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课堂上“弱势群体”的研究
2019-09-20岑光言
岑光言
摘 要 数学教学中的“弱势群体”是一些基礎较弱,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不好,思维品质欠佳,成绩提升较慢的学生。数学学习的弱势群体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教育、教学对象,必须多管齐下,综合管理。
关键词 数学教学;弱势群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0-0149-01
现阶段正处于新课程改革的高速发展时期,秉承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们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注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倡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并且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倘若把一堂课称为一支乐队的话,教师无疑就是乐队中的首席,而弱势群体则是需要着重关注的,只有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这个乐队才能和谐。
一、“弱势群体”在数学课堂中的现状以及成因
从在一些小学中所进行的抽样调查所显示的结果来看,一个常规的班集体中(指的是没有特殊筛选出特长班和提优班的基础下),班级中的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也就是本文所提到的弱势群体),一般情况下是按1:3:1的比例进行正态分布的。所以,在一个人数为五十人的班级里面,应当有十人左右的弱势群体值得我们去关注。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随着学生年级的逐年升高,班级中的“弱势群体”队伍不断庞大,临近毕业的时候又随着教师辅导力度的加强而又降低,同一年级中的各个班级由于教师能力的不同而导致各个班级中“弱势群体”的数量有着较大差异。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这一些学生有一部分存在学习理解方面的困难,有一部分是胆小内向,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部分是不擅长和人合作交流,总是沉默寡言;有一部分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无法集中精力甚至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这些同学的成绩通常情况下是在及格和不及格的边缘徘徊。
造成班级中出现“弱势群体”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第一,学生们的自身原因。比如智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与同龄人相比出现了滞后的现象、性格懦弱内向、在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比较薄弱,从而造成了学习困难的现象;第二,教师在进行教学道德时候采用了不妥当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和伤害,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心理和厌烦的情绪,无法提起兴趣去进行学习;第三,缺乏家庭教育或者是家庭教育不到位。这种情况在农村留守儿童、城镇贫困家庭、单亲家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孩子的家长对他们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不够重视,再加上之前不够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不好的学习习惯,造就了“弱势群体”的学生。
二、改善数学课堂中“弱势群体”现状的措施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给予“弱势群体”关爱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都需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而在数学课堂中这种两级分化则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教鞭之下有瓦特,教师的冷眼中有牛顿,教师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的人格,能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之下,“弱势群体”一定能够克服自身的弱点,变得强大起来。
(二)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尽可能给“弱势群体”一些机会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索的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那些头脑灵活、善于动手、活泼外向、学习基本工扎实的学生就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在课堂上可以如鱼得水般的施展他们的才华,锻炼他们的能力,但是平日里性格比较内向,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没有进行真正的实践探究。长期以往,他们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是导致新课改之后“两极分化”严重,“弱势群体”庞大的原因之一。
(三)课下对“弱势群体”加强个别辅导
首先要对“弱势群体”进行心理辅导。“弱势群体”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教师需要做成为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和分析每位同学的实际表现,寻找时机,多找时间和学生们谈心,了解他们暂时不能顺利完成自主合作学习的心理原因以及客观原因。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个别辅导、集体辅导和教学过程中的鼓励等方式改变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运用耐心、热心、细心、爱心,帮助“弱势群体”进行自我调节,让他们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进而利于挖掘并发展自身的潜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融入班级课堂的讨论中,和同学们一起享受喜悦。其次要对“弱势群体”进行学习辅导。“弱势群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而产生一定困难,课堂上的照顾固然是非常重要,但是课后的单独辅导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平常的辅导中根据“弱势群体”的自身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如此就可以减轻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难度,同时也可以增强自信心,让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进行数学的学习。
三、结束语
“弱势群体”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弱势群体”主观构建化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关注“弱势群体”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避免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由于小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复杂性的限制,对他们进行教育转化必然会是一个复杂并且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4]。但是只要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措施,并且持续贯彻执行,不轻言放弃,校园里的“弱势群体”必然可以由弱变强,重新燃起自信的火焰,让所有的学生们都能一起茁壮成长,一起为和谐数学课堂谱写华美乐章。
参考文献:
[1]李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关爱弱势学生群体[J].西部素质教育,2017,3(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