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2019-09-24李艳春陈志鹏林伟伟李兆伟林文雄
李艳春,陈志鹏,林伟伟,李兆伟,林文雄,*
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李艳春1,2,3,陈志鹏4,林伟伟2,李兆伟2,林文雄2,*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 350013 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州 350002 3. 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 350013 4.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槐川村老固茶叶专业合作社, 安溪 362400
茶树多年宿根连作后茶园土壤退化严重, 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 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可持续生产。面对如何维持茶树高产高质这一科学难题, 连作障碍机制及其调控措施成为当前茶树栽培中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据此文章从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根际微生态等方面概述了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同时从化学改良、增施有机肥、生物质材料、生物菌肥、茶园多样性栽培等方面介绍缓解茶树连作障碍的主要措施, 并对今后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以期为解决茶树连作障碍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茶树; 连作障碍; 土壤微生物; 自毒物质; 土壤酸化
0 前言
茶树((L.) O. Kuntze)属山茶科山茶属的灌木或小乔木, 具有喜酸性土壤和暖湿气候的生态特性, 主要分布于砖红壤、黄红壤等酸性红壤地区。目前, 茶树在中国、印度、越南、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广泛种植。我国共有21个省(区、市)生产茶叶, 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据有关数据统计, 2014年我国茶园总面积274.1 × 104hm2, 占到全球种茶面积的50%以上; 干毛茶总产量达209.2 × 104t, 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41.6%; 茶叶出口30.1 × 104t, 出口金额达12.7亿美元[1]。可见, 茶树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 而且茶叶也成为颇具优势的出口创汇农产品。茶树是叶用型植物, 对氮肥的需求比其它大多数作物要高很多, 人为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少施有机肥、忽视其它元素的平衡配施, 是导致茶园土壤酸化严重以及养分非均衡退化的重要原因。此外, 由于茶树自身喜酸富铝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茶园土壤生境的特殊性, 茶园正面临着土壤侵蚀、酸化、养分贫瘠化和不均衡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2]。茶树多年宿根连作后茶园土壤退化严重, 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 大部分农民试图通过增施氮肥、喷施农药来维持茶叶的产量, 然而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提高了茶叶生产成本, 而且还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土壤微环境破坏加剧、茶园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可持续生产。面对如何维持茶树高产高质这一科学难题, 连作障碍及其调控机制成为了当前茶树栽培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 是国内外同行研究的前沿热点。本文对茶树连作障碍的形成机制以及调控措施进行综述, 以期为解决茶树连作障碍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1 茶树连作障碍问题
连作障碍(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又称忌地现象(Soil sickness)、再植病害(Replant disease)或再植问题(Replant problem), 是指同种作物或者同科近缘作物在同一地块连续栽培, 即使栽培管理正常, 也会表现出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品质下降、病害加重的现象[3–4]。茶树连作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5–6], 首先是盛产期后茶树茶叶产量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其次是茶籽在茶园土壤中不能正常萌发成苗; 第三是在老茶园中改植换种茶苗时, 茶苗的成活率低、幼苗生长衰弱, 根系发育不良、容易腐烂, 植株矮化, 节间缩短, 叶片失绿, 叶面积缩小, 抽条困难等。鸟王茶在贵州省有大规模的种植, 通过调查发现, 随着种植年限增加, 鸟王茶百芽重、发芽密度、产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6—10年茶树产量最高, 11—15年茶树产量比6—10年茶树降低了69.1%[7]。铁观音茶树幼苗在正常的培育、修剪、采摘控制下, 经3—4年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进入旺盛期, 茶叶品质和产量迅速提高, 茶树开始进入定型阶段。在采养合理、肥培管理正常的情况下, 青壮年期可持续到20—30年, 甚至更长, 然后进入衰老期。李艳春调查发现[8], 20年铁观音茶树的光合速率、茶芽密度和茶产量较10年茶树分别降低了13.3%、24.6%和54.6%; 茶青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也比10年茶树的显著降低。在生产实践中, 福建省安溪县的茶农通常对20年茶龄左右的铁观音茶园采取推倒重建(即将茶树挖掉、旧土翻下、新土翻上)的方式进行改造, 解决连作障碍给生产上带来的问题。茶园的再植更新周期长, 严重制约了茶叶的可持续生产, 茶树连作障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
2 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
作物连作障碍被认为是植物有机体与土壤内含物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外观表现, 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导致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3, 9–10]: (1)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2)植物活体通过淋溶、残体分解、根系分泌等方式向土壤释放自毒物质而产生自毒作用; (3)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 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 病虫害严重(表1)。
2.1 土壤理化性质改变
2.1.1 土壤养分失衡
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存在一定比例, 在同一块土地上多年连续栽培同一种作物时, 由于作物对某一同种营养元素的特异性吸收过多, 而对另外一些营养元素吸收过少或不吸收, 而施肥管理又未能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及时补充, 就会导致一种或几种营养元素的超量或亏缺, 引起作物的生理障碍, 导致连作障碍发生[11]。茶树是多年生叶用经济作物, 为追求茶叶产量, 农民普遍增施大量氮肥, 不施或少施磷肥、钾肥, 导致大量茶园土地缺乏有效磷、有效钾的状况日趋严峻, 极易造成土壤中氮、磷、钾3种元素比例严重失调。王晟强等[12]发现, 长期种植老川茶后土壤团聚体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 速效钾含量却逐年降低。有研究发现[13–14], 长期种植茶树导致土壤养分的累积(即所谓的营养封存), 相反地, 也有研究发现长期栽培茶树导致茶园土壤养分匮乏[15]。因此, 有关土壤养分失衡与茶树连作障碍的关系尚不明确。
2.1.2 土壤酸化
茶树为喜酸作物, 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pH为5.0—6.0, pH低于4.5时茶树生长受到抑制, 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我国不同地区茶园都表现出土壤酸化加重, 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比例不断减少。对福建省107个典型茶园土壤的调查发现, 土壤pH < 4.5的茶园占86.9%, 而其中pH < 4.0的严重酸化茶园占28%, pH在4.50—5.50之间符合高效生产条件的茶园占10.3%, pH > 5.5的占2.8%[16]。对江西省203个代表性茶园调查发现, 茶园土壤pH整体较酸, pH低于4.5的强酸性茶园占到43%[17]。2008—2010年间江苏省21个典型茶园土壤pH低于茶树生长适宜范围下限pH 4.5的茶园占81.9%, 其中pH低于4.0茶园比例达42.8%[18]。对湖南省10个丘岗茶园土壤的调查分析发现: 10个茶园土壤平均pH值低于4.0, 其中3个茶园的土壤pH值低于4.5, 土壤酸化十分严重[19]。研究发现, 随着种植年限增加, 茶园土壤pH值下降, 可溶性铝含量增加, 当可溶性铝达到一定浓度时, 可能直接对茶树产生毒害, 包括抑制茶树根系的生长, 也可能通过抑制植物对养分(如钾、镁等)的吸收, 影响茶树的产量和品质[20]。另外, 土壤酸化还会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产生影响, 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21–22]。
2.2 自毒作用
自毒作用是化感作用的一种特殊作用方式, 指植株通过挥发、雨水淋溶、植株残体分解以及根系分泌等途径向周围环境释放化感物质, 这些化感物质可对其自身产生毒害作用, 被认为是连作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3]。曹潘荣和骆世明[5]认为, 茶园土壤中能积累茶树自毒物质,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茶树起毒害作用, 还指出多酚类和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王海斌等[24]研究发现, 随着种植年限增加, 黄金桂茶树根部土壤的自毒潜力呈上升趋势。Ye等[25]研究发现, 宿根连作9年以上的茶树(包括铁观音、黄金桂、本山)的根际土壤有较强的自毒作用, 是引起茶树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Arafat等[26]在铁观音茶树根系分泌物中鉴定到原儿茶酸、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花旗松素等七种物质, 并认为(+)-儿茶素对宿根连作茶树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有学者认为[27], 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进入土壤后势必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变化过程, 如土壤吸附、微生物分解、转化、加工等, 即自毒物质并不是在前、后茬作物间直接发挥毒害作用, 化感自毒物质只是一个诱因, 根系分泌物更多地是通过改变根际微生态平衡来间接影响植物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因此, 一些学者认为根系分泌物的间接生态效应及其引起的土壤微生态结构失衡是导致形成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28]。
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 病原微生物增加
目前,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恶化以及微生物种群的失衡, 即土壤中一些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 而有害微生物增多成为优势菌群, 是产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许多作物如辣椒、草莓、花生、黄瓜、茄子等连作后, 细菌和放线菌在根际土壤中的数量下降, 相反地, 真菌在根际土壤中的数量显著増加, 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了从“细菌型”向“真菌型”的变化, 一些病原菌增加, 导致作物发生了严重的病害[29–33]。随着连作年限增加, 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发生大幅度变化, 如土壤微生物量减少、群落多样性降低、代谢能力低或者说是更适合贫瘠条件的微生物菌群增多, 根际土壤环境质量出现整体下降趋势[34]。李艳春等[8, 35–36]研究发现, 随着种植年限增加, 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的丰富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降低, 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细菌属(如假单胞菌、产黄杆菌、慢生根瘤菌、分枝杆菌、鞘氨醇单胞菌)急剧减少, 而某些病原真菌数量(如链格孢菌)却不断增多。对连作茶树根际固氮菌的研究发现: 青壮年茶树根际的固氮菌种类和数量丰富, 群落结构复杂稳定、均匀、优势度不明显, 而衰老茶树根际的固氮菌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 群落结构也变得单一、离散、优势度明显[37]。此外, 一些学者对茶树根际微生物种群间的拮抗关系也进行了研究。通过同皿对峙培养实验发现木霉菌对茶紫纹羽病毒和茶白绢病菌具有抑制作用[38]。但目前对连作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还停留在现象描述上, 是哪些关键的特异微生物在茶树连作障碍形成的根际生物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尚不清楚。
2.4 根际微生态与连作障碍
根际微生态系统是以植物为主体, 根际为核心, 植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过程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系统[39]。在根际微生态系统中, 植物、土壤、微生物及其环境因子之间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了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复杂整体。作物连作后, 一方面可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缺乏, 进而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另一方面作物根系不断地向土壤中分泌根系分泌物, 会对作物根系造成逆境胁迫、自毒作用, 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土壤养分缺乏、根系分泌物累积等根际土壤微环境变化, 会造成根际土壤微生物的选择性适应, 使得某些特定微生物类群得到富集, 最终改变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如寄主植物番茄根分泌物中的多种有机酸和氨基酸对青枯病菌()具有化学诱导作用(趋化作用)[40]。黄瓜植株根系分泌物的化感自毒物质肉桂酸抑制根系生长, 增加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41]。营养条件的改变, 如缺磷, 菜豆根系合成的类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刺激微生物的信号物质有的增加而有的减少, 通过信号物质定向调控不同根际微生物群落动态[42]。反过来, 根际微生物也能影响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数量。如立枯丝核菌()感染黄瓜后, 黄瓜根中茉莉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 诱导植株对病原菌做出防御性反应[40]。可见, 导致连作障碍发生的因素不是单一或孤立的, 而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的, 是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内多种胁迫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也是2011年第六届世界化感作用大会与第三届国际根际会议的主流思想[43–44]。因此, 对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根际微生态系统功能的水平上, 若仅从植物自身、土壤微生物和根系分泌物等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 很难反映出导致连作障碍的成因。目前, 对茶树连作障碍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 但缺乏系统研究。茶树根系分泌物如何介导根际微生物区系定向演变、哪些根系分泌物起主导作用以及关键的特异微生物如何在连作障碍形成的根际生态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尚不清楚, 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3 茶树连作障碍防控措施
目前, 针对茶园普遍存在的土壤酸化、肥力退化、土壤生物退化等问题, 采取的改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2):
3.1 化学改良
石灰或者石灰石粉是最传统、最常用的酸性土壤改良材料, 但施用石灰对于提高茶树产量和品质的作用不明显, 并且容易引起土壤复酸化, 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在长期施用铵态氮的茶园中使用白云石粉有较好效果, 不仅可提高土壤pH, 而且也明显提升了茶叶产量和品质[45]。白云石粉的施用量依据酸化程度确定, 在秋冬季与基肥混合施用, 每年或隔二三年施用一次。研究发现, 0.75 g·kg–1石灰石 + 2.5 g·kg–1生物炭 + 0.25 g·kg–1过磷酸钙配制的改良剂将茶园土壤pH提升到5.49, 对土壤养分的提升作用较大, 茶叶品质品质明显提升, 改良效果较好[46]。此外, 一些成分类似于石灰和石膏的工业废弃物, 如粉煤灰、赤泥、碱渣等。研究发现[47], 碱渣施用量为4500 kg·hm–2时, 可将土壤pH从4.54调节至5.51, 达到最适合茶树生长的酸度条件, 并且提高了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氨基酸和叶绿素含量, 降低了茶叶中铅含量, 使茶叶品质得到改善。
表1 茶树连作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
3.2 增施有机肥
与传统管理茶园相比, 分别施用商品有机肥、菜籽饼、堆肥等纯有机肥的茶园土壤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有增加, 微生物生物量碳也显著增加; 并且施用时间越长, 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也越高; 但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却有所降低, 因此为保证有机茶园的长期可持续生产, 需要更多的富含氮的有机肥料以及天然磷肥和钾肥[48]。蒋宇航等[49]研究发现, 施用豆科绿肥14.3 t·hm–2和羊粪15 t·hm–2均能提高铁观音茶树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酶活性、微生物群落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徐华勤等[50]发现有机肥施用(饼肥+磷钾肥+稻草覆盖)能增加茶园土壤微生物量碳10.84%, 增加微生物量氮17.77%, 显著提高茶园土壤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数量。可见, 针对酸化、贫瘠的红壤, 有机肥比石灰等化学改良剂更具优势。
3.3 生物质材料
作物秸秆一般呈中性或者偏碱性, 因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如氮、钾、碳、钙、镁等以及灰分元素而被作为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质材料, 但其缺点在于施入土壤后极易被微生物分解。而由农作物秸秆在厌氧条件下低温热解产生的生物质炭比较稳定, 不易被微生物分解, 可以克服直接使用秸秆存在的不足。生物质炭改良土壤的优点在于[51]: (1)具有较高的pH, 可以中和土壤酸度, 降低铝对作物的毒害作用; (2)本身富含营养元素, 可以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 (3)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高度的孔隙结构可以提高对养分的保持能力; (4)生物质炭的多孔结构为微生物提供了活动场所, 有利于微生物群落的发展。吴志丹等[52]研究发现, 在茶园中施用小麦秸秆烧制的生物质炭8、16、32、64 t·hm–2, 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pH值, 降低交换性酸含量, 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 但对茶叶产量影响不明显。李茴[53]研究发现, 施用生物质炭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pH值; 与纯施肥实验组相比, 施用10 t·hm–2的生物质炭同时分别配施200、225、250 kg N·hm–2时, 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CEC、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磷含量, 并提高茶鲜叶产量。李艳春等[54]研究发现, 常规施肥基础上再施用40 t·hm–2生物质炭不仅可改善茶园土壤酸化状况和土壤肥力, 而且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和微生物量、提高多样性指数、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 对宿根连作铁观音茶树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目前, 生物质炭对退化土壤的改良还停留在试验阶段, 其改良机理还不完全清楚, 生物质炭大规模农用的环境风险还有待评价。
3.4 生物菌肥
通过调控茶树根际微生物的组成和群落结构, 维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也是防治茶树连作障碍的一条重要途径。生物菌肥是一种含活体微生物的活体制品, 施用生物菌肥可以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 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或者抑制有害微生物, 从而达到增产目的。茶树生物菌肥是一种在合理配比的有机物中植入有益微生物(如木霉、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等)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肥料。印度“Reginisms”生物肥开发中心开发生产的“P · S · M”等系列茶树生物菌肥, 已经在印度茶园被广泛施用, 并取得良好的施用效果。我国生产的“百禾福(Biofert)”和“宜耕”茶树生物菌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也比较明显[55]。有学者研究发现, 与灭活基质处理相比, 施用生物菌肥(磷细菌+钾细菌)能分别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5.2%、13.4%、11.9%、35.4%、11.6%、38.2%。茶叶产量增加23.9%[56]。但目前有关茶树生物菌肥的产品很有限, 并且还存在产品的有效成分比较低, 微生物种类不稳定, 品种容易退化等问题。另外, 茶树生物菌肥产品目前还处在肥效试验上, 离田间实际应用还有较大差距。
表2 茶园土壤改良措施及其效果概况
注: CEC、SOM、TN、TP、TK、AN、AP、AK分别表示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5 茶园多样性栽培
复合茶园生态系统的建立如林茶复合、果茶复合等间套作模式, 可以克服单作茶园的弊端, 改善茶园小气候, 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提高肥料利用率, 实现保护土壤、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研究发现, 茶柿间作可防止茶园土壤进一步酸化,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抑制茶树根系有机酸分泌[57]。茶树和白三叶草间作能形成茶树—伴生生物群落系统的立体环境, 可通过自我调节实现茶园的生态平衡, 促进茶树生长, 增加茶叶产量, 改善茶叶品质[58]; 茶园间作大豆或者花生能有效提高茶叶的生物成分含量(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等), 改善茶叶品质[59]。可见, 茶园多样性栽培能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目前茶园多样性栽培模式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需要不断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逐步完善和提高。
4 展望
茶树连作障碍的产生是根际微生态系统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目前大多数研究只从化感自毒作用、根际微生物等某一方面进行现象描述, 缺乏对根际微生态系统内不同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因此, 阐明各障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子对连作障碍的贡献, 是揭示茶树连作障碍机理的重要内容。
茶树连作障碍影响因素多, 形成机理复杂, 缓解连作障碍的技术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 以导致连作障碍的病原微生物为靶标进行目的菌株的筛选并研发微生物菌剂, 将其应用于改善连作障碍。另一方面, 可以利用生物之间的化感作用原理生产各种生物调控剂、土壤改良剂等进行多种方法综合防治。此外, 通过采用转基因技术, 改变根际自生细菌, 以达到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消除连作造成的微生物结构的破坏的目的。这些都将是未来茶树连作障碍防控的有效手段。
[1]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2014年中国茶叶产销报告及2015年形势预测[J]. 茶世界, 2015, 6: 50–59.
[2] 廖万有, 王宏树, 苏有键, 等. 我国茶园土壤的退化问题及其防治[C]//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185–193.
[3] 张晓玲, 潘振刚, 周晓峰, 等. 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J]. 土壤通报, 2007, 38(4): 781–784.
[4] 张重义, 李明杰, 陈新建, 等. 地黄连作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消减策略[J]. 中国现代中药, 2013, 15(1): 38–44.
[5] 曹潘荣, 骆世明. 茶树的自毒作用研究[J]. 广东茶叶, 1996, (2): 9–11.
[6] 彭萍, 李品武, 侯渝嘉, 等. 环境对茶树产生化感物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 2009, 31(1): 14–15.
[7] 罗倩, 张珍明, 向准, 等. 不同种植年限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质及生长特征[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30(12): 2746–2750.
[8] 李艳春. 不同宿根年限铁观音茶园酸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改良措施研究[D]. 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 2017.
[9] 林文雄, 熊君, 周军建, 等.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4): 1–8.
[10] 刘峰, 温学森.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 2006, 8(9): 37–40.
[11] 王建锋, 李天来, 杨丽娟, 等. 设施黄瓜营养生长量和产量与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性[J]. 中国蔬菜, 2006, 1(5): 21–23.
[12] 王晟强, 郑子成, 李廷轩. 植茶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6): 1393–1402.
[13] Zhao Juan, Wu Xiaobing, Nie Chuanpeng, et al. Analysis of unculturabl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ea orchard soils based on nested PCR-DGGE[J].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28(5): 1967–1979.
[14] Xue Dong, Yao Huaiying, Huang Changyong. Microbial biomass,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ea orchard soils[J]. Plant and Soil, 2006, 288(1–2): 319–331.
[15] Dang MV. Effects of tea cultivation on soil quality in the northern mountainous zone, Vietnam[D].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Canada, 2002.
[16] 杨冬雪, 钟珍梅, 陈剑侠, 等. 福建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J]. 海峡科学, 2010, 42(6): 129–131.
[17] 孙永明, 张昆, 叶川, 等. 江西茶园土壤酸化及对策[J]. 土壤与作物, 2017, 6(2): 139–145.
[18] 张倩, 宗良纲, 曹丹, 等.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趋势及其制约因素研究[J]. 土壤, 2011, 43(5): 751–757.
[19] 黄运湘, 曾希柏, 张杨珠, 等. 湖南省丘岗茶园土壤的酸化特征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0, 41(3): 633–638.
[20] 阮建云. 茶园和根际土壤铝的动态及其对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C]//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0.
[21] 王涵, 王果, 黄颖颖, 等. 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8, 17(6): 2401–2406.
[22] 魏国胜, 周恒, 朱杰, 等. 土壤pH值对烟草根茎部病害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1): 140–143.
[23] 林文雄, 熊君, 周军建, 等. 化感植物根际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15(4): 1–8.
[24] 王海斌, 陈晓婷, 丁力, 等. 不同年限黄金桂茶树土壤的自毒潜力分析[J]. 中国茶叶, 2016, 1: 12–13.
[25] Ye J H, Wang H B, Kong X H, et al. Soil sickness problem in tea plantations in Anxi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J]. Allelopathy Journal, 2016, 39(1): 19–28.
[26] Arafat Y, Wei Xiaoya, Jiang Yuhang,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root-associated bacterial communities mediated by root exudates in different aged ratooning tea monoculture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7, 18, 1727.
[27] Kaur H, Kaur R, Kaur S, et al. Taking ecological function seriously: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can obviat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released metabolites[J]. PLoS ONE, 2009, 4(3): e4700.
[28] 林文雄, 陈婷, 周明明.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3): 253–264.
[29] 胡元森, 刘亚峰, 吴坤, 等. 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J]. 土壤通报, 2006, 37(1): 126–129.
[30] 周宝利, 徐妍, 尹玉玲, 等. 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对茄子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嫁接调节[J]. 生态学杂志, 2010, 29(2): 290–294.
[31] 袁龙刚, 张军林, 张朝阳, 等. 连作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影响的初步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06, (2): 49–50.
[32] Li Anying, Wei Yu, Sun Zhenjun, et al. Analysis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replant strawberry rhizosphere soil with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J]. 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2, 11(49): 10962–10969.
[33] 孙秀山, 封海胜, 万书波, 等. 连作花生田主要微生物类群与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交互作用[J]. 作物学报, 2001, 27(5): 617–621.
[34] 林生, 庄家强, 陈婷, 等. 不同年限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3, 32(1): 64–71.
[35] Li Yanchun, Li Zhou, Li Zhaowei, et al. Variations of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ea (L.)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by high-throughput pyrosequenc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6, 121, 787–799.
[36] Li Yanchun, Li Zhaowei, Arafat Y, et al. Characterizing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long-term monoculture tea orchards by fatty acid profiles and substrate utiliz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17, 81: 48–54.
[37] 田永辉. 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固氮菌组成及多样性研究[J]. 福建茶叶, 2000, (3): 19–21.
[38] 高旭晖. 茶树根际微生物与根际效应[J]. 茶叶通讯, 2000, (1): 35–38.
[39] 滕应, 任文杰, 李振高, 等. 花生连作障碍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 土壤, 2015, 47(2): 259–265.
[40] 李春俭, 马玮, 张福锁, 等. 根际对话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14(1): 178–183.
[41] Ye Sufeng, Zhou Yanhong, Sun Yao, et al. Cinnamic acid causes oxidative stress in cucumber roots, and promotes incidence ofwilt[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2006, 56: 255–262.
[42] Ohwaki Y, Hirata H. Differences in carboxylic acid exudation among P-starved leguminous crops in relation to carboxylic acid contents in plant tissues and phospholipid level in roots[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1992, 38: 235–243.
[43] Inderjit. Novel weapons hypothesis: an ecologically relevant way to study allelopathy[C]//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Allelopathy, Guangzhou, China, 2011.
[44] Weston L. Plant root exudation and rhizodeposition-the role of allelochemicals in the rhizosphere[C]//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Allelopathy, Guangzhou, China, 2011.
[45] 何杨林. 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及改良[J]. 蚕桑茶叶通讯, 2010, (6): 33–35.
[46] 张宝林. 庐山云雾茶茶园土壤酸度和肥力改良措施研究[D]. 南昌: 南昌航空大学, 2017.
[47] 王辉, 徐仁扣, 黎星辉. 施用碱渣对茶园土壤酸度和茶叶品质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 27(1): 75–78.
[48] Han Wenyan, Xu Jianming, Wei Kang, et al.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lant nutri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ffected by organic farming system in tea ((L.) O. Kuntze) fields[J].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13, 59(5): 727–739.
[49] 蒋宇航, 林生, 林伟伟, 等. 不同肥料对退化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894–2902.
[50] 徐华勤, 肖润林, 向佐湘, 等. 不同生态管理措施对丘陵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0, 41(6): 1355–1359.
[51] 袁金华, 徐仁扣. 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土壤, 2012, 44 (4): 541–547.
[52] 吴志丹, 尤志明, 江福英, 等. 生物质炭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J].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2): 167–172.
[53] 李茴. 生物质炭及减量施肥对茶园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和土壤培肥效应的影响[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8.
[54] 李艳春, 李兆伟, 林伟伟, 等. 施用生物质炭和羊粪对宿根连作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29(4): 1273–1282.
[55] 吴洵. 茶园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推广和应用[J]. 中国茶叶, 1999, 3: 2–4.
[56] 张亚莲, 常硕其, 刘红艳, 等. 茶园生物菌肥的营养效应研究[J]. 茶叶科学, 2008, 28(2): 123–128.
[57] 朱海燕, 刘忠德, 王长荣, 等. 茶柿间作系统中茶树根际微环境的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30(4): 715–718.
[58] 肖润林, 向佐湘, 徐华勤, 等. 间种白三叶草和稻草覆盖控制丘陵茶园杂草效果[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1): 183–187.
[59] 陆金梅, 韦持章, 陈远权, 等. 茶园间作豆科作物对茶叶品质的影响[J].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7: 221–222.
Research advances in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of tea plants
LI Yanchun1,2,3, CHEN Zhipeng4, Lin Weiwei2, Li zhaowei2, LIN Wenxiong2,*
1. Agricultural Ecology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350013, China 2. 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groecological Processing and Safety Monitori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3. Fuj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e in Hilly Areas, Fuzhou 350013, China 4. Laogu Tea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in Huaichuan village, Gande town, Anxi 362400, China
Long-term continuous ratooning of tea plants can lead to substantial yield and quality declines and soil degradation,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tea orchards. To maintain the high yield and quality of tea plants, the illumination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become an urgent scientific probl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that causes the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of tea plants, including soil nutrient imbalance, soil acidity, autotoxicity effects, microbial deterioration and rhizospheric microecology. In addition,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revention measures, such as chemical remedi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s, biomass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bacterial fertilizers, and diversification cultivation. Moreover, future prospects on the mechanism study and further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of tea plants are put forward. This paper probabl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 of tea plants.
tea plants;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soil microbes; autotoxic substances; soil acidity
10.14108/j.cnki.1008-8873.2019.05.030
S181
A
1008-8873(2019)05-225-08
2018-06-27;
2018-08-1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100);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R1016-2)
李艳春(1980—), 女, 山西忻州人, 博士,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生态农业研究, E-mail: lyc7758@163.com
林文雄, 男,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E-mail: wenxiong181@163.com
李艳春, 陈志鹏, 林伟伟, 等. 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9, 38(5): 225-232.
LI Yanchun, CHEN Zhipeng, Lin Weiwei, et al. Research advances in mechanisms and prevention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of tea plants[J]. Ecological Science, 2019, 38(5):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