙中北地区,对流风暴06时(北京时间,下同)起始于安徽南部,进入浙西后演变成长300 km的飑线系统,从起始到消亡历时约8小时。070705和090605两次过程自北而南影响浙东北地区,070505过程对流风暴15时左右起始于山东省南部,经过合并演变成带状,夜间00—05时影响浙江省,从起始到消亡历时13小时。090605过程13时起始于江苏,17时开始影响浙江省,从起始到消亡历时8小时。090605和070505过程雷达均探测到阵风锋回波,060610过程飑线前沿触发出强的新生单体,说明飑线形成的冷池强度较大。由此可见,影响浙江省的冷涡类飑线均是由上游地区触发的对流单体,经过发展合并演变成飑线系统随槽后冷空气迅速南下影响浙江,因此,生命史长、强度大是此类飑线系统的特点。
西南急流型飑线也存在两种移动方向,如近几年影响浙江省最强的两次飑线系统140319和180304过程,移动方向分别是自西北向东南和自西南向东北。140319过程发生在13—18时,主要影响浙中及沿海地区,15个县(市)出现冰雹,尤其是台州地区,冰雹最大直径33 mm,并且45个站次出现短时强降水;180304过程发生在17—21时,浙江省内961个测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极大风速最大达到40.4 m/s,并且55个站次出现短时强降水,局地观测到冰雹,这次过程由于移动速度快,影响浙江省的时间相对较短,但是生命史很长,从广西触发到浙江消亡,维持约15小时。可见,西南急流型飑线不仅造成大范围雷暴大风,而且伴随一定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天气。从地面自动气象站的观测,几次飑线过程均发现雷暴中尺度高压特征,风向突变、风速剧增、气压陡升、温度骤降、相对湿度增加,如180304飑线过境期间,杭州站的气压由998 hPa上升到1 003 hPa;相对湿度从58%迅速增至90%,温度则骤降了10℃,风速出现了10级大风,具有典型的飑线天气特征。
表1 七次飑线过程的具体信息
4 环流背景和触发机制分析
4.1 冷涡类西北气流型飑线系统
三次过程大尺度背景场存在较明显的共同点,利用NCEP 1°×1°的分析场绘制起始对流(云图亮温)和高低空形势场的配置图(图1),500 hPa东亚大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冷涡中心位于东北,浙江省处于槽区或槽后,700 hPa和850 hPa整个华东地区均转为西北气流,地面图上,华东地区受低压系统控制,低压系统内可分析出明显的边界层辐合线,而对流的触发和加强均发生在925 hPa至地面的低层辐合线附近,其中两次过程表现为东西向的切变辐合,一次过程表现为南北向的海陆风辐合。针对上述个例的相关研究已表明,强对流活动与边界层内的中尺度辐合线有密切联系[17-19]。三次过程强对流的触发均发生在苏皖地区,060610过程起始于安徽南部,正对应925 hPa至地面的辐合线附近;070505过程对流起始于山东南部的切变线系统,在苏皖中南部的低层辐合线附近合并演变成带状;090605过程的对流起始于江苏中部,雷暴单体发生、发展在暖区的低层辐合线附近,由“热岛效应”和海陆风锋触发[17]。
由风场叠加相对湿度和垂直速度在30°N和120 °E 的剖面图(图2),在 117~123 °E 和 28~32°N的浙江省范围内,西南暖湿气流只存在于900 hPa以下,以上是西北或偏北气流的干冷空气,低层切变辐合触发垂直上升运动,垂直速度的强中心约位于750 hPa,最大达到-0.4~-0.6 Pa/s,并对应12 m/s左右的西北风。相关研究已表明[17],东亚大槽后高空强冷平流与低空暖平流形成的强不稳定层结是该类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高空干冷平流的动力强迫以及地面至925 hPa的辐合抬升是强对流触发的主要原因,干空气的夹卷作用可发动云内下沉气流,造成地面大风的产生。文献[20-21]指出,雷暴大风的产生需要较强的下沉气流,有利于下沉气流的背景条件是干空气夹卷进入刚刚由降水发动的下沉气流,使得雨滴蒸发,大多数湿对流内的下沉气流是由云和降水粒子的相变冷却所驱动。因此,对流层中低层不仅存在干空气,而且夹卷层存在较强的西北气流,可导致云内强下沉气流的产生。由于暖湿气流的层次非常浅薄,冷空气南下速度快,因此,潜势预报往往存在较大的难度。
图1 500 hPa高度场+地面气压场+云图亮温+925 hPa风场(a)或1 000 hPa风场(b、c)a.2006年6月10日08时;b.2007年5月5日20时;c.2009年6月5日14时。
图2 风场+相对湿度(阴影)+垂直速度(黑线)+假相当位温(红线)剖面图 a.2006年6月10日08时30°N;b.2007年5月5日20时120°E;c.2009年6月5日20时30°N。
4.2 西南急流型飑线系统
槽前西南急流型是浙江省较多见的飑线天气形势,此类型飑线存在两种移动方式,其触发机制和形成机理也存在异同之处。四次过程地面形势的配置均属于江淮低压冷锋南下型,主要特点是浙江省处于西南急流影响下,气温回升;从东北到长江下游是南北向的低槽区,槽内在江淮流域形成强大的低压系统;冷高压在贝加尔湖到河西走廊一带,向东南方向移动,3—4月初冷空气势力仍较强,高低压之间存在明显的气压梯度,低层对应能量锋区,而5—6月冷高压变性,势力较弱,但是都存在江淮气旋或低压入海引导冷高压南下的过程。高空形势场的共同点是长江中下游存在南支槽,而浙江省以北有小槽东移,浙江省位于槽前,中低层存在西南急流,低层从华南至江南形成水汽输送通道,浙江省处于水汽通量的大值区。
图3可见,08时低层槽后冷空气至苏皖地区,形成切变线系统,西北东南移向的两次过程140319和050517均发生在切变辐合区,起始对流位于浙江省的西北侧,自苏皖南下,低压系统内强烈的冷暖交汇以及锋区的抬升作用是强对流形成的主要原因。140319过程由于能量锋区的抬升作用更强,促使对流发展更旺盛,这类飑线具有明显的斜压大气特征结构,伴有温度锋区,地面有明显的冷锋或气旋波活动,已有研究称为斜压锋生类[21]。西南东北移向的两次过程180304和050505,强对流发生在西南急流轴上,冷空气及锋面影响时间偏晚,冷暖交汇并不是直接的触发机制,而是由西南急流强迫产生,强对流形成发展的区域位于低层假相当位温345 K以上的高能区,配合低层水汽和风速或风向的辐合区(图略)。
从垂直速度场叠加风场的剖面图可进一步揭示对流发生发展的成因(图4),140319和050517两次过程的强对流发展区,冷空气从低层渗透,和西南暖湿气流交汇触发较强的上升运动,140319在121°E台州降雹区,低空辐合和200~300 hPa高空辐散场耦合形成次级环流,垂直上升运动到达对流层中高层,最强达到-1.4 Pa/s;050517过程上升运动同样由冷暖气流的交汇产生,强度比140319过程明显较弱,在118°E的强上升中心位于800 hPa。此外,两次过程在700 hPa以上存在一定的干空气。
图3 500 hPa高度场+925 hPa风场+地面气压场+云图亮温a.2014年3月19日08时;b.2005年5月17日08时;c.2018年3月4日08时;d.2005年5月5日08时。
图4 风场+相对湿度(阴影)+垂直速度(黑线)+假相当位温(红线)剖面图 a.2014年3月19日14时29°N;b.2005年5月17日14时30°N;c.2018年3月4日14时29°N;d.2005年5月5日08时29°N。
180304和050505过程从低至高是一致的西南急流,500 hPa或700 hPa冷槽叠加在低层暖脊上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触发垂直上升运动并到达对流层中高层。180304对流系统始发于广西,在江西发展为典型的飑线系统移入浙江省,30°N以南的地区各层西南急流非常强盛,850~925 hPa风速达到16 m/s以上,180304过程在114°E左右对流发展的区域,900 hPa以下出现偏北风,低层风场的辐合和200~300 hPa高空辐散场耦合,形成上升运动,垂直上升速度在600 hPa达到-2.1 Pa/s,在其东侧形成下沉气流,又在其前方激发出上升运动,并且假相当位温和比湿条件在上升运动的东侧更有利(图4c)。由此认为,对流生成后在西南急流引导下东北移动,由于雷暴下沉气流与其前方的西南气流形成地面辐合线,并且移入地区的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及垂直风切变条件对对流单体发展都十分有利,使得对流单体持续发展。两次过程同样在对流层中层存在一定的干空气,尤其是180304过程干空气更明显,不仅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而且干空气的夹卷作用增强下沉气流,是风雹天气产生的必要条件。
西南急流型飑线由锋面的动力强迫或西南急流强迫产生,地面辐合线、925 hPa切变线、能量锋区、低层西南急流脉动或风速辐合等是西南急流型飑线系统的主要触发抬升条件,同时,200~300 hPa高空分流区或高空急流与低空西南急流耦合及形成的次级环流上升支都为强对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条件[22],进一步增加条件不稳定和对流有效位能(CAPE),并减小对流抑制(CIN)[23],加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5 两种类型飑线的环境参数对比特征
利用假相当位温及其垂直递减率来综合判断大气层结不稳定[23],分析假相当位温和比湿随高度的变化(图2和图4),发现在对流发展区的低层为高温高湿区,比湿达到12 g/kg以上,假相当位温达到330 K以上,并随高度减小,低值中心约位于600 hPa。由于低层存在暖湿平流,而对流层中、高层为相对干冷的平流,使得在对流发展区迅速产生了显著的条件不稳定区域。两类飑线的区别在于西南急流型的暖湿层次较深厚,一般能达到700~800 hPa,且水汽通量大于 16 g/(s·cm·hPa),而西北气流型仅在925 hPa以下,且水汽通量小于 10 g/(s·cm·hPa)。
由于08时的探空对于下午到傍晚发生的天气过程的代表性不佳,因此,对三次过程08时的探空根据发生前14时的地面气温、露点进行了适当订正,发现订正后 BCAPE、Bli、Ssi、CIN等热力指数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比结果见表2和表3。由两种类型飑线的探空图(图5)可见,探空均呈现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喇叭口特征,这是大风类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典型层结。西北气流型的整层空气很干,仅近地面层存在非常浅薄的湿空气,925 hPa形成西北和偏西气流的切变辐合。槽前西南急流型由于低层西南急流发展,导致在近低层容易形成浅薄的逆温层,有利于午后不稳定能量的集聚,而08时由于春季地面温度低,CAPE基本为零,但是最佳有效位能BCAPE相对CAPE更有指示意义。
对比两种类型飑线发生前的对流指数(表2和表3),白天发生的强对流过程,能量和稳定度指数都有较好的指示性,而夜间发生的过程070505,指数的指示性相对较差。西北气流型飑线天气的对流指数有一些共同特征,代表环境温度直减率的参数T850-500的数值明显较大,白天的两次过程均超过30℃,而西南急流型对应的温度直减率略低一些,介于27~28℃。已有研究表明[24],垂直温度递减率越大越有利于大风类强对流的产生,这是因为春季和夏初大气斜压性较强,雷暴大风天气产生在冷槽暖脊的高低空配置,易造成较大的温度直减率,层结不稳定,既有利于强上升气流、也有利于强下沉气流。代表层结稳定度的指数如BCAPE和Bli(最有利抬升指数)均有较好的指示性,订正后BCAPE值达到1 000~2 000 J/kg,Bli达到-2~-9℃,说明强对流发生前具备较好的热力不稳定条件,Bli相对于其他常用指数可更好反映层结稳定度。两种类型飑线的K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西北气流型飑线的K指数均低于27℃,K指数的公式:K=(T850-T500)+Td850-(T700-Td700),第一项表示温度直减率,第二项表示低层水汽条件,第三项表示中层饱和程度。虽然温度直减率较大,但是中低层水汽条件差,导致K指数较低。140319过程由于700 hPa很干,K指数仅为23℃,其他几次西南急流型飑线K指数达到30℃以上;Si指数和850 hPa的湿度密切相关,因此,Si指数对西北气流型飑线无指示意义。
表2 西北气流型杭州探空站计算的对流指数
表3 西南急流型探空站点对流指数值
图5 两种类型飑线天气的探空图 a.2006年6月10日08时;b.2007年5月5日20时;c.2009年6月5日08时订正;d.2005年5月17日08时订正;e.2014年3月19日08时订正;f.2018年3月4日08时订正。
两类飑线天气的下沉有效位能DCAPE在发生前后均达到了1 000 J/kg左右,这是由于对流层中下层大气较大垂直减温率的环境条件下,易导致对流风暴的强下沉气流,因而计算的DCAPE通常都较大。Maddox等[25]指出:在强热力学条件和弱的动力学条件下以及弱热力学条件和强动力学条件下也可出现强天气。风暴强度指数Ssi[26]是一个由CAPE和0~3 600 m的环境风垂直切变组合的函数,该指标可较好地反映垂直风切变和对流有效位能大小的综合效应。该指标订正后变化显著,达到60~80,对强对流天气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国内也有相关的研究成果[27-28]。
6 雷达特征和风垂直切变对飑线结构的影响
6.1 飑线回波结构特征
许多研究表明环境场的垂直风切变对于强对流的组织化发展和生命史的延长具有重要作用。几次飑线过程均造成了大范围的雷暴大风天气,但是雷达回波形态各异,组织化程度各异,其中三次过程(060610、050505、140319)呈较典型的飑线形态,呈带状或者弓形回波特征,前沿存在强反射率因子梯度,由多单体风暴组成,最大反射率因子达到60 dBz以上,这几次过程0~6 km的环境垂直风切变达到20 m/s以上;而其他几次过程的回波结构较松散,但是都存在风暴单体合并向带状组织化的过程,尤其是090605和180304过程,090605过程风暴单体17时进入浙江省后开始合并演变成飑线系统,垂直风切变在下午以后快速增加[17],0~6 km垂直风切变从14 m/s(08时)增加到23 m/s(20时)。180304过程弓形回波17时从江西移入浙西南,由多单体回波组成,结构较松散,最强回波50~55 dBz,但是在进入浙北平原地区后,演变成长度约100 km的强回波带,快速移过浙江东北部地区。移动速度快是这次飑线过程的主要特点,移速达80~100 km/h,径向速度图上对应大于20 m/s的大风区,该大风区的形态和实况地面大风基本吻合(图7),这次过程0~6 km风垂直切变在飑线形成发展的区域均达到20 m/s以上,并且杭州站0~6 km的风垂直切变在20时加强到28 m/s,而0~3 km的风垂直切变较小且无明显变化,因此,回波结构的组织化,以及飑线长的生命史和风垂直切变密不可分。
图6对三次过程140319、180304、090605的强回波做垂直剖面,140319过程0~6 km和0~3 km的风垂直切变都较强,达到23 m/s,因此,强回波带结构紧实,回波的垂直结构呈现向移动方向前倾的结构,并且云顶出现云幡;180304过程在回波带组织化的过程中,回波单体由垂直发展转为前倾的结构;090605过程强回波也呈现一定的前倾结构,并且在2~8 km高度存在强的径向速度辐合。从速度剖面图可看出几次飑线的强回波均存在中层径向辐合 (简称MARC)特征,研究表明MARC特征和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后向入流槽口是对流风暴周边干空气被夹卷进入雷暴的过程在径向速度图上表现[24]。
图6 回波强度(a1、b1、c1)和径向速度的垂直剖面图(a2、b2、c2) a1、a2.2014年3月19日15:22金华雷达;b1、b2.2018年3月4日20:20杭州雷达;c1、c2.2009年6月5日18:12杭州雷达。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有利于飑线回波的组织化发展,有利于回波垂直结构的倾斜而延长生命史,0~6 km的风垂直切变比0~3 km更能说明飑线结构组织化的特征。飑线形态的组织化和地形也有重要关联,尤其是平原地区更有利于飑线的发展,MENG等的研究结果也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飑线更易形成在平原地区。原因可能是由于强对流造成的冷池传播受到山地地形的阻挡,从而影响了冷池与环境风的相互作用,新的对流不易发生,进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维持和组织化程度受到影响。对于回波单体强度不高,组织性差的回波带,移速及径向大风速区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图7 2018年3月4日过程20—21时杭州雷达0.5°径向大风速区演变(≥15 m/s)(a)和实况8级以上极大风速(b)
6.2 阵风锋和冰雹特征
自北而南影响浙江省的两次过程070505和090605有一些共同特征,回波带由多单体回波组成,带状回波的组织性较差,但前沿均探测到阵风锋回波(图8a、8b),表明对流风暴的冷池强度较大,阵风锋后部存在20 m/s以上径向大风区,阵风锋经过的地区实况出现了大范围的雷暴大风。此外,和阵风锋相交的回波发展更持久强盛,强度达到60 dBz以上,50 dBz强度的回波发展至9~12 km,并且速度场上发现中气旋特征,实况均出现了冰雹。除了中气旋特征,径向速度场也会表现为明显的速度辐合特征,如060610、140319过程所示(图8c、8d),尤其是 140319 的大冰雹过程,回波强度达到65 dBz以上,速度场存在强的切变辐合。通过上述特征总结得出,位于强对流回波前沿的阵风锋代表强的冷池,容易出现在自北向南的强对流系统中,是地面大风的指示特征。和阵风锋相交的回波发展更强,持续时间久,易出现冰雹天气,径向速度场的辐合区或中气旋是冰雹回波的共有特征。本文主要提炼一些共性特征,已有的强对流特征的理论成果不再赘述。
图8 回波反射率因子(左)和径向速度图(右) a.2007年5月6日00:24时杭州0.5°仰角;b.2009年6月5日18:18时杭州1.5°仰角;c.2014年3月19日16:34时台州0.5°仰角;d.2006年6月10日10:43时杭州0.5°仰角。
7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比两种类型飑线天气的大尺度背景场的差异,揭示飑线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通过分析雷达特征以及环境风垂直风切变对飑线结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1)两种类型的飑线系统发生在高空槽配合地面低压发展的有利环境场,对流层中高层相对干冷的平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在对流发展区建立显著的条件不稳定层结是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西北气流型飑线系统由东亚大槽后干冷平流的强迫作用及925 hPa至地面辐合线触发产生,生命史长、强度强是此类飑线的主要特点;西南急流型飑线多发生在江淮低压冷锋南下型的地面形势场,不同的移动方向源于不同的触发机制。锋后冷空气渗透导致低压系统内形成强烈的冷暖交汇,锋面强迫抬升是西北东南移向飑线的主要触发机制;西南东北移向的飑线产生在西南急流强迫下,低层西南急流脉动或风速辐合、地面辐合线等为主要的触发抬升条件。
(2)探空均呈现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喇叭口特征,中层干空气的夹卷作用是地面大风产生的必要条件。西南急流型暖湿层次在700 hPa以下,而冷涡类西北气流型一般在925 hPa以下,因此,K指数和Si指数对西北气流型飑线不具有参考意义,但 Bli、BCAPE、DCAPE等指数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垂直温度直减率T850-500可较好表征雷暴大风天气的环境场,通常大于27℃,尤其是西北气流型飑线系统,大于30℃。
(3)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有利于飑线回波的组织化和回波垂直结构的倾斜而延长生命史;径向速度场的大风速区和MARC特征是飑线回波共有的特征,大风速区能直观地判断实况大风的位置和强度;对于带状回波单体强度不高,组织性差的回波带,移速及径向大风速区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飑线形态的组织化和地形有重要关联,尤其是平原地区更有利于飑线的发展。
(4)阵风锋易出现在自北向南的强对流系统中,后部往往伴有径向大风区,是地面大风的指示特征;和阵风锋相交的回波强度强,持续久,易产生冰雹;产生冰雹的回波不仅具有高反射率因子,速度图通常表现出强切变辐合或中气旋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