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M模型的河北省生猪生产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2019-09-23赵刚张艳新李建芳韩童刘丽

山西农经 2019年6期

赵刚 张艳新 李建芳 韩童 刘丽

摘 要:近年来,生猪生产波动频繁,并有加剧趋势,采用ISM模型对引起生猪生产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引起生猪生产波动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为生猪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猪生产;ISM模型;波动因素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045-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肉类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但猪肉在肉类生产和消费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2016年我国国内猪肉年产量在5 299万t左右,占肉类总产量的62.1%左右,生猪养殖业产值达到1.4万亿元左右,大约占畜牧业产值的43%。由此可见,生猪养殖一方面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了GDP增长,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生猪养殖也是一些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生猪养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生猪存栏量与生猪出栏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6年全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3 504万头,生猪出栏量达到68 502万头,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2016年河北省生猪生产整体形势偏紧,截至2016年底,全省生猪存栏1 819万头,同比下降2.5%;生猪出栏3 433.9万头,同比下降3.3%:猪肉产量265.4万t,下降3.5%。事实表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猪生产波动加剧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并且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因此,探究生猪生产波动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1]。

1  生猪生产波动影响因素

我国生猪生产波动的成因众多且复杂多样,但是一些因素会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交叉的现象,从直观上看这些因素的层次关系并不明确,反而呈现出一个非常复杂的因素链。

本文着重将错综复杂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形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使之层次化、条理化,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提出影响生猪生产波动影响因素为生猪价格养殖成本(饲料费、人工成本、仔猪价格)、养殖模式、疫病、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政策、经济景气程度及能繁母猪数量[2]。

2  生猪生产波动成因解释结构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通过建立解释结构模型、确定因素逻辑关系,建立生猪生产波动动因的可达矩阵,对可达矩阵进行层级划分,最终绘制多级递阶有向结构图,见图1。

3  研究結论及建议

根据生猪生产波动动因的多级递阶结构图,可以清晰发现政策是导致生猪生产波动的一个根本原因,其次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猪价格的高低是导致生猪生产波动的最直接原因,仔猪进价和人工成本仅次于生猪价格。疫病、养殖模式、饲料价格3者和能繁母猪数量、经济景气程度比较,能繁母猪数量、经济景气程度对生猪生产波动影响更为直接。引起生猪生产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政策,降低生猪生产波动的入手点应该从政策角度入手。应该着重完善政策的实施机制,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生产市场。

参考文献:

[1]胡向东,王明利.美国生猪生产和价格波动成因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9):98-109.

[2]王杜春,刘士奇.生猪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