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模型指导下的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干部职业素养提升研究
2019-09-20刘新新
刘新新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服务企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何提升这些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采用胜任力理论对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尽心探讨,以期达到通过培养职业素养来提升信息服務企业管理绩效的目的。
【关键词】洋葱模型;信息服务企业;职业素养
人力资本继经济资本、技术资本之后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资源。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往往意味着公司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而在人才队伍中,中层管理人才承担着管理、决策、实施、监督等多方面的职责。处于较为关键的位置,对于企业战略的有效执行、企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提升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的信息服务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且信息服务企业效益高、污染少,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信息服务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信息服务公司的绩效对于我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职业素养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还是归于绩效的提升,对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流于形式,要扎根岗位、突出实效,要关注高绩效管理人员的特征和表现。胜任力理论的研究就是着眼于绩优者和一般者的核心差异。最初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他在1973年发表的文章《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传统的智商测验无法预测一个人在岗位上的实际表现,要用胜任力的测量来代替传统的智商测验。麦克莱兰对胜任力的定义是:胜任力是与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和动机。该理论一经提出便获得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引入胜任力理论可以有效避免职业素养的培养泛化、表面化,让企业真实感受到职业素养提升之后对于企业管理经营状况的改变,激励他们更加重视职业素养的教育培训工作。
本研究借用的胜任力模型是邓晓亮在他的学位论文《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中所构建的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括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下属培养能力、领导能力和成就意识六项胜任力要素。但这些胜任力并不在同一层面上,因此对于这些胜任力的培养也不宜采用统一的模式平均用力,而要根据其特征采用针对性强的培训方法。本研究采用洋葱模型对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进行分类定位,制定不同的提升措施。
美国学者Boyatzi通过对胜任力理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洋葱模型。如图所示,从内至外分别是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等。洋葱模型将胜任力模型隐喻为从内到外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越偏内层越难以观察和评估。最外层的是知识与技能,越偏外层越容易观察到,也更容易培养。
对照洋葱模型,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下属培养能力和领导能力是技能与知识层面的,属于洋葱的外层,较容易培训。而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成就意识属于较为内层的意识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更多的要培养而非培训。
一、外层部分
下属培养能力和领导能力。外层的胜任力较容易观察到,因此要充分利用考核评价来促进它们的发展。同时由于外层的胜任力在个性特征中处于较为浅层的部分,短期内较容易改变,因此要充分利用培训等方式来进行有效提升。
这两种能力其实存在一定的重合,前者更关注对下属的支持,后者更关注对下属的引导和监督。
(一)下属培养能力。信息服务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很多中层管理者都是从技术岗位上成长起来的,他们专业能力固然很强,但不一定懂得如何将这些专业能力传递给其他人。同时对于员工的心理发展和职业成长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关注,这些都导致部分中层管理者是一个优秀的执行者,但无法有效带动一个团队的投入。信息服务企业要狠抓中层管理者的下属培养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层管理者不仅要考核业绩,更要建立配套机制,对中层管理者下属培养的效果也建立目标任务、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制度,这是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注。才外还要防止部分管理者担心培养下属能力会威胁到自身的地位,启发他们将团队的成绩当成自己的成绩,以团队的发展为己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面对挑战。
(二)领导能力。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要持续关注中层管理者领导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管人、管事、管工作的综合管理素质。加大考核力度,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可以开发培养领导能力的内训师,将经验丰富、领导得力的中层管理者推上讲台,让他们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升中层管理队伍的领导能力素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靠讲课和培训是不够的,要鼓励中层管理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提升绩效。
二、内层部分
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成就意识。深层次胜任力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多使用企业文化等软环境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服务意识。在企业管理中,中层管理人员承担了执行企业发展战略、为客户提供更优的服务质量和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的任务。他们的服务意识也从一个侧面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行业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可以用“内外兼修”来形容。首先要将服务意识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信息服务企业多属于高新企业,成立时间较短,管理人员普遍年轻化,企业要针对年轻人的心理性格特点来进行服务意识的培养。服务意识不仅限于企业内部,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将服务的对象从员工延申到客户和其他人。
(二)责任意识。企业要建立健全中层管理者责任问责机制,经常性的对中层管理者的工作责任意识进行检查、教育和培训。同时要塑造提升责任意识的环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途径促进中层管理者责任意识的加强。
(三)成本意识。成本管理是加强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中层管理者更要时刻牢记成本意识。首先要在中层管理者中强化成本费用控制的认识。尤其对于那些与成本发生密切关系的中层管理者视为成本控制的核心主体,让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管理工作和成本下降之间的密切联系,让他们为员工做好重要的示范作用。成本控制要体现在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中,中层管理者要主动与员工沟通,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浪费及不合理使用现象。
此外还要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工具,制定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成本降低目标和计划,层层细化,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中层管理者身上,使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能树立起良好的成本意识。
同时还要建立浓厚的节约氛围。要强化勤俭节约的价值观,这与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构建节约型社会也是一致的。除了教育之外,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对于节约贡献突出的中层管理者要给予褒扬,只有完善的制度建设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成本意识的树立。
(四)成就意识。成就意识是不断推动中层管理者追求卓越,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提升中层管理者的成就意识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首先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目标在成就意识的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标过低,毫不费力就能达到,难以起到对人的激励作用,而目标过高,达成的几率很低,也难以激发人们为之奋斗。所以要制定既与公司目标一致,又略微超出个人能力水平的目标,以利于激发人的潜能,提升工作绩效,促进成就意识的培养。
其次是建立合理的归因机制。工作中难免遇到挫折,耐挫能力也是成就意识的重要部分。当人遇到困难能够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条件不成熟等暂时性的因素,往往就能保持较高的成就意识;相反如果遇到困难就觉得任务不可能,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那么就会使成就意识受到打击。要鼓励中层管理者多做可控归因,避免不可控归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服务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内容丰富,分为内外两个层次。通过针对不同层次胜任力的针对性提升措施,可以改善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提升工作绩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