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3月26—27日果洛中南部地区大雪天气过程分析

2019-09-22马玉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中南部降雪水汽

马玉花

摘要    2019年3月26—27日,青海省南部牧区受高原槽东移南压的影响出现了一次强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其中果洛甘德、达日地区达到了大雪量级,久治地区出现了暴雪量级。利用常规高空、地面、各物理量场以及数值模式资料,对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上中高纬地区为一脊一槽型环流形势,果洛地区处于高原槽前西南气流中,同时上游西北气流携带的弱冷空气到达果洛,冷暖气流在果洛中部地区交汇明显。高低空散度场配置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强降雪的产生。充沛的水汽条件是造成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必要条件。果洛处于假相当位温密集区,其值在312~326 K之间,有不稳定层结条件存在,为此次强降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不稳定条件。

关键词    降雪;物理量场;成因;青海果洛;2019年3月26—27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5-0194-01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冬、春季多降雪且降雪易造成雪灾。2019年3月26—27日果洛州中南部地区出现了大雪天气。本文针对此次降雪过程,从环流背景、地面形势、卫星云图、物理量场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其触发机制,从而为以后的过程性降雪预报提供参考,并且对进一步加强高原地区灾害性研究提供帮助。

1    环流形势分析

在2019年3月26日20:00 500 hPa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一脊一槽型,脊位于西西伯利亚至乌拉尔山脉,槽位于俄罗斯以南至我国北疆地区。从3月26日8:00开始,青海省中南部地区受高原槽影响,高空槽东移,青海省北部地区自西至东受下滑的短波槽影响;在南部地区高原槽前西南气流作用下,果洛中南部地区有大量水汽输送至境内;3月26日20:00高原槽东移,同时北部短波槽东移,果洛、玉树中北部地区成为南北系统交汇明显区域。随着系统进一步发展,果洛地区出现较明显的降雪天气。至3月27日8:00,系统逐渐东移出果洛,降雪也随之减弱并结束。

2    地面及卫星云图分析

从3月26日夜间开始,果洛上游的柴达木盆地有较强冷空气活动;至3月27日白天,冷空气向东南方向移动,由柴达木盆地移向果洛地区,同时,地面北风和西南风汇合于果洛中部地区。此次降水过程分为2段。在红外云图上,从3月26日16:00开始有降水云在果洛地区上空存在并不断东移,此降水云系将充足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向东北方向输送,果洛地区开始出现降雪;至3月26日21:00云系主体基本移出果洛,第1次降雪也随即结束且新的降水云系在西藏、唐古拉山区上空形成;3月26日23:00起,第二批降水云系开始由上游移动至果洛地区上空,并迅速发展,第2次降雪随即开始;至3月27日白天,随着降水云系东移出果洛地区,降雪也逐渐减弱并结束。

3    物理量场资料分析

3.1    散度场

在500 hPa散度场上除果洛北部地区外,其余地区均处于辐散区,在南部的班玛和久治各有1个辐合中心,中心值均为 -6×10-5/s。在400 hPa散度场上玛多地区有1个辐合中心,中心值达-16×10-5/s。在300 hPa散度场上,除果洛中部地区处于辐合区外,其余地区为辐散区。由此可知,果洛地区高低空散度场配置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降雪产生[1-2]。

3.2    比湿场

3月26日夜间受高原槽前强盛西南气流的影响,果洛地区位于比湿值较大区,其中果洛中部地区在近地层(700 hPa)比湿為3 g/kg,在对流层中上部(500 hPa)比湿为2 g/kg,果洛上空暖湿气流较为深厚。

3.3    水汽通量场

从3月26日8:00的EC细网格500 hPa相对湿度来看,果洛北部地区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中南部地区在35%~60%之间,到了3月26日20:00全州相对湿度明显增加,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南部地区相对湿度高达85%,北部地区趋于饱和,这与实际的降雪情况相吻合。分析3月26日20:00的500 hPa水汽通量,果洛北部值为2 g/(cm·hPa·s),在南部班玛地区有明显的水汽通量大值中心,中心值达3 g/(cm·hPa·s),表明此次降雪天气的水汽通道位于果洛西南方,过程所需水汽是由南向北源源不断输送。因此,充沛的水汽条件为此次降雪天气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3-4]。

3.4    水汽通量散度

3月26日20:00,500 hPa果洛中部处于辐散区,其余地区则处于辐合区内,南北各有一明显的水汽辐合中心,中心位于玛沁和班玛,中心值为-4×10-6 g/(s·cm2·hPa)。3月27日2:00,水汽辐合区范围明显扩大,辐合中心由南部班玛地区扩展为中南部地区,水汽辐合加强。低层的水汽辐合为此次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抬升条件[5]。

4    不稳定条件分析

达日站(56046)T-Td<4 ℃,湿度条件较好且具有一定的CAPE值;近地面至500 hPa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为暖平流;500 hPa以上高度风随高度逆时针旋转,为冷平流;高低空配置为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有利于强度较大降水的产生。玉树站(56029)250~434 hPa的T-Td<4 ℃,中高层湿度条件较好,近地面至500 hPa风随高度逆时针旋转,为冷平流,说明上游地区已有弱冷空气入侵。

5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4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 孙俊,邓国卫,夏炳江.川西高原中部一次极端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18,46(3):584-593.

[3] 张芹,丁治英,杨成芳,等.山东一次历史极端降雪过程的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2015,34(4):1131-1138.

[4] 杨杰,杨梅,高艳春,等.河北北部两次强降雪过程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7,11(1):28-34.

[5] 周之栩,尹浩,向华.2016年湖州地区两次降雪过程对比分析[J].浙江气象,2018,39(3):12-16.

猜你喜欢

中南部降雪水汽
为什么会下雪?
2003-2017年阳泉市降雪变化及成因分析
内蒙古中南部出土汉代铜镜纹饰的文化内涵浅析
中国东部雾霾频发 水汽分子是“帮凶”
寿县中南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人工降雪
埃及两车相撞至少8人死亡
为什么“久雨大雾晴,久晴大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