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综艺”现状研究综述
2019-09-20遆利萍白军芳
遆利萍 白军芳
【摘要】近年来,电视文化生态发生着转变:“慢综艺”逐渐成为新宠,如一股清流闯入了人们的视线。慢综艺努力引导受众放下眼前的“苟且”,引领着受众的精神世界,把目光投向诗和远方,同时也掀起一股对慢综艺研究和解读的浪潮,无论是整体性观照研究还是个案分析,都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本文从CNKI中收录的从2107至今的219篇文献进行综述,依次从慢综艺节目在时代背景下兴起的起因,从传播学、心理学分析成功的因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跨文化背景下的创新与融合以及未来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梳理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成果,适当尝试为今后的慢综艺發展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慢综艺;电视节目;研究综述
项目名称:传播学研究生课程中的创新理念教改研究,项目编号:XAGDYJ160221,导师:白军芳
一、“慢综艺”研究缘起
“慢综艺”起因是立项之初不受待见的《向往的生活》意外受到观众喜爱,安景璐对慢综艺这样下定义:慢综艺是指在减少干预、还原本真的前提下,以观察式记录为主,节奏相对缓慢,贴近真实生活,画风清新自然,容易产生情感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2018年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共上线197档网综,纷繁、雷同的节目争夺着稀缺的受众注意力,不难发现,“慢综艺”的发展速度其实一点儿都不慢,并且在一众节目实战中,迅速形成了一套慢综艺独有的叙事体,可谓博尽了眼球。调查研究学者对慢综艺的反思与总结,整理问题和文献,分析如何提升受众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些问题能够让慢综艺成长的更好。
二、“慢综艺”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慢综艺研究从2017年开始发展,引起大批学者对这个概念的青睐,本文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相关研究,通过主题检索包含“慢综艺”共有219篇,2016年仅1篇文献,2017年35篇,2018年142篇,2019年上半年41篇,下面我将对“慢综艺”的研究做统计分析。
(1)历时性研究
2016年(萌芽时期)
2016年是慢综艺研究萌芽时期,是以综艺《我们来了》为例,提出“在综艺节目以男性户外对抗为主的大环境下,以女性为主要关照的角度体现女性的优雅与温婉形象,成为受欢迎话题度较高的原因。
2017年(初盛时期)
本阶段的文献研究开始与文化内涵和传播学角度结合,在分析“慢综艺”节目特色分析,文化策略记忆成功要素分析基础上,从传播学受众角度研究,文献更有说服力和深度。例如刘榕的《从受众角度分析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被下载量达到3552次,被引用14次,文中提出节目的爆发离不开对观众深层需求的精准把握,作者试图从受众入手分析该节目成功之处。
2018年(鼎盛时期)
本阶段的研究趋于成熟,研究领域涉及传播学更深层次理论,注重人文情怀的连接,最有特点的现象是“慢综艺”集中扎堆、同质化严重现象引发研究者开始反思现状,提出存在问题与弊端,提出未来节目发展方向与改革。在分析当下现象的原因基础上,提出创新与突破,落实本土化,坚持以内容为王的观点。
2019年(冷静时期)
经过如雨后春笋般的研究时期,关于慢综艺学者开始进入冷静思考阶段,提出慢综艺的发展困境与创新思路。
(2)共时性研究
共献关键词出现频率4次以上,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慢综艺”热播原因(人生感悟、可看性、嘉宾话题、传播策略)、个案分析(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我家那小子)、制作理念(制作团队、节目策划、后期制作)。
(二)国外慢综艺研究状况
韩国是“慢综艺”主要发源地,在综艺节目学术研究上更加深入和全面。《向往的生活》翻版韩国《三时三餐》;《中餐厅》翻版韩国《尹食堂》;《亲爱的客栈》翻版韩国《孝利家民宿》等等。本文通过韩国教育情报院RISS:www.riss.kr网站检索论文是中国的4倍,学术论文26550篇,期刊论文14329篇。
《孝利家民宿》是韩国掀起慢综艺的巅峰之作,2018年韩国庆熙大学FAN BO.FAN BO在《Healing in a variety show : Focused on JTBC “Hyoris Homestay”》研究中提到“慢综艺概念”:此类节目让现代人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追求在节目中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使最稀疏平常的日常细节和不去刻意讨好观众的真实自然显得更加治愈人心。韩国弘益大学硕士李钟瑞利用“桑德意识形态”表述了对“慢综艺”的理解:嘉宾采取了回避直接面对镜头的姿态,回避与镜头的正面对峙。他研究《三时三餐》热播对社会环境引起的变化,与我国只针对节目表面不同,他与韩国国民生活质量相连,通过调查分析一档综艺的影响,分别从社会文化层面、食物的背景文化作为战略服务长远规划的组成部分。
三、对“慢综艺”节目兴起原因研究
有关“慢综艺”节目兴起原因的研究,多数学者的结论不谋而合,总体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对生活焦虑的转移
袁菱歌在《大众文化视阀下韩国“慢综艺”的研究》中提到,《职场人别慌——中国职场生存压力详解2018》报告,迷茫成为职场人压力最为重要的源头,近40.4%的人希望远离喧嚣,在充满贫富差距、婚恋危机等问题的社会生活下,人们对竞争和对抗感到厌倦,这种情绪同样也投射到电视节目中,“慢综艺”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应运而生。
(二)对明星隐私的窥探
陈心怡在《对电视“慢综艺”真人秀的思考与分析》提出,日常媒体塑造符号化的明星偶像来俘获受众,明星本身也被赋予各种人设,真人秀削弱了偶像光环,将明星还原于大众普通人。《向往的生活》里,黄磊没有了北影教师、小资的文艺气质,彻底变成了一个粗糙的乡村大叔,《奇遇人生》里春夏讲述自己原生态不幸福的家庭导致她的不安全感和极度敏感的性格,展现了一个明星光环下的脆弱形象。
(三)传播学视角下的受众需求
学者站在传播学视角下从受众角度分析,一是受众理论,从补偿心理、期待和好奇心心理、安逸心理方面的心理需求到归属需要、人文情怀的精神需求分析人们做为群体的一员要寻找到共鸣和慰藉。二是使用与满足理论:观众青睐慢综艺是基于娱乐消遣的需求、认知的需求、从众的需求。
(四)国家文化自信政策的提倡
2017年广电总局下达“鼓励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安景璐在《当议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慢综艺的现状与发展》提到,慢综艺是文娱节目国家政策演变的产物,在契合大时代主旋律以及弘扬正能量的前提,其思想内核与国家文化战略所倡导的理念相吻合,如《亲爱的客栈》宣扬人与人交往中的人情味与温暖,《向往的生活》以勤俭朴素、返璞归真为主题思想,《见字如面》《朗读者》彰显民族传统文化自信。
四、对“慢综艺”存在问题研究
近两年慢综艺发展势头过度迅猛,引起学术研究者对目前存在问题基本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新颖和原创,同质化严重且抄袭成风,缺乏本土化融合,导致节目质量良莠不齐。“慢综艺”的节目类型过于单一,以阅读类和民宿真人秀类、旅游为主。
(二)明星“秀”痕迹严重,“秀”已经成为慢综艺的又一大弊病,不少明星情侣和夫妇上过综艺节目就分手和离婚,甚至隐瞒离婚真相合体秀恩爱误导观众,让观众常常发出“再也不相信爱情”的感叹。
(三)明星与观众陷入交易式慢综艺的怪圈,缺乏获得感,明星们通过真人秀节目谋取高价片酬,完成人设,增加大众好感度,登上热搜排行榜。
(四)强行煽情的痕迹很明显,以《向往的生活》为例,很多细节体现嘉宾互动较少,缺少共同的话题,多数是在何炅老師的强行故意带动下,才生出一些煽情的意味催泪,可惜一切并不浑然天成。
(五)商业化痕迹与生活场景的矛盾。在“慢综艺”塑造的生活场景中,广告的生硬、过度摧毁节目堆砌的生活化,试想谁会一边做饭一边自言自语夸油烟机,哪家餐厅门口挂洗洁精的牌子,《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一期节目里嘉宾至少要喝5瓶牛奶不停的再重复品牌,而国外慢综艺都会将品牌遮住,避免过度商业化。
五、“慢综艺”改革方向提出的策略
(一)保持节目的初衷,坚持内容为王。丰富“慢综艺”的创意源,离不开PGC和UGC的融合发展,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受众协同创新。
(二)增强节目真实性,控制“秀”的成分,严格筛选节目嘉宾的文化水平及形象的正能量。
(三)创新具有我国特色的节目形式,增强文化内涵底蕴。内涵是慢综艺节目的生命力核心,慢综艺节目作为新推出的综艺节目生态形式,不能过于追求功利,而要始终将文内涵作为节目制作的内核。
六、剖析“慢综艺”研究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建议
(一)研究价值上,过于注重定性研究和个案分析,分析结果难出新意,学者热衷于对各时期流量大、话题度高的娱乐节目进行分析,指出的发展策略缺乏新意,而缺少从受众角度考虑制作节目。
(二)研究层面上,研究者思维雷同,大多数是从一个节目的成功因素,存在问题,改革方向三个方面,并没有深入节目的精神,针对评分高但是话题热度,比如《奇遇人生》更多涉及到自然环境、动物保护、老人关怀等话题,思想深度较高,但是研究者较少。
在对“慢综艺”节目的研究中,应扩宽对其研究的范围,突破传统的局限,多角度、多深度挖掘进行分析:
(1)将节目与媒介生态学相联系、与国家社会文化联系,增强节目的深度与意义,从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出发,平衡三者关系。
(2)建立合理的节目评估体系,而不是一味的吹捧某档节目,深度思考节目的意义,不是单纯的娱乐,拒绝节目品质的低俗化,传播正能量,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3)研究发展改革上,提倡在每期主题内容的构造中,有主题性的引导,也不是每次都是流水账一样记录吃喝拉撒,纯粹是窥探明星隐私的一部生活日记。现阶段明星没有好的作品一味扎堆综艺,赚足眼球和金钱,没有任何价值意义。
七、结语
传播有内涵的价值观,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电视娱乐节目应不断改进与完善,也使研究者的思考更加理性,抛掉“戏很多”的戏剧冲突,“慢综艺”的生命力来源于生活共享,让观众通过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形成意想不到的深层共鸣。
参考文献:
[1] 田瑶.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综述[J].《今传媒》,2014年第7期
[2] 安景璐.当议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慢综艺的现状与发展[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3] 袁菱歌.大众文化视阀下韩国“慢综艺”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4] 孔令顺:深度娱乐:讲坛类电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J].《声屏世界》.2007年第11期
[5] 刘榕.从受众角度分析国内观察类慢综艺节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8期
[6] 黄莎莎.从受众角度考察“慢综艺”的热播动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7] 郭修远.慢综艺的价值传导与艺术表达.[J].《中国电视》2018年第4期
[8] 艾瑞网. 2018中国综艺行业报告[R].2018
[9] 夏海宁.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国内“慢综艺”的走红以《向往的生活》为例[D].聊城.聊城大学
[10]蔡雯婷.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慢综艺”节目的有效传播[D].上海:上海理工大学,2018.
作者简介:遆利萍(1991.6—),女,汉,河南,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安工业大学,710021,新媒体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