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组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9-09-21杨慧敏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组负性支气管

赵 彤 杨慧敏 赵 宁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明显增加,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2]。据全球哮喘防治会议预计:到2025年,全球支气管哮喘患儿将增加至4亿[3-4]。目前,限于国内有限的医疗资源,绝大部分患儿停留于对疾病发作期的治疗,而对于疾病管理方面的关注则较少。绝大部分患儿和患儿家属无医学背景,无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家庭治疗和系统健康管理。优化支气管哮喘管理模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群组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5]、腹膜透析[6]、精神分裂症[7]等患者中应用效果满意。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学者将群组管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本研究笔者选择我院儿科2018年5-6月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群组管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5-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1~14岁;②病程>3个月;③儿童哮喘控制测试≤19分;④主要监护人同意参与本课题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重症肺炎、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②既往参加过支气管哮喘相关的培训或指导;③存在焦虑症、抑郁症、心境障碍等影响情绪的疾病;④拒绝参加本次研究;⑤不能完成整个干预流程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2.66±1.19)岁,病程1~9年;研究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12.48±1.16)岁,病程1~10年。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具体包括:①评估支气管哮喘患儿基本情况;②向患儿家属发放《支气管哮喘健康知识手册》和《呼吸道感染预防手册》;③协助患儿家属找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诱因,以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效避免接触过敏原;④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合适的长期预防与快速缓解的药物。研究组接受群组管理健康教育。

1.2.1 群组管理团队构建及培训

团队包括2名护理人员及4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其中1名高年资的主管护师任团队组长。干预前,团队成员先接受支气管哮喘理论知识、群组管理模式具体实施细节和评价指标等知识培训。培训时长为18学时,培训完,对团队成员实施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对患儿及家属实施群组管理健康教育。

1.2.2 群组管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群组管理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1 h。以12~15人为一小组进行干预,内容包括吸入器的使用方法、运动干预、负性情绪管理方法等。①为患儿及家属演示雾化吸入器的使用方法,告知支气管哮喘基本的护理技能,并请患儿及家属进行雾化吸入器使用操作,及时指出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②向患儿家属发放支气管哮喘病情及运动日记本,让其每日记录支气管哮喘病情及运动情况。请患儿就诊或复诊时携带此表;③与患儿及家属共同制定支气管哮喘管理计划,包括病情监测、运动计划等,明确控制目标;④调节负性情绪。告知患儿及家属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指导其学会正念疗法、冥想等调整情绪的方法,对患儿及家属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⑤出院后,患儿家属根据出院后在家庭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群组管理成员反馈,群组管理成员给予患儿家属一对一的指导,使患儿得到个体化的干预。共干预12周。

1.3 观察指标

①入组时和干预12周比较2组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焦虑情绪评估,分数越高提示患儿焦虑情况越严重[8],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抑郁情绪评估,分数越高则提示支气管哮喘患儿抑郁情况越严重[8]。②治疗依从性。通过查阅文献[9-11],咨询专家,自行设计《支气管哮喘患儿院外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并于干预12周后应用该量表评估患儿治疗依从性,分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维度,该问卷信度为0.89,效度为0.81。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SAS及SDS得分比较

入组时,2组患儿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12周后,2组SAS及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儿SAS及SDS得分比较分)

2.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注:2组比较,Z=-2.904,P=0.004

3 讨论

国内对支气管哮喘的关注多集中在短信教育管理模式[12]、家庭管理模式[13]、专科护士管理模式[14]、延续护理模式[15]等。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学者探究以患者为中心的群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12周后,研究组SAS和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研究组建群组管理团队,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支气管哮喘理论知识和雾化吸入器的操作指导。通过小组健康教育、病情及运动日记、问答互动、个体诊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干预,满足了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知识和负性情绪管理知识的需求,从而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通过群组教育获得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彻底了解了治疗依从性对预后的重要性,显著提高了患儿及家属治疗积极性,患儿及家属负性情绪和支气管哮喘管理方法均得到有效的实施,控制好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病情和管理好其负性情绪,改善患儿预后。

综上所述,群组管理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干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改善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群组负性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关系图特征在敏感群组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基于统计模型的空间群组目标空间位置计算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含2,3,5,6-四氟亚苯基负性液晶合成及液晶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