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解读“公共艺术”

2019-09-23雨田雨葭彭晓华受访者提供

收藏·拍卖 2019年9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众空间

文:雨田、雨葭、彭晓华 图:受访者提供

时至今日,公共艺术是一个正在不断“生长”的领域,它模糊了很多学科的界线,也跨越了很多媒介。公共艺术身兼数职,首先作为“艺术”,它们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审美与艺术价值;而作为空间的一员,它们自然不能像在美术馆中那般任性了:如何面对更广泛的受众、如何处理跟商业的摩擦,如何做到审美、娱乐、商业等价值之间的平衡,才能融入城市中既不突兀也不媚俗,都应该是公共艺术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拟邀请多位嘉宾分别从学术定位、公教功能、践行经验、商业结合、建筑跨界等维度进行解读,继而探讨中国公共艺术应该如何融入大众生活,如何更好地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美学品质。

唐尧:公共艺术决策机制应遵循“纳什均衡点”

雕塑家、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中国艺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曾任北京奥运会雕塑项目艺术总监。

《收藏·拍卖》:在学术上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公共艺术”?

唐尧:“公共艺术”(PublicArt)这个概念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早期我们说的“城市雕塑”“环境艺术”应该属于公共艺术的子系统。时至今日,公共艺术已经发展成一个巨型母系统,装置、行为、大地艺术、动态雕塑、新媒体、城市家具、公共传媒、导视系统等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艺术门类和公共空间。我认为公共艺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是特指发生或设置在公共场所的艺术。相对于私密空间乃至美术馆等特定艺术展示空间的艺术,公众的无差别参与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社会学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公众的参与。除了审美活动的主动和被动参与,还包括公共事物决策权力的让渡和参与。策划者、艺术家与公众的共创共享的共同体,将是未来公共艺术的方向。

《收藏·拍卖》:“公共艺术”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审美趣味、艺术品位,同时难免衍生出各式各样的“特色”和现实奇葩,那么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与瓶颈问题是什么?

唐尧:近年来国内公共艺术发展势头良好。从城市文明到社区文化,从特色小镇到美丽乡村,公共艺术成为其影响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生长点。其品质的优劣取决于项目的决策机制,这也在不同维度呈现出了诸多矛盾和对峙。比如“过度个性化”“内容同质化”“文创快餐化”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不少项目建了又被拆除。纳什因为在博弈论中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奖。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不是艺术家自己工作室里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创作,也不是政府机构行政命令的执行。它必须是多方博弈共赢的结果。它的策划者必须有能力把城市文化、环境前提、艺术个性、艺术水准、政府意愿、甲方诉求,特别是公众立场进行统筹考量。而它的决策机制应该能够保障和支持这个“纳什均衡点”的实现。

《收藏·拍卖》:公共艺术早已从一线城市持续向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扩张。此外,日本的大地艺术季也引发国内热议;各种雕塑节、造镇计划此起彼伏……当公共艺术泛滥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什么?

唐尧:品质,品质,还是品质!在公共艺术如火如荼的背后可以看到的,是国家文化战略意识的苏醒。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座城市,文化才是影响力、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核心。除了艺术性首当其冲之外,在地性、多样性、融适性、公共性、参与性、安全性、前瞻性、生态永续……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还有就是公共艺术的相关政策。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艺术发展得比较成熟,公共艺术项目的设立,有专门的艺术家团队认证,有专门用于公共艺术建设的资金。“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普遍认同的、用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成熟经验。实施城市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需要经济基础、社会基础、艺术资源等基础条件,并建立包括公共艺术设计、审批、实施等在内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将其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中。但在中国,目前政府方面基本没有相应的“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公共艺术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单项投入,以及国企和私企的经济文化开发项目。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陈晓阳:公共艺术不能让公众“缺位”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中山大学视觉人类学专业法学博士毕业,现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作为多元跨界的艺术家和研究者,创作领域涉及实验性雕塑、公共空间雕塑以及社会参与式艺术项目。

《收藏·拍卖》:从早年雕塑艺术家的身份到如今多元跨界的艺术家和研究者,你怎样界定公共艺术?

陈晓阳: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公共艺术是指放置于公共场所或公共空间的雕塑、装置、壁画等,即艺术加公共空间等于公共艺术。比如城市中心的景观标志、商业机构在公共空间放置的艺术品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但公共艺术的内涵还不止这些。早年从事公共雕塑项目的经历,让我渐渐意识到,原先那种公共艺术只是存在于“公共场合的艺术”,而非“公共参与的艺术”其公共性并未真正打开。比如一处公共场合的作品,周围的民众很多时候并没有权利决定这里放置怎样的艺术品,更无法参与作品的生成过程,只能被动地欣赏。

随着公共艺术理论的发展以及出于过往的反思,更具开放性的社会参与式艺术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我从2008年后,也逐渐开启了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尝试。社会参与式艺术基于某一社区或社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当地居民生活、过往历史等信息的收集,同时也充分考虑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和当地居民需求,让他们可以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决策和创作中来。

实际上,社会参与式艺术把艺术的创作过程部分开放给公众,而非全部由艺术家和少数的决策者决定,即通过改变艺术的生成机制,从而实现创作过程的“公共化”,这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公众的真正需求,也更为他们喜闻乐见。所以社会参与式艺术是对过去公共艺术的一种反思,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收藏·拍卖》:社会参与式艺术把创作的过程开放给公众,该如何控制好创作过程?

陈晓阳:在中国,大众对公共艺术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所以让大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上来,就必须要“慢”,不能急于出成果。一方面,从学术要求上来说,让公众参与公共艺术创作,这涉及他们的生活、社区记忆等,这些都需要征得对方的允许,才能进行公开展示、出版。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大量前期的调查与沟通,不能操之过急。另一方面,“慢”也是因为公众思想的转变需要时间,无法一蹴而就。一旦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上来,就需要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理解艺术,让他们渐渐理解创作的过程,才能共同完成作品。

《收藏·拍卖》:你主持、参与过哪些公共艺术项目,能否分享一下经验?

陈晓阳:我参与的公共艺术项目大多以和缓的方式进行,通常都持续好几年的时间。比如,自从2012年起,我因教学任务原因,开始在广州大学城保留村南亭村主持实验性在地教育项目“南亭研究”,以循序渐进的田野观察与在地创作的梳理,用文字与多媒介的在地艺术展览方式,和学生们一起用作品呈现出一个极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珠三角村落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衍生危机。还有,从2016年开始,我和艺术家银坎宝一起邀请建筑师、工程师、策展人、企业家一起,与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在离广州市中心120公里的从化乐明村展开落地“源美术馆”项目。以缓慢方式参与到乡村生活中,并选时间进行驻地创作,了解当地的居民生活,并挖掘、梳理村里的文化脉络,同时邀请村民参与到“源美术馆”的建设中来。这座建在偏僻乡村的美术馆,通过村民大会,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才进行施工,并尽量在外观上与村中的景观相协调。将来美术馆不仅展示艺术作品还有当地村民的乡土文化,还将美术馆的管理运营部分交给当地村民。至于项目最终能否成功,尚未知晓,但这也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尝试和实验。

另外,我认为,真正的公众参与需要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对话与合作关系上。艺术家并非要改造什么,也不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全部主体,而应该以引导方式让公众参与创作,他们才是公共艺术的真正主人,也是最终的观赏者,因此公共艺术,从创作到分享,其主体不能远离公众。

刘晓都:公共艺术改变城市文化认知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建筑学硕士,经常应邀在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进行讲座,担任国际竞赛评委。曾担任香港大学、湖南大学、2016威尼斯大学、2017清华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及评审、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

《收藏·拍卖》:建筑往往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形式而存在,你是如何理解建筑、城市、公共艺术三者之间关系的?公共艺术如何才能真正地链接城市人群和空间,让他们产生关系和对话?

刘晓都:公共艺术还是有它特别的意义和范畴的,建筑只有在某些特别形式下才可能成为一种公共艺术。我理解建筑和公共艺术的共同之处是在于它们都在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出现,而后者往往处在我们所说的城市之中。其公共性决定了它不仅需要有场所环境的针对性,还必须有清晰的意义表达并与公众产生共情。公共艺术可以是各种媒介的,不能简单用“城雕”去理解。城市由建筑组合形成,建筑又围合出有精神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即场所。好的公共艺术是能够承载这个场所精神的。造就城市独特魅力的源泉在于公共空间的品质与活力,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计划、节日、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催生剂。

初具雏形的“源美术馆”项目,以缓慢方式参与到乡村生活中,并挖掘、梳理村里的文化脉络,同时邀请村民参与到建设中来

《收藏·拍卖》:你从事了20多年的建筑实践,也参与了很多公共艺术项目,在你看来,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问题是什么?

刘晓都:其实我是建筑师,我更多关注是环境与艺术的关系。简单直白地说,与外面的城市对比,中国的城市最缺失的是街道,它们只有道路和它们切割出来的街块。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也少见,比如广场。我们看到的广场和空地相近,建筑之间联系也很弱,更别提公共艺术空间了,这样自然人的舒适感、安全感和归属感都会降低。原因主要还是城市法规的问题,还有历史原因。

2019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中艺术家展望、唐钰涵的作品《来者都是客》 ,依托于客家人的社群,通过开展地方调研,以游戏和饮食的方式来改变人们对日常之物的看法

坪山区政府大楼前厅冯晨装置作品《W(维)》,改变大众对政府大楼既定的认知

我在深圳从事了20年的建筑实践,一直很关注这个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深圳有很多个中心点,有大的,有小的,它是一个成板块状的街区组合,它的交界点是城乡接合部的状态。我们怎样把这些各自为政的板块组合成认知度高的城市状态,公共艺术就能在当中发挥出比其他城市更重要的作用——它能成为联系城市不同空间的载体,它看起来体量很小,发挥的黏性却可以很强。公共艺术可以做一些事情,让大家能够被触动和改变认知。比如今年深圳坪山雕塑展出现的一件作品,作品被放到了政府办公楼前厅,大家习惯了政府大楼既定的样子,但突然遭遇到艺术,就会冲击到他们的日常经验,它不是这个空间的常设品,它反而像是一个“入侵者”,和这个空间形成了很强的互动关系。而对于坪山区而言,坪山雕塑展的价值也不只是为大家呈现一个常规意义上的艺术展览,而是这些公共艺术能够让坪山的城市空间形成文化的认知,链接城市人群和空间,从而形成地方认同感。

《收藏·拍卖》:现在公共艺术的概念已经打破界限,比如装置艺术、行为雕塑、动态雕塑等,这是否也给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刘晓都:就像我前面说的,公共艺术是可以含括各种媒介的艺术形式。应该鼓励城市决策者和建筑开发者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就引入公共艺术项目,可以量身定做适合场所意义的东西。建筑师也可以思考最好的结合方式。

黄瑛:商业介入公共艺术,提升消费体验感

广州太古汇总经理

《收藏·拍卖》:艺术与商业结合渐渐成为商业项目的强大配套,太古汇最近推出的“衍艺时空”公共艺术项目,是出于怎样的设想?

黄瑛:广州太古汇“衍艺时空”艺术项目旨在为消费者与城市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人文空间。“衍艺时空”项目以渐进式主题展的形式陆续引进国际大师的艺术作品。更推出同名线上艺术展馆,完整收录所有进驻艺术品,让线下和线上消费者都有机会借助虚拟空间“走近”艺术品。项目的第一阶段以“启发”为主题,引入英国著名雕塑家菲利普·金先生的大型雕塑艺术品《达尔文,2019》,永久落户广州太古汇西广场,给予公众与国际级艺术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第二阶段则承接第一阶段的主题,以“启航”为名带来广州美术学院2019毕业作品精选展,聚焦广州本地艺术新锐力量,为艺术新生代提供与多元公共艺术深层对话的平台。后续的各个阶段还将陆续引入极具分量的大师作品,与公众见面。

《收藏·拍卖》:很多人认为,打造公共艺术空间,本应属于政府和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事,但作为一个高端商业机构,主动表达支持公共艺术,这是出于品牌形象塑造还是其他?商业机构在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黄瑛:公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公共”二字。不同于传统的美术馆等封闭展示空间,商场的天然属性就是公共的,而且通常位于一个社区的核心位置,拥有宽敞的室内室外场地,这一切都使得商业购物中心在推动公共美学教育、公共艺术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以广州太古汇为例,来自不同城区的顾客、每天通勤的上班族、周边社区的居民,每天有大量人群汇聚于此,我们通过商场空间这个枢纽辐射出去的艺术能量,可以被成倍地放大,传递到更远的城市角落。而且,这种融入生活之中的艺术能量是鲜活的、是极具生命力的,它与院校里、专业机构里的另一种艺术力量共同勾画出这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底色。

位于太古汇办公楼一座大堂的公共艺术作品《对影》,该装置设计仿佛一座光学迷宫,通过错落有致的彩色玻璃,悄然地捕捉着人们的视线,使陌生人的目光交汇

太古地产在投资公共艺术和策划多元艺术项目等领域有着悠久的传统,除了有广泛的永久性公共展示艺术品收藏外,我们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美国迈阿密等有业务开展的地区均设有可举办艺术文化活动的专用空间。现今这个时代的商场,已不再只有购物的单一功能,它可以承载更多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包括休闲娱乐、社交沟通、文化艺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生长,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应该成为一个多元的公共空间,为提升城市的内涵深度、增强社区的宜居性发挥属于它的使命。我们也在探索着商业地产与艺术展示结合的更多可能性,希望在艺术与商业的平衡中得到更多元的启发,以打造人、空间、城市三者之间更和谐的关系。

太古汇致力于社区营造的理念,重视对本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和保育。广府文化工作坊——粤语讲古

《收藏·拍卖》:你们在自家机构的公共艺术领域,是如何布局的?

黄瑛:我们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布局上有几个不同层面的考虑:一是永久性的艺术品收藏展示,比如《达尔文,2019》、大型真丝刺绣《海国名扬》、《对影》等作品。二是推出阶段性的艺术展览及活动,去年夏天我们和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联手呈献了“鞋履:苦与乐展览”,将世界级博物馆体验及文化艺术融入商场公共空间及顾客的生活中,在商场中庭展出140多双从1370年跨越至今,时间跨度超过6个世纪的珍贵鞋履展品,巡展在太古地产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各个商场轮番上演。除此之外,商场L3层玻璃盒也是广州太古汇的一大艺术展示空间,近一年来陆续引入过与广州设计周合作的特别项目“城市艺向”之《来处》当代艺术展等活动展览。三是重视对本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和保育,作为一个拥有国际视野但扎根广州本土的企业,广州太古汇每年都会选取一项广府艺术作为春节活动的主题,譬如过去几年我们分别选择了广绣、琉璃、剪纸和广彩,让公众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和体味这些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公众空间
公众号3月热榜
空间是什么?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创享空间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