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铃薯肥料利用现状调查
2019-09-24廖华俊闫冲冲王前前杨月英王家嘉邬刚陶珍许志红薛炳杰柳西玉孙建强李雅洁龚猛
廖华俊 闫冲冲 王前前 杨月英 王家嘉 邬刚 陶珍 许志红 薛炳杰 柳西玉 孙建强 李雅洁 龚猛
摘要[目的]掌握安徽马铃薯生产基本信息和肥料施用情况,为化学肥料减施增效利用研究与示范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安徽界首、阜南、临泉、蒙城、怀远、舒城等市(县)典型种植户的马铃薯栽培模式、施肥数量、施肥类型和方法、产量等进行统计,研究肥料利用率和贡献率。[结果]安徽6个马铃薯产区氮肥利用率为22.95%~33.19%,磷肥利用率为6.34%~13.24%,钾肥利用率为40.88%~67.12%,肥料贡献率为58.81%~63.03%。[结论]针对安徽马铃薯生产中在肥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化学肥料减施增效利用对策。
关键词 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减施增效
中图分类号 S5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5-015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5.04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Objective]To grasp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potato production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and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the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utilization.[Method]The potato cultivation mode, fertilizer quantity, fertilizer type and method, yield of typical farmers in Anhui Jieshou, Funan, Linquan, Mengcheng, Huaiyuan, Shucheng and other cities (counties) were counted, and the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 and contribution rate were studied.[Result]The nitrogen utilization rate was 22.95% -33.19%, the phosphorus utilization rate was 6.34% - 13.24%, the potassium utilization rate was 40.88%- 67.12%, and the fertilizer contribution rate was 58.81%-63.03%.[Conclusion]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 potato production in Anhui Provinc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ducing fertilizer use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Potato;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Reducing applicatio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0800);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国家马铃薯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10-ES3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马铃薯种质创新与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15C0303)。
作者简介 廖华俊(1976—),男,安徽怀远人,研究员,从事马铃薯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3-18
安徽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为马铃薯中原二季作区的典型区域,每年可以春秋两季种植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鲜薯产量 220 万t[1]。马铃薯是安徽传统粮菜兼用作物,种植模式有露地、大棚、拱棚;生产模式有单作、间作套种和薯-稻/玉米/大豆/甘薯连作等[2],与主产区相比具有上市季节优、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安徽具有马铃薯优质、高产生产的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近年来,由于优良品种、脱毒种薯的运用,机械化生产和肥水一体化管理等生产技术应用,无论设施马铃薯还是露地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均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受山东滕州等地大肥大水管理模式的影响[3],安徽很多马铃薯种植区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肥料利用率始终在较低的水平,面源污染形式日趋严峻[4-5]。如何科学施肥施药和实现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利用是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结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工作,对安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了一系列调研,但大部分以品种、脱毒种薯应用、产业规模、销售情况、加工及产业政策的调研和讨论为主,对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施用情况、肥料利用率等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较少[6]。国内外围绕化学肥料的施用(施用数量、种类、方法、时期)研究表明,不同肥料及施用对马铃薯的产量、商品性有很大的影响[7],同时对其利用率和成本也有较大的影响。为掌握安徽马铃薯生产中肥料施用基本情况,以及化学肥料在施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以安徽省马铃薯典型生产区域为代表开展调查,旨在为下一步开展化学肥料减施增效利用研究和示范推广奠定基础。
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2018 年8月28至9月10日,结合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马铃薯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减施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的实施,选取界首市、蒙城县、临泉县、怀远县、阜南县、舒城县等县(市)分别作为安徽设施马铃薯、露地马铃薯和稻田马铃薯种植的典型区域,联合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和档案调取等方式对其马铃薯生产基本情况进行调研。调查对象为各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0.667 hm2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規模化种植户,共计107户,分别为界首市18户、临泉县21户、蒙城15户、怀远18户、阜南18户、舒城17户。调查内容包括土壤基本肥力、种植模式、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期、马铃薯品种、马铃薯产量、病害类型、用药种类、用药次数等,同时对全省马铃薯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
3.1.3 有机肥施用不足。
调查区在马铃薯生产中,由于对有机肥重要性认识不足或为施肥方便,不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如阜南县和临泉县平均施用商品有机肥量仅为1 053和522 kg/hm2,而种植大户农家肥施用量几乎为0。长期不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既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又容易破坏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导致土传病害发生。
3.2 对策
3.2.1 推广测土配方和目标产量施肥技术。
通过土壤基础养分含量测定,掌握马铃薯种植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依据目标产量和该作物对养分需求规律,科学确定施肥类型、施肥时期和施肥量,重视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10],使作物得到全面合理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地發挥作物的增产潜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盲目施肥,减少肥料浪费。
3.2.2 提倡水肥一体化科学施肥方法。
由于安徽春季马铃薯生育期短,出苗后70 d左右即可收获,在肥料施用中谨慎施用缓释肥,选用易于溶解和被吸收的优质复合肥。肥料施用时科学搭配底肥、种肥和追肥,避免全部肥料“一炮轰”作底肥施用,倡导水肥一体化少量多次施用。在肥料成分中,根据马铃薯对N、P、K肥及中微量元素肥需求数量和规律,进行科学搭配,适期、适量施肥和追肥。
3.2.3 注重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施用。
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是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由于其矿物养分和有机养分含量全面,具有疏松土壤、改善土质、培肥地力等重要作用。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保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减少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发生。
3.2.4 因地因栽培模式施肥。
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省内南北气候、土壤和马铃薯栽培模式、接茬作物等方面差异较大。如调查区域的界首、阜南、临泉位于皖北地区,降雨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由于土壤较为缺水,在施肥方面要杜绝“一炮轰”式施肥方法,马铃薯生长期结合水肥一体化滴灌管理做到薄肥勤施;调查区域的舒城县位于皖中地区,降雨较多,以水旱轮作为主,由于地下水位较浅,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灌溉,在施肥方面要以基肥、种肥为主,追肥为辅,多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
3.2.5 发挥根外追肥优势。
在安徽中南部,对于“稻-薯”连作等无需灌溉栽培的马铃薯种植区,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控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化控时,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追肥要根据植株长势和所处生育阶段,对其喷施对应的肥料,如氨基酸叶面肥、海藻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不仅可以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土壤对养分的固定,提高肥料利用率,增产效果显著[11]。
3.2.6 谋划周年肥料施用。
马铃薯生育期短,其当季施用的复合肥作底肥时很难被全部有效利用,土壤中残存的肥料可以用于下茬作物生长[12]。如“稻-薯”连作栽培时,春季马铃薯收获后,下茬水稻施肥较“麦-稻”连作栽培模式下减施肥料30%以上。尤其是磷肥的当季利用率较低,只有10%~25%,在后续的作物栽培中,磷肥会缓慢释放被吸收。在生产中,应多采取耕作和栽培措施,促进土壤中磷元素的活化,从而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廖华俊,江芹,闫冲冲,等.2016年安徽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0:97-101.
[2]廖华俊,江芹,董玲,等.江淮地区马铃薯—稻(瓜类、玉米)—菜周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J].中国蔬菜,2011(13):53-55.
[3]胡勤星.滕州市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11(14):21-22.
[4]刘兆辉,江丽华,张文君,等.氮、磷、钾在设施蔬菜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移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32):537-542.
[5]荚力.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0):104-106.
[6]赵建勋,程燚.安徽省肥料施用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02-103,131.
[7]王祖力,肖海峰.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8):65-68.
[8]蔡芳丽,胡玉玲,罗海秀,等.不同配方有机肥养分指标差异及肥效比较[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6):1-5,72.
[9]上官翔哲.仙游县2018年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8,6(12):43-45.
[10]吕慧峰,王小晶,陈怡,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高效施肥,2010(2):35-40.
[11]高小华.根外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5,19(4):214-215.
[12]高云晖.粮油轮作中施肥对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