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

2019-09-24何伟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家属病情

何伟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038-01

1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被称为抑郁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是心境障碍其中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会由情绪低落逐渐变为郁郁寡欢再到伤心欲绝,最终自卑、抑郁、情绪十分悲观,还可能出现厌世的情绪,最终企图通过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伤害他人。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运动性激越,即患者脑海中会不断重复的思考漫无目的事宜,思维逻辑没有条理,大脑随时处于紧张的状态,不能集中注意力来思考某一问题,同时伴随烦躁、紧张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但并不了解为何为出现此类情况,此类患者很可能被诊断为焦虑症,但通过检查会发现其主要是因为抑郁引起的。因为该病的持续周期很长,且平时很难发现,容易反复发作,虽然大部分可以自行缓解,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其行为会逐渐变得极端,所以应引起重视。

2 抑郁症的治疗要求以及目标

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不仅仅应当单纯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还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开心快乐的情绪,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这样才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而患者在发生抑郁症后也不可过度害怕,这样反而会加重抑郁症的病情,患者家属需要了解患者的自身诉求,并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使患者了解抑郁症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损伤,仅仅属于一种精神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合理用药,即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需过度担心,予以患者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这样能够保证患者的康复。

3 抑郁症的特点

目前,我国患抑郁症的人群逐渐增多,发病率正逐年增长,其可能和工作压力增加、社会环境、生物等诸多因素相关,其中生物学因素主要包含遗传、神经内分泌等相关,在成年期遇到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可能触发抑郁的关键条件,但抑郁症并非某一种因素导致,而是各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

因为该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病情发展十分缓慢,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对其生命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同时对其家庭也来带经济负担,所以需要及时的治疗,并且配合相应的护理,来对其预后进行改善[6]。

4 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心理干预主要是抑郁症发生后患者家属可采用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案,也是一種常用的护理方案。,并根据其病情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目的是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治疗和生活,通过心理护理来缓解其不良情绪,举办活动是为了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促进其尽快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而患者家属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护理技巧进行提高,让患者家属平时对患者多点关心和关爱,才能对其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5 抑郁症发生后的处理方式

5.1 在患者发病后,大多数患者都不愿承认自身存在疾病,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家属应当尽可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感,并且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自身的病情状况,鼓励患者进入医院接受各项治疗。而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患者家属需要小心翼翼,不要硬用言语刺激患者,避免患者做出过激的行为。

5.2 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而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患者房间内的安全,将室内的危险物品移开,不可在房间内放置剪刀或其他具有锋利表面的物品。防止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伤害自己或者其他人。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做好交接工作,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重点关注。

5.3 除日常护理外,患者家属需要与医师保持合理沟通,在医生的引导下对患者进行合理疏导,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及焦虑的事情,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其自卑、烦躁等情绪进行缓解,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其治疗的配合度,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

5.4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时讲解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定期举办有益身心的活动,例如唱歌、跳舞、打球等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多与人沟通和交流,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同时对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也有所帮助。告知患者平时多出门活动,积极参与各类社交活动,可以让其更好认识自身病情的危害,找回对生活的乐趣,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

5.5 这家属可以带领患者进入相关的心理咨询室和咨询部门中,定期对患者进行疏导,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展开探讨,或者邀请心理咨询专家和医生进行专题演讲,让患者做好自身病情的评估,可以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及时调节,同时通过发放自我管理手册,来让患者记录自己心情和病情的变化,方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6 而患者在病症康复期间,应当将抑郁症患者安排在陈设简单且易于观察的病房内。若患者心理状态极差,并且具有自杀倾向,患者家属需要与患者积极沟通,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行为。若发现患者存在不良动机,则应当立即予以心理支持,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患者在用药时,护理人员应当在旁进行监督,了解患者的用药状况,避免患者在用药时出现过量用药而引起自杀或其他安全事故。患者在外出活动时,护理人员则应当全程陪护,避免患者在将危险物品带在身上,引起意外事件发生。尤其是在交接班、节假日以及夜晚的护理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应当加强巡视,进一步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家属病情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THE FAREWELL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听诊器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