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建议
2019-09-23张铭宇运乃芳严怡静杜婷
张铭宇 运乃芳 严怡静 杜婷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糖调节异常为典型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长期血糖代谢紊乱引起微血管病变、肾小球硬化,损伤肾功能。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人数持续增多,导致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人数明显增多。明确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更好地控制病情,尽可能降低糖尿病肾损害的危害、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研究进展;临床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020-01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明显升高为典型特征的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因不良生活习惯、家族遗传、饮食、环境等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机体胰岛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损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长期高血糖状态使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加,肾小球内压力明显升高,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结构改变,对大分子通透性明显增加,形成尿蛋白,损伤肾功能。肾功能指标反映肾功能损伤情况,通过病理诊断可以判定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糖尿病特点
糖尿病肾损害即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病变早期缺乏典型症状,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约有3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会进展成。肾衰竭,有持续性蛋白尿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2、糖尿病发病机制与危害
肾小球内高压是糖尿病形成的主要病因,长期高血糖、代谢紊乱导致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内压明显增加,损伤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引起基底膜结构改变,增加了滤过膜通透性,形成大量尿蛋白。且长期血糖升高会加速高血压发展,加重对微血管、腎脏功能的损伤。肾脏代偿功能损伤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重塑,释放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肥大,增加。肾小球膜通透性,使蛋白尿明显增多。同时,血管紧张素Ⅱ会导致血管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致使。肾实质缺血、缺氧,肾小球纤维化、肾单位减少、肾小管萎缩。
3、糖尿病临床表现及分期
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通过血尿常规检查可以确诊。少数患者有水肿、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伴随眼底病变、外周神经病变。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有血尿素氮、β2-微球蛋白、肌酐浓度明显升高现象,容易形成肾衰竭。
4、糖尿病的病理诊断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典型病理特征包括肾间质缺血性改变、肾小球硬化、肾脏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小动脉透明样变。引起。肾损害的病因有糖尿病糖尿病伴随其他肾脏病变、非糖尿病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相较于原发性。肾小球,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症状更明显。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跨膜压高,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导致膜蛋白屏障功能明显受损,蛋白尿症状明显。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区分病因,但是肾活检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通过生化指标进行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活指标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素氮(BUN)、炎性因子等。
5、糖尿病治疗
药物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1)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2)前列地尔+罗格列酮+依帕司他;(3)拉西地平联合缬沙坦;(4)替米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5)银杏达莫注射液;(6)替米沙坦联合丹红注射液;(7)厄贝沙坦联合当归芍药散等,治疗方案众多,疗效因人而异,主要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肾衰竭患者需尽早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6、结语
糖尿病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肾脏具有代偿能力、储备功能,早期肾功能损伤程度轻,部分指标无明显异常,影响诊断的准确性。mALB、Scr、GFR、BUN等指标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异性生化指标,联合检测敏感性强,可以准确判定患者病变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