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第三方机构参与政府绩效评价路径

2019-09-24彭勤芳王静雅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机构

彭勤芳 王静雅

第三方机构凭借独立、客观、专业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绩效评价工作, 有利于增强预算评价、监督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从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目前第三方机构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包括部门绩效评价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

1.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了绩效评价的质量

从参与的项目绩效评价来看,被评价单位绩效评价体系不完整,项目资金绩效自评主要围绕资金支出率,以及项目资金受益对象数量、项目完成程度情况等,较少研究项目资金的决策是否科学,项目资金分配是否合理。并且存在指标体系的连续性、稳定性较差的情况,如换一任领导,就换一套指标。

2.绩效指标与项目资金用途的相关性不强,量化指标较少,部分指标可操作性差,影响了绩效评价的公正性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指标不完善情况比较突出,往往以工作目标代替绩效指标,产出效益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甚至是无效的绩效指标,使得绩效评价报告应用价值不强,甚至将有重大问题的项目评价为优,导致绩效评价报告失去了可信度。

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较少,影响了绩效评价的权威性

一方面,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绩效评价,但效果并不理想,评价政策建议被财政部门和被评价单位采用的比率较低。另一方面,部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针对性不强,考核结果对工作改进的指导不具体、没有具体措施,局限于年度考核,没有形成长期支持机制。

二、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的路径

绩效通常指政府办事既要省钱(经济)、又要省时(效率)和有效果。绩效评价指评价方(如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按客观公正的原则和绩效评价规则,对事前设定的绩效指标评价打分。第三方机构受托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包括:科学设置绩效指标体系、选择适用的评价标准、获取评价证据,分析评价,形成报告。提高绩效评价质量,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绩效指标设置

1.以结果为导向设置指标体系,尽量减少过程性指标。如福建省财政部门在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中,投入指标占20%,过程指标占20%,效果指标占60%,突出项目资金产出的效果指标比重。

2.采用量化指标,减少定性指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绩效指标要反映部门管理特点,按“一个部门,一套指标体系,一个专项,一张评分表”设置。

3.将满意率纳入指标体系。满意度调查是印证评价项目具体业绩的重要手段。满意度调查分问卷调查和入户调查。问卷调查以问卷方式,向事先设定的对象随机调查,入户调查对特定对象进行访谈式调查。

(二)选择适当的评分方法

1.评分方法分类。常用的评分方法有历史评分法、行业评分法、目标评分法。历史评分法指将绩效指标的上期同期业绩值与本期的业绩值进行比较,计算绩效分值的方法,是我国绩效评价适用的基本方法之一;行业平均分指将绩效指标的行业平均水平与本期的业绩值进行比较,计算绩效分值的方法;目标评分法也称目标标杆法,依据部门在申报项目时承诺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分,适用于部门、单位的绩效评价。

2.建立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分方法要简单、直观,与绩效指标的价值相一致。不同的绩效指标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要容易被评价单位理解和接受。

(三)获取恰当的评价证据

第三方机构开展政府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如何获取证据进行评分。主要就是通过现场调研、座谈、查阅项目资金的财务和非财务资料、满意率调查等途径获得证据。其中会同委托单位梳理涉及项目绩效评价的文件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至关重要,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方向。

(四)把握重点,提高绩效评价的针对性

1.审查项目资金分配拨付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一是结合委托单位项目资金发展要求,检查资金分配是否全部覆盖,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向重点项目倾斜;各大类下的具体项目之间的资金调剂使用是否规定报批;二是审查项目资金拨付率及到位时间,是否存在资金沉淀、配套不到位情况;三是检查项目资金是否按项目使用,是否存在移用占用情况;四是审查资金申报拨付流程是否规范。如项目专业性较强,主管部门有无根据需要聘请专家或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咨询、评估、论证和项目审计。

2.客观评价各项目资金产出的效益

一是政策性扶持资金评价主要围绕受益对象覆盖面、受益对象群体经济发展指标同比情况进行;二是项目类扶持资金评价围绕扶持项目完成的比例、各项目建成后相关经济指标增长情况进行;三是结合各项目资金性质和用途,将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指标和可持续性指标定量化,进一步优化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充分利用项目主管部门和被评价单位管理系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应当来自管理数据,并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提高绩效评价效率。

(五)分析评价,形成报告

第三方机构经过现场绩效考核,获取绩效评价证据,对评价对象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报告要做到规范、实用、真实有效,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项目基本概况、项目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评价结论及建议、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评价报告反映的问题要客观,不偏不倚不遗漏,所提的建议需包括项目预算安排和是否调整政策等重要内容。

三、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的对策

1.加强绩效理论研究

第三方机构要立足自身拥有的专业团队,加强政府绩效理论研究。我国政府绩效理论还在形成当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解决评价与实际绩效脱节的问题,都值得去探讨。绩效评价实际是财务审计的延伸,需要评价组有较强的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储备。第三方机构可以组织绩效研究课题组,开展绩效指标体系建设。采取走出去战略,参与高等院校和绩效研究机构的业务培训,提高绩效评价理论水平。

2.打造绩效评价专业团队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政府绩效评价工作,第三方机构要结合自身情况,聘请绩效专家,组建绩效评价组,并保持评价团队的相对稳定性。

3.优化绩效评价流程

第三方机构的绩效评价过程,从设置绩效指标体系、收集绩效评价资料、开展绩效考评、获取绩效证据、分析评价绩效数据到形成报告,整个环节缺一不可,又环环相扣。

4.运用政府绩效信息库

目前大数据应用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方机构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政府绩效基础信息,如各类统计年鉴数据,减少评价工作量,防止数据造假。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机构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