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孩子说话的艺术

2019-09-24玉立

现代家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勾线身教小张

玉立

和孩子说话,不能随心所欲,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否则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导致始料未及的后果,我就曾多次因为信口开河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痛定思痛,跟儿子交流时我变得小心谨慎,特别注意讲话的方式与措辞。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表扬,勿笼统

有一阵子,儿子喜欢上了《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一集接一集地看。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儿子追剧的热情大减。我有些奇怪,问他为什么不看了,他淡淡地来了句:“我对这些明星已经不再崇拜了!”我更加疑惑:“为什么啊?”儿子说:“原来吧,我觉得当个明星很好,可现在我觉得,当明星也就那么回事,他们只是给别人带来那一会儿的快乐,然后就没什么了。还是当科学家好,你想想,科学家和明星,哪一个对国家贡献大?”我既欣慰又震惊,儿子什么时候已经有了这样的主见和抱负?他爸爸显然也被他的话感动了,当即竖起大拇指说:“儿子,你真棒!”

我知道,表扬孩子不能简单地来一句“你真棒”,否则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棒在何处。经常这样表扬孩子,不但不能给孩子以具体的引导,还会让孩子产生骄傲心理。我在表扬儿子时,会具体地指出他的优秀之处:“儿子,你已经清楚地知道明星和科學家的贡献谁大谁小,说明你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能力!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国家做贡献,说明你有抱负,有理想!好好努力,也许你就会成为下一个牛顿、爱因斯坦!”儿子听了没吱声,但脸上有一丝小得意。也许我正好说中了他的心思,并给了他自信吧!

提要求,忌讲大道理

一次带着儿子去我一位同学家玩,同学正被她女儿小美闹得心烦。一问才知道,她帮女儿收拾书包时把勾线笔放在了书包的侧兜里,小美上课时没找到,美术作业没完成,挨了老师批评,哭着埋怨妈妈“没把勾线笔放好”。看着同学一脸内疚,我正想说点什么,我儿子却先对小美说:“姐姐,以后你的书包要自己收拾,这样你就知道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要用的时候很快就能找到。”我同学听了称赞道:“小小年纪,说话这么在理!你要不说,我还一直觉得小美找不到勾线笔是我的错呢!”我忍不住跟同学说:“都上三年级了,孩子能做的事应该让她自己做。”同学一脸委屈,说:“我也是经常这样跟她说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结果让人生气,当我让她帮我做什么事的时候她就会回敬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一次我发烧,让她到门口药店给我买盒药,她也让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想,我还是以身作则,把她照顾好,她才能学着照顾别人,不是说身教重于言教嘛!”我不同意她的说法:“身教确实重于言教,但不能以身教代替言教,有的时候言教也必不可少,但言教忌讲大道理,比如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肯定是以语言向孩子传达信息,不但要对孩子说明你要求她做什么,更要告诉她怎么做,而不是简单地来一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这个‘要求缺乏可操作性,孩子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你让小美给你买药,可以告诉她:‘平时你病了,妈妈照顾你;现在妈妈病了,也需要你的照顾。妈妈爱你,也需要你的爱!这样她就不会再拿那句话回敬你了。”同学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怪不得你家孩子刚才能说出那样的话,原来你有高招儿啊!”

批评,用正面的语言

当孩子的表现达不到家长满意时,有的家长会用尖刻、负面的语言批评孩子。家长这么做,可能是一种习惯,也可能是因为心情不好。殊不知,经常这样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沿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我的一个朋友就曾被她母亲极具杀伤力的语言深深伤害。朋友长得很漂亮,人也很聪明,加上勤奋努力,上学时功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工作后各方面也很出色。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内心深处却很自卑。我一直奇怪她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有一天我遇见她的母亲,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朋友的母亲是个十分强势的人,对女儿要求很高,动辄指责女儿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常把“你就讨人烦”挂在嘴边。

朋友跟我说,从她记事起,“你就讨人烦”这句话就塞满了她的耳朵——弄脏了衣服、丢了钢笔,乃至于生了病,她妈妈都会随口来一句“你就讨人烦”。结果,她在母亲的长期贬损中形成了心理定式,认为自己很差劲,是个“讨人烦”的人。更可怕的是,这句话像魔咒一样“指引”着她的行动,让她不由自主地往“讨人烦”的方向“努力”——生活中经常惹麻烦、出状况,比如大家一起去饭馆聚餐,她会莫名其妙地打碎餐具,或者把汤水洒到别人身上。

批评和表扬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家庭教育中缺一不可。但批评不是指责、抱怨或对孩子发泄不满,更不是贬损,而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通过正面语言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我批评儿子时就经常使用正面语言。比如他不小心把一瓶墨水洒到了地上,我的第一反应是生气,责骂几乎脱口而出:“你怎么……”我想说“你怎么毛手毛脚的,就会给我添乱”,可话到嘴边我赶忙打住了。我知道,负面语言可以发泄我的怒气,但也会给孩子消极的暗示。我的语言越有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越大。于是,我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换了一种口气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把墨水瓶放在桌子的边角上,这次不碰掉,下次也会碰掉。为什么不往书桌里边放一放?那样就不会碰掉了。”儿子本来有些手足无措,听我这么一说,答应一声:“我知道了!”然后就拿来扫帚、抹布把地板上的污迹给清理了。你看,同样是批评,假如全是指责或贬损,只会让孩子心里不爽、手足无措。换一种方式,孩子不但能愉快地接受批评,而且会立即知错、改错。

平时说话,不可大意

除了直接与孩子交流时要讲究艺术,当着孩子的面说话时也不可大意。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只要孩子听到了,就会对孩子有影响。

一是家人之间当着孩子的面交流时,应做到言行一致——你要求孩子怎么做,自己也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相反。

同事小张曾向我诉苦,说她花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让孩子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天晚上写完作业,自己把书包收拾好。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孩子的这个好习惯只维持了一周,就恢复了以往的懒散,写完作业后书桌上各种文具一片狼藉。问他为什么不收拾,他淡淡地说:“太累了,明天收拾也一样。”接着又补充道,“人岂能为物所累!”

小张说,孩子之所以这样,跟她爱人有关。小张的爱人要出差,她提醒丈夫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要出发,今天晚上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丈夫却说:“今天太累了,明天收拾也一样。”小张不同意,说:“万一明天起晚了,急急慌慌的,忘带了东西怎么办?”丈夫不以为然:“忘带了就再买嘛,人岂能为物所累!”夫妻俩的对话虽然跟儿子无关,但当时儿子就在旁边吃水果,貌似什么都没听见,实则把爸爸的话全盘接收,并很快转化成了行动。

很显然,即使爸爸不想立即收拾东西,也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那样说,他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好的,我会提前收拾的。”其结果肯定完全不同。

二是当所说的话题和孩子有关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的感受。否则,你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就有可能成为孩子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

我儿子有一次考试得了全班第一,一位邻居在电梯里与我们相遇,得知我儿子得了第一名,带着羡慕的口气夸奖道:“看这孩子多聪明,考那么好!”我随口替儿子“谦虚”了一下:“哪里是聪明,只不过碰巧考了他会的。下次还不知道考成啥样呢?”让我没想到的是,儿子当场就脸色很不好看,回家后还生气不理我。更让我后悔的是,他不止一次拿“我又不聪明”怼我,表达对我的不满,严重影响了我们之间的关系,直到我真诚地跟他道歉,才最终消除了他对我的一肚子怨气。

总之,和孩子说话切勿随心所欲,要讲究艺术。但是,与孩子讲话的艺术绝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家长应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说话方式,这会让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勾线身教小张
高校芭蕾基训教学中“言传”与“身教”重要性探讨
今天忙不忙
巧妙的奉承
石子变水果
鳄鱼大嘴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贝壳小螃蟹
简易小书架
谁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