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画制作工具的幼教数字故事设计与开发*
——以《小奶酪找太阳》幼教数字故事为例

2019-09-21孔雪龙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16期
关键词:背景音乐奶酪幼教

龚 彦,孔雪龙

(1.南宁师范大学 网络与信息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组织部,广西 南宁 530008)

一、数字故事与幼教数字故事

1.国内外数字故事的定义

数字故事是把讲故事的艺术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方式,通过使用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可视化地呈现故事内容。数字故事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达纳·温斯洛·阿奇利提出,随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Lynell Burmark 的研究表明,数字故事将图片和文字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营造直观、生动的教育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1]。张淑萍等研究指出,数字故事因其在发展学生21 世纪技能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正成为发达国家探索的新型教学方式。[2]

2.故事教学法在幼教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故事教学法是幼儿教育领域中极为普遍且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幼教领域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以及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逐步提升,幼教数字故事在幼儿教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可行性。3-6 岁幼儿主要通过感知、表象来认知事物,对于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幼儿来说,图文声像并茂的数字故事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视听体验,直观形象生动地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和展现教学内容,让教学故事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促进了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

相关研究表明,具备教育性、艺术性、创新性等特点的幼教数字故事有助于幼儿拓宽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提高信息素养、言语社交能力、观察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3]Zaranis 认为,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引入信息技术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获取丰富、多样和积极知识的机会。[4]

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界定了幼儿教育全新的课程理念:加大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投入使用。[5]因此数字故事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有非常大的价值和前景,对幼儿知识、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我国幼教数字故事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幼教数字故事的整体研究较少,主要存在以下情况:如关于幼教数字故事的文献研究极少,给教师提供的参考有限;教师制作数字故事思路不清晰、流程混乱,使用工具不当或不熟练,制作过程欠缺有效的方法,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数字故事质量不佳,严重影响了幼教数字故事的教学效果。

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以《小奶酪找太阳》幼教数字故事为例,从技术的角度向一线幼儿教师推荐合适的数字故事制作工具,并设计高效的幼教数字故事开发流程,最后总结实用的幼教数字故事制作技巧,以供借鉴和参考。

二、幼教数字故事制作工具分析

幼教数字故事是由幼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故事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使用多媒体素材呈现故事内容进行故事叙述。从媒体形式来说,幼教数字故事组成的基本元素主要为文本、图片、声音、动画、视频;从感官通道而言,幼教数字故事主要由动画和声音构成;从加工工具来说,幼教数字故事主要由动画制作工具、音频录制工具以及视频剪辑工具三类工具配合使用而成。

其中动画制作是整个数字故事制作过程的重点、难点,是决定数字故事质量的关键因素。幼教故事往往具有多个故事场景和人物,人物动作表情需要具有丰富性、动态性。就一线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言,若使用PowerPoint 软件来制作则工作量巨大且技术难度较高。

当前动画制作工具种类繁多,笔者研究了动画制作的一些相关工具,如皮影客、优芽互动电影、万彩动画大师、Focusky 等软件,从不同维度对各类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PowerPoint、Focusky 更适合制作演示文稿,对于幼教数字故事制作来说,皮影客无论从动画制作难度、表现力及收费情况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本文选用的《小奶酪找太阳》案例就是用皮影客软件制作而成。

表1 动画制作工具软件特点对比

三、幼教数字故事设计与开发流程

笔者总结了多年幼教数字故事制作培训经验,深入开展本科生幼教数字故事制作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结合影视作品专业制作过程,研究归纳了幼教数字故事高效开发的“三模块四步骤法”,三模块即“语言转换-音画拆分-音画重组”,四步骤即“撰写故事分镜头脚本-故事音频录制与收集-故事画面制作-故事音画合成”,如图1 所示,并在步骤一设计了适合幼教数字故事开发的分镜头脚本模板。

图1 基于动画制作软件的幼教数字故事开发流程

1.模块一:语言转换

模块一教师要进行的是语言转换,即开发流程的第一步通过填充笔者设计的分镜头脚本模板将故事文本语言转换为丰富的镜头语言(如表2 所示)。在撰写脚本时,教师需要透彻地分析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使用镜头语言把故事碎片化,细化分解为数个分镜头及其包含的画面元素和声音元素。从开发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一步骤是整个数字故事制作的基石,是后续所有步骤制作的蓝本,直接决定着数字故事的优劣。

表2 幼教数字故事分镜头脚本模板

2.模块二:音画拆分

音画拆分包含了“故事音频录制与收集”和“故事画面制作”两个步骤。经过模块一的语言转换使音画有效拆分,使故事音频制作与画面制作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制作过程,从而使制作过程更具针对性、效率更高。

“故事音频录制与收集”步骤中,教师依据分镜头脚本完成两大任务:一是使用音频录制软件录制分镜头脚本中的“解说”部分,二是收集、下载并整理脚本中所预先设计的背景音乐。“故事画面制作”步骤中,教师将依照分镜头脚本制作故事的画面部分,包括依次添加故事场景、人物、道具、动作、景别与镜头切换方式等,最后导出整个动画画面视频。

3.模块三:数字化重构

最后,数字化重构模块中,教师以分镜头脚本为蓝本完成故事音画合成步骤,将音画拆分模块中分别制作好的画面和声音素材进行音画重组,主要包括脚本中每个镜头的画面与解说的匹配、添加场景切换效果和故事背景音乐以及制作字幕。

四、基于动画制作工具的幼教数字故事的设计开发技巧

笔者根据“三模块四步骤法”,拆解出幼教数字故事制作的13 个核心要素及其包含的11 个制作技巧(如图2 所示),并结合《小奶酪找太阳》案例来剖析在幼教数字故事制作中每个制作技巧的具体操作。《小奶酪找太阳》是属于幼教科学领域的数字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奶酪片面地抓住了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特征,在妈妈的带领下寻找太阳而发生的趣事。该数字故事不仅让幼儿能认识太阳,而且通过观看故事学会正确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图2 基于动画制作工具的幼教数字故事的制作技巧

1.撰写分镜头脚本技巧

经过对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具体分析,使用分镜头脚本模板将故事分解为27 个镜头,并填充了每个镜头对应的场景、人物、动作、背景音乐等元素(见表3)。镜头容量和镜头呈现应注意以下技巧:

表3 部门场景分镜头脚本信息

(1)镜头容量碎片化:保证一个分镜头说清一个故事内容点即可。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记忆和理解能力尚处于发展初期,因此教师在分解细化镜头时应特别注意每个镜头的内容容量,避免“吃不消”而导致幼儿学习疲劳,一般保证一个镜头“时长”在10 秒以内。

(2)镜头呈现具象化:分镜头脚本的撰写应具体、形象、详实、注重细节。分镜头脚本是将故事文本描述转换为多媒体呈现的纽带和桥梁。与文本相比,多媒体可以在一个时间内多维立体地展现故事情境、人物、情感等诸多内容。教师要把握画面需强调的故事重点和细节,让数字故事更生动形象贴切。

在《小奶酪找太阳》分镜头脚本中,镜头6 对应的解说虽然是主人公小奶酪的说话内容,但内容描述的是她误将太阳认为灯笼,因而该镜头应强调的是灯笼,通过推进镜头特写灯笼。又如镜头11 的解说虽然只描述了公交车、小奶酪和妈妈,但从注重细节思考全面的角度出发还应该有其他乘客且表情各异,还应包括公交车的嘀嘀声。

2.故事音频录制与收集技巧

故事音频一般可细分为故事旁白、角色配音、背景音乐、拟声音效这四个核心元素。其中故事旁白和角色配音通常由教师自行录制和剪辑,而背景音乐、拟声音效则需在相关音频网站收集下载。笔者总结了该步骤核心元素的三个重要技巧:

(1)配音多元化:故事旁白即是故事画外音,用于交代故事情节,对故事进行解说,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在录制故事旁白时建议使用原声;角色配音则是故事中人物角色的说话声音,建议教师使用区别化、个性化、贴近人物形象的声音对不同角色进行配音,使故事人物更具有个性特征、更加生动形象。

(2)背景音乐多样化:背景音乐能有效渲染故事气氛,让故事更具感染力。教师应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而不是一首乐曲贯穿故事始终。如本案例中小奶酪高兴时,应选择欢快的背景音乐;小奶酪四处张望仔细寻找太阳时,应选用具有悬念的背景音乐,营造好奇的氛围。

(3)拟声音效添生动:拟声音效是教师在制作幼教数字故事时最容易忽视的部分,添加拟声音效不仅能够让故事生动逼真,而且能有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音乐、认识音乐。[6]如案例中添加小奶酪妈妈逛街回来的走路声、公交车站台车来车往声、小山坡的鸟叫声等。

3.故事画面制作技巧

幼教数字故事的画面核心元素主要包括场景、人物与道具、动作、镜头与景别,笔者从制作故事的场景、人物与道具方面概括了画面内容遵循规律的技巧,从制作故事人物与道具的动作方面总结了画面动静结合的技巧,从制作故事镜头与景别方面归纳了空镜头调整节奏、镜头与景别适时切换两个技巧,以使故事更加可视化地呈现:

(1)画面内容遵循规律:故事画面中人与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如大小规律、视觉规律、图层规律等。大小规律指的是形象大小的对比;视觉规律指的是故事画面中人与物的近大远小,如案例镜头8 小奶酪从画面中间斜向走出画面外时,教师应适当放大即将走出画面外的人物。图层规律则是画面人与物的图层上下级关系,如镜头11 小奶酪和妈妈坐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和人物应存在图层的上下级关系,即公交车在上层,人物在下层,教师要注意调整人与物的上下层关系。

(2)画面动静结合:画面内容有静有动,要做到动静结合,生动自然。首先幼教数字故事画面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出现静态画面,即画面所有内容都是静止无变化的,易使幼儿注意力分散;此外,除了主人公有动作表情外,其他在画面中应有运动状态的人与物也应添加一定的动画效果,如与小奶酪一起等公交车的其他乘客、被小奶酪误认为是太阳的天上的气球、小奶酪家客厅的小花猫等,教师都应该给这些人与物添加相应的动作。

(3)空镜头调整节奏:幼教数字故事可适当使用一些空镜头画面来放慢故事节奏,因为幼儿学习能力的有限性,需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思考、想象和放松空间。如小奶酪在误认红色气球是太阳后,可使用一个看似无关紧要没有故事人物出现的小山坡风景镜头(如图3 所示),来舒缓幼儿看着小奶酪连续三次认错太阳的挫败情绪,也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来想象太阳到底长什么样子。

(4)镜头与景别适时切换:教师可使用动画制作工具中的镜头调整功能,适时地利用镜头的推、拉、移等方式切换景别,这不仅能有效表达故事情节与内容,而且让画面层次丰富不枯燥。如《小奶酪找太阳》故事每个场景的第一个镜头均使用全景来交待该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见图4);当妈妈告诉小奶酪花不是太阳时,通过推镜头切换至中景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小奶酪不开心的情绪(见图5);当小奶酪看到了太阳并描述它时,通过推镜头特写太阳来让强调太阳的形象(见图6)。

图3 小山坡风景空镜头

图4 外婆家门口场景的第一个镜头

图5 小奶酪与妈妈对话中景镜头

图6 特写太阳镜头

4.故事音画合成技巧

故事音画合成是数字故事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使数字故事呈现大打折扣,它主要包括音画剪辑、场景切换、背景音乐剪辑这三个核心要素,笔者从音画剪辑方面概括了匹配性,从场景切换和背景音乐剪辑方面总结了流畅性这两个制作技巧。

(1)匹配性:教师使用视频编辑软件时应保证故事音频(如旁白解说和角色配音)与故事画面完全匹配,两者任意一个不能超前或滞后,多媒体学习理论中的通道原则就表明了画面和声音的不匹配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2)流畅性:主要指的是场景切换的流畅性和背景音乐衔接的流畅性。首先,场景切换能给观众形成明显的间歇感印象,标志着一个完整段落的结束和另一段落的开始。[7]教师应根据分镜头脚本设计的“场景切换效果”部分使用视频编辑软件添加;此外,一个幼教数字故事会有多个背景音乐,且通常截取这些音乐的精彩片段,如果插入后不做任何处理,就会使不同音乐之间的衔接很生硬突兀,因此教师需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在每段背景音乐的头尾做淡入淡出处理。

五、结束语

笔者从技术的角度总结了适合一线幼儿教师群体制作幼教数字故事的工具、开发流程与技巧,教师要善于利用技术服务于故事叙述,切勿重技术、炫动画而忽视了故事设计本身,一个好的幼教数字故事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叙事逻辑、精彩的故事内容,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幼教数字故事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一线幼儿教师应树立信息化教学意识提升信息化教学技能,学会开发此类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背景音乐奶酪幼教
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幼教产业复苏在即,2020年CPE中国幼教展 助企业打好翻身仗
CPE中国幼教展365云展会启动,足不出户采购幼教新品
小老鼠吃奶酪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小老鼠吃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