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农村新能源建设及利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9-09-22国慧贤杨帅卢爱平岳桂云
国慧贤 杨帅 卢爱平 岳桂云
摘 要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烟台市农村地区建设与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且以生物质能这一新型能源为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得出烟台市农村地区沼气、“畜-沼-果”、综合运用生态农业等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地区内发展新能源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等,并且结合烟台市未来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给出合理的新能源建设对策。
关键词 农村新能源;生物质能;建设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52
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村地区合理利用、开发农村能源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新能源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1-3]。如今农业发展的趋势为巧用新能源的生态循环农业,而具有可再生、低碳环保等优点的生物质能与农村生产活动与建设发展联系密切。基于此,以生物质能为例,对山东省烟台市农村地区进行新能源建设和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烟台市农村地区如何更好地利用、开发生物质能问题进行分析。
1 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提出了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两阶段”安排。我国在能源转型上取得了很多进展,在煤炭领域采取的降低消费措施和对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投资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依靠补贴鼓励,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每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对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正在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正在逐年上升。自2003年以来,“低碳”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格局。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开发新能源,是农村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发展农村能源,加强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创新开发,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新形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4-6]。
2 烟台农村地区生物质能建设与利用现状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和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无与伦比的自然条件,使得烟台市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拥有许多优良农产品生产基地。烟台市农村在过去主要通过燃烧煤和作物秸秆获取日常活动的能源,作物秸秆利用率低,没有做到合理利用,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也有不合理处置的现象,导致农村社区环境差并且还会污染当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因此,推广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对改善烟台市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質能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自身体内的能量而转化出的能量,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易获得、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现阶段可以将适用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能分为林业资源、农业资源、污水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便5大类。而烟台市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农业加工业的废弃物等,为生物质能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2.1 沼气
沼气是农村最为普及的新能源,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与改善农村资源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烟台市农村地区每年生产秸秆约400万吨,果树枝100万吨,但秸秆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大约1/3的秸秆会被直接燃烧用于做饭。同时,烟台地区多为丘陵地形,人均耕地面积不足,没有土地可供堆放秸秆。因此,在田间燃烧秸秆的现象极为普遍,浪费资源的同时还会污染农村地区的大气及环境。
截至2016年,烟台市农村地区产气总量达9 271.24万立方米,沼气用户17.41万户,建设各类沼气工程100余处,年处理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800多吨,同时以11.8%的速度增长。2013年,农业部启动村级沼气站、农村沼气场和生态家园示范村3大示范工程建设。据农业部规划,到2020年适宜农户普及率将达到70%,基本普及农村沼气工程。2018年,永盛大型沼气工程成功验收,同时在烟台地区推进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等收集、转化、应用三级网络试点工作。其中,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在2017年基础上提高5%。
2.1.1 沼气、沼渣、沼液
在沼气大力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沼渣、沼液。烟台市已建成1 000 m3大型沼气工程6处,每处年平均产沼气36.5万立方米、沼液肥17 000 t、沼渣肥1 000 t,推动了种养结合能源循环利用。“户户通”沼气项目通过利用废弃农业秸秆和畜禽养殖场排泄物为原料生产沼气,户均年产沼液8 t。沼渣与沼液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肥料,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其中的有机质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2.1.2 畜-沼-果
山东省栖霞市是我国著名的水果生产基地,有“中国苹果之都”之称。其农村沼气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前期发展较为缓慢。近几年,烟台市政府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领导、资金扶持等手段,栖霞市农村地区能源建设逐步走向成熟,拥有了一支建设管理队伍,先后争取国家、省、市农村能源建设项目6个。“畜-沼-果”便是栖霞市从试点、示范到大面积推广沼气池探索出的循环模式,至2018年农法自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153 hm2“畜-沼-果”元真梨标准化示范基地。这个农牧业生产与沼气生产构成的生态循环模式,即粮、果-猪-沼气-粮、果生态循环模式,生产出的沼气可用于做饭、照明,沼肥可用于生产粮果,实现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构成了以农村生态体系为主体的循环模式,有效改善了畜禽养殖的环境。
2.2 综合运用生态农业:水肥一体化、“互联网+”等
“十三五”之后,在“三农”思想的指导下,烟台市农村地区水肥一体化面积发展达0.5万公顷,目前新增应用面积约0.3万公顷,示范点有20点。在烟台市,有“中国梨乡”之称的莱阳五龙河畔,使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数据+控制”,保证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摄取和吸收利用的最大化。在上述水果基地,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节省农药20%,节约肥料23.6%,节约用水67.7%,同时水果销价高出普通农业生产模式果实的30%以上,在节约能源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果实的质量,实现高效生产。烟台市牟平区辛庄村与农资公司合作搞小型地块水肥一体化,将3.1 hm2果园分为3个灌溉区,共用一个泵房,每个农户的田地间地头又可以单独注肥,能节水80%,肥料利用率提高了40%~60%。2017年,烟台市推广水肥一体化示范面积180 hm2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面积66.7 hm2。
运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烟台市龙口市采用农业物联网和水肥一体化方式种植苹果,实时采集水、光、土、肥、气象等要素参数,变为可视数据体现在监控系统中,并设置告警值实现精准智能种植管理,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科学化程度,节省了管理成本,可节水30%以上,节肥40%以上。
3 烟台市农村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新能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扶持性资金投入不足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农村新能源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量大,而政策扶持性资金投入不足以支撑新能源在农村的建设与推广,从而导致推广进度受到限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外,除政府的补贴外,村民建设诸如沼气池之类的新能源设施仍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这对普通农民家庭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关于农村沼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中,高达81.82%的人表示资金、技术是困扰农村沼气建设的最主要问题,直接阻碍了烟台市新能源建设的推进和发展。
3.1.2 部门间配合协调不够
除资金不足外,在对烟台市城镇及农村地区进行调查时发现,72.73%的受访者表示政府相关制度不完善是制约烟台市农村新能源发展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早在十一五计划中就把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与工作。但农村的沼气建设工程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由于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以及使用归属不同,从而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关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够、统筹协调安排方面不够完善等问题。另外,部分村镇地区建设沼气池的流程繁多、手续复杂,再加上财政体制改革,导致多数村镇工作经费无法到位,不得不靠农业部门挤占其他经费来维持农村新能源建设正常运行。
3.1.3 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困难
农村能源建设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任务相当艰巨,农村能源工作站在每年的各项应用技术推广和项目建设中承担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但是在建成后,科技人员无法跟踪服务难以监督项目进程,年底也无法组织检查验收,导致整体的工程项目进程受到连锁性影响,很多沼气池也被废弃。同时,相关技术人员稀缺,从事新能源建设的专业人士少,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此外,各村镇的负责和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能为当地的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3.1.4 农民对于新能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调查发现,39.8%的受访者并不清楚自己所在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情况,而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相较于对安全环保的要求,大多数人更加看重清洁能源的实惠性,对于新能源经济实惠的要求占比高达87.61%,而对于安全环保和持续性的要求只占54.32%和28.69%,很多农民对于相关的新能源政策并不了解,积极性不高。特别对于涉及资金投入的项目,很多农民持有谨慎和观望的态度。是否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和政策的补贴力度,成为农民是否支持有关新能源建设政策的主要因素。
3.2 烟台市农村新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2.1 已建设的设施利用不充分
一方面,受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农村村民还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方式,对于沼气池也时用时不用,甚至到最后会放弃使用。另一方面,沼气池修建的质量不达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人为了牟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便会出现偷工减料情况,从而会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3.2.2 村民对新能源的认识不全面
经过调查发现,在烟台市地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民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新能源的优势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得不明显。对于各种新能源利用方式,除对秸秆青贮、还田的了解人数比例达到51.33%外,对于其他新能源利用方式约占总调查人数的20%~30%。村民对于新能源利用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3.2.3 监督力度不够
新能源建设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腐败和不当牟利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但是,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制度,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相关问题。
4 烟台市今后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4.1 政策支持
为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及陆续出台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目录》《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补贴办法》《全國能源林建设规划》《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等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近年来,山东省根据全省生物质资源分布特点和技术发展状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来推进新能源产业,包括《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意见》《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省政府专门设立了省级新能源专项资金,对列入省级新能源示范工程的示范项目给予总投入20%的补助:对新能源创新能力建设资金实施以奖代补,在金融、土地等方面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
4.2 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研发能力强
中国的生物质能源技术在纤维素乙醇、生物质气化、生物质发电等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技术研发能力强。生产设备国产化程度高。山东省在生物质能源生产方面有很多全国领先的成果: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的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秸秆生物柴油技术、生物质合成二甲醚技术都取得了成功并得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阳信县甜高粱制燃料乙醇工程,依靠国内技术力量,成功地自主开发中试装置并完成了中试,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鉴定,为今后大规模地开发燃料乙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藻类能源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沼气制备、移动式生物柴油、规模发酵和纤维素预处理等方面都有科研项目。
5 农村新能源建设的对策
5.1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进行资金管理改革
1)政府应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推动力度,将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项目整合为高效特色农业平台项目,并增加用于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投入。2)在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的积极性,鼓励个人和外商投资开发沼气等新能源,调动农民参与新能源建设的积极性。
5.2 加强领导、监督,搞好部门配合
1)对于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应落实好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使每份工作都有明确的负责部门或工作人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做好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工作。2)建立考核推进机制,将新能源建设利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制订适合本地区的推进方案,落实目标责任,强化跟踪评测和考核监督。3)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全面落实烟台市农村地区沼气工程建设任务。
5.3 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建立设施利用率
1)鼓励开展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创新研发和继承推广,推动现代生物、信息化、设施等新技术在新能源应用农业中的应用。2)加强新能源应用开发与生态循环农业领域实用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为农村新能源建设与利用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加强农村能源管理与服务机构建设,充实人员,提高素质,鼓励农民兴办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完善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实现产业化发展、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5.4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引导
1)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村中宣传栏等形式,切实做好农村新能源安全知识宣传工作,注重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2)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充分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推介先进典型和经验模式,普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知识。3)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體和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努力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4)大力宣传推广试点示范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龙韬.新农村 新能源——我国农村新能源现状及对策[J].发明与创新,2017(11):34-35.
[2] 吴元友.新时代农村新能源建设及其节能减排意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78.
[3] 文登市农业局.新能源“点亮”文登生态农业[J].农业知识,2013(2):50.
[4] 汪士平.山东省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运行状况实证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3.
[5] 陈佛保,朱燕妮,郝前进.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农村新能源可持续性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13(12):56-60.
[6] 张林华,曹晓晨,张萌.山东省农村能源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141-14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