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2019-09-20李军
李军
[摘要] 目的 对比探究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医院感染的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0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共154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将2018年5月及以前入院手术7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5月后入院手术7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手术室管理,予以实验组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手术指标。结果 经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效果,实验组各项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在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可通管理的实施,有效降低基层医院中设备、资金不足对手术室感染造成不良影响,提升患者院内手术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理念;二级保健院;医院感染;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c)-0107-02
术后感染是临床手术治疗中常见医院感染类型,可由于患者手术类型及麻醉类型的不同,出现各类术后感染症状,其中以手术切口感染为常见感染类型,对此情况则可通过加强环境控制、人员控制、物品控制,降低患者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需从主观方面着手,加强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提升感染预防效果[1]。因此,为对比探究在二级保健院手术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医院感染的效果及影响,2018年1—10月期间特开展该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共154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将2018年5月及以前入院手术7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5月后入院手术77例患者设为研究组。
对照组,产科41例,妇科36例,年龄范围21~57岁,平均年龄(39.05±7.24)岁;其中剖宫产术37例、腹腔镜21例,开腹子宫切除术11例,乳腺手术8例。实验组,产科40例,妇科37例,年龄范围20~59岁,平均年龄(39.54±7.36)岁;其中剖宫产手术38例、阑尾炎切除腹腔镜20例,开腹子宫切除术13例,乳腺手术6例。经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入院检查后均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经详解研究内容后确认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者;排除合并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手术室管理,根据本院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规定,由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及手术器械进行常规消毒准备、手术实施配合等措施。
予以实验组精细化管理:①组建精细化管理小组:根据各组医护人员参与意愿,选取人员组建精细化管理小组,并根据各科室护理优勢,划分各小组成员管理职责及内容,其后由院方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详细管理内容培训,并对现行手术室管理考核办法进行完善,明确表明各岗位考核标准及奖惩实施办法,通过经济奖惩的实施,有效提升小组成员管理实施积极性,确保手术室感染预防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②术前管理:管理小组在接到患者手术安排通知后,需立即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术式选择,制定相应精细化管理措施,有特殊需要的提前告知消毒供应室,做好准备,确保手术实施中所用器械的有效到位。仔细检查所有设备,确保正常运转。术前0.5 h,用消毒液擦拭物表及装备,降低感染风险。开启空调调节适宜的温度。严格控制着装,所有人务必规范戴好口罩、帽子,洗手衣扎入洗手裤,不能戴任何首饰。为患者输入加温液体。认真检查、清点所有器械、物品的有效期,化学监测是否合格,确保数量准确无误、质量过关。杜绝因设备、器械清点不到位或故障而延长手术时间[3]。③术中管理:规范实施外科手消毒、穿好手术衣、戴好外科手套后方可开始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在手术实施时,需进行详细手术器械皿分类,将未使用器械与污染器械分类存放,避免感染的发生;在手术进行时,积极配合主刀医师施术,完成器械传递、擦汗、体征监测、麻醉监测等措施,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切口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引发感染。在手术结束后,进行引流管、导尿管放置及撤下气管插管时,应注意操作力度,避免对输尿管黏膜及气道黏膜造成刺激或损伤,增加后续感染风险[4]。④术后管理:手术结束,患者转出手术室后,由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及设备进行清点,并在清理手术室污染物及卫生情况后,将所有手术器械送至消毒供应科进行消毒管理[5]。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手术指标。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包括手术室消毒合格率、空气质量合格率及污染物处理合格率,由精细化管理小组进行术前、术后排查,并进行评定。
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院内治疗时间。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对比
经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效果,实验组各项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感染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见表2。
2.3 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见表3。
3 讨论
手术感染作为临床医院感染中常见感染类型,对于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均具有较大不良影响,故需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经对比两组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效果,实验组各项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分析原因:在基层医院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可在基层医院现有人力资源及物资储备基础上,通过精细化管理小组的组建,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供基础,并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各手术环节中各类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开展,如经过术前手术室消毒准备、器械准备措施的开展,从源头上有效避免患者手术感染风险;经术中消毒管理、手术配合措施的开展,监督手术参与人员积极做好各项手术消毒工作,并通过手术配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患者术中感染风险;经术后手术室清理管理措施的开展,有效清理各类手术污染物,减少医院感染污染源。故可从各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更为精细的消毒预防管理,进而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有效恢复[6]。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通过管理的实施,有效降低基层医院中设备、资金不足对手术室感染造成不良影響,提升患者院内手术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有效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周妤艳,林贇,余国珍,等.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预防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593-4594.
[2] 陈珍梅.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感染的控制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149-151.
[3] 何秀莲,冯惠琼,沈利华,等精细化流程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5):154-157.
[4] 张秋玲.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2):1879-1880.
[5] 李颐,钟雯,祝玲娟,等.精细化管理在介入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0):170-172.
[6] 公冶金燕,王小妹.探究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精细管理的应用效果[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4400-4402.
(收稿日期: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