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化解孩子与老人的冲突

2019-09-20多静

心理与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阿丽咨询师来访者

多静

当孩子在发脾气时会说狠话,比如“打死某人”。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应对呢?给他讲道理,买玩具哄他开心,还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亦或是完全不理他?

儿子与姥姥的冲突

阿丽,是一个极为聪明的来访者,她也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大概在半年前,她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走入了咨询室。还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愁容。

随着咨询的深入,阿丽很快了解到,她的很多焦虑和担忧是源于自己,而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她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试着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尽管带着很多的不确定和挫败,但是,阿丽一直在坚持。

这周咨询的时候,阿丽刚一落座,就带着一脸的骄傲和兴奋告诉我,儿子和姥姥发生了一次激烈的冲突,而她非常成功地化解了这次冲突。我顿时充满好奇,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她又是如何做的。

前天下午,阿丽刚进家门就看到孩子在和姥姥对峙,阿丽的妈妈在训斥孩子,说孩子多么不懂事。孩子扯着嗓子喊:“姥姥,你赶紧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见你,我就是要打死你!”一边说一边用玩具打姥姥。

化冲突为机遇

阿丽当时有些生气,如果是以前,肯定是默认孩子做错了事,对着孩子一顿吼,和自己的妈妈一起训孩子。但是,这次阿丽提醒自己,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先试一下之前咨询中和咨询师探讨的方法。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跟孩子讨论他的情绪和发生的事情,并且一起商量怎么去应对冲突。

1看到情绪。阿丽带着孩子去了他的房间,然后和孩子坐在毯子上,去理解孩子的感受。阿丽对儿子说,我看到你跟姥姥发生了争吵,你撅着小嘴,看起来很生气。看到妈妈没有任何的责骂,儿子反而有些诧异,看着妈妈点了点头。

阿丽继续说:“每个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表现,而且还是一种有力量的表现,你能够表达生气非常棒啊。而你用玩具打人,这其实是在表达你的生气。”

孩子听到这里生气的情绪反而少了一些,开始向妈妈讲刚才发生了什么。

2回顾事实。原来是孩子拿一个玩具去碰姥姥的头,本来他是想跟姥姥闹着玩,但是手里没有轻重,把姥姥碰疼了。姥姥又是一个非常较真的人,说孩子是品质有问题、没有教养等等。后来两个人越吵越凶,孩子就开始说“打死姥姥”,甚至着急了直接拿玩具打姥姥的头。

3换位思考。以前阿丽会直接告诉儿子,打人是不对的。但是这次阿丽希望让儿子能够深刻体验和理解为什么打人是不對的。接着阿丽扮演小孩,让儿子扮演姥姥,然后重演了刚才的事情。当阿丽也用玩具碰到儿子的脑袋时,停下来问儿子会有什么感觉,是否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跟他互动。孩子好像若有所思,摸着头说,你可以用手摇一摇我胳膊,不要打我的头。阿丽点点头,然后告诉儿子,其实那个时候姥姥被玩具打到也会疼的,而且姥姥会很伤心很难过。

阿丽试着跟儿子道歉,然后让儿子体验到即使被伤害了,但是如果对方真诚表达歉意,自己会感觉舒服一些。

4讨论应对。事情还没有结束,阿丽还继续与孩子讨论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么应对。

阿丽引导孩子一起想办法,如果自己很生气了,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呢?后来,两个人一起想到,可以在家里的很多角落放置毛绒玩具,如果太生气了,就可以对着玩具发火。

5及时强化。到了晚上,真的发生了一件孩子发火的事情。孩子刚开始在看绘本,后来有些急躁就开始发脾气。这个时候对着沙发上的玩具发火。来访者没有任何的指责,而是在表扬孩子的这个表现。说孩子做得非常棒。而孩子的情绪好像很快就过去了,然后非常亲昵地跑到阿丽的身边。“我是第一次感觉到和孩子真的有那种连接感,非常的紧密,而孩子对我的态度也很好。”

讲完这些,阿丽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感觉到她从内心生发出来的价值感和愉悦感。

咨询师给了阿丽非常重要的认可,觉得她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养育孩子的案例。咨询师补充道,有机会来访者可以和母亲解释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让孩子知道两个人的冲突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双方都是有原因的,避免让孩子有过重的心理负担。

养育孩子的心得

来访者自己总结,在养育孩子方面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手妈妈”。阿丽说,自己当时非常焦虑。即使在怀孕期间看了很多书,自认为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当孩子真正降临的时候,自己仍然手足无措。总是在想我应该做什么,按照书上的说法来做。只是,很多的书本,不同的老师,给出的建议可能并不是一致的。所以,导致来访者常常陷入困惑和矛盾中。但是,当阿丽在各种育儿知识中努力学习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妈妈的天性与感知能力,忽视了作为妈妈给予孩子温暖和爱的体验。所以,导致阿丽非常的累,做了很多的事情,追求科学与精准,给了很多物质上或者身体上的照顾,却遗漏了爱的抚慰与满足。

第二个阶段,是不再那么隐藏和压抑自己的情绪。试着去表达内心的感受。但是有一个冲突比较大的阶段,比如和孩子在一起,自己感觉不开心了,就一定不能憋着,必须先让我痛快。而这个表现的结果就是容易让孩子特别敏感,害怕妈妈生气。比如有时候来访者眉头一皱,儿子就会非常着急地说“妈妈别生气”“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第三个阶段,用适当的方式和程度表达情绪,而不是任意发泄。来访者觉得自己正在从第二个阶段慢慢向第三个阶段过渡。目前虽然在摸索当中,但是,阿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猜你喜欢

阿丽咨询师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礼物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分手的理由
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也得受罚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老婆有个缠人闺蜜
同感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