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浅绛彩“低调”中微温

2019-09-23鱼一本刊资料库

收藏·拍卖 2019年9期
关键词:瓷画彩瓷收藏者

文:鱼一 图:本刊资料库

十年前,若收藏浅绛彩瓷,可能会被人轻视。因为晚清民国瓷器历来不为世人所重,更何况彩质轻薄容易湮没的浅绛彩瓷。然陶朱公有云:“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此乃经商致富之诀窍,亦是收藏的不二法门。如今十年倏忽而过,浅绛彩瓷也因为它兼具文人审美价值与不错的投资价值,逐步成为人们的投资新热,不乏一件精品过百万元的例子,而大多浅绛彩瓷涨幅都在10倍左右。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收藏者对浅绛彩瓷独特工艺价值、艺术审美的逐渐认识,浅绛彩瓷在市场上还会有所作为。

晚清 金品卿 梅花墨彩茶盏(一对)直径10.4cm;高8.5cm成交价:92万元来源:中贸圣佳第23期精品拍卖会

“昙花一现”的浅绛彩瓷

浅绛彩瓷是景德镇在清代道光、咸丰时期开始烧制,同治、光绪时期广为流行,民国中期衰落终结的一种釉上彩瓷。浅绛彩瓷的历史,在我国瓷器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匆匆一瞬。但是,浅绛彩瓷的出现,使景德镇的陶瓷艺人们,从模仿明清瓷画之路,转为学习元人绘画之法,摆脱了描摹官窑纹样的陈规旧矩;还让绘瓷艺人们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了姓名、纪年和抒发内心感悟的题记。这样,不仅提升了浅绛彩瓷的文化艺术含量, 更使许多陶瓷艺人,从“匠人”渐变为“艺术家”。可以说,浅绛彩瓷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瓷绘从匠人制作层次,到艺术家创作水平的转变,对中国瓷绘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御窑厂画师程门、王少维、金品卿等人,是浅绛彩瓷的领军人物。在他们带动、影响下,浅绛彩瓷盛极一时。上至达官显人、富商大贾,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喜爱。一时间,无论是高雅的尊、瓶等观赏陈设瓷,还是盆、碗、壶、杯、碟等生活用瓷,皆成了浅绛彩瓷。可以说,同治、光绪年间是浅绛彩瓷的鼎盛时期。民国初年,由于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浅绛彩瓷绘赋彩较薄,低温烧制,彩料在釉面上粘连不牢固,色泽不够鲜艳,所以浅绛彩瓷这一曾经风行一时的品种逐渐为新粉彩所替代,退出了彩瓷的历史舞台。浅绛彩瓷从诞生到衰亡,时间不足百年。

从少人问津到藏界新宠

近几年,在瓷器收藏中,浅绛彩瓷正吸引越来越多收藏者的注意,其身价也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古玩市场上,不时可以看到有人向摊主问询是否有浅绛彩瓷,而摊主自然是把畅销一些的浅绛彩瓷摆出来且要价不低。同时在国内一些拍卖会上也出现了像程门、王凤池这样有名气的浅绛彩瓷艺人的作品,并且逐步有了固定的购藏群体。这种境况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浅绛彩瓷不为收藏者所认知,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

浅绛彩瓷在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也一直稳健,2010年则是一个转折点。2008年以前,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三大家的瓷板、成对帽筒等器型价位在10万元至15万元之间,而2012年已跃升到40万-50万元之间。2010年,中国嘉德、中拍国际、北京长风等拍卖行陆续推出浅绛彩瓷专题;2011年,天津海天、英国宝龙也推出了自己的文人瓷画专题。2012年10月份,在英国的宝龙拍卖会上,众多华人藏家展开激烈争夺,其中程门山水板以49.66万元成交,其他画师的浅绛彩瓷也有不俗的表现。民间交易也较活跃,2012年,王少维作、王凤池题款的浅绛彩大瓶以120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当时单件浅绛彩瓷民间交易的最高纪录。而近十年间,浅绛彩瓷的行情涨了10多倍,“浅绛三杰”的作品在拍场上以百万元成交已不足为奇。很明显,昔日无人问津的“大路货”,变成今时的“香饽饽”。

不过有行内人士指出,浅绛彩瓷虽渐热,但和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其价位还很低。

晚清 程门 人物山水浅绛象耳尊估价:80万-100万元来源:中贸圣佳第23期精品拍卖会

猜你喜欢

瓷画彩瓷收藏者
粉彩瓷创新与发展影响因素与原则探析
——基于“非遗”视野
月光的收藏者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基于用户画像理论的艺术品市场客户群体初探
古玉的传统方法与科学技术鉴定的优劣势比较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
王清丽瓷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