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特汽车加速度:同创与共赢的力量

2019-09-23唐亮

商界评论 2019年9期
关键词:造车势力汽车

唐亮

与T恤+牛仔裤的互联网穿搭风格不同,在公开的场合,先越还是更偏爱西服、衬衫的搭配。这可能是因为他的身材属于标准的衣架子,同时也更能表现出认真、稳重的气质。

在造车新势力里,2017年底才成立的新特汽车,不能归类于先发企业。作为一个后发者,先越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新特汽车能为这个行业带来些什么。

在接近2年的思考和操盘后,先越充满自信地回答了两个词:速度与靠谱。这也是新特汽车最被外界认可的标签。

截至2019年上半年,新特汽车累积批发量5 434台,在所有新势力造车企业中能够排到第5位,订单数则累积至44 000台。同时,MEV100等众多同创系列车型蓄势待发,2019年底将陆续实现量产并上市。

而在2019年下半年,新特汽车摒弃了传统主机厂单一的汽车制造与销售商业模式,正式启动了“电动”“智能”“充电”“出行”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并以全新的新特电家渠道形象启动全国招商,打造汽车新零售生态。这些模式创新在整个造车新势力里都属于首创。

如果说品牌、营销、互联网+与社群运维是新势力造车企业的天然禀赋,那么,新特汽车正在慢慢展露其有关制造实力、供应链管理,以及商业模式顶层设计等方面的肌肉。

已然准备充分,先越说,现在到了新势力造车的下半场了。

同创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商业模式

2019年,新势力造车出现两个高频词组:自建工厂与资本寒冬。

显然,这是一组对立的词组。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资本寒冬,以及伴随而来的补贴下滑、车市不振,融资能力强如蔚来汽车,也已于近日启动裁员计划,并在今年早些时候取消自建工厂项目。

虽然还谈不上过冬,先越却是造车新势力里最早喊出“活下去”的人,新特汽车也是最早启动“备战”“备荒”的公司。

这源于新特汽车一贯以来“速度快”“小而精”的定位,以及由这种定位催生的战略考量。

2018年,新特汽车凭借定位精准的DEV 1,在A0级市场打开胜利之门。然而,先越和他的团队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补贴下滑后便及时推出了应对车型DEV Lite;同时上马DEV 1的升级版GEV 1,相较DEV 1制造成本还削减了20%,有效抵消了补贴下滑的影响。

能够做出快速的市场反应,一汽长春生产基地为新特汽车匹配的柔性化生产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先越深谙与代工合作伙伴的关系。造车新势力的优势是创新,传统主机厂的优势是制造。先越始终坚持,不要严格区分两种势力,而应强调两种力量的有机结合。

2019年,先越发展了与一汽,以及其他主机厂、合作伙伴的关系。如果说过去的关系是委托(代工)关系、甲乙方关系、上下游关系,那么新特汽车希望与合作伙伴达成的是“同创”关系。

MEV100是新特汽车即将上市的一款A级车,主打2B市场,兼具C端。MEV100就是新特汽车與一汽同创的车型,以一汽奔腾B30EV为蓝本。

同创产品的出现,意味着新特汽车为传统主机厂设计创新车型,重塑品牌形象,后者则为前者提供生产服务,交付能力。在这样的关系里,双方互为伙伴,共同进取新能源市场。

2019-2020年,新特汽车上市的新车型,都将以同创模式展开。

显然,同创模式帮助新特汽车得以在短时间内丰富产品体系,与自有车型GEV 1形成了有力互补。这其中还包括2019年8月在美国洛杉矶发布的、新特汽车参与投资创立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GYON。这个全新的品牌未来将极有可能承载成都市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的蓝图,新特汽车可以为其提供全套的产业落地解决方案。

外界一般认为,以代工或收购模式,解决生产及资质问题,是造车新势力的一种妥协。而自建工厂模式,正是造车新势力的一种“反抗”,以摆脱品牌塑造上的不利。但是,自建工厂庞大的资金需求,并不适宜于行业入冬的当下。先越和新特汽车发展的同创模式,投入小、周期短,现金回流快,创新了合作关系,似乎就是目前新势力最合理的模式选择。

先越非常清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只靠资本一条腿走路,烧钱度日,于自身而言风险极大。同创模式则借助巧力,在资金和市场的狭缝中闪转腾挪,为新特汽车腾出了资金空间,使其能够不断加强在研发创新、智能系统、互联网+等领域的优势。

2019年5月,新特汽车发布“新电出行”,成为首家布局出行业务的新势力。

与目前出行市场竞争局面不同的是,新特汽车做出行不是为了“烧钱”,而是为了“赚钱”,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同创模式。

在新电出行业务板块中,车辆选用的正是与一汽同创的MEV100。新特可以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经销商合作设立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再把车连牌租给司机,租满3年则归司机所有,一套模式走下来相当于助力新特汽车“卖车”。

新电出行不会去具体运营车辆和司机,而是选择流量合作方挂靠,包括高德地图、悟空租车、同程艺龙、滴滴等。这是因为新电出行定位于运力提供商,而非平台运营商,可以为各种出行平台导流。

新电出行也并非新特汽车独立运营,而是与全国经销商联合经营,解决当地政府关系、司机招募、车辆维保等一系列难题,依托经销商体系,快速扩张,形成合力,布局全国。

经销+运营的创新销售模式,帮助新电出行甫一成立,便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新特汽车则全力开拓重点城市的网约车牌照资源,规避政策风险,带来自身资本增值。

截至2019年8月,新电出行的运营公司新电悦达,已拿下成都、重庆、贵安、兴义、蚌埠网约车牌照,其中期目标是至少100个网约车战略城市。

正是以出行业务的发展为代表,新特汽车迎来一个全新的前景。

电动+智能+充电+出行,也是汽车新零售独角兽

造车新势力给传统汽车制造行业带来了改变。更进一步,先越在思考一个全新的问题,新特汽车能够为传统的汽车销售渠道带来什么改变。

改变似乎是必然的,因为新特生而不同。

在做新特汽车之前,先越是做电桩的。 2018年,新特汽车启动招商。首批80多个经销商全部采用“经销+运营”模式,新特为每家店免费匹配充电桩,使每家店都具备充电功能,形成汽车销售+充电的业务形态。

丰富经销商的获利方式,是先越和团队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的事項。如果说充电属于小试牛刀,2019年3月“特饭”的上线,则是新特汽车投向渠道合作伙伴的一个大招。

先越看过一部电视剧《创业时代》,讲移动互联网的革新。先越看到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千亿级、百亿级公司,利润并不来自手机,但却是由手机这个入口创造的。他认为,汽车制造及销售渠道,恰也在通向入口时代的十字路口前。

“特饭”凝结了新特汽车设计入口模式的全部基因图谱,它不只是新特汽车会员社群的绰号,更是多种功能及价值主张的集成。

因此,基于新特D·OS2.0智能车联系统,“特饭”看上去很像微信。这里有商城,销售、链接商品与服务;提供会员支持,线上对接线下试驾、自驾游、充电;以个人账户为中心,提供定制服务,以及车主与车主的社交互动;匹配钱包功能,实现“刷车支付”、停车缴费……

不过,先越期待的“特饭”生态,并不是功能的堆砌,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生活融入。从用户购车的那一刻起,用户所需要在“特饭”上产生的服务都将为新特及经销商创造价值。

闭环生态的打造,对传统汽车销售渠道的意义深远。传统的4S模式,即销售+零配件+售后+信息反馈,全部基于车辆本身。“特饭”生态则还覆盖用户的出行、购物、旅游、租房,餐饮服务等场景,倒逼经销商真正经营用户和社群。

当然,单凭新特一家力量,难以形成真正的生态。同创模式在这里再次发挥重要作用,新特汽车的生态合作伙伴包括小米有品、驴妈妈旅游、小猪短租、途虎养车、VIPKID、考拉FM|听伴、南瓜电影、一刻talks、金汇通航、德师傅、大师钣喷、佰凌智能、招商银行等,新特是其中的资源整合者。

先越始终认为,新特汽车不只是一家汽车公司,而应是互联网+汽车公司。而以“特饭”凝结成“智能”,新特汽车正把互联网思维注入传统汽车渠道经销商的灵魂深处,让他们与造车新势力产生共振。

在新特汽车,终端业态一直都有一个代号D·BOX。1.0版本,是融合线下汽车销售与线上商城的初级版本;2.0版本,则开启了“经销+运营”模式,匹配充电等复合价值;而新近推出的3.0版本,则被设计为整合新特汽车电动、智能、充电、出行四大战略布局,并覆盖同创模式下产品系列及汽车金融支持等的“八位一体”生态。

先越还给3.0版本起了一个全新的名字:新特电家—卖车不是结束,只是一切价值服务变现的开始。

显然,新特电家承载了新特汽车的渠道战略野望。可以试想一下,近千家新特电家组成的渠道网络,是一个以汽车销售为中心的线上线下复合业态。虽然在汽车销售渠道并无先例,但类似模式在白酒渠道已有成功的案例:1919酒类垂直电商,2018年10月获阿里巴巴20亿元战略投资,估值超过70亿元。

这是独角兽孵化独角兽。

始于电动,却不再是单纯的电动企业

造车以来,先越形容自己的心情是“过山车”。

在2017年造车新势力的最高点进入,却很快遭遇2019年的市场寒冬。庆幸的是,先越始终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不盲目建厂,不急于增量,新特汽车在内部成本控制、外部商业模式等各个环节都有清晰的思路与战略规划,使其始终保持稳健。

2019年5月,新特汽车完成B轮融资,估值正式突破独角兽体量。本轮融资由重庆长寿区相关产业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

至此,新特汽车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国网络体系,在杭州、北京、贵安等地先后布局,负责三电、整车平台、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贵安、长寿布局试制车间,生产基地落户一汽长春……新特汽车将在长寿高新区建设年产12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签约项目包括研发中心、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试制车间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签约金额40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新特汽车将以性价比极高的A00、A0级纯电产品,通过布局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点、布局网约车、充电基础设施等多重手段,占据未来市场的一席之地。

更关键的是,凭借商业模式创新,新特汽车将走出单车销售的传统框架,构建生态化、体系化、服务化的综合商业模式。

这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电动企业。按照先越说的,新特是致力于打造“电动汽车产品研发制造+智能互联网及自动驾驶应用+汽车共享出行”的电动出行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就在刚刚过去的夏天,新特汽车抢走行业的不少关注量。

一场全民造车的运动,引爆中国联通、小米有品、百合网等公司线上线下的用户群。新特汽车把内部代号为AEV的新项目,从品牌定义到设计制造全部环节都交由公众有奖征集。同时,由意大利的顶级设计公司ICONA意柯那,负责实现那些天马行空的灵感。

先越在全民造车里玩得很high,并第一时间在朋友圈里公布命名征集的结果Mcube,激动的样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

轻装上阵,却心怀沉甸甸的理想。先越说,对新特汽车的未来他已迫不及待。

猜你喜欢

造车势力汽车
UP!00后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进入量产期
迎接升级版开门造车时代
当资本无处可去时,可以造车啊!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互联网造车能否更靠谱?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冬日“水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