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工程终端设备改造技术研究
2019-09-24俞琪
俞琪
(苏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11)
1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功能
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实现故障快速处理。(2)实现配网优化运行。(3)遵循IEC61968 推荐的企业服务总线(ESB),实现相关系统集成。线路故障快速处理功能如下:主站、子站通过DTU 采集到线路的故障电流信息,首先,根据事先定义的网络拓扑情况确定最小故障区域;其次,根据程序设定的优先级别执行切除故障区域、恢复变电站电源供电、恢复重要客户供电、恢复其他客户供电等操作,整个恢复过程在数分钟之内完成。例如:如图1 所示,一条配网线路从变电站A 至变电站B 组成手拉手供电环,中间有6 个分段开关,正常供电时一般按负荷分布选择开环点为开关4,假设开关2~3 间电缆故障,变电站A 侧线路出线开关保护动作跳闸,配电自动化系统控制故障范围两侧的开关2 和开关3 分闸,再控制变电站A 侧线路出线开关和开环点开关4合闸,实现切除故障点,恢复非故障线路段供电。对于一个配电环路联接多个电源点(变电站)的情况,以此类推,控制原则相似,只是步骤复杂而已。
图1 配网线路故障例图A
又例如,图2:开闭所A 中母线处发生短路故障,则变电站1 侧开关1 跳闸,配电自动化系统自控制开闭所1 开关3 和开关2 分闸,切除故障线段,然后控制原开环点开关4合闸,快速恢复正常区段供电。
图2 配网线路故障例图B
又例如,图3:中开闭所A 中开关5 出线部分发生短路故障,则变电站1 侧开关1 首先跳闸,然后配电自动化系统控制开闭所A 开关5 分闸,切除故障线路,然后自动控制变电站1 侧开关1 合闸,恢复其余正常线段的供电。
图3 配网线路故障例图C
2 配电自动化的改造技术
2.1 监控终端DTU
主要功能:状态量、模拟量采集和处理、数字量采集和处理、检测线路相间及单相故障、远方控制功能、通信功能、运行参数及定值整定功能、自检和自恢复功能。
2.2 中压开关站/配电室自动化的改造
(1)环网柜加装三相CT 及零序CT,5P20 级别并且满度值满足3 倍以上额定值。(2)环网柜操作电源采用DC48V,后备电源选用一组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容量20AH)。综控屏内设备供电及环网柜操作电源分别从48V 母线引出。(3)环网柜具备当地/远方操作功能,配有当地/远方选择开关及控制出口压板。遥信中开关位置采用双位置,接地刀闸位置、远近控均采用单位置。其中接地刀闸位置采用合位辅助接点,远近控均采用远控位置辅助接点。(4)综控屏采用电源设备、DTU 终端和通信设备混合组屏模式。输入的交流电源应采用站变柜提供的电源,另一路采用不同交流电源。两路交流电源输入应具备自动投切功能。(5)站变柜二次侧输出电压为AC220/100V,容量3000/30VA,其中0.22kV 绕组容量为3KVA 及以上,0.1kV 抽头级别不低于0.5 级,提供母线电压线损数据。配电自动化终端计量模块要求:开关电流互感器精度不低于0.5S,电压互感器精度不低于0.5,计量精度不低于0.5S,自动化装置需满足线损统计需求,实现双向有功、无功计算功能。
2.3 电流互感器变比选用
图4
为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判据的设定,在线路发生故障时利用电流变化及时判断出故障区间,设定原则和设定值如下:(1)反应相间故障的相过流保护,其设置原则按照躲过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负荷电流原则设定。考虑到配网线路供电半径小、短路电流大、单线负荷电流小于600A 的特点,设定值定为600A(一次值)/0s,用于发信号、定位故障支路。(2)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10kV 接地电阻为10Ω,20kV 接地电阻为20Ω)中的配网线路,用反应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保护,其电流互感器应采用独立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其设置原则按躲过零序回路正常不平衡电流原则设定,设定值定为80A(一次值)/0.1s,用于发信号、定位故障支路。目前站端每回出线:电流互感器变比设置为600/1A;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设置为100/1A。
2.4 铅酸蓄电池待机时间计算和验证
专用技术规范中对免维护阀控铅酸蓄电池的要求如下:额定电压DC48V,单节电池≥7Ah,使用寿命≥3 年,保证完成“分—合—分”操作并维持配电终端及通信模块至少运行4h。
(1)功耗分析。①每个主控单元装置功耗:10W(工作电源DC48V)16 路装置主控单元功耗:按10×2=20W 计算;②光通讯设备:按8W 计算;③遥信回路功耗:每个遥信功耗:0.036W 每个开关按5 个遥信计算:0.036×5=0.18W16路装置所有遥信全“合”状态的功耗:0.18×16=2.88W;实际上,每个开关最多有3 个遥信为“合”,所以实际遥信功耗:2.88×3/5=1.728W。④操作开关:每操作一次开关,电压大概下降0.1V。实际测试表明,连续性的负载对蓄电池待机时间有较大影响,短时分合闸开关对蓄电池的待机时间影响较小。因此,装置总功耗按30W 计算。
(2)12Ah 铅酸蓄电池放电数据分析。电源模块给蓄电池充满电时,电池组电压为55V,当监测到蓄电池电压低于42V 时关断蓄电池。下表是单节12AH 蓄电池放电时间表。
①按恒电流计算:起始放电电压55V,开始放电电流:30W/55V=0.55A 电池关断前电压42V,关断前放电电流:30W/42=0.71A 由于负载功率恒定,放电过程电压会逐渐降低,因此放电电流逐步增加,在0.55~0.71A,介于表上0.64A附件,因此,对应查得待机时间是20h。
②按恒功率计算:恒定30W 负载,平均分配到4 节蓄电池,每节蓄电池带负载:30/4=7.5W。对照上面恒功率放电表可知,接近表上7.77W,因此查表可以看出待机时间也是20h。4 节蓄电池给30W 负载供电,放电电流在0.55~0.71A,因此在0.6A 附近(0.05C=0.05X12A=0.6A),通过曲线也可以看出12Ah 蓄电池组给30W 负载供电的待机时间是20h 左右。
(3)7Ah 铅酸蓄电池放电数据分析负载性质与大小不变,只是将蓄电池容量改为4 节7Ah。由于负载大小不变,因此放电电流也是在0.55~0.71A,每节蓄电池分配的负载也是7.5W 左右,查表可知待机时间大约在10h。由于放电电流在0.7A 左右,因此放电曲线参考0.1C,理论待机时间也是10h左右。
(4)实际测试。
为了验证蓄电池理论待机时间是否正确,再次按照实际带载测试:
①测试环境:温度28℃;16 路DTU 配置完全相同的主控单元2 台;用另外一台主控单元代替光通讯设备(实际光通讯设备功耗小于10W)。58 个为合状态(现场实际运行时不会有这么多遥信为合)。12Ah 蓄电池,4 节。
②测试数据:
起始放电时间:第一天19 时24 分放电电压51.3V,放电电流0.577A,实测功耗29.6W;
欠压关断时间:第二天15 时21 分关断前电压43.5V,放电电流0.71A,实测功耗30.89W 中间其它数据略;
实测待机时间:大约20h。
(5)结论。1.7Ah 蓄电池组理论待机时间待机4h 的规定。2.16 路组屏式DTU 配置4 节12Ah 蓄电池组待机时间在20小时左右,3.32 路组屏式DTU 配置6 节12Ah 蓄电池总体待机时间也是20h 左右。目前选用阀控密封蓄电池组DC12V,20AH。
3 结语
配电自动化改造采用一体化施工方式,一次开关设备以及二次小室等和二次终端设备、通信设备、二次电缆等均安装在同一个箱体会内。对三遥信号进行了规范化,同时后备电源采用蓄电池储能方式。并且选用了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并完全符合技术规范的智能配电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