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如何进行体位护理
2019-09-24谭娟
谭娟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191-01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别名是“中风”、“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急性疾病,其诱发病因是脑部血管极速破裂或者因脑血管被阻塞,从而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引起的损伤脑组织的疾病,其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两种卒中。
缺血性卒中发病率要比出血性卒中高,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总数的60%~70%。缺血性脑卒中诱因是颈内动脉、椎动脉等闭塞狭窄引起的,40岁以上是高发年龄,男性较多,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出血性卒中死亡率比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高。成年人脑卒中残疾比例很高,因此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体位护理尤为重要。
我们对患者在急性脑卒中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情况有效,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1 仰卧式护理方法
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尽量减少非必要搬动,护理工作人员可将患者床头抬高至30°左右,这样能够促进患者静脉回流,有效的减少脑水肿发生。因为在仰卧过程中,患者皮肤会经常出现受压现象,长此以往会早餐血气不畅,最终导致便秘及拥疮等现象频发,因此,体位的更换必须要进行,我们规定护理人员间隔3小时就要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翻身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为了避免患者头部震动,切记动作必须轻柔。
2 侧卧位护理方法
侧卧位护理在临床护理上非常重要,因为侧卧方位能使关节承担更甚的压力,所以對脑卒中患者侧卧位护理能够非常有效的缓解肢体痉情况。我们要求护理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协助患者将其上臂前伸,减少肩关节受压迫,患者的肩关节一定要延伸,手心向上,患侧关节向后微微伸展,滕关节稍微弯曲。
3 健侧卧位的护理方法
健侧护理是指患侧在上,健侧在下,护理人员将一个软枕头放于患者胸前,让患者肩部尽量向前伸展,上臂放到软枕头上伸展,在患者脚下安置一个软枕头,使患者膝盖弯曲角度自然,患者脑后尽量不放枕头,这样能够避免患者有紧张性颈反射症状。
4 坐位护理方法
因为部分患者发病时有意识障碍问题,必须对患者治疗,当脑卒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呈现稳定的状况,我们就应该对患者采取坐位锻炼。坐位锻炼的方法包括:从疾病治疗的2d起,护理人员要利用病床折叠功能,抬高病床至45°,坐位练习要求每次进行4—5分钟,练习过程要循序渐进,对于相当一部分患者来说,当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症状的时候,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要将护理方法暂时过渡到半卧位,这样能够减少在坐位护理进行的过程中对脑卒中患者产生影响。
5 半俯卧位护理
在上述几种方法之外,专员护理人员可以选用半俯卧位护理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痉挛状况,我们将患者的侧身伏卧与长形枕头之上,肩关节向前屈,肘关节及腕关节同时微曲,保持踝关节中立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及时调整患者体位,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脑卒中患者机体痉的情况。
用上述方法护理,一个月后,评定患者的进行疗效,建议采用运动功能积分法对患者肢体的运动能力评定。
脑卒中疾病患者由于发病急,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易致残甚至死亡,卫生部统计,每年我国新发脑卒中的患者高达145万例。
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发展非常迅速,怎样保证患者健康迅速地恢复,是专员护理人员首要注意的问题,为了能保证患者护理质量,护士应转变自身护理观念,明确自身职责,能够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通过帮助脑卒中患者摆放出正确卧位,让患者能更舒适的卧床休息,既有效的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对正规治疗方法的依从性,给患者康复打下坚实基础,提高护理的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