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蛤蟆王

2019-09-24朱西岭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日本鬼子蛤蟆唢呐

朱西岭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苏北芒砀山地区流行吹唢呐,唢呐在当地俗称“喇叭”,无论谁家婚丧嫁娶,均请喇叭班子吹上一场。喇叭吹得越好,事主家的面子也就越有光。

离芒砀山二十里外的朱王楼村,就有两个吹喇叭特别有名气的人,一个姓朱,叫朱方亮,是我老爷爷;一个姓王,叫王明响,方圆三五十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既然两人吹得不相上下,有好事的人就想让他们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谁是第一,谁是真正的“蛤蟆王”。

蛤蟆叫声嘹亮,长时间不停歇,跟吹喇叭有很多相似之处,吹得最好的人往往被称为“蛤蟆王”。我老爷爷年长,三十来岁,做事沉稳仁义,一直吹那些诸如《抬花轿》《哭丧调》经典名曲,这些曲目被他吹得是出神入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蛤蟆王”,但他并不认可这个称号,谁说他是“蛤蟆王”他都摆手否认,总说自己差得远。因此他对于比赛的事不怎么热心,也不愿接茬,有时还有意躲着王明响。

王明响则不同,他刚满二十岁,除了吹那些传统曲目外,还喜欢吹一些新的曲目,加入一些别出心裁的吹法,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他年轻气盛,总想找机会把我老爷爷比下去,把“蛤蟆王”的称号争过来。既然要比试,必须面对面进行,让听众做评委,可我老爷爷总是不愿与他较量,且不承认自己是“蛤蟆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就在王明响为找不到机会苦恼时,机会突然就来了。镇上的刘财主过六十大寿,明着请了我老爷爷“蛤蟆王”,暗里又请了王明响。等我老爷爷这边吹响喇叭时,那边王明响的戏台也搭上了。我老爷爷这次想躲也躲不了,只得硬着头皮迎战,这下可乐坏了十里八村来听喇叭的人。

王明响的愿望实现了,这次他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唢呐声时而嘹亮高亢,直入云霄,时而低沉婉转,缠绵动人,再加上他曲目新,花样多,一时人气大增。我老爷爷发挥欠佳,台下听他吹唢呐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少原来支持他的观众都去了王明响那边,据刘财主找来的见证人统计,人数仅有王明响的一半。

王明响大胜,憋在心中的一口气终于爆发出来了,为了彰显自己的胜利,他把早已准备好的绣着“竹签子”的红布条系在头上。用台下观众的话说,这“竹签子”专扎“蛤蟆王”啊!第二天开始,“竹签子”与“蛤蟆王”的故事就成了乡邻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为我老爷爷鸣不平,说他没使出看家本领,我老爷爷对此事却是不置一词,乡邻们都认为他输得心服口服。

十天之后,驻扎在县城的日本鬼子小队长日作太郎来找王明响,让他为日本进驻芒砀山六周年庆祝会进行唢呐表演,吹奏喜庆曲目。王明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这样做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汉奸。他死活不同意,可日本人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抓走了。他不知道的是,刘财主让他们比试的原因是给日本鬼子找最好的唢呐演奏人参加庆祝会。

进了日本鬼子的兵营,小队长日作太郎很有礼貌地劝他与大日本帝国合作,为庆祝会吹奏唢呐。王明响抱定了誓死不做汉奸的决心,无论日作太郎如何威逼利诱,他始终就是两个字:“不行!”日作太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亲自用皮鞭把王明响打得遍体鳞伤。可王明响也是个硬骨头,始终一言不发。

日作太郎见王明响不肯就范,便恶狠狠地说道:“如果你不肯合作,明天就把你刚满周岁的儿子抓来,让他为你的倔强付出性命。在演奏和你儿子中间任选一个,好好想想吧!”日作太郎走后,王明响心在滴血,演奏,他就成了一个被人人唾骂的汉奸;拒绝,年满周岁的儿子就要丢掉性命。整整一夜,他都不知自己该如何取舍。

天亮时,王明响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在门缝里硬生生折断了两个手指,手指断了,演奏不了唢呐,也许日本人就会放过他的孩子。日作太郎真的抓来了王明响的儿子,当看到王明响血淋淋的手指时,他恼羞成怒,命令手下把王明响和他的儿子全部杀掉。

正在这紧要的关头,我老爷爷来了,他告诉日作太郎,他愿意在庆功会上吹奏唢呐,条件是放了王明响和他儿子。日作太郎沉思了片刻,同意了我老爷爷的要求。王明响和儿子虽然保住了性命,可他依然看不起我老爷爷的行为,临走前,咬牙切齿地骂了他一句:“汉奸!”

王明响带着儿子回到了村里,乡亲们纷纷前去迎接,给他送来了各种慰问品,他成了大家眼中的英雄。家门口,有人给他挂上了“竹签子”的匾牌。我老爷爷回来,没人理他,一群孩子跟在他身后,不停地骂道:“汉奸!汉奸!不要脸!”到了家,我老奶奶不理他,带着孩子去了十里之外的娘家。

三天后,庆祝会开始,我老爷爷拎着喇叭站在鬼子兵专门为他搭建的十几米木质高台上,卖力地吹奏着喜庆曲子,声音高亢嘹亮,夹杂着欢乐喜庆的曲调。很多老百姓被鬼子兵逼着,打着太阳旗为庆祝会增添喜慶的气氛。

吹着吹着,喇叭声忽然变了调,好像与人对话一般。不过,一般人还是听不出有什么不对,日本鬼子只图欢快响亮,更听不出来其中的玄妙。

日作太郎为了让上司看到他管辖范围的清平世界,特邀请了来自军部的观察员一起庆祝。观察员正热情洋溢地讲着话,突然“砰”的一声枪响,他脑袋开花,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一时间,会场大乱,鬼子兵端着枪四处搜捕凶手。

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曲调有些古怪,整个会场乱哄哄的,谁还有心听他吹奏?不过,我老爷爷可不管那一套,使劲儿地吹着,好像会场的事与他无关似的。接着,会场周围的街道上便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不用说,肯定是芒砀山上的游击队员与日本鬼子接上了火。

鬼子兵在战斗中吃了大亏,游击队员神出鬼没,打得他们晕头转向。很快,日作太郎就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他拔出手枪,向高台上连开几枪,我老爷爷倒在血泊之中。没有了喇叭声的指引,游击队与日本鬼子的战斗逐渐处于了下风,为了保全大家的性命,他们迅速地撤出了战斗。撤退的路上,顺道打了镇上刘财主家的土豪。

我老爷爷是芒砀山游击队的情报员,为了帮助大家完成本次刺杀任务,主动要求替换王明响。得知真相的乡亲们都后悔不迭,王明响更是悔恨交加,砸毁了家门口“竹签子”的匾额,还与乡亲们一起收殓了我老爷爷的尸身,在墓碑上刻上“蛤蟆王”三个字。日本人投降后,我老奶奶回到村里,得到了乡亲们不少照顾。

猜你喜欢

日本鬼子蛤蟆唢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小林清:“日本鬼子”如何变成“日本八路”
缩写《小英雄雨来》
1948年解放军为何还能抓到“日本鬼子”
走自己的路
躲猫猫
唢呐(短篇小说)
“六尸七命”血染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