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长护险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24江文超陈琳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3期
关键词:对策及建议

江文超 陈琳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上海作为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全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缓解了有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和护理问题。文章以完善长护险服务为目标,深入并分析2018年上海市长护险全覆盖以来遇到的实际困惑和难点,探究提升和完善长护险服务的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长护险;困惑与难点;对策及建议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一是体量大;二是速度快,人口老龄化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十三五”期间国家的宏观战略和制度定位,长期护理保险起到了制度平台的作用。作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前辈”,美国已经领先我国约20年,德国和法国的覆盖率也相当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受到国外老年家庭的青睐。

2017年12月30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发布《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有效的缓解了有失能老人的家庭及经济负担和护理问题。上海作为中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应对银发浪潮和“未富先老”的问题中继续扮演“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角色,在全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缓解年轻独生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的赡养工作。

本文以完善长护险服务为目标,深入并分析2018年上海市长护险全覆盖以来遇到的实际困惑和难点,探究提升和完善长护险服务的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长护险服务中遇到的困惑和难点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由申请、评估到上门服务几个环节组成。长期护理保险由六等分发,评估计量表主要评估失能老人的自理能力和疾病轻重。评估人员为经卫生计生部门培训,考核后取得评估员资格的医生,护士或社会工作者等。评估时间往往为半小时左右,通过询问家属关于失能老人本人一些基本身体情况和病史,反馈至手机的评估系统并上传至评估中心, 由电脑系统自动打分,最终评估中心和家属达成最终的评定等级,再由就近机构派出护理人员进行服务,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评估不够科学

在评估过程中,家属往往会尽可能主观上把老人的情况说的严重一些,希望得到更高等级的照护和补贴,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护理人员制定的护理计划也会失准,影响老人得到恰当的护理服务。而另一种情况则是高龄老人的病症较为隐形,或者不会在评估的时候反应出来,如间歇性的昏迷、早搏等,评估结果最终可能只有一级,不够人性化。此外,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也是长期护理保险的一个盲区,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人已经达到5亿,3秒钟就能确诊一人,认知缺乏的老人从某些角度来说需要更细致的照顾。所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评估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考核方面需要更加细化,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能够得到服务。

(二)服务范围有限

长护险的护理服务在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项目内容以外,并不包含其他内容,这样的话有些低等级失能老人会多出部分空余时间,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是这些配药和买菜的家政服务恰恰也是家庭压力所在,长护险服务在保证医疗和护理功能的前提下是否能够整合家政服务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三)护理人员总量有限

据统计,上海市长护险信息库目前共有约2.8万名具有资质的护理服务人员,但是约有共计15.2万人次申请了上海市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人员的短缺致使某些老年家庭在完成评估后,对应护理机构迟迟安排不出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服务,存在排队的现象。

(四)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有限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人缓解了经济负担,增强了获得感。然而2018年养老护理员的资格证书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上海社会福利协会的证书,缺乏医疗照护资质的护理员明显不能满足长护险的要求。此外,很多养老机构由于执业护士缺乏,只能采取员工加班,增加工作时间来弥补不足。由于护理人员资格不够,也导致出现了“套证”服务和养老护理证照“黄牛”的现象。

(五)护理人员监管有待完善

居家养老护理人员可以就近由护理机构安排上门服务,但是服务过程中也存在护理人员开始是热情周到,时间久了就开始懈怠了,有时会迟到,有时会请假,有时还会与老人发生冲突。其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人员队伍分属不同体系,有执业护士、养老护理员、护工,水平不一,没有统一的监督体系。而且,长护险内行业机构在不同的条线,发展措施不统一,监管不容易整合。

二、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评估体系,确保精准服务

如何做到科学性、准确性、公平公正是长护险评估环节最重要的任务,必须要全面处理好高龄、失智、隐形老年病症等方面的权重,让评估更人性化、更符合照料护理定位实际。进一步降低家属主观因素,畅通申诉渠道,让评估结果更具公信力。

(二)完善长护险服务项目种类,医护政服务互补

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进一步丰富资源。因为社区养老机构一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但是不具备医疗资质,也不能够以医疗保险结算,所以建议协调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站之间购买服务,提供一些家政服务作为补充,丰富长护险服务项目种类。

(三)扩大护理人员队伍,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目前,上海市护理人员供需非常不平衡,所以迫切要求在高等教育,比如本科教育中设立一个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同时,还要加强职业保障,提高护理人员的薪酬和职业地位,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护理队伍。

(四)加大机构合作力度,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评估工作和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上岗培训是重要的人才生产机制,为了让应该享受服务的对象尽早享受服务,缓解排队轮候现象,要在国家取消相关职业资格许可认定的情况下,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老年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实现老年护工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尽快走出符合法律要求的养老护理职业发展道路。

(五)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加强护理人员监管

充分发挥“互联网+养老”的作用,对机构的护理人员采取APP考勤,家属网上打分等形式来对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的监管,并畅通投诉通道,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在培训和处理。对于试点中出现一些可能的问题不能以“阶段性问题”一言蔽之,坚决管好“套证”服务现象,既要让市场和社会力量充分涌动,也要体现把握走向的管理力度。

三、结语

上海市的长护险工作目前正有序开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将这项惠民的政策落实,虽然2018年上海市长护险制度进展过程中还有“数据平移”等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希望长护险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使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能够享受到长期护理保险,安享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胡苏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8(04).

[2]郭璐.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遇到的困惑难点及对策建议[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3]谭睿.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践及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7(05).

[4]王群,汤未,曹慧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案服务项目的比较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10).

[5]赵秀斋.长护险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会保障,2018(04).

[6]和红.社会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研究:范式嵌入、理念转型与福利提供[M]. 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

[7]荆涛.长期护理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聚焦老龄人口长期照料问题[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8] 戴卫东.长期护理保险的“中国方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04).

(作者单位:江文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陈琳,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对策及建议
湖北省生态养老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中国物流业市场集中度研究
中国物流业市场集中度研究
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浅谈审计信息化建设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创新发展吉林省园艺特产业
浅析农商银行如何加强反洗钱工作
威海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简论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南)昌九(江)交通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