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竹编产业推动彭公村乡村活化

2019-09-24何佳辉乔观民马静武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竹编活化文化

何佳辉,乔观民*,马静武

(1.宁波大学 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 宁波 315211;2.温州市土地整理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

随着全球化浪潮和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日渐突出,同时由于生产要素的不平衡性,乡村逐渐走上“被消灭”的道路。城乡作为一个连续体,乡村既是城市的对立面,也是城市的棱镜,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植根之地不应消失。乡村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可持续地使乡村活化成为当下重要的议题。

已有学者将乡村复兴归纳为乡村内部充满活力和对外产生输出价值两方面[1],应该在产业、资本、管治、文化等方面具备多元的形式[2],使乡村价值具备农业价值、腹地价值和家园价值三层次,并通过构建三产相融的大农业体系等方法使乡村活化[3]。周凌等[4-5]以建筑更新和业态植入为切入口,提出乡村活化应将环境改善、产业提升、文化传承三者并重[4-5]。吴必虎[6]认为乡村活化就是要构建新的经济生产关系,实现传统要素(文化)和现代功能(经济)的有机结合,并从保护主体和制度的角度分析活化过程中的障碍。周立等[7]认为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挥六次产业的加法效应和乘法效应,以创造新供给,培育新业态,从而实现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价值增值目标,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践的关键。张立[8]从东亚乡村建设的角度明确了应对乡村问题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以及“自下而上”机制的重要性。王琼[9]认为青木信夫的“遗产动力学”在乡村的保护与发展中同样适用,尤其是蕴藏大量文化遗存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并肯定了公众高度参与的必要性。樊佳奇等[10]从乡村原有形态着手,认为应以人为本,构建生态良好、历史延续、文化特色和认同感鲜明的和谐乡村。冯都喜[11]认为应通过现代性活化来实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层面复兴,即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特色资源、价值网络(文化自觉和自信)活化。钟钰[12]提出,要正视部分村庄消失的不可避免性,不要人为强行干预乡村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发现,乡村活化的研究主要侧重3个方面:1)依据城乡要素流通体制明确乡村对内和对外的多元价值;2)通过产业融合构建新的经济生产关系,即文化、生态与经济并行,传统要素与现代功能并重;3)人之于乡村活化,既是主体,也是客体,通过“人”来活化“人”,即提高“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度来实现人的精神层面活化。

目前的研究大多围绕经济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融合展开,现代性经济活化是乡村生存之本,而传统性文化创新是乡村发展之魂。文化完好传承而经济衰败,生产要素净流失愈演愈烈,从而形成“空心村”;经济发展飞速而摒弃传统文化,则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乡村活化大多呈现为工业化、城镇化,乡村发展往往出现困顿,与城市相比缺乏规模效应,与乡村相比缺乏个性,其结果是衰败或异化。能否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同时保留乡村的特质,传承和发扬地方认同感,使乡村具有乡村性?本文试图寻求一条独特的乡村发展道路:以竹编产业为载体,结合地方文化与产业在地化,实现历史的、现实的乡村活化。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彭公村地处杭州市辖区的北部,面积25 km2,人口4 276人(2017年统计数据),位于我国四大竹子之乡交界核心地带,104国道、宣杭铁路、04省道纵贯而过,南距杭州市区34.8 km,北距湖州市区55.9 km。彭公村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翼,东临苕溪,境内诸山皆源自南岭山系天目山余脉北支,大致为东西走向,构成起伏的丘陵山区,2017年被列入全区第一批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名单。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和调查法,参与并记录竹制品工厂产品生产的工作流程,对竹编企业负责人、竹编工人、竹编商铺人员、竹编手工艺人和消费者进行调查,了解竹编的生产、销售、发展历程及其对乡村发展的作用,感受当地人对竹的情感。基于彭公村的竹编产业,运用社会空间辩证法,将地方文化与产业在地化进行连接,分析乡村空间再生产的方法与途径。

2 彭公村竹编产业发展特征

杭州市余杭区盛产毛竹,毛竹加工在明、清时已初具规模。余杭区瓶窑镇位于天目山系与杭嘉湖平原的交界处,且有东茗溪直通京杭运河,是余杭区毛竹出运的集散地。彭公村竹编产业发展历史悠久。1918年,瓶窑镇第1家竹器坊开业。一百多年来,彭公村竹编产业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当地经济、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也折射出乡村文化景观变迁。

2.1 彭公村竹编产业的发展历程

2.1.1 集体自给自足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竹制品不允许自由买卖,家家户户普遍有会编制的手工艺人,编制好后竹编必须上交集体,归集体所有、分配、使用,年底按劳分配进行分红。此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竹制品需求小,对乡村发展的作用尚不明显。

2.1.2 乡镇供销合作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竹制品可以自由买卖,竹编成为当地人重要的副业。在农闲时,彭公村周边村庄村民带着自家的竹编产品自发聚集在彭公村,依托104国道摆摊售卖,形成马路市场。马路市场初期以家户手工生产的竹制品自用为主,商业为辅。竹制品多作生活用品,单个竹篮售价几角,1个月可以卖出10~20个,另有大批竹编笤帚销售至北方。为推动生产,政府开设乡镇供销合作社,生产、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竹制品市场雏形。此时彭公竹编逐渐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品牌,是原始“软性”资本的累积过程。

2.1.3 企业生产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初,浙江绍兴嵊县、诸暨的几位竹匠慕名而来,在岗公岭104国道边搭起了简易的竹棚户,开始了加工竹椅、竹梯出售。由于农业生产利润低,竹制品加工在当地逐步形成规模,竹编产品由竹梯、竹椅向竹凉席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竹制品发展。彭公村竹制品市场初具规模,常年经营户近400家,高峰期有500多家,60%的经营户有10多年竹编经营经验,外地经营者约占80%。竹制品销售到29个省区市,还有部分出口到海外市场。2008年,余杭区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投资建设浙江彭公竹制品市场、中国国际工艺品城等现代化大型竹制品专业市场,并列入余杭区重点商贸项目,一期工程建成的12幢共计300多套商铺被经营户订购和承租一空。“三年兴一市,十年建一城”,竹编产业企业化、规模化和集群化,为彭公村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此时期竹编产业的交易额持续增长并达到顶峰,村庄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2.1.4 衰落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改变,彭公村竹编产业逐渐衰落。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一是竹编产品的功能替代品竞争力更强。在相比于竹篮,塑料袋或塑料篮等延展性更高、不易腐烂、轻便易携且更廉价的塑料制品更受人们青睐。二是竹编产品同质竞争性强。三是竹编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上涨,价格倒逼,影响产业发展。四是产业不可持续性,表现在村民对产业的进入度低。

2.2 竹编产品的特点

2.2.1 材料特性

竹子是可循环、可速生的环保材料,两年可成材。竹子韧性很高,抗拉和抗压强度分别是实木的2.5倍和1.5倍,可塑性、延展性好,触感温和,质感细腻,气味清新健康,不上漆即可直接接触食物。

2.2.2 竹编生产、销售及产业链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凉友竹制品厂和天源竹业竹编产品产销方式,旨在总结彭公村竹编生产、销售及产业链特点(表1)。凉友竹制品厂主要生产竹席、竹枕套、竹椅等产品,为半机械化生产,月销竹席8万余条,竹枕1万多对。天源竹业主要以生产手工工艺品为主,从业人员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产品多元化,包括米箩、斗笠、蓑衣、箩筐、果盆、簸箕、竹篮、蒸笼、灯笼、鸟笼、花器、手提包、竹球、竹根雕刻等,在销售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表1 不同竹编企业产销对比

作为1.5次产业,竹编产业也具有明显的生产专业化、规模效益性和直接面向消费市场的特点。彭公村曾试图将分散、零星的竹编产品经营户集中到一起,打造“竹编产业集群+专业化交易市场”的格局,并通过增强竹制品的艺术性来增加产品价值,通过统一使用彭公竹编品牌获得品牌价值。但由于艺术创作的个性化、艺术性、创新性不足,在同质竞争下,彭公村竹编产业逐步衰落。

2.3 当地人对竹的情感

彭公村民常说,“三分靠田,七分靠山”。彭公村耕地面积少而分散,竹林广布,起伏的地形阻隔形成一个个自然村落,家家户户依山而建,溪流密布。彭公“三宝”—红毛鸡、青壳蛋和有机笋都产自生态竹林中,是逢年过节必备的待客佳肴。竹可吃可用,彭公村加工笋干的历史长达数百年,毛竹制的扁担非常适合挑重物,石竹竹材坚韧,作捻杆、柄杆、凉杆、渔船撑篷,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如今彭公村仍有几位熟练掌握竹制品编制的老人,闲时会编几只小竹篮,与其说是贴补家用,不如说是对文化的传承,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3 竹编产业与乡村活化连接

3.1 理论

社会空间辩证法最早由昂利·列斐伏尔提出,他认为空间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空间性不仅是被生产出来的结果,而且反作用于生产者。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是其空间生产逻辑的重要内涵。苏贾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自然”的概念,认为空间在现代社会中是生产资料、消费对象和自然空间的综合体,地域空间、社会空间的有机叠合可减缓社会矛盾。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通过合理利用竹编、科学发展竹产业,实现乡村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使乡村振兴活化。

3.2 “产业在地化+文化差异化+旅游个性化”空间生产模型

通过优化“三生”空间来推动彭公村乡村活化,生活空间示范化,强调农耕文明体验与回忆性;生产空间创意化,注重竹编生产的文化地域镶嵌性;生态空间景观化,绿色、有机、生态消费引领性。形成宜业、宜居、宜游的乡村空间,即“产业在地化+文化差异化+旅游个性化”。产业在地化是根本,文化差异性是动力,旅游个性化是表现,三者协调发展,是动态融合、有机统一的整体(图1)。

3.2.1 产业在地化

经验表明,产业是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的根本,而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演变的必经之路是工业化。如果彭公竹编产业像动力小镇、商业小镇那样完全工业化、城市化,将失去与地方的连接,导致产业的不可持续性。当前彭公竹制品基本用以满足外地消费需求为主,彭公本地取原料、直接生产、批量直销外地,只有村庄空间中的生产,缺乏对村庄本身的再生产。因此,实现产业在地化是乡村活化的根本。产业具有很强的在地性,产业植根于农产品,从手工业转变为机械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第一产业的竞争力,也属于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应以“创意产业”为指导,强调竹编产业发展与地域空间环境之间连接、塑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竹编文化产业,镶嵌于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之中,提高竹编产业的竞争力。

图1 以竹为根本的彭公“三生”空间融合结构

3.2.2 文化差异化

彭公村位于余杭、德清交界处,两地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余杭县始置于秦代,据良渚出土文物考证,早在距今约5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氏族聚集和原始林业活动。彭公水坝遗址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水利工程,为良渚文化中期营建,是良渚古城外围的防洪治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渚先人用水坝将分散的山头连成一体,形成一道长达数公里的屏障,从而使山洪改道,使繁盛一时的良渚城免遭水患。水坝所在地之一的岗公岭古为防弓岭,相传为4 000多年前防风古国的堤塘,而防风氏发源于德清县。由此可见,彭公村的文化脉络具有交融性,古时是良渚文化与防风文化的过渡段,都为古城外围,今为余杭与德清的地域边界,交通不便,很难接受周边城镇辐射带动。地域交界处往往经济基础较差但文化交融与遗留较好,如瓶窑南郊的摩崖石刻、北湖草荡、十八条弄、十八口井、窑山烧窑古遗址及苕溪老码头等古迹,这正是彭公村区别于其他历史村落所显现的文化差异性,将之植根于竹文化,是彭公当前发展的重要历史逻辑。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将米箩等标准化产品转变为竹器雕刻等差异化产品,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文化不是通过复刻就可以传播延续的,文化再生必须植根于人们的生产消费,被赋予“私人订制”的含义来表达自我。其次,结合彭公竹编产业曲折的历史文化脉络建造竹编博物馆,引导竹编手工艺人入驻。再次,创新、创意文化。利用杭州高校密集优势,引进包括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的相关老师入住,成立工作室,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大学对接,构建波特尔的菱形创新模式。

3.2.3 旅游个性化

有别于以往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的模式,彭公村旅游业发展应基于竹编文化体验,将新业态与村庄本身融合,形成别的村庄无法复刻的独有个性,构成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形成乡村景观符号经济消费特征。在发展旅游业时,应以良渚文化、防风文化和水坝遗址作为创意元素,以竹编工艺品为核心,以竹文化作灵魂,用现代数字科技手法,针对青少年文化教育市场,打造彭公竹编生态体验平台。一是建设竹编博物馆,运用数字手段还原良渚先人建造水坝情境,设计互动体验项目,包括竹编DIY等;二是继续开展彭公竹笋节,设计竹林生态观光项目;三是建筑更新,在休闲集聚中心建造竹屋,兼具现代功能与传统要素,还原乡村生活方式,按照城市标准配备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度假区块,引导深度消费。

4 展望

基于竹编产业,通过对彭公村历史文化脉络的分析,结合当前工业化市场竞争和全球化背景,提出竹编产业在地化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一条历史的、现实的乡村活化道路。乡村活化不是简单经济上的回血,更应注重人与地方的连接,创新其乡村性,让乡村活化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竹编活化文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竹编艺人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