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吉利吉思中文史料要注

2019-09-20李鳴飛

欧亚学刊 2019年1期

李鳴飛

吉爾吉斯人歷史悠久,在中文史書中早有記載。元代史料如《元朝秘史》、《聖武親征錄》、《元史》及元代政書、文集、筆記中對吉爾吉斯也多有記載,寫作“吉利吉思”、“乞兒吉思”等。本文對元代與吉爾吉斯相關的中文史料進行搜集、整理和簡單注釋。

吉爾吉斯人歷史悠久,在中文史書中早有記載。《史記》中稱其爲“鬲昆”,《漢書》稱其爲“鬲昆”、“堅昆”,其後又被譯爲“紇骨”、“契骨”、“紇扢斯”、“黠戛斯”。在元代,常見的譯名是“吉利吉思”和“乞兒吉思”,除此之外還有“乞里吉思”、“乞力吉思”、“乞而吉思”、“乞里乞思”、“乞兒乞思”、“乞列吉思”、“乞思吉思”、“吉列吉思”、“怯里吉思”等譯法,清代史官修訂譯名時,又將其改譯爲“奇爾濟蘇”。本文擬對元代與吉爾吉斯相關的中文史料進行搜集、整理和簡單注釋。

一、《元朝秘史》及《聖武親征錄》所見史料

《元朝秘史》卷一〇第239 節a由於《元朝秘史》第239 節總譯內容與原文有所不同,沒有包含原文中的各部族名,因此此處在原文基礎上注釋,後附總譯。原文中表示發音的上標小字“舌”和“中”,因與文意無關,爲方便起見略去。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中華書局,2012 年,第313—315 頁。

[1]斡亦剌 又譯爲外剌、猥剌,複數寫作斡亦剌惕,屬於蒙古語族部落,根據《史集·部族志·斡亦剌惕部落》記載,主要在謙河(葉尼塞河)上游活動。a參見〔波斯〕拉施特主編,余大鈞、周建奇譯:《史集》(以下簡稱《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商務印書館,1983 年,第192—198 頁。蒙古國發現的《釋迦院碑》顯示斡亦剌部夏營在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兒河北岸。b參見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中國史研究》1979 年第1 期;後收入《穹廬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392—394 頁。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社會科學戰線》1978 年第3 期;後收入《元蒙史劄》,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年,第292—293 頁。斡亦剌部由四個分支部落組成,是半遊牧、半狩獵部落。元末,斡亦剌部由四千戶發展爲四萬戶。在明代成爲強大部落,又譯爲瓦剌。c參見余大鈞譯注:《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184 頁。

[2]忽都合別乞 《元朝秘史》又譯爲忽禿合·別乞,《聖武親征錄》、《元史·太祖紀》譯作忽都花·別吉。斡亦剌部首領兼巫師,故稱“別乞”。曾多次帶領斡亦剌部與成吉思汗作戰。歸附朮赤後,成吉思汗命他統領斡亦剌惕四千戶,并以女兒賜嫁予其子。d參見余大鈞譯注:《蒙古秘史》,第184 頁。

[3]失黑失惕 謙河上源華克木河上源錫什錫德河流域。《元朝秘史》第144 節作“失思吉思”。a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第134 頁。

[4]不里牙惕 今貝加爾湖以東的布里亞特人。

[5]巴兒渾 即隋唐時期的拔野古,根據史書記載,該部落在隋唐時期屬於鐵勒。b《隋書》卷八四《北狄傳》,中華書局,1973 年,第1879 頁。《新唐書》卷二一七上《回鶻上》,中華書局,1975 年,第6111 頁。在蒙古時期應已經蒙古化了。《史集·部族志·巴兒忽惕、豁里和禿剌思部落》載:“這些部落彼此接近。他們被稱爲巴兒忽惕,是由於他們的營地和住所位於薛靈哥河彼岸,在住有蒙古人并被稱爲巴兒忽真—脫窟木地區的極邊。”c《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198 頁。巴兒渾部落主要在貝加爾湖以東的巴爾古津河流域活動。d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394 頁。

[6]兀兒速惕 《元史·地理志》作“烏斯”,載其“因水爲名,在吉利吉思東,謙河之北。其俗每歲六月上旬,刑白馬牛羊,灑馬湩,咸就烏斯沐漣以祭河神,謂其始祖所從出故也”e《元史》卷六三《地理六·西北地附錄》,中華書局,1976 年,第1574 頁。。《史集》譯作“兀剌速惕”。《史集·部族志·兀剌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部落》載:“這些部落類似於蒙古人;他們以熟悉蒙古藥劑、用蒙古[方法]很好地治病聞名於世。他們也被稱爲森林部落,因爲他們住在乞兒吉思人和謙謙州人地區的森林里。……這些部落[兀剌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的國土,[位於]乞兒吉思人的彼方約一個月的途程處。”f《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01 頁。由此可見兀兒速惕部在乞兒吉思部落以北活動。《聖武親征錄》作“烏思”g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七四,《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上海古籍書店,1983 年。;《元史·英宗紀》作“兀兒速”h《元史》,第613 頁。;《劉哈剌八都魯傳》作“兀速”i《元史》卷一六九《劉哈剌八都魯傳》,第3975 頁。。韓儒林認爲兀兒速惕部主要在薩彥嶺北萬山中活動。j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394 頁。韓百詩認爲烏斯一名可能來自葉尼塞河上游右側的支流,該支流上還有名爲上烏薩鎮和下烏薩鎮的雙鎮。kHambis, “Notes sur trois tribus de l’Yenissei superieur: les Us, Qapqanas et Talangut”, Journal Asiatique, Vol. 245, 1957, pp. 25-36. 該文由耿昇漢譯,收入《法國西域史學精粹》。韓百詩:《葉尼塞河上游三部族考》,耿昇譯:《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年,第468 頁。

[7]合卜合納思 《元史·地理志》作“撼合納”,載:“撼合納猶言布囊也,蓋口小腹巨,地形類此,因以爲名。在烏斯東,謙河之源所從出也。其境上惟有二山口可出入,山水林樾,險阻爲甚,野獸多而畜字少。貧民無恒產者,皆以樺皮作廬帳,以白鹿負其行裝,取鹿乳,採松實,及劚山丹、芍藥等根爲食。冬月亦乘木馬出獵。”l《元史》卷六三《地理六·西北地附錄》,第1574 頁。《聖武親征錄》作“憾哈納思”。m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七四。《元史》亦作“憨哈納思”。n《元史》卷二七《英宗紀》,第613 頁;卷一六九《劉哈剌八都魯傳》,第3975 頁。根據《元史·地理志》所載,學者認爲合卜合納思部的居住地應在謙河北源貝克木河谷地。o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395 頁。陳得芝:《元嶺北行省諸驛道考》,《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一期,1977 年;後收入《蒙元史研究叢稿》,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16 頁。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294 頁。柯立夫曾撰文“Qabqanas~Qamqanas”,搜集了關於合卜合納思的漢文資料。pF. W. Cleaves, “Qabqanas~Qamqana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9, 1956: 3, pp. 390-406.韓百詩的“Notes sur trois tribus de l’Yenissei superieur: les Us, Qapqanas et Talangut”一文討論了合卜合納思的居住地、詞源等問題。a韓百詩:《葉尼塞河上游三部族考》,耿昇譯:《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第473 頁。

[8]康合思 《史集·部族志·塔塔兒部落》載:“這些河匯流成昂可剌—沐漣河……該河鄰近一座名爲康合思的城,并在那裏與謙河匯流。這座城屬於乞兒吉思地區。”b《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165 頁。康合思應在昂哥剌河流域。

[9]禿巴昔 部落名,應爲禿巴思,因爲加上了蒙古語的格助詞 ,所以音寫爲禿巴昔。即唐代的都波、都播,今天生活在唐努烏梁海的圖瓦人,《南村輟耕錄》中譯爲“禿八”。c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氏族》,中華書局,2004 年,第13 頁。在今貝加爾湖以西、葉尼塞河以東活動。d參見韓儒林:《唐代都波新探》,《穹廬集》,第384 頁。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293 頁。

[10]乞而吉速惕 即乞兒吉思的複數,主要在葉尼塞河上游的米努辛斯克平原及唐努烏梁海盆地活動。《史記》中稱其爲“鬲昆”,《漢書》稱其爲“鬲昆”、“堅昆”,其後又被譯爲“紇骨”、“契骨”、“紇扢斯”、“黠戛斯”。在元代,常見的譯名是“吉利吉思”和“乞兒吉思”,除此之外還有“乞里吉思”、“乞力吉思”、“乞里乞思”、“乞兒乞思”、“乞列吉思”、“乞思吉思”、“吉列吉思”、“怯里吉思”等譯法,清代史官修訂譯名時,又將其改譯爲“奇爾濟蘇”,是北方森林部落之一。《史集·部族志·乞兒吉思部落》載:“乞兒吉思和謙謙州爲相鄰的兩個地區;這兩個地區構成一個地域。謙謙州是一條大河,這個地區一方面與蒙古斯坦相接,它的一條邊界與泰亦赤兀惕諸部所在的薛靈哥河[流域]相接;[另]一方面與一條稱爲昂可剌—沐漣的大河[流域]相接,直抵亦必兒—失必兒地區邊境。”e《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5 頁。關於吉利吉思的研究,參見韓儒林、周清澍、陳得芝等人相關論文。f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388—436 頁。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290—313 頁。陳得芝:《元嶺北行省諸驛道考》,《蒙元史研究叢稿》,第3—18 頁。

[11]也迪亦納勒 《聖武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野牒亦納里”,以之爲部落名。g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五七—五八。《元史》卷一,第14 頁。學者認爲應爲部落首領名,可以還原爲Yedi-ïnal。h烏蘭:《蒙古征服乞兒吉思史實的幾個問題》,《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 年第2 期,第60 頁。其中亦納勒爲部落首領尊號,《史集·部族志·乞兒吉思部落》載:“他們君主的尊號均爲亦納勒,儘管每個君主另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地區中的顯貴姓氏爲也迪,它的君主爲……[缺]。”i《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6 頁。

[12]阿勒迪額兒 《聖武親征錄》、《元史·太祖紀》作“阿里替也兒”,以之爲部落名。j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五七—五八。《元史》卷一,第14 頁。學者認爲應爲部落首領名,可以還原爲Altïyer。k烏蘭:《蒙古征服乞兒吉思史實的幾個問題》,第60 頁。《史集》載:“另一地區爲也迪—斡倫,該處君主名爲兀鲁思·亦納勒。”也迪—斡倫意爲“七處”、“七地”l《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6 頁。,或即“阿勒迪額兒”。

[13]斡列別克的斤 “别克”、“的斤”均爲突厥語首領頭銜,疑即《史集》所載“兀鲁思·亦纳勒”。m《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6 頁。

[14]失必兒 林木中百姓最北部的部族之一。《史集·部族志·乞兒吉思部落》載:“昂哥剌河流到亦必兒—失必兒部地區的邊界。”a《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5 頁。

[15]客思的音 《聖武親征錄》譯爲“客失的迷”。《史集》中記載了這一部落,參見注[6]。最早在克木池克河右岸的突厥文摩崖石刻中就出現了這一部族名keshdim,摩崖石刻正對克木池克河左岸支流亦失克木河匯入的入口處。客思的音部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鄂畢河上游北部。b參見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397—398 頁。

[16]巴亦惕 《元史》多譯爲“伯牙吾台”,《南村輟耕錄》譯爲“伯要歹”。《史集·部族志·乞兒吉思部落》載:“乞兒吉思和謙謙州爲相鄰的两个地區;这两个地區构成一个地域。……豁里、巴兒忽、禿馬惕和巴牙兀黑等部,其中有的是蒙古人,居住在巴兒忽真—脱窟木地區,也鄰近这个地區。”c《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5—246 頁。巴牙兀黑即巴亦惕。這個部名後來作爲地名保留下來,在現在的伊爾庫茨克西北,貝加爾湖以西不遠處。d參見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299 頁。

[17]禿合思 活動區域爲薩彥阿爾泰地區,在乞兒吉思和謙謙州以西。e參見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304 頁。

[18]田列克 《秘史》第207 節譯爲“帖良古惕”,成吉思汗登基後,把帖良古惕部人劃歸八鄰部的豁兒赤管轄。f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第265 頁。《經世大典》譯作“帖烈困禿”g《永樂大典》卷一九四一九《站赤四》葉三,中華書局影印本第八冊,1986 年,第7213 頁。,《聖武親征錄》譯作“帖良兀”h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七四。,《史集·部族志·兀剌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部落》的記載參見注[6]。帖良兀部的活動區域主要在鄂畢河上游額爾齊斯河東部。居地在今戈爾諾—阿爾泰自治州。i參見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398—399 頁。亦可參見韓百詩的研究。j參見韓百詩:《葉尼塞河上游三部族考》,耿昇譯:《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第474—478 頁。

[19]脫額列思 《元朝秘史》第207 節譯爲“脫斡劣思”,成吉思汗登基後,把脫斡劣思部人劃歸八鄰部的豁兒赤管轄。k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第265 頁。《史集·部族志·巴兒忽惕、豁里和禿剌思部落》的記載參見注[5]。根據《史集》記載,禿剌思部原本居住在貝加爾湖以東的巴爾古津河流域。應在劃歸豁兒赤管轄後,遷至額爾齊斯河以東地區。

[20]塔思 哈薩克人中的一部。l伯希和著,耿昇譯:《卡爾梅克史評注》,中華書局,1994 年,第41 頁。

[21]巴只吉 《史集》譯作“巴失吉兒惕”,《史集·朮赤汗傳》記載:“[還]在早先,成吉思汗就曾命令朮赤出師征服北方的一些國家,即客剌兒、巴失吉兒惕……。”m《史集》第二卷,第140 頁。《柏朗嘉賓蒙古行紀》載:“巴失乞耳人,即大匈牙利人。”n耿昇譯:《柏朗嘉賓蒙古行紀》,中華書局,1985 年,第93 頁。即今天的烏拉爾地區的巴什基爾人。o耿昇譯:《柏朗嘉賓蒙古行紀》,第145 頁,注釋116。《魯布魯克東行紀》:“叫做扎牙黑的大河(烏拉爾河),它來自北方的帕斯卡蒂爾,流入前面提到的這個海(里海)。帕斯卡蒂爾的語言和匈牙利人的一樣。從這個國家往東,沒有任何城鎮,這個國家西接大不里阿耳。從這個國家往東,那一側的北面,再無城鎮。……匈奴人正是從這個帕斯卡蒂爾國土前來,他們是後來的匈牙利人。”a何高濟譯:《魯布魯克東行紀》,中華書局,1985 年,第243 頁。這裏的帕斯卡蒂爾即巴只吉惕。

[22]亦納勒赤 斡亦剌部首領忽都合別乞之子。《史集·部族志·斡亦剌惕部落》記載拔都把自己的一個姊妹豁雷·亦客只嫁給了他。b《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195 頁。與《元朝秘史》記載不同。

[23]扯扯亦格 成吉思汗之女。《史集·部族志·斡亦剌惕部落》記載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女兒扯扯干嫁給了脫劣勒赤駙馬,與《元朝秘史》記載不同。根據《史集》記載,扯扯干和脫劣勒赤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長女亦勒赤黑迷失嫁給了阿里不哥,次女兀魯忽乃嫁給了察合台後裔合剌·旭烈兀,并長期實際管理察合台汗國。c《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193—194 頁。

[24]脫劣勒赤 斡亦剌部首領忽都合別乞之子。參見注[23]。

[25]豁雷合 朮赤之女。《史集》譯爲“豁雷·亦客只”。d《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195 頁。參見注[22]。

[26]阿剌合別乞 成吉思汗之女,先後嫁給汪古部落首領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其子不顏昔班、其侄鎮海、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之子孛要合。e周清澍:《汪古部與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關係—汪古部事輯之四》,《文史》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81 年;後收入《元蒙史劄》,第132—140 頁。也有研究認爲阿剌海別吉并沒有嫁給不顏昔班,參見溫旭:《蒙元初期阿剌兀思剔吉忽里部汪古事迹鈎沉》,內蒙古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 年,第27—33 頁。《史集·部族志·汪古惕部落》譯爲“阿剌海別吉”,記載:“她的年歲比窩闊台合罕小,但比也可那顏(拖雷)大。”f《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31 頁。

[27]汪古惕 元代的汪古部,主要在今天內蒙古大青山以北活動。關於汪古部的記載和研究都比較多。可以參考周清澍《汪古部事輯》。g周清澍:《汪古部事輯》,《元蒙史劄》,第48—184 頁。

附:《元朝秘史》第239 節總譯:

兔兒年,成吉思命拙赤領右手軍,去征林木中百姓,令不合引路。斡亦剌種的忽都合別乞,比萬斡亦剌種先來歸附,就引拙赤去征萬斡亦剌。入至失黑失惕地面。斡亦剌、禿巴思諸種都投降了。至萬乞兒吉思種處,其官人也迪亦納勒等,也歸附了,將白海青、白騸馬、黑貂鼠來拜見拙赤。自失必兒等種以南林木中百姓,拙赤都收捕了,遂領著乞兒吉思萬戶千戶,并林木中百姓的官人,將著海青、騸馬、貂鼠等物回來拜見成吉思。成吉思以斡亦剌種的忽禿阿別乞先來歸附,將扯扯亦堅名的女子與了他的子亦納勒赤,將拙赤的女豁雷罕與了亦納勒赤的兄,將阿剌合名的女子與了汪古種。卻對拙赤說:我兒子中你最長,今日初出征去,不曾教人馬生受,將他林木中百姓都歸附了,我賞與你百姓。h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第314—315 頁。

《聖武親征錄》

丁卯(1207)

先,遣按彈[28]、不兀剌[29]二人使乞力吉思部,其長斡羅思亦難[30]及阿里替也兒[31]、野牒亦納里[32]部亦遣亦立哥帖木兒[33]、阿忒黑拉[34]二人,偕我使來獻白海青爲好也。a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五七—五八。

戊寅(1218)

先,吐麻[35]部叛,上遣徵兵乞兒乞思部,不從,亦叛去,遂命大太子往討之,以不花爲前鋒,追乞兒乞思至亦馬兒河而還,大太子領兵涉謙河水順下招降之,因克烏思[36]、憾哈納思[37]、帖良兀[38]、克失的迷[39],火因亦兒幹[40]諸部。b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七四—七五。

[28]按彈 《元史·太祖紀》譯名同c《元史》卷一,第14 頁。,《史集·成吉思汗紀》譯爲“阿勒壇”。《史集·成吉思汗紀·敘述乞兒吉思異密及乞兒吉思地區的歸順》:“就在兔年,成吉思汗派遣阿勒壇、不剌兩使者到乞兒吉思異密與首領處去。”d《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第209 頁。與《聖武親征錄》記載相同。

[29]不兀剌 《元史·太祖紀》譯名同e《元史》卷一,第14 頁。,《史集·成吉思汗紀》譯爲“不剌”f《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第209 頁。。參見注[28]。

[30]斡羅思亦難 《史集》譯作“兀魯思·亦納勒”、“斡羅斯·亦納勒”。《史集·部族志·乞兒吉思部落》:“他們君主的尊號均爲亦納勒,儘管每個君主另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地區中的顯貴姓氏爲也迪,它的君主爲……[缺]。另一地區爲也迪—斡倫,該處君主名爲兀魯思·亦納勒。”g《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46 頁。《史集·成吉思汗紀·敘述乞兒吉思異密及乞兒吉思地區的歸順》:“接著[又到了]名叫也迪—兀侖、當地異密名叫斡羅思—亦納勒的地區。”h《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第210 頁。

[31]阿里替也兒 《元史·太祖紀》譯名同。i《元史》卷一,第14 頁。參見注[12]。

[32]野牒亦納里 《元史·太祖紀》記載同。j《元史》卷一,第14 頁。參見注[11]。

[33]亦立哥帖木兒 《史集》譯爲“亦里克·帖木兒”。k《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第210 頁。

[34]阿忒黑拉 《史集》譯爲“阿惕乞剌黑”。l《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第210 頁。

[35]吐麻 《史集》和《元朝秘史》譯作“禿馬惕”,《元史》作“禿麻”。《史集·部族志》“禿馬惕部落”記載:“這個部落的所在地,靠近上述巴兒忽真—脫窟木[地區]。它也是從巴兒忽惕人的親屬和支系分出來的。[禿馬惕人]住在乞兒吉思人地區內,是一支非常好戰的部落和軍隊。他們的首領帶都剌·莎合兒(tāītūleh-sūqār)曾來到成吉思汗處,歸附了[他]。當成吉思汗忙於征略乞台,在那裡滯留了六七年[後]回來時,他聽說禿馬惕[部]又起來作亂了。成吉思汗命令八鄰部的納牙(nāyā)那顏前往[那里];[但]據說他得了病。[於是,]他派遣了孛羅忽勒(brgūl))那顏。……簡而言之,他們[蒙古人]打了幾次大仗,才征服了禿馬惕部落。但孛羅忽勒那顏卻在戰爭中被殺。”a《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00 頁。《元朝秘史》和《元史》中多將豁里和禿馬惕并稱,写作“豁里禿馬”b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240 節,第315 頁。或“火里禿麻”c《元史》卷一〇〇《兵三·馬政》,第2553、2555 頁。。根據《元朝秘史》第207、240—241 節的記載,禿馬惕叛亂的原因是成吉思汗以巴鄰部豁兒赤爲萬戶鎮守森林諸部落,并允許他從禿馬惕部選取三十個美女爲妻,豁兒赤前去選取女子的時候,已經歸順的禿馬惕部復叛,將豁兒赤抓了起來。成吉思汗派熟悉森林部落情况的忽都合·別乞去处理此事,忽都合也被抓了起来。成吉思汗四傑之一孛羅忽勒前去鎮壓的過程中被禿馬惕人殺死。成吉思汗又派朵兒伯多黑伸前往,才將禿馬惕人鎮壓下去。d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207 節,第264—265 頁;240—241 節,第315—317 頁。

[36]烏思 即《元朝秘史》中的“兀兒速惕”,參見注[6]。

[37]憾哈納思 即《元朝秘史》中的“合卜合納思”,參見注[7]。

[38]帖良兀 即《元朝秘史》中的“田列克”,參見注[18]。

[39]克失的迷 即《元朝秘史》中的“客思的音”,參見注[15]。

[40]火因亦兒幹 即森林百姓,“火因”即“森林的”,“亦兒幹”即“百姓”。《元朝秘史》第239 節音寫爲“槐因亦兒格”,譯作“林的百姓”,總譯作“林木中百姓”。e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第314—315 頁。根據《元朝秘史》的記載來看,“火因亦兒幹”泛指森林百姓。

二、《元史》所見史料

《元史》卷一《太祖一》

是歲(太祖二年,1207),遣按彈、不兀剌二人使乞力吉思。既而野牒亦納里部、阿里替也兒部,皆遣使來獻名鷹。[41]f《元史》,第14 頁。

[41]本條與《聖武親征錄》記載略同,參見注[28]—[32]。

《元史》卷六《世祖三》

(至元二年1265,正月)敕徙鎮海[42]、百八里[43]、謙謙州[44]諸色匠戶[45]於中都[46],給銀萬五千兩爲行費。a《元史》,第105 頁。

(至元六年1269,二月)賑欠州[47]人匠貧乏者米五千九百九十九石。b《元史》,第121 頁。

[42]鎮海 成吉思汗時期大臣鎮海所建的屯田城,因此命名爲鎮海城。鎮海又稱田鎮海,畏兀兒後裔,後至蒙古爲克烈部,以克烈爲氏。c參見丁國范:《鎮海族源辨》,《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輯《南京大學學報專輯》,1986 年,第43 頁。跟隨成吉思汗征伐乃蠻有功,又從攻金、西夏等,後奉旨屯田漠北,建鎮海城。之前學者認爲鎮海城即蒙古國科布多。d陳得芝:《元稱海城考》,《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四輯,1980 年,第14—17 頁。2014 年,蒙日聯合考古隊在蒙古戈壁—阿爾泰省沙爾嘎蘇木(sharga sum)發現哈拉鎮西日格(Khalzan Shireg)古城遺址,經過對發掘出土的動物遺骨和木標本進行檢測,結合地理位置等因素,認爲應是鎮海城。e薩仁畢力格:《蒙古國戈壁—阿勒泰省發現“鎮海城”遺址》,《草原文物》2015 年第1 期,第138 頁。

[43]百八里 《經世大典》寫作“白八里”。關於其位置,學界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爲即《遼史》的“白拔烈”f《遼史》卷九四《耶律化哥傳》,中華書局,1974 年,第1381—1382 頁。,《海屯行紀》譯作“別兒八里(Berbalex)”g〔亞美尼亞〕乞剌可思·剛扎克賽著,何高濟譯:《海屯行紀》,中華書局,1981 年,第14 頁。,ber 即突厥語的“一”,“百八里”或“白八里”即《元史·哈剌亦哈赤北魯傳》的“獨山城”,位於新疆木壘縣境。h劉迎勝:《察合台汗國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153—154 頁。戴良佐:《獨山城故址踏勘記》,《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八輯《南京大學學報專輯》,1984 年,第107—108 頁。另一種觀點認爲“百八里”或“白八里”即唐代的富貴城i《元史》卷六《世祖三》校勘記一,第124 頁。,是回鶻汗國的一座重要城市,位於今蒙古國布爾干省與庫蘇古爾省交界處色楞格河北岸。突厥語寫作Bay Balïq,bay 即突厥語“富貴的”,balïq 是“城”。《磨延啜碑》碑文有“我于雞年(757)讓粟特人、漢人在色楞格河流域建設了富貴城”j耿世民:《磨延啜碑》,《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年,第193、203 頁。。《新唐書·地理志》載富贵城位於“仙娥川北岸”k《新唐書》卷四三《地理七下》,第1148 頁。,仙娥川即色楞格河。耶律鑄《雙溪醉隱集》亦提及“富貴城”,在錫蘭河側。l耶律鑄:《雙溪醉飲集》卷三《戊申己酉北中大風》:“衝風迴白日,飛礫灑青天,富貴城西畔,珍珠河北邉,陽冰元不冶,隂火更潜然,直徹龍荒外,蕭條是野烟。和林東北錫蘭河側有古城,唐賈耽《地志》所謂仙娥河富貴城者是也。仙娥今聲轉爲錫蘭河,烏孫所治赤山城,西北三十里有珍珠河。”(《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9 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44]謙謙州 即謙州,又寫作欠州、欠欠州。《元史·地理志》記載:“謙州亦以河爲名。”m《元史》卷六三《地理六》,第1575 頁。因此謙州之名來自謙河,謙河即葉尼塞河,葉尼塞河上源爲華克穆(小葉尼塞)、貝克穆(大葉尼塞)南北兩條河流自東向西而來,在克孜爾市附近匯合爲烏魯克穆河,再向西匯合來自西南方向的克穆齊克河,向北流去。突厥語中“克穆”即“河”,“齊克”爲“小”,“烏魯”爲“大”。所以克穆齊克河可以意譯爲小河,烏魯克穆河可以意譯爲大河,“克穆”即元代漢語譯音“謙”或“欠”,謙河是克穆齊克河和烏魯克穆河匯合後的總稱,因此又被稱爲謙謙或欠欠,既是河名,又是地區名。a參見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307—308 頁。

[45]諸色匠戶 即匠戶,元代隸屬於官手工業機構、爲國家承擔指定工役的人戶。與軍、站戶同爲元朝重要的諸色戶計。身份世代相襲,常規賦役可以部分優免。參閱李景林《元代的工匠》。b李景林:《元代的工匠》,《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五輯《南京大學學報專輯》,1981 年,第36—47 頁。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戶計〉校釋》“諸色人匠”,《暨南史学》第四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年,第163 頁。

[46]中都 即燕京。忽必烈即位後,確立兩都制。中統四年(1263)以開平府爲上都,至元元年(1264)改燕京名,仍用金代舊稱,爲中都。同時在中都城東北方向修建新城,至元九年,改中都(包含新城)名爲大都。c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分例〉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四集,商務印書館,2007 年,第467—468 頁。

[47]欠州 即謙州、謙謙州、欠欠州,參見注[44]。

《元史》卷七《世祖四》

(至元七年1270,六月)徙謙州甲匠於松山[48],給牛具。d《元史》,第130 頁。

(至元九年1272,六月)減乞里吉思屯田所入租,仍遣南人[49]百名,給牛具以往。e《元史》,第141 頁。

[48]松山 金爲松山縣,隸北京路大定府。中統元年(1260)隸開平府。中統三年,陞松山縣爲松州,仍存縣。至元二年(1265)省松山縣入松州。至元五年,開平府升上都路,松州隸上都路宣德府。f《元史》卷五八《地理一》,第1351 頁。《元史》卷五《世祖二》記爲中統四年陞松山縣爲松州,第92 頁。此時已無松山,大概沿用舊稱。

[49]南人 指南宋人。此時南宋尚未統一,但仍有部分南宋人在元朝境內活動。

《元史》卷一一《世祖八》

(至元十八年1281,六月)謙州織工百四十二戶貧甚,以粟給之,其所鬻妻子官與贖還。g《元史》,第231 頁。

(至元十八年1281,閏八月)賜謙州屯田軍人鈔幣、衣裘等物,及給農具漁具。h《元史》,第233 頁。

《元史》卷一二《世祖九》

(至元十九年1282,七月)發米賑乞里吉思貧民。a《元史》,第245 頁。

(至元十九年1282,十一月)甲子,給欠州屯田軍衣服。b《元史》,第248 頁。

(至元二十年1283,春正月)敕於禿烈禿[50]等富戶內貸牛六百頭,給乞里吉思之貧乏者。c《元史》,第251 頁。

(至元二十年1283,十一月)己未,吏部尚書劉好禮[51]以吉利吉思風俗事宜來上[52]。d《元史》,第258 页。

[50]禿烈禿 疑即《聖武親征錄》“禿烈壇”。e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葉三九。《元朝秘史》第136 節有“帖烈禿 阿馬撒剌”,旁譯爲“地名口 行”,總譯爲“迭列禿口子”,第162 節有“帖列格禿 阿馬撒剌”,旁譯爲“地名 口子 行”。f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第126—127、169 頁。《元史》又作“帖烈徒之隘”。g《元史》卷一《太祖紀》,第5 頁。《元史語解》卷四《地理》:“圖烈圖:有燒柴也。卷一作帖烈徒,卷十二作禿烈禿,并改,關隘名。”h《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欽定元史語解》卷四《地理》“圖烈圖”條,《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96 冊,第293 頁。禿烈禿爲土拉河以西的山口。i參見余大鈞譯注:《蒙古秘史》,第87—88、111—112 頁。

[51]劉好禮 (1227—1288),字敬之。元汴梁祥符(治今河南開封)人。通曉蒙古語。蒙哥時,歷任廉訪府參議、永興府達魯花赤。世祖至元七年(1270),出任益蘭州等五部斷事官。在當地建驛站、築倉庫,請朝廷派去工匠教當地人民製作陶器、舟船及冶煉鐵。十三年,被北方叛王拘留。十七年,逃歸元朝。十八年,授灃州路總管。次年,入爲刑部尚書。改禮部,又改吏部。二十一年,出爲北京路總管。再入爲戶部尚書。j《元史》卷一六七《劉好禮傳》,第3924—3926 頁。

[52]以吉利吉思風俗事宜來上 疑即《元史》卷六三《地理志·西北地附錄》“吉利吉思、撼合納、謙州、益蘭州等處”條中所載諸部民俗。k《元史》,第1574—1575 頁。

《元史》卷一四《世祖十一》

(至元二十三年,1286)又賜皇子脫歡[53]所部憐牙思不花等及欠州諸局工匠,鈔五萬六千一百三十九錠一十二兩。l《元史》,第294 頁。

[53]脫歡 元世祖第九子。伯岳吾真皇后所出。至元二十一年(1284),封鎮南王,鎮鄂州(治今湖北武漢武昌),率師侵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安南(今越南北部)。次年,敗歸。二十四年,率師再侵安南。次年,又敗歸。二十八年,移鎮揚州。死後,其子老章襲封。皇子脫歡似與欠州無關,此處應爲至元二十三年分別賜脫歡所部和欠州諸局工匠。

《元史》卷一五《世祖十二》

(至元二十六年1289,四月)己巳,乞兒乞思戶居和林[54],驗其貧者賑之。a《元史》,第321 頁。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七月)發和林所屯乞兒乞思等軍北征。[55]b《元史》,第324 頁。

[54]乞兒乞思戶居和林 至元二十五年(1288)海都起兵,至元二十六年攻下吉利吉思,大概因此部分吉利吉思戶遷居和林。

[55]至元二十六年七月,“海都兵犯邊,帝親征”c《元史》卷一五《世祖十二》,第324 頁。,故而命和林諸軍北征。

《元史》卷一六《世祖十三》

(至元二十八年1291,九月)立乞里吉思至外剌[56]等六驛。[57]d《元史》,第350 頁。

[56]外剌 即斡亦剌,參見注[1]。

[57]這次設立驛站的文件保存在《經世大典·站赤》中,提及“乞里吉思、帖烈因禿、憨哈那思、外剌四處,各設一站,兀兒速設二站”e《永樂大典》卷一九四一九,葉三。,共設六站。設立驛站是因爲海都等人占領吉利吉思地區,元朝爲了爭奪和管理這一地區,決定建立從吉利吉思到斡亦剌之間的驛站。

《元史》卷一七《世祖十四》

(至元三十年1293,七月)以只兒合忽[58]所汰乞兒吉思戶七百,屯田合思合[59]之地。f《元史》,第373 頁。

[58]只兒合忽 應爲昔寶赤哈剌哈孫總管府達魯花赤,《元史·選舉志》有:“哈迷爲頭只哈赤八剌哈孫達魯花赤令史,吏部議,與阿速拔都兒達魯花赤必闍赤考滿正八品任用。”又有“只兒哈忽昔寶赤八剌哈孫達魯花赤本處隨朝正三品,與只哈赤八剌哈孫達魯花赤令史等即系一體,擬合依例,考滿出爲正八品”。g《元史》卷八四《選舉四》,第2104 頁。昔寶赤八剌哈孫總管府管領西涼亭事務,西涼亭即察罕腦兒行宮,位於上都以西。a關於昔寶赤八剌哈孫和察罕腦兒行宮的關係,參見陳得芝:《元察罕腦兒行宮今地考》,《歷史研究》1980 年第1 期,後收入《蒙元史研究叢稿》,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44—54 頁。至大二年(1309),改昔寶赤八剌哈孫總管府爲奉時院,延祐二年(1315),改奉時院爲雲需總管府。根據《經世大典·馬政》所載,昔寶赤哈剌哈孫總管府有一部分吉利吉思戶。b《大元馬政記》,文殿閣書莊據廣倉學宭叢書重印,1937 年,第50 頁。

[59]合思合 亦譯爲哈思罕c《元史》卷八八《百官四》“海西、遼東、哈思罕等處鷹房諸色人匠怯憐口萬戶府……管領哈思罕等處、肇州、朵音溫都兒諸色人匠四千戶……”(第2237 頁)。,即金代的曷蘇館,轄境爲遼東半島中部地區。d參見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426 頁。《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 年,第192 頁。

《元史》卷一八《成宗一》

(元貞元年1295,十二月)徙縉山[60]所居乞里乞思等民于山東[61],以田與牛、種給之。e《元史》,第398 頁。

[60]縉山 唐爲媯川縣。金爲西京路德興府屬縣縉山縣。元至元三年(1266),省入懷來縣,五年復置,本屬上都路宣德府奉聖州。至元二十二年,仁宗生於此。延祐三年(1316),割縉山、懷來隸大都,升縉山爲龍慶州。下領懷來縣。f《元史》卷五八《地理一》,第1349 頁。此時縉山尚屬上都路宣德府奉聖州。

[61]山東 指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此時山東東西道宣慰使爲樂實。元貞元年(1295),樂實曾奏請“東海之濱土皆膏腴,宜爲屯田,以養軍士”g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一〇《元故少中大夫江西湖東道肅政廉訪使趙忠敏公神道碑銘》,中華書局,1997 年,第148 頁。參見李鳴飛:《元武宗尚書省官員小考》第四部分“樂實”,《中國史研究》2011 年第3 期,第156 頁。。

《元史》卷二一《成宗四》

(大德九年1305,七月)給脫脫[62]所部乞而吉思民糧五月。h《元史》,第465 頁。

[62]脫脫 成吉思汗幼弟鐵木格斡赤斤後代,其世系如下:鐵木格斡赤斤—只不干—塔察兒—失兒不海—乃顏—脫脫。i參見張岱玉:《〈元史·諸王表〉補證及部分諸王研究》,內蒙古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年,第109 頁。乃顏之亂平叛後,脫脫繼位成爲斡赤斤分地的藩主,至元三十年(1293),元朝政府在乃顏故地設立肇州,遷吉利吉思、烏斯、憨哈納思三部民。j《元史》卷五九《地理二》,第1396—1397 頁;卷一六九《劉哈剌八都魯傳》,第3975 頁。脫脫所部乞而吉思民即這一部分。延祐三年(1316),脫脫封遼王。

《元史》卷二二《武宗一》

(大德十一年1307,七月)丁亥,使完澤[63]偕乞兒乞帶亦難[64]往徵乞兒吉思部禿魯花[65]、騬馬、鷹鷂。a《元史》,第485 頁。

[63]完澤 完澤在元代是非常常見的人名,又寫作“完者”、“完哲”等,此處的使者完澤暫時無法確定身份。

[64]乞兒乞帶亦難 乞兒乞帶即蒙古語“乞兒乞思人”的音譯,亦難爲吉利吉思部落首領尊號,參見注[11]。

[65]禿魯花 禿魯花即蒙古語質子音譯。《元史·輿服志》有“質子,國語曰覩魯花”b《元史》卷八〇《輿服三》,第1997 頁。。《元史·兵志》:“或取諸侯將校之子弟充軍,曰質子軍,又曰禿魯華軍。”c《元史》卷九八《兵一》,第2508 頁。覩魯花、禿魯華均爲禿魯花異譯。d參見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卷二八《雜令》第557 條注二,中華書局,2001 年,第659 頁。

《元史》卷二七《英宗一》

(至治元年1321,七月)乞兒吉思部水。e《元史》,第613 頁。

《元史》卷五〇《五行一》

(至治元年1321,六月)乞里吉思部江水溢。f《元史》,第1056 頁。

《元史》卷五九《地理二》

肇州[66]。按《劉哈剌八都魯傳》:至元三十年(1293),世祖謂哈剌八都魯[67]曰:“乃顏故地曰阿八剌忽者產魚,吾今立城,而以兀速、憨哈納思、乞里吉思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爲宣慰使。”既至,定市里,安民居,得魚九尾皆千斤來獻。g《元史》,第1396—1397 頁。

[66]肇州 至元二十四年(1287),成吉思汗幼弟鐵木格斡赤斤玄孫乃顏叛亂。至元二十八年,乃顏餘黨竄女真之地。至元三十年,元世祖在乃顏故地立肇州以鎮之。學者認爲即大安城東南十公里北上臺子村發掘的他虎城。h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穹廬集》,第424 頁。遷到這裏的吉利吉思等三部人,和明初在東北設立的兀良哈三衛有密切關係。

[67]哈剌八都魯 全名劉哈剌八都魯,元河東人。家世業醫。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被召見留侍。十七年,擢太醫院管勾。後從宗王別里鐵穆而北征叛王昔里吉有功,授和林宣慰副使,升宣慰使。二十六年,海都軍東犯,奉命撤離和林南還。後歷任河東、肇州、咸平宣慰使。a《元史》卷一六九《劉哈剌八都魯傳》,第3975 頁。

《元史》卷六三《地理六·西北地附錄》

吉利吉思、撼合納[68]、謙州、益蘭州[69]等處。吉利吉思者,初以漢地女四十人,與烏斯[70]之男結婚,取此義以名其地。南去大都萬有餘里。相傳乃滿部[71]始居此,及元朝析其民爲九千戶。其境長一千四百里,廣半之,謙河經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曰阿浦[72],東北有水曰玉須[73],皆巨浸也,會於謙,而注於昂可剌河,北入於海。俗與諸國異。其語言則與畏吾兒同。廬帳而居,隨水草畜牧,頗知田作,遇雪則跨木馬[74]逐獵。土產名馬、白黑海東青。昂可剌[75]者,因水爲名,附庸於吉利吉思,去大都二萬五千餘里。其語言與吉利吉思特異。晝長夜短,日沒時炙羊肋熟,東方已曙矣,即《唐史》所載骨利幹[76]國也。烏斯亦因水爲名,在吉利吉思東,謙河之北。其俗每歲六月上旬,刑白馬牛羊,灑馬湩,咸就烏斯沐漣以祭河神,謂其始祖所從出故也。撼合納猶言布囊也,蓋口小腹巨,地形類此,因以爲名。在烏斯東,謙河之源所從出也。其境上惟有二山口可出入,山水林樾,險阻爲甚,野獸多而畜字少。貧民無恒產者,皆以樺皮作廬帳,以白鹿負其行裝,取鹿乳,採松實,及劚山丹、芍藥等根爲食。冬月亦乘木馬出獵。謙州亦以河爲名,去大都九千里,在吉利吉思東南,謙河西南,唐麓嶺之北。居民數千家,悉蒙古、回紇人。有工匠數局,蓋國初所徙漢人也。地沃衍宜稼,夏種秋成,不煩耘耔。或云汪罕[77]始居此地。益蘭者,蛇之稱也。初,州境山中居人,見一巨蛇,長數十步,從穴中出飲河水,腥聞數里,因以名州。至元七年(1270),詔遣劉好禮爲吉利吉思撼合納謙州益蘭州等處斷事官,即於此州修庫廩,置傳舍,以爲治所。先是,數部民俗,皆以杞柳爲杯皿,刳木爲槽以濟水,不解鑄作農器,好禮聞諸朝,乃遣工匠,教爲陶冶舟楫,土人便之。b《元史》,第1574—1575 頁。

[68]撼合納 即《元朝秘史》中的合不合納思,參見注[7]。

[69]益蘭州 益蘭爲突厥語“蛇”的譯音。學者認爲蘇聯考古學家在烏魯克穆河南支流埃列格斯與麥日蓋河匯合處發現夾河修建的四個連接的城鎮遺址,其中有規模巨大的建築物和大量琉璃建築裝飾物及其他遺物,很可能是元代的益蘭州。c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元蒙史劄》,第307 頁。

[70]烏斯 即《元朝秘史》中的兀兒速惕,參見注[6]。

[71]乃滿部 又譯乃蠻、耐滿等,突厥語部族。在阿爾泰山一帶活動,北鄰吉利吉思,東接克烈部,西抵額爾齊斯河,南隔沙漠與畏吾兒相望。該部族信仰聶斯托利派基督教。成吉思汗興起後,擊敗乃蠻部,乃蠻王子屈出律逃亡西遼,乃蠻亡。a參見《中國歷史大辭典》第1 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年,第61 頁。

[72]阿浦 阿巴坎河,葉尼塞河的支流。

[73]玉須 乌魯克穆河,即葉尼塞河上游,參見注[44]。

[74]木馬 一種滑雪板。《史集·部族志·森林兀良合惕部落》對這種滑雪板有非常詳細的描述,看上去類似於今天的雪橇:“他們製造一種叫做察納(jāneh)的特別的板子,站立在那板上;用皮帶作成韁繩,[將它拴在板的前端,]然後手拿著棒,以棒撐地,[滑行]於雪面上,有如水上行舟。他們就這樣用察納[滑雪板]馳逐於原野上下,追殺山牛等動物。除自己踏著的察納外,他們還拖著聯接起來的另一些[滑雪板]走,他們將打殺的野獸放在上面。即使放上兩三千曼[重荷],花不了多大力氣就可以輕快地行走在雪層上。如果是一個不熟練的人,那麽,他的兩腿就會分開而撕裂,尤其是在下降和疾馳時。受過訓練的人則奔馳得極其輕快。沒有見過的人,誰也不會相信這點。……突厥斯坦和蒙古斯坦的大部分地區都知道察納。巴兒忽真—脫窟木地區的豁里、乞兒吉思、帖良古惕和禿馬惕[等部落]中對它尤其熟悉。因爲這種[交通]工具在這些地區[特別]適用。”b《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冊,第203—204 頁。

[75]昂可剌 即安加拉河,學者認爲居住在此處的即豁里部。c參見劉迎勝:《西北民族史與察合台汗國史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年,第11—12 頁。《史集·部族志·巴兒忽惕、豁里和禿剌思部落》的記載參見注[5]。

[76]骨利幹 學者認爲即10 世紀以後生活在昂可剌河流域的蒙古語部落豁里部。“骨利幹”與“豁里”所表示的應是同一名稱,但目前還無法很好地解釋“骨利幹”的尾音“幹”脫落的現象。《新唐書·回鶻傳》有骨利幹,載其“地處瀚海北……去京師最遠。又北度則晝長夜短”d《新唐書》,第6144 頁。。《鄂爾渾突厥碑銘》中有三姓骨利幹(Üch Qurqan),蘇聯學者認爲庫魯木琴文化古跡地域大致相當於骨利幹及其後裔近親部落的居地。骨利幹的名字在穆斯林地理著作中寫作豁里(Quri),《世界境域志》有“Fur 是一個部落的名字,屬於黠戛斯,居於其東,但不與黠戛斯的其他集團相混”。Fur 即Qur,因波斯語中gh 的音點缺漏即會被認爲是字母f。波斯地理學家葛爾迪齊在《報導的裝飾》中記載:“[豁里人]不與任何人結盟,既不知道任何其他人的語言,任何其他人都不懂他們的語言。”概因豁里人使用蒙古語,與突厥語部落語言不通。e參見劉迎勝:《西北民族史與察合台汗國史研究》,第11—13 頁。《史集》中有關於豁里部的記載,參見注[5]。

[77]汪罕 又譯王罕、王汗。本名脫里。金末克烈部首領。嗣其父忽兒札胡思爲汗,因殘害兄弟被逐走。後得鐵木真(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相助夺回汗位。駐牧地在土拉河之黑林。鐵木真早年勢弱,曾依附王汗,多次得其出兵相助。金章宗承安元年(1196),出兵助金丞相完顏襄征塔塔兒部,有功,受封爲王,故稱王汗。因被乃蠻部擊潰,逃至西遼,得鐵木真相助,收復部衆。後因鐵木真日益強大,漸失和有隙。泰和三年(1203)春,發兵擊潰鐵木真部。秋,遭鐵木真襲擊,西逃,爲乃蠻人所殺。

《元史》卷八五《百官一》

隨路諸色民匠打捕鷹房等戶都總管府,秩從三品。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同知一員,經歷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兼照磨一員,令史六人,譯史一人,知印通事一人,奏差二人。掌別吉大營盤[78]事及管領大都路打捕鷹房等戶。至元三十年(1293)置。延祐四年(1317),陞正三品。

管領本位下打捕鷹房民匠等戶都總管府,秩正三品。達魯花赤一員,總管一員,副達魯花赤一員,同知一員,副總管一員,判官一員,經歷一員,知事一員,提控案牘兼照磨一員,令史六人,譯史、通事、知印各一人。掌別吉大營盤城池阿哈探馬兒[79]一應差發、薛徹干定王[80]位下事。泰定元年(1324)始置。a《元史》,第2142 頁。

[78]別吉大營盤 別吉指拖雷正妻唆魯和帖尼別吉,謙謙州和吉利吉思最初爲唆魯和帖尼別吉的分地,被稱爲別吉大營盤。唆魯和帖尼別吉死後,封地由其幼子阿里不哥b《史集》第二卷《忽必烈合罕紀》第三部分《記阿里·不哥死後他的妻子和兒女的情况,忽必烈合罕將他的營地分配給其子,并簡述其異密和諸子》:“他(阿里·不哥)的夏營地在阿勒台,冬營地則在帖客和乞兒吉思。其間[相距]三日途程。唆兒忽黑塔尼·別吉曾在該處。”(第365 頁)、阿里不哥長子藥木忽兒、藥木忽兒之子薛徹干相繼承襲。至元二十五年(1288),海都等人起兵,次年占領了謙謙州和吉利吉思地區。至元三十年,元將土土哈收復吉利吉思五部c《元史》卷一二八《土土哈傳》,第3134 頁。虞集:《句容郡王世績碑》,蘇天爵編:《國朝文類》卷二六, 四部叢刊初編本。,因此於這一年,元朝政府在別吉大營盤設立隨路諸色民匠打捕鷹房等戶都總管府。

[79]阿哈探馬兒 指五戶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八〇《中堂事記》:“諸投下五戶絲料譯語曰:阿合塔木兒自來就徵於州郡。”d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八〇《中堂事記》,四部叢刊初編本。《史集》第二卷《成吉思汗的兒子拖雷汗傳》第二部分有:“漢地的一座大城,蒙古人稱之爲察罕—巴剌合孫的真定府城的阿合兒—禿馬兒屬於拖雷汗所有,而拖雷汗所奪得的、被遺留給他在漢地、欽察草原等地區的子孫名下的那些地區的阿合兒—禿馬兒,也是完全確定的。對於漢地的阿合兒—禿馬兒,合罕曾下令照舊編造清冊,并把旭烈兀汗及其兒子們名下的珍寶和錢保留起來,直到得便送往[伊朗]爲止。”e《史集》第二卷,第189—199 頁。參見《通制條格校注》。f參見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第486 頁。

[80]薛徹干定王 薛徹干爲阿里不哥之子藥木忽兒之子。藥木忽兒於至大元年(1308)由威定王進封爲定王。g《元史》卷一七〇《宗王世系表》,第2721 頁;校勘記三〇,第2733 頁。藥木忽兒死後,薛徹干襲封定王。

《元史》卷九〇《百官六》

欠州武器局,秩從五品。大使、副使各一員。a《元史》,第2287 頁。

《元史》卷一二八《土土哈[81]傳》

(至元)二十九年(1292)秋,略地金山[82],獲海都[83]之戶三千餘還至和林。有詔進取乞里吉思。三十年春,師次欠河,冰行數日,始至其境,盡收其五部之衆,屯兵守之。奏功,加龍虎衛上將軍[84],仍給行樞密院印[85]。海都聞取乞里吉思,引兵至欠河,復敗之,擒其將孛羅察。b《元史》,第3134 頁。

[81]土土哈 又譯禿禿哈、突突合、吐土哈等。欽察人。世祖中統元年(1260),與父班都察從世祖征阿里不哥,有功。父死,襲父職備宿衛。至元十四年(1277),從伯顏北征叛王脫脫木兒等。十五年,奉詔率欽察驍騎千人從大軍北征叛王昔里吉,追之逾金山。十九年,授同知太僕院事。二十二年,授樞密副使。次年,兼欽察親軍衛都指揮使。二十四年,擊潰東北叛王也不幹部,擊退叛王也鐵哥,擒獲叛王哈兒魯。次年,擊敗叛王火魯哈孫,又大敗叛王哈丹,盡得遼東諸部。二十六年,從皇孫甘麻剌抵禦海都。三十年,進取吉利吉思,屯兵駐守。成宗元貞二年(1296),送歸降之叛王玉木忽兒等入朝。次年,升同知樞密院事,病死於反歸北邊途中。

[82]金山 今阿爾泰山。

[83]海都 元太宗第五子合失之子。憲宗即位後,太宗後裔諸王失勢,海都被遷封於海牙力。憲宗死後,支持阿里不哥與世祖爭奪大汗位。阿里不哥失敗後,海都自立爲大汗。世祖至元五年(1268),始東犯元西北邊境。六年與察合台、朮赤後王結盟於答剌速河畔。十一年,扶助篤哇嗣察合台汗國汗位。從此,常與篤哇進攻元西北境。二十六年,占領元朝吉利吉思地區,擊敗皇孫甘麻剌於杭海山,一度占據哈剌和林,世祖親征以扼之。成宗大德五年(1301),與篤哇越金山東犯,與甘麻剌、海山激戰,受重傷,死於途中。

[84]龍虎衛上將軍 元代武散官正二品上階。由於正從一品武散官與文散官合一,因此龍虎衛上將軍實爲元代武散官的最高品階。

[85]行樞密院印 行樞密院爲元代非常設軍事机构,與樞密院平級。《元史·百官志》:“國初有征伐之事,則置行樞密院。大征伐,則止曰行院。爲一方一事而設,則稱某處行樞密院,或與行省代設,事已則罷。”c《元史》卷八六《百官二》,第2156 頁。从史料来看,元代嶺北行樞密院设於天曆二年(1329)d《元史》卷八六《百官二》,第2157 頁。,至元末年未見嶺北行樞密院活動痕跡,疑土土哈

只佩行樞密院印,此時未設嶺北行樞密院。

《元史》卷一五一《賈塔剌渾傳》

賈塔剌渾[86],冀州人。太祖用兵中原,募能用砲者籍爲兵,授塔剌渾四路總押,佩金符以將之。及攻益都,下之,加龍虎衛上將軍、行元帥左監軍,便宜行事。師還,駐謙謙州[87],即古烏孫國也。a《元史》,第3577 頁。

[86]賈塔剌渾 冀州(治今河北冀縣)人。元太祖授爲四路總押,領炮手攻城。攻克益都,升行元帥左監軍。十四年(1219),从太祖西征。攻克訛答剌城,升爲元帥。太宗時,從拖雷攻金,略河南諸州。升总領都元帥。後又从蒙古軍攻克徐、邳。b《元史》卷一五一《賈塔剌渾傳》,第3577 頁。

[87]師還,駐謙謙州 蒙古軍首次攻克益都在太祖八年(1213),次年回到漠北。太祖十四年,賈塔剌渾隨蒙古軍西征。因此賈塔剌渾駐謙謙州應在太祖九年至太祖十四年之間。太祖十一年,林木中百姓復叛,賈塔剌渾駐謙謙州或與此有關。

《元史》卷一五五《史天澤傳附史格傳》

歲壬子(1252),憲宗賜天澤[88]以衛城,授格[89]節度使。憲宗崩,格北留謙州,五年而歸。

[88]天澤 史天澤,字潤甫。元永清(今屬河北)人,史秉直第三子。元太祖八年(1213),隨父降於蒙古軍。二十年,兄天倪爲武仙所殺,孛魯承制命襲兄職爲都元帥。乃與蒙古軍逐走武仙。太宗元年(1229)入覲,受封爲真定、河間、大名、東平、濟南五路萬戶。滅金、攻宋均有功。憲宗二年(1252),任河南經略使。八年,從憲宗攻四川。世祖中統二年(1261),拜中書右丞相,從征阿里不哥。三年,率漢軍從蒙古軍圍攻李璮。自請解史氏兵權,其子侄解兵符者十七人。至元三年(1266),任樞密副使。四年,改任中書左丞相。十年,參與攻宋戰争。十二年病逝,年七十四。諡忠武。c《元史》卷一五五《史天澤傳》,第3657—3663 頁。

[89]格 史格,字晉明,史天澤長子。憲宗時爲衛州节度,隨憲宗征四川,憲宗死後,史格大約隨伐宋軍隊前往漠北,在謙謙州五年,直到阿里不哥失敗,才回到中原,因此數年無爲,直到元世祖伐宋時才重新被啟用,因功拜參知政事,後升爲湖廣右丞,又升平章政事。d《元史》卷一五五《史格傳》,第3663—3665 頁。姚燧:《平章政事史公神道碑》,蘇天爵:《國朝文類》卷六二。

《元史》卷一六七《劉好禮傳》

(至元)七年(1270),遷益蘭州等五部斷事官,以比古之都護,治益蘭。其地距京師九千餘里,民俗不知陶冶,水無舟航。好禮請工匠於朝,以教其民,迄今稱便。或言榷鹽酒可以佐經費,好禮曰:“朝廷設官要荒,務以綏遠,寧欲奪其利耶!”言者慚服。

十年,北方諸王叛[90],執好禮軍中,幾死,其大將以好禮善應對,釋之。十六年春,叛王召好禮至欠欠州曰:“皇帝疑我,致有今日。”好禮曰:“不疑。果疑王,召王至京師,肯還之耶?”十七年春,好禮率衆走別部,守阨以待兵至。遇叛王軍,迫好禮西踰雪峨嶺。好禮自度,踰是則無望其還,遂以衣服賂叛王千戶,始獲東出鐵壁山口,間道南走數日,從者繼至且千人。中道糧絕,捕獵以爲食。七月,至菊海,始與戍兵接,得乘傳至昌州。入見,帝賜之食與鈔。a《元史》,第3925 頁。

[90]北方諸王叛 指至元十年開始的昔里吉、撒里蠻、脫鐵木兒等宗王叛亂,叛亂一直延續到至元十八年才因叛王內訌而徹底失敗。參見劉迎勝《察合台汗國史研究》第六章第二節第二部分“失里吉之亂”。b劉迎勝:《察合台汗國史研究》,第263—268 頁。李治安《忽必烈傳》第十二章第二節“昔里吉叛亂”。c李治安:《忽必烈傳》,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446—455 頁。

《元史》卷一六九《劉哈剌八都魯傳》

居二年,召還,帝諭之曰:“自此而北,乃顏[91]故地曰阿八剌忽者,產魚,吾今立城,而以兀速、憨哈納思、乞里吉思三部人居之,名其城曰肇州。汝往爲宣慰使……”既至,定市里,安民居。一日,得魚九尾,皆千斤,遣使來獻。d《元史》,第3975 頁。

[91]乃顏 太祖幼弟鐵木哥斡赤斤四世孫。繼承鐵木哥分地,據有遼東大部。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北京宣慰使亦力撒合察其有異志,密請備之。二十三年,廷議立東京行省以鎮攝諸王,控制東北。東北諸王多不自安。二十四年四月,乃顏與勝納哈兒、哈丹(哈赤溫孫)、勢都兒(哈撒兒曾孫)等東北諸王結盟,起兵叛亂。五月,世祖以玉昔帖木兒領蒙古軍,李庭領漢軍,自上都北進,親征乃顏。六月,乃顏率十萬軍與世祖大軍戰,大敗,被擒獲處死。e參見李治安:《忽必烈傳》,第462—474 頁。

《元史》卷一九三《伯八傳》

世祖即位,以伯八[92]舊臣子孫,擢爲萬戶,命領諸部軍馬屯守欠欠州。至元十二年,親王昔列吉[93]、脫鐵木兒[94]叛,奔海都。伯八以聞,且願提兵往討之,未得命,爲彼所襲,死焉。a《元史》,第4384 頁。

[92]伯八 蒙古晃合丹氏。明里也赤哥孫,脫倫闍里必之子。世襲蒙古千戶。憲宗七年(1257),受賜太原五戶絲戶一千一百戶。世祖即位(1260),擢爲萬戶,命領諸部軍馬屯守謙謙州,宗王昔里吉叛亂時死於戰事。b《元史》卷一九三《伯八傳》,第4384 頁。

[93]昔列吉 又譯昔里吉、失烈吉、習列吉等。憲宗第四子。世祖中統初,附阿里不哥。至元元年(1264),隨阿里不哥歸降元廷。四年,封河平王。八年,從北平王那木罕於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防禦海都。十三年,與宗王脫脫木兒、撒里蠻等反,被奉爲主,執那木罕及安童。次年,進攻和林,被元軍擊敗。後叛王內訌,與撒里蠻等互相攻擊。兵敗,被執送元廷。十九年,流放南方海島。後病死。c《史集》第二卷,第311—317 頁。

[94]脫鐵木兒 又譯脫脫木d《元史》卷一六二《劉國傑傳》,第3808 頁。、脫黑帖木兒等。拖雷庶子歲哥都之子,封荆王。世祖至元八年(1271),從北平王那木罕出鎮阿力麻里。十三年,與宗王昔里吉、撒里蠻等叛,執那木罕、丞相安童等。次年,進掠和林,爲元軍所敗。後攻占吉利吉思、謙謙州等地。與昔里吉不和,改奉撒里蠻爲主,攻打宗王藥木忽兒,兵敗被殺。e《史集》第二卷,第311—317 頁。

三、元代政書所見史料

《元典章》卷七《吏部一·職品》

〔拾存備照品官雜職〕[95]

從七品

經歴[96]【……乞力吉思等處斷事官……】

從八品

知事[97]【乞力吉思等處斷事官……】f陳高華等點校:《元典章》(以下簡稱《元典章》)卷七《吏部一·官制一·職品》,天津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局,2011 年,第232 頁。

[95]拾存備照品官雜職 元代世祖和成宗時期曾經使用,但之後廢除不用的官職,保留在文件中備查。

[96]經歷 元代高級首領官,很多機構均有設置,品級根據機構品級由正五品到從七品不等,經歷爲從七品,機構一般爲正三品。

[97]知事 元代首領官,地位在經歷之下。

《元典章》卷一八《戶部四·婚姻·嫁娶》

〔招到女婿棄妻再娶〕(18/5a)(戶89)

至元十年六月,中書戶部:

據大都路申:“承奉判送劉阿高狀告:‘己未年(1259)間欠州住坐時,憑高嫂等作媒,下紅定,召到張石驢與女寺奴爲婿,言定住至男長立,令本人出舍另居。至庚申年(1260)二月間,不紹家業,在外,將女寺奴拋棄,別娶到智先兒爲妻訖,并不前來本家。’府司取責得張石驢名榮狀招:‘自己未年間,就欠州於丈母劉阿高家作婿,言定應當官身是的。’府司參詳得,劉阿高紅定召到張榮爲婿,住經一年,出外別娶智先兒爲婦,另居一十四年,不曾供給寺奴衣食。若令依舊作婿,見得不肯同活,又無離異之理。擬令張榮出備中戶財錢五十兩,求娶劉寺奴出舍。乞照驗”事。省部相度,仰更爲引審無差,依准所擬施行。[98]a《元典章》卷一八《戶部四·婚姻·嫁娶》,第619—620 頁。

[98]“至元十年六月”條 本件文書中,張榮在謙謙州(即欠州)入贅劉阿高家,但訴訟由大都路審理,似表明他們已遷回漢地。因此張榮、劉阿高等人很可能是內地遷入謙謙州的匠戶,後遷回大都。此文書的注釋與解題參見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婚姻〉校釋》。b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婚姻〉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五集,商務印書館,2008 年,第257—259 頁。

《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諸禁·禁宰殺》

〔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57/11a)(刑687)

至元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成吉思皇帝降生,日出至沒,盡收諸國,各依風俗。這許多諸色民內,唯有回回人每,爲言‘俺不喫蒙古之食’上,‘爲天護助,俺收撫了您也。您是俺奴僕,却不喫俺底茶飯,怎生中?’麽道,便教喫。‘若抹殺羊呵,有罪過者。’麽道,行條理來。這聖旨行至哈罕皇帝時節。自後,從貴由皇帝以來,爲俺生的不及祖宗,緩慢了上,不花剌地面里荅剌必八八剌達魯沙一呵[99]的這的每起歹心上,自被誅戮,更多累害了人來。自後,必闍赤賽甫丁、陰陽人忽撒木丁、麥朮丁也起歹心上,被旭烈大王殺了[100],交衆回回每喫本朝之食,更譯出木速合文字與將來去。那時節合省呵,是來。爲不曾省上,有八兒瓦納又歹尋思來,被阿不合大王誅了[101]。那時節也不省得。如今,直北從八里灰田地裏將海青來底回回每[102],‘別人宰殺來的,俺不喫’麽道,搔擾貧窮百姓每來底上頭,從今已後,木速魯蠻回回每,朮忽回回每[103],不揀是何人殺來的肉,交喫者。休抹殺羊[104]者。休做速納[105]者。若一日合禮拜五遍的納麻思[106]上頭,若待加倍禮拜五拜做納麻思呵,他每識者。別了這聖旨,若抹羊胡速急[107]呵,或將見屬及強將奴僕每却做速納呵,若奴僕首告呵,從本使處取出爲良,家緣財物不揀有的甚麽,都與那人。若有他人首告呵,依這體例斷與。”欽此。a《元典章》卷五七《刑部十九·諸禁·禁宰殺》,第1893—1894 頁。

[99]荅剌必八八剌達魯沙一呵 “荅剌必”爲波斯語Tarabī,即“荅剌卜地方人”。“荅剌必”下疑衍一“八”字,“八剌達魯”即波斯語Parīdār,爲巫師,“沙一呵”爲波斯語Shaikh,爲長老。指的是伊斯蘭曆636 年(1238—1239)不花剌附近的荅剌卜村的篩匠馬合木叛亂之事。b參見陳得芝:《元代回回人史事雜識·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蒙元史研究叢稿》,第459 頁。

[100]必闍赤賽甫丁、陰陽人忽撒木丁、麥朮丁也起歹心上,被旭烈大王殺了 指伊斯蘭曆661 年初(1262 年末)旭烈兀率軍從設里汪出發準備與朮赤兀魯思的別兒哥汗作戰,在營地上突然逮捕了宰相賽甫丁必闍赤、帖必力思長官火者麥朮丁等人,審判後將其處死。兩天後又審判了占星家忽撒木丁。因其曾對進攻報答做出了不祥的預測,也被處以死刑。c參見陳得芝:《元代回回人史事雜識·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蒙元史研究叢稿》,第459—460 頁。

[101]八兒瓦納又歹尋思來,被阿不合大王誅了 指伊斯蘭曆675 年(1276—1277),伊利汗國魯迷地方長官巴兒瓦納勾結埃及算端魯克納丁·奔都黑答兒,被阿八哈汗(即阿不合)處以死刑。d參見陳得芝:《元代回回人史事雜識·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蒙元史研究叢稿》,第460—461 頁。

[102]八里灰田地裏將海青來底回回每 指從巴兒忽地區送來海東青的穆斯林。根據《史集》記載:“在桑哥作宰相之時,一些木速蠻商人從忽里、不兒忽地區和乞兒吉思地區到了合罕的京城。他們[給合罕]帶來了一隻白腳紅喙的隼和一隻白鷲。合罕賞賜了他們,并把自己桌上的食物賜給他們,他們沒有吃。他問他們爲何不吃。他們說道:‘這種食物是我們所忌的。’合罕生了氣,就命令木速蠻和尊奉《聖經》的人,今後不得[以斷喉法]宰羊,而要按蒙古人的習俗,剖開它們的胸膛,凡是[以斷喉法]宰羊者,就以同樣方式把他殺死,并將其妻子、兒女、房屋和財產給予告密者。”e《史集》第二卷《忽必烈合罕紀》第二部分《記異密阿合馬之後担任忽必烈合罕宰相的畏兀儿人桑哥及其結局》,第346—347 頁。

[103]木速魯蠻回回每,朮忽回回每 指穆斯林、猶太教徒。f馬娟:《元代伊斯蘭法與蒙古法之間的冲突與調適》,《元史論叢》第九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年,第177 頁。

[104]抹殺羊 指按照伊斯蘭教義用斷喉法殺羊。

[105]速納 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sunnat,意爲“傳統、習慣”,指按照伊斯蘭教義爲兒童行割禮。g馬娟:《元代伊斯蘭法與蒙古法之間的冲突與調適》,《元史論叢》第九輯,第177 頁。

[106]納麻思 波斯語namāz,指禮拜。h馬娟:《元代伊斯蘭法與蒙古法之間的冲突與調適》,《元史論叢》第九輯,第177 頁。

[107]胡速急 波斯語qusugi,意爲“牲畜”。i馬娟:《元代伊斯蘭法與蒙古法之間的冲突與調適》,《元史論叢》第九輯,第177 頁。

《經世大典·馬政·雜例》

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丞相桑哥[108]奏:“只兒哈忽昔寶赤[109]并憨哈納思、乞里吉思等馬,總計五百一疋,先奉旨於雲州[110]、宣德府[111]周回牧養。又,哈迷昔寶赤[112]馬二千六十疋,曾移文於興州[113]、松州[114]牧養。今上都留守司上言:今年宣德、雲、興、松四州百姓田禾霜災闕食,若于其周回牧馬,不可。乞取回京師飼秣。”奉旨:“准。”

[108]桑哥 吐蕃人。國師膽巴弟子。通諸族語。世祖至元中,擢爲總制院使。二十一年(1284),薦盧世榮理財。二十四年閏二月,復置尚書省,任尚書平章。三月,更定鈔法,頒行至元鈔。檢核中書省虧欠庫財。十一月,升爲尚書右丞相。鉤考倉庫諸司。二十五年,置徵理,治穀財之當追者。十月,分遣諸官理算江淮、江西、福建、四川、甘肅、安西六省財賦,清算中統初以來近三十年歷年漏征、拖欠賦稅。搜刮極廣。二十六年,增鹽茶酒醋課稅。只輸半賦之協濟戶增收全賦。通過各種方式解救元廷財政困難,權勢日隆。二十八年春,蒙古、漢、色目朝臣紛紛奏劾其罪,遂被逮下獄。七月,被處死。a《元史》卷二〇五《桑哥傳》,第4570—4576 頁。

[109]只兒哈忽昔寶赤 這裏指只兒哈忽爲頭的昔寶赤八剌哈孫總管府,昔寶赤即“鷹人”,八剌哈孫即“城”,昔寶赤八剌哈孫總管府守護察罕腦兒行宮,管領其遊獵供需等事務。b關於昔寶赤八剌哈孫和察罕腦兒行宮的關係,參見陳得芝:《元察罕腦兒行宮今地考》,《蒙元史研究叢稿》,第49 頁。至大二年,改昔寶赤八剌哈孫總管府爲奉時院;延祐二年,改爲雲需總管府。c《元史》卷二五《仁宗紀》,第570 頁;卷九〇《百官六》,第2299 頁。

[110]雲州 下州,屬上都路。金爲西京路德興府望雲縣。元中統四年升爲雲州,治望雲縣。至元二年,州存縣廢。二十八年,復升宣德之龍門鎮爲望雲縣,隸雲州。d《元史》卷五八《地理一》;李治安、薛磊:《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年,第21 頁。

[111]宣德府 屬上都路,金爲宣德州。元初爲宣寧府。太宗七年,改山西東路總管府。中統四年,改宣德府,隸上都路。後至元三年,因地震改順寧府。宣德府領宣德、宣平、順聖三縣,奉聖、蔚州二州。e《元史》卷五八《地理一》;《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第21 頁。

[112]哈迷昔寶赤 疑爲哈迷爲頭的只哈赤八剌哈孫總管府下屬的打捕鷹房,只哈赤即“漁人”,只哈赤八剌哈孫總管府守護東涼亭行宮,管領其遊獵供需等事務。f關於昔寶赤八剌哈孫和察罕腦兒行宮的關係,參見陳得芝:《元察罕腦兒行宮今地考》,《蒙元史研究叢稿》,第44 頁。延祐二年,改只哈赤八剌哈孫總管府爲尚供總管府。g《元史》卷二五《仁宗紀》,第570 頁;卷九〇《百官六》,第2299 頁。

[113]興州 下州,屬上都路。唐爲奚地。金初爲興化軍,後爲興州,隸北京路。元中統三年,屬上都路。領興安縣、宜興縣。h《元史》卷五八《地理一》;《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第21 頁。

[114]松州 下州,屬上都路。遼置松山州。金爲北京路大定府松山縣。元中統三年,升爲松州,仍存松山縣。至元二年,省縣入州。i《元史》卷五八《地理一》;《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第21 頁。

《經世大典·站赤》

(至元二十八年九月)二十日,月兒魯[115]、孛羅䚟[116]、哈荅[117]、暗伯[118]奏奉聖旨:“令中書省官定擬,于乞里吉思以至外剌之地起立六站,數內乞里吉思、帖烈因禿、憨哈那思、外剌四處,各設一站,兀兒速設二站。每站各置騸馬三十匹、牝馬一十匹、羊五十口。令該價錢與之。”中書省欽遵,移文通政院[119]、兵部[120]施行。[121]a《永樂大典》卷一九四一九《站赤四》葉三,中華書局影印本第八冊,第7213 頁。

[115]月兒魯 又譯月兒呂、月魯、月呂祿、玉呂魯等,即玉昔帖木兒,又譯玉速帖木兒等。元蒙古阿魯剌氏。博爾朮之孫。弱冠襲職爲蒙古本土右翼萬戶。元世祖時驛召入宮爲怯薛長,特命領宮內膳事,賜號月呂魯那演(蒙古語,意爲“能官”)。至元十二年(1275),任御史大夫。二十四年,從世祖征東北叛王乃顏。二十五年,率軍擊敗東北叛王哈丹。二十九年,知樞密院事,奉旨取代伯顏鎮守漠北。三十一年,奉遺詔擁戴成宗即位。還鎮漠北。成宗元貞元年冬,還朝議邊事,病死。後追封廣平王,諡貞憲。b《元史》卷一九《玉昔帖木兒傳》,第2947—2948 頁。

[116]孛羅䚟 孛羅䚟在元代是常見蒙古名,此處的孛羅䚟暫時難以確定身份,但應該是樞密院高官。

[117]哈荅 又譯合答、合丹、合達、哈達等。蒙古兀魯氏。朮赤台之子怯台次子。中統二年(1261),從世祖征阿里不哥,三年,參與平李璮之亂。至元七年(1270)從攻襄陽有功,升爲左丞相。二十五年,爲樞密副使,奉詔與李庭討東北叛王合丹禿魯幹。其子脫歡、慶童參與了與昔里吉、藥木忽兒等西北叛王之戰和平乃顏之戰。c《元史》卷一二〇《哈答傳》,第2963 頁。

[118]暗伯 又譯俺伯、阿伯。唐兀人。禿兒赤之子。弱冠入宿衛。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從帝親征叛王乃顏,以功授萬戶。諸王哈魯、駙馬禿綿答兒等叛,率所部兵與戰,刺殺禿綿答兒,生擒哈魯以獻。世祖嘉其功,命長唐兀衛,兼僉樞密院事。凡分立諸色五衛軍職、襲替屯戍之法,多所更定。後歷同僉、副樞、同知,升至知樞密院事。病死於位。追封寧夏郡公,諡忠遂。d《元史》卷一三三《暗伯傳》,第3236—3237 頁。

[119]通政院 元代驛站管理機構。秩從二品,置院使、同知、副使、僉院等官。初設於至元七年(1270),名諸站都統領使司,至元十三年更名通政院。所掌驛站事務,與兵部有所重復,故元中期曾一度廢置,在一段時期內只管蒙古驛站,將漢地驛站劃歸兵部管理。e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分例〉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四集,第442—443 頁。

[120]兵部 元六部之一。秩正三品,設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等官,“掌天下郵邑屯牧之政令”f《元史》卷八五《百官一》,第2140 頁。,驛站事務亦屬其管轄範圍。

[121]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條 至元二十五年(1289),海都起兵,次年攻取西北大片土地和吉利吉思地區,并一度占領哈剌和林。儘管和林很快回到元廷控制之下,但漠北西部和乞兒吉思等地仍被西北叛王占據,爲了爭奪這些領地,元朝軍隊與海都等人進行了漫長的拉鋸戰,因此至元二十九年,樞密院官員提出建立從乞兒吉思到斡亦剌之間的驛站,并在世祖同意後由中書省交付通政院和兵部實行。

《至正條格》卷三《斷例·職制》

〔帶造段匹[122]〕(76)

至元三十年二月,御史臺呈:“前工部令史[123]蒲居仁[124],與訖欠州局[125]絲貳斤半,帶造素串壹段。局官另行外,蒲居仁陞充河南行省令史,量決參拾柒下,罷見役,帶造段匹沒官。”都省准擬。a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編:《至正條格(校注本)·斷例》卷三《職制》,2007 年,第195—196 頁。

[122]帶造段匹 指私人使用自有原料,令雜造局院在規定正額之外進行製作的行爲,《大明律·工律·帶造段匹》:“凡監臨主守官吏,將自己物料,輒於官局帶造段疋者,杖六十,段疋入官,工匠笞五十,局官知而不舉者,與同罪,失覺察者,減三等。”b懷效鋒點校:《大明律》卷二九《工律一》,法律出版社,1998 年,第227 頁。元代除了帶造段匹織物外,也有帶造軍器等行爲,參見《通制條格校注》卷三十《私下帶造》。c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卷三〇《私下帶造》第651 條,第674 頁。

[123]令史 元吏員名,掌文書案牘,置於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行省、行臺、六部、宣慰司等高級官署。d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婚姻〉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五集,第335 頁。

[124]蒲居仁 根據蒲松齡《族譜序》及方志記載,蒲居仁似乎後於至治年間任開州尹,泰定年間任福建等處都轉運鹽使司運使,又曾任般陽路總管府總管。e張文澍:《蒲松齡遠祖蒲魯渾與蒲居仁小考》,《蒲松齡研究》2004 年第3 期,第5—11 頁。

[125]欠州局 謙謙州有大量織工匠人,《長春真人西遊記》:“西北千餘里儉儉州……漢匠千百人居之,織綾羅錦綺。”f李志常著,王國維校注:《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長春真人西遊記注卷下》葉九至葉十。此處的欠州局應是管理謙謙州織工匠人的機構。

四、元代行紀所見史料

《西使記》

至麻阿中[126],以馬撁拖床遞鋪,負重而行疾,或曰乞里乞四[127],易馬以犬。g常德:《劉郁西使記》,《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古行記四種校錄》葉九。

[126]麻阿中 從行紀的地理位置來看,當在今霍城與阿拉木圖之間,確切意義及地點不明。

[127]乞里乞四 即吉利吉思,此處指遷至天山西部的吉利吉思人。參見陳得芝校注。a陳得芝:《劉郁〈〔常德〕西使記〉校注》,《中華文史論叢》2015 年第1 期,第83 頁。

《長春真人西遊記》

西北千餘里儉儉州[128]出良鐵,多青鼠,亦收糜麥,漢匠千百人居之,織綾羅錦綺。b《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長春真人西遊記注卷下》葉九至葉十。

[128]儉儉州 即謙謙州,參見注[44]。

五、元代文集筆記所見史料

虞集《句容郡王[129]世績碑》

二十九年,掠地金山,虜海都之戶三千。有詔進取乞里吉思。眀年春,次欠河,冰行數日,盡取其衆,留兵鎮之,奏功拜龍虎衛上將軍,賜行樞密院印。海都聞之,領兵至欠河,又敗之,擒其將孛羅察。c蘇天爵編:《國朝文類》卷二六。

[129]句容郡王 即土土哈。本條與《元史·土土哈傳》內容略同,參見注[81]—[85]。

姚燧《平章政事史公神道碑》

憲宗征蜀,詔太尉以公從[130],會其陟遐,太尉還,一王召公偕北絶漠,留謙州,依其儲氏姑居五年而歸。d蘇天爵編:《國朝文類》卷六二。

[130]太尉以公從 太尉即史天澤,公即史格,此條內容與《元史·史天澤傳附史格傳》略同,參見注[88]—[89]。

魏初《白塔遇表兄劉君》a魏初:《青崖集》卷一,《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8 冊,第699—700 頁。

至元七年吾兄劉公[131]之官謙州,爾後初亦從事川陜治漢中。漢中去謙州不知其幾千里也,用是音信隔絶。吾兄又遭際變亂[132],艱險百至,乃棄家業、挈妻子,奔竄南來,初未之知也。十有七年,初奉命有事鞏昌,因赴京都道,出保定白塔驛[133],與吾兄相遇,不覺驚喜如對夢寐。吾兄雖精神不衰而須髮已半白矣,乃舉觴相勞苦。吾兄因謂初言:余幾死者數矣,在患難中每南望,屈指數吾兄弟輩,如隔兩世,將謂不復得會聚矣。今見吾弟,可勝喜哉。但牧之弟尚在淮上,不知當幾何時得相見也。因泣數行。初亦欷㱆歎念者久之,且誦向贈別吾兄詩云:少日驅馳四海心,中年憂樂輙相尋。爲不誣矣。復白兄曰:吾兄不愛死,艱苦萬里,盡忠本朝,爲聖天子見知,此舌尚在,功名富貴恐迫吾兄耳,別離愁苦之思當埽去。乃舉酒上壽作五十六字以侑觴云:蜀道山尖上似天,謙河雪片大如綿,兵塵澒洞七千里,音信消沉十一年,馬上相逢有今日,鏡中驚歎各華顛,幾時收拾田園了,風雨燈窗共醉眠。

[131]劉公 即劉好禮,參見注[51]。

[132]遭際變亂 指至元十年到至元十八年的昔里吉、撒里蠻、脫鐵木兒等宗王叛亂,參見注[90]。

[133]白塔驛 保定路所轄馬站。從大都出發向南行,經過良鄉、涿州、定興、白塔至保定。保定驛在今天的徐水縣白塔鋪。參見党寶海《蒙元驛站交通研究》。b党寶海:《蒙元驛站交通研究》,昆侖出版社,2006 年,第281 頁。

楊瑀《山居新語》

朔方縑縑州[134],其西南有二石洞,一洞出石鹽,皆紅色,今湮沒矣;一洞出青黑色者,尚存。縑人皆食之。石文麤礪如南方青石,然調味甚適口。他處亦皆有撈鹽海子,或出青鹽,或紅鹽,或方而堅,或碎而鬆,或大塊可旋成盤者。大營盤[135]處亦以此爲課程抽分。不假人力,乃天成也。予友完者經歷,夏石巖[136]經歷皆曾以此鹽遺余,彼亦嘗親歷其地。縑縑州即今南城縑州營,是其子孫也。自大都至彼一萬四千里,與怯里吉思爲鄰境,過此即海都家望高處也。c楊瑀著,余大鈞點校:《山居新語》卷一,中華書局,2006 年,第200 頁。

[134]縑縑州 即謙謙州,參見注[44]。

[135]大營盤 即別吉大營盤,參見注[79]。

[136]夏石巖 名夏侯尚玄,字文卿。元華亭(今上海松江)人。仁宗時爲東宮說書。英宗即位,授侍儀司典簿。英宗遇弑,棄官歸。曾前往和林迎接明宗。後留郯王徹徹禿府邸。順帝後至元五年(1339),郯王被

伯顏、昌王構陷而死。六年,伯顏倒臺,夏侯尚玄至京師上書言郯王徹徹禿冤死事,得昭雪其冤。a危素:《危太僕文續集》卷八《夏侯尚玄傳》,《元人文集珍本叢刊(七)》影嘉業堂叢書本,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第578—579 頁。王冕:《竹齋集》卷下《夏節士》,《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3 冊,第63 頁。

參考書目

1.柏朗嘉賓著,耿昇譯:《柏朗嘉賓蒙古行紀》,中華書局,1985 年。

2.常德:《劉郁西使記》,《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古行記四種校錄》,上海古籍書店,1983 年。

3.陳高華等點校:《元典章》,天津古籍出版社、中華書局,2011 年。

4.《大元馬政記》,文殿閣書莊據廣倉學宭叢書重印,1937 年。

5.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中華書局,2001 年。

6.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編:《至正條格(校注本)·斷例》,2007 年。

7.懷效鋒點校:《大明律》,法律出版社,1998 年。

8.拉施特主編,余大鈞、周建奇譯:《史集》,商務印書館,1983 年。

9.李志常著,王國維校注:《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上海古籍書店,1983 年。

10.魯布魯克著,何高濟譯:《魯布魯克東行紀》,中華書局,1985 年。

1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1975 年。

12.乞剌可思·剛扎克賽著,何高濟譯:《海屯行紀》,中華書局,1981 年。

13.《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欽定元史語解》,《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96 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

14.宋濂:《元史》,中華書局,1976 年。

15.蘇天爵:《滋溪文稿》,中華書局,1997 年。

16.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華書局,2004 年。

17.脫脫:《遼史》,中華書局,1974 年。

18.王國維校注:《聖武親征錄校注》,《王國維遺書》第十三冊,上海古籍書店,1983 年。

19.王冕:《竹齋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3 冊,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

20.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十《中堂事記》,四部叢刊初編本。

21.危素:《危太僕文續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七)》影嘉業堂叢書本,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

22.魏初:《青崖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8 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23.魏徵:《隋書》,中華書局,1973 年。

24.烏蘭校勘:《元朝秘史(校勘本)》,中華書局,2012 年。

25.楊瑀著,余大鈞點校:《山居新語》,中華書局,2006 年。

26.耶律鑄:《雙溪醉隐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9 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27.《永樂大典》,中華書局,1986 年。

28.余大鈞譯注:《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29.虞集:《句容郡王世績碑》,蘇天爵編:《國朝文類》卷二十六, 四部叢刊初編本。

30.陳得芝:《元稱海城考》,《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四輯,1980 年。

31.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戶计〉校释》,《暨南史学》第四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 年。

32.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分例〉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四集,商務印書館,2007 年。

33.陳高華、張帆、劉曉:《〈元典章·戶部·婚姻〉校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五集,商務印書館,2008 年。

34.陳得芝:《劉郁〈〔常德〕西使記〉校注》,《中華文史論叢》2015 年第1 期。

35.陳得芝:《元察罕腦兒行宮今地考》,《歷史研究》1980 年第1 期;後收入《蒙元史研究叢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6.陳得芝:《元代回回人史事雜識·禁回回抹殺羊做速納》,《蒙元史研究叢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7.陳得芝:《元嶺北行省諸驛道考》,《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977 年第1 期;後收入《蒙元史研究叢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38.《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 年。

39.戴良佐:《獨山城故址踏勘記》,《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八輯《南京大學學報專輯》,1984 年。

40.党寶海:《蒙元驛站交通研究》,昆侖出版社,2006 年。

41.丁國範:《鎮海族源辨》,《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輯《南京大學學報專輯》,1986 年。

42. F. W. Cleaves, “Qabqanas~Qamqana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9, 1956:3.

43.耿世民:《磨延啜碑》,《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年。

44. Hambis, “Notes sur trois tribus de l’Yenissei superieur: les Us, Qapqanas et Talangut”,Journal Asiatique, Vol. 245, 1957. 韓百詩:《葉尼塞河上游三部族考》,耿昇譯:《法國西域史學精粹》,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年。

45.韓儒林:《元代的吉利吉思及其鄰近諸部》,《中國史研究》1979 年第1 期;後收入《穹廬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6.李景林:《元代的工匠》,《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五輯《南京大學學報專輯》,1981 年。

47.李鳴飛:《元武宗尚書省官員小考》,《中國史研究》2011 年第3 期。

48.李治安:《忽必烈傳》,人民出版社,2004 年。

49.李治安、薛磊:《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年。

50.劉迎勝:《察合台汗國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51.劉迎勝:《西北民族史與察合台汗國史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年。

52.馬娟:《元代伊斯蘭法與蒙古法之間的衝突與調適》,《元史論叢》第九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年。

53.薩仁畢力格:《蒙古國戈壁—阿勒泰省發現“鎮海城”遺址》,《草原文物》2015 年第1 期。

54.烏蘭:《蒙古征服乞兒吉思史實的幾個問題》,《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 年第2 期。

55.《中國歷史大辭典》第1 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年。

56.周清澍:《汪古部與成吉思汗家族世代通婚關係—汪古部事輯之四》,《文史》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81 年;後收入《元蒙史劄》,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年。

57.周清澍:《元朝對唐努烏梁海及其周圍地區的統治》,《社會科學戰線》1978 年第3 期;後收入《元蒙史劄》,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1 年。

58.張岱玉:《〈元史·諸王表〉補證及部分諸王研究》,內蒙古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年。

59.張文澍:《蒲松齡遠祖蒲魯渾與蒲居仁小考》,《蒲松齡研究》2004 年第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