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岳阳美丽乡村建设

2019-09-24岳阳市政府研究室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建房整治小镇

岳阳市政府研究室

美丽乡村建设,本质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把传统乡村打造成为生态优美的绿色田园、布局精美的宜居庄园、生活甜美的幸福乐园、社会和美的温馨家园、人文唯美的乡愁故园。岳阳市坚持以农村“空心房”整治、规范村民建房、精准脱贫攻坚、特色小镇创建、农村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特别是农村“空心房”整治新模式获评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探索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好路子。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为找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坐标和新路径,岳阳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系统性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空心房”整治——“小改革”打造了“大亮点”。为加快建设生态优美的绿色田园,岳阳市将“空心房”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手棋来抓,出台《农村“空心房”整治实施方案》,借助“空心房”整治这一杠杆,全面撬动规范村民建房、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改水改厕、村庄绿化亮化和配套设施建设等,产生了“一点撬动、一线贯穿、一招总揽”的综合效应。2018年岳阳共拆除“空心房”1089万平方米,腾退土地7.7万亩,复耕交易耕地指标2.47万亩。

规范村民建房——“小切口”做出了“大文章”。为加快建设布局精美的宜居庄园,岳阳直面农村放任式建房难题,主动顺应群众期盼,创造性地提出了机构队伍、规范审批、按图建房“三个100%”全覆盖总体要求,实行有村庄规划、有审批手续、有示范图集、有施工管理、有奖罚措施和批前选址到场、开工放线砌基到场、竣工验收到场“五有三到场”具体措施;明确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设、严禁在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建房、严禁“一户多宅”和建房“三严禁”工作底线。2017年规划集中建房点300个,目前已建成253个,竣工1.5万户,农村建房审批率达到100%,分散建房量下降45%,节约用地9800多亩,既满足了农民住房升级的需求,又改变了农村无序建房的问题。岳阳还将规范村民建房与农村厕所革命结合起来,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6.7%,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工作先进单位。

精准脱贫攻坚——“小山村”实现了“大变化”。为加快建设社会和美的温馨家园,岳阳坚持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两挂钩”,通过降低贫困指数提高社会和美指数。近年来,岳阳通过实施基础建设“补短板”、产业培育“强支撑”、易地搬迁“挪穷窝”、教育培训“治穷根”、社保兜底“全覆盖”等系列举措,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年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4.5亿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7.3亿元,易地搬迁安置1.77万人,109个贫困村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1%。

特色小镇创建——“小产业”形成了“大品牌”。为加快建设生活甜美的幸福乐园,岳阳出台实施《创建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工作方案》,科学制定农业产业业态“三有”、人居环境“三化”、基层基础“三好”9个创建标准,以市场导向、资源整合、创建引领、打造品牌和奖补激励为抓手,确定20个乡镇强力启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形成了芥菜小镇、湖鲜小镇、黄茶小镇、稻虾小镇等。其中,临湘羊楼司竹器小镇2018年竹业年产值达39.2亿元,同比增长18.8%;华容三封寺芥菜小镇,芥菜产业年产值达9.3亿元,同比增长20.4%;君山钱粮湖龙虾小镇,龙虾产业年产值达3.2亿元,同比增长54%。

农村移风易俗——“小整治”淳化了“大风气”。为加快建设人文唯美的乡愁故园,岳阳市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系统推出一项禁令、一项行动、一项改革、一项制度“四个一”农村移风易俗整治模式,通过颁布实施禁炮限炮令、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专项行动、推进殡葬改革、制订村规民约,全市原有1824个村和社区实现了移风易俗全覆盖,总体形成了文明、简朴、和善、友爱的农村社会新风尚。

美丽乡村建设的初步成效

通过大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岳阳乡村发生了可喜变化。

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打好了“翻身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通过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整治,2018年整治复绿“空心房”腾退土地6832亩,农村庭院绿化率达到86%,涌现了一批秀美乡镇和秀美村庄。围绕“三清理”(清理生产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沟渠塘坝、清理畜禽养殖粪污)、“四拆除”(拆除“违建房”、拆除“危险房”、拆除“空心房”、拆除“零散房”)、“三提升”(提升规范村民建房水平、提升农村绿化美化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精准发力,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生活环境持续转优。通过整治农村污染源头,岳阳市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43座,新建改造村级垃圾收集点1476个,配备农村保洁员9348名,改造卫生厕所4.5万个,行政村垃圾分类处理比例达60%以上。生产环境持续改善。通过加快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2018年提质改造农村公路834公里、危桥149座,建制村通公路率、通客车率达100%,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

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交出了“好答卷”。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多。注重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村经济建设,2018年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642家,新增556家;认定家庭农场3635家,新增628家。坚持以市场化理念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注重强化农产品品牌导向,2018年全市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5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278个。坚持以现代化理念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不断加强。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76%,农业生产正朝播种、耕种、收割、运输、存储“一条龙”服务迈进;建成土地服务流转中心117个,流转土地248.7万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形成了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为农服务体系,较好解决了传统农业“手工作業生产、农户分散经营、提篮小卖销售”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跑好了“接力赛”。移风易俗涵养了新风气。全市共劝导“无事酒”近4万件,整治违规墓地近3万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成为农民群众的广泛共识。文化惠民展现了新风貌。全市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实施“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推广计划、“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等品牌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世界。文明创建倡导了新风尚。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庄、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农民群众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文明成为美丽乡村的“高频词”和“主色调”。

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开创了“好局面”。治理制度更加完善。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制定村規民约、成立文明劝导队,部分乡村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村民议事、乡贤参事自治机制逐步完善,总体做到了“矛盾不出村、问题不上交”“大事大家议、实事大家办”。治理平台更加健全。全市新建村(居)民综合服务中心655个,并通过开发“岳农”互联网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前台后台打通、纵向横向联动”服务新模式,日均接待群众7.5万人次。

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增速超过岳阳市地区生产总值0.7个百分点,超过城镇居民1个百分点。公共服务持续改善。近三年,共改扩建农村公办幼儿园53所,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1536个;建成农村幸福院893个、“留守儿童之家”212个,较好解决了农村“入学难”“看病难”“养老难”“托养难”等实际难题。社会保障持续扩面。2018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85元/月,农村救助水平达到179元/月,发放救助金1.46亿元,救助81.55万人次。

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坚持以村庄规划为“主纲”。一方面,村庄规划要兼容政策共性。规划编制要综合考虑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政策要求,全方位进行顶层设计,全领域架构美丽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另一方面,村庄规划要凸显地方个性。规划编制决不能搞千村一面,要尊重地域特色,既注重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又注重引入现代生活元素。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调”。一手抓“点”上治理。坚持从农村最突出的“病灶”、最显眼的“疮疤”抓起,着力解决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沟渠清淤、厕所革命、畜禽养殖等突出问题治理,加快剔除乡村环境污染“毒素”。一手抓“面”上治理。坚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化肥农药“零增长”等整治行动,最大限度将乡村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角”。聚焦群众所思所盼,确定主攻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不懈为民办实事,确保农民得实惠、群众打“收条”。鼓励群众敢闯敢试,找准突破口。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性,鼓励群众大胆闯、大胆试,如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引导村组自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村民自己监督、自我管理,使节俭办事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为。引导群众实干实为,形成大合唱。注重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认识美丽乡村建设“人人都是受益者、个个不是局外人”,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坚持以产业融合为“主流”。提升农业价值链。主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创建驰著名商标,做响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坚持以工商资本下乡为抓手,通过鼓励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引导农业生产突破传统产业边界、区域空间边界和要素功能边界。完善农业利益链。鼓励引导涉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农户成立产业联盟,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体。

坚持以科学统筹为“主线”。目标上统筹考量。如特色小镇创建突出考量经济效益、乡村移风易俗突出考量社会效益、农村“空心房”整治突出考量生态效益,准确把握了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公约数”。力量上统筹整合。注重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注重用好市场“无形之手”,调动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促进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注重用好社会“参与之手”,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更多社会主体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同盟军”。举措上统筹推进。坚持政策同步推出,整合各类涉农政策精准投放,形成“三农”政策闭环;坚持项目同步建设,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强化硬件支撑;坚持资金同步落实,突出财政支农资金导向作用,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破解美丽乡村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困境。

猜你喜欢

建房整治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山西摸排疑似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50余万个
熊的小镇
十年磨一剑! 广州“巨无霸”旧改茅岗村复建房亮相!
帮人建房丧命 引发赔偿之争
小镇(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