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浓盐酸法定量分析桑蚕丝/绵羊毛混纺产品的探讨

2019-09-24赵玄熙江敏张广东孙建科何日生

中国纤检 2019年8期
关键词:桑蚕丝标准偏差硫酸

文/赵玄熙 江敏 张广东 孙建科 何日生

1 引言

桑蚕丝/绵羊毛混纺产品作为一款保湿、透气、舒适的高档成衣面料,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比较常见,国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GB/T 2910.18—2009(75%硫酸法)[1]、FZ/T 01112—2012(甲酸氯化锌法);其中GB/T 2910.18的溶解环境为常温振荡60min,FZ/T 01112的溶解环境为(40±2)℃振荡45min,这两种检测方法的溶解时间均较长,并且对试剂要求较高。为了准确、快速地对此类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笔者尝试多种试剂、溶解环境,经过大量试验,最终提出采用浓盐酸法[2]在(25±2)℃振荡25min的溶解环境下对桑蚕丝/绵羊毛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分析。

2 试验准备

2.1 原理

从FZ/T 01057.4—2007[3]中溶解表可知,绵羊毛纤维仅在碱性条件下溶解,而桑蚕丝在碱性、酸性条件下均可溶解。因此,可采用酸性试剂将桑蚕丝从其与绵羊毛混纺产品中溶解去除。

2.2 试验设计

用浓盐酸溶液将桑蚕丝从已知干燥质量的桑蚕丝/绵羊毛混纺试样中溶解去除,然后将残留物绵羊毛纤维收集、清洗、烘干后冷却、称重,最后计算绵羊毛纤维的百分含量,再由差值得出桑蚕丝的百分含量。

2.3 试样准备

绵羊毛标准贴衬布(上海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1#试样(藏青色机织布,10%桑蚕丝/90%绵羊毛,深圳卡尔丹顿);

2#试样(黑色毛呢布,30%桑蚕丝/70%绵羊毛,深圳兴泰季候风)

3#试样(咖色格子布,54%桑蚕丝/46%绵羊毛,深圳歌力思);

4#试样(浅蓝色针织布,72%桑蚕丝/28%绵羊毛,深圳天尚);

5#试样(深蓝色针织布,80%桑蚕丝/20%绵羊毛,深圳玛丝菲尔)。

以上试样均拆成纱线备用。

2.4 试剂

浓盐酸溶液:AR,质量分数36%~38%,东莞东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稀氨水溶液:将20mL浓氨水(AR 密度0.880g/mL,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加水稀释至1L;现配现用。

75%硫酸溶液:在冷却条件下,将700mL浓硫酸(AR,20℃时ρ=1.84g/mL,东莞东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缓慢地加入到350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加水到1L,使硫酸浓度(质量分数)保持在73%~77%范围内。

稀硫酸溶液:将100mL浓硫酸(AR,20℃时ρ=1.84g/mL,东莞东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缓慢地加入1900mL水中。

稀氨水溶液:将200mL浓氨水(AR,密度0.880g/mL,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加水稀释至1L;现配现用。

2.5 仪器设备

U F 5 5型精密鼓风烘箱(德国-美墨尔特,105±3℃),XS205型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精度0.0001g),恒温振荡水槽(0~100℃温度可调节),干燥器(盛有变色硅胶),250mL具塞三角烧瓶,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滤装置。

2.6 计算公式

2.6.1 绵羊毛d值计算公式

从GB/T 2910.1—2009[4]中10.2可知:不溶纤维经溶液处理后的质量修正系数d=m0/m1。

式中:m0——溶解前不溶纤维的干燥质量,g;m1——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干燥质量,g。

2.6.2 混合物中各组分净干含量百分率计算

从GB/T 2910.1—2009中10.2可知:P1=m1d/m0;P2=100-P1。

式中:d——不溶纤维经溶液处理后的质量修正系数;m0——溶解前试样干燥质量,g;m1——溶解后不溶纤维的干燥质量,g;P1——不溶纤维的净干含量百分率,%;P2——溶解纤维的净干含量百分率,%。

3 试验及结果讨论

3.1 通用步骤

试样按照GB/T 2910.1—2009中规定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试样分为10份,每份约1g。

将试样放入UF55型精密恒温鼓风烘箱(105±3)℃中烘至恒重,移入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并记录数据m0,精确至0.0001g。

表1 浓盐酸法中绵羊毛质量变化修正值d

表2 两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比较

3.2 浓盐酸法中绵羊毛修正值d确定及结果讨论

试样(2.3.1)按3.1中方法处理,再按以下步骤进行试验。

将试样(2.3.1)放入三角烧瓶,每克试样加入100mL浓盐酸(2.4.1)溶液,盖紧瓶塞,摇晃三角烧瓶使试样充分浸透在溶液中,放入(25±2)℃恒温振荡水槽(振荡频率60次/min)中振荡溶解25min。将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洗至玻璃砂芯坩埚中,先用50mL水清洗,然后用稀氨水(2.4.2)中和、浸泡2min~3min。再用大量清水洗至呈中性,每次清洗先重力排液再真空抽吸排液。烘干、冷却,称重后按2.6中公式计算。试验重复10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浓盐酸法中绵羊毛质量变化修正值d的平均值为1.0104,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约为1.01;10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为0.0012,在95%置信水平下,浓盐酸法测试结果的置信界限为±0.09%,小于±1%;同时,采用G检验法[5]对测试结果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进行可疑值取舍,经计算、查表可知,在95%置信概率下两个极值的G计均小于G表,所以对两个极值应予以保留。

综上,说明所有试验结果均是可信的,浓盐酸法中绵羊毛质量修正值d=1.01,且本次试验有较高的精密度。3.3 结果准确度、精密度对比及结果讨论

按照GB/T 2910.1—2009和3.1中规定对2.3中1#、2#、3#、4#、5#试样进行预处理。将处理过的5个试样分别分为10份,每份约1g。分别采用浓盐酸法、75%硫酸法(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采用75%硫酸法时深色试样需剥色后方可试验)进行试验,每个试样每种方法试验5次。烘干、冷却、称重后按2.6中公式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1#试样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含量差值均小于1%,75%硫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硫为0.18%,浓盐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盐为0.13%,S硫〉S盐;2#试样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含量差值均小于1%,75%硫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硫为0.30%,浓盐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盐为0.19%,S硫〉S盐;3#试样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含量差值均小于1%,75%硫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硫为0.31%,浓盐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盐为0.15%,S硫〉S盐;4#试样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含量差值均小于1%,75%硫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硫为0.27%,浓盐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盐为0.24%,S硫〉S盐;5#试样两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含量差值均小于1%,75%硫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硫为0.24%,浓盐酸法5次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S盐为0.21%,S硫〉S盐。

同时,采用F检验法[5]对两种方法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按F=S2max/S2min计算、查表可知,5个试样的F计均小于F表;此时,还需进一步采用t检验法[5]检验5个试样两种方法测试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计算、查表可知,5个试样的t计均小于t表,说明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两种方法所有试验结果均是准确、可靠的;五个试样两种测试方法的标准偏差均为S硫〉S盐,说明浓盐酸法的精密度较75%硫酸法高;进而说明了新方法(浓盐酸法)是可靠、行之有效的。

此外,从试验过程可知,75%硫酸法的定量溶解时间为60min,浓盐酸法定量溶解时间为25min;浓盐酸法较75%硫酸法试验流程更短、检测效率更高;通过1#、2#、5#试样试验还发现,在对深色试样不进行剥色的情况下,浓盐酸法的试验结果也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4 结论

(1)采用浓盐酸法定量分析桑蚕丝/绵羊毛混纺产品是可行的;

(2)浓盐酸法中绵羊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d=1.01;

(3)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均有很好的准确度,浓盐酸法较75%硫酸法有更高的精密度;

(4)75%硫酸法需要对深色样品进行剥色,而浓盐酸法不需要;且浓盐酸法定量溶解时间仅为75%硫酸法的1/2不到,试验流程短,检测方便,效率更高。

猜你喜欢

桑蚕丝标准偏差硫酸
石墨烯桑蚕丝变身传感器
倾斜改正在连续重力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
丝素肽增重处理对桑蚕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桑蚕丝制品中增重剂的定性和定量测试
2019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
2018磷复肥硫酸大数据发布
平滑与褶皱表面目标的散射光谱的研究
硫酸很重要特点要知道
互感器检定装置切换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