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传统技艺甘做雕漆艺术的使者

2019-09-23

中华民居 2019年4期
关键词:马宁雕漆技艺

自2010年踏入雕漆行业以来,马宁从业已经满10年。10年的时光中,雕漆给了马宁第二次艺术生命,也带给他很多荣誉。如今,雕漆已经成为马宁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宁说过,只有雕漆才有足够的空间让他的艺术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事实证明,马宁在雕漆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马宁对雕漆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既圆了他自己心中的梦,也给雕漆艺术世界带来新的活力。

幸运的是,马宁赶上了一个重视“非遗”文化的好时代。近年来,非遗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部门纷纷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鉴于马宁的个人业绩,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他提供了一间20平方米的工作室支持其创作。2016年,马宁被授予“北京市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并被授予“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对一个年仅36岁的小伙子而言,已是“无上荣誉”。当然,这也是业界对他在雕漆行业所作贡献的莫大肯定。

雕漆作品《居庸叠翠》

2015年以来,马宁多次作为优秀非遗传承人出席全国大小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并多次奔赴意大利、泰国、马其他等国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漆的国家。早在7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木胎漆碗。雕漆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马宁骄傲地说,“要论漆文化,我们具有足够的自信。”每每在海外向外国人展示中国雕漆文化时,那种文化自豪感都溢于言表。

马宁在认真地雕刻

为了进一步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雕漆文化,马宁也热情参与到“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传承人公开收徒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中。马宁曾应邀到北京服装设计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讲授关于雕漆艺术的课程,反响热烈。马宁也曾到北京各大社区为社区居民讲解雕漆文化,普及雕漆知识。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更多的人了解了雕漆工艺。渐渐地,有人向马宁拜师学艺。马宁现在总共招收了7名徒弟。平时,他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还必须花大量时间来培养徒弟。马宁认为,要想让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光靠带徒弟还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宣传将雕漆技艺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雕漆这门技艺才能发扬光大。

2016年6月,马宁特地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雕漆马宁说漆”。这个公众号专门推送有关雕漆技艺的知识以及雕漆作品的鉴赏视频。而视频的解说者就是马宁本人。从雕漆文化发展到各类馆藏雕漆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艺术鉴赏,马宁都说得头头是道,吸引了众多粉丝。马宁还借助“雕漆马宁说漆”这个公众号平台发布相关文化沙龙报名信息,召集雕漆爱好者举行线下文化沙龙活动。随着直播的火爆,马宁还开通了直播号,在工作时进行直播,让观看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雕漆的制作流程,更好地欣赏雕漆作品。

作为年轻一代工艺美术大师,马宁深谙新媒体传播之道,竭尽所能通过新媒体传播,向大众传递雕漆文化和雕漆作品的美。“我认为雕漆不应该成为深宫宅院里的‘贡品’,而应该走入千家万户。”马宁表示,“到底如何走入千家万户呢?就从新媒体的传播开始吧。”

马宁专门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雕漆马宁说漆』 ,专门推送有关雕漆技艺的知识以及雕漆作品的鉴赏视频。

猜你喜欢

马宁雕漆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星环上的杂货铺(下)
星环上的杂货铺(中)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星环上的杂货铺(上)
雕漆纹饰的修复
天水雕漆制作技艺:刀锋上的手工瑰宝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访非遗传承人雕漆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