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控江淮地区一季中稻病虫害的农药减量施用技术示范

2019-09-19唐中兴迟元凯陈晴晴汪涛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

唐中兴 迟元凯 陈晴晴 汪涛 赵伟

摘要 [目的]針对江淮地区一季中稻病虫害频发问题,推广示范农药减量化施用防控技术。[方法]比较常规用药(A)、减量用药(B,比常规用药量减少20%)+ 控失剂(C)、A + C及不用药处理(CK)水稻后的防效及效益。[结果]B+C处理对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效均较A处理好,产量也较A处理高。[结论]与常规用药量相比,用药减量20%并添加控失剂施用,防控效果及增收明显提高。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控失剂

中图分类号 S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6-016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4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monstration of PesticideReduc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One Season Medium Rice in Jianghuai Region

TANG Zhong xing1, CHI Yuan kai2,CHEN Qing qing2 et al (1.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of Dingyuan County, Anhui Province,Dingyuan,Anhui 233201;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 [Objective] In review of the problem of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one season rice in Jianghuai region, the control technology under the reduction amount of pesticide was promoted. [Method] Using the general amount pesticide (A), the reduction of pesticide (B, the amount of 20% reduction A) + loss control agent(C),A+C and no pesticide(CK),the effects wre compared.[Result] The B+C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A in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Conclusion] To compare the general amount of pesticide, the amount of 20% reduction pesticide (B) mixed with the ingredient to high efficient utilizing the pesticide (C) have more effective results both in control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 and the rice yield.

Key words The rice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Reduction amount of pesticide;Loss control agent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而水稻病虫害一直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每年引起的产量损失达400万~500万t[1]。安徽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之一,水稻常年播种约220万hm2,其中一季中稻占比达80%左右[2]。“三虫三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在江淮之间中稻种植区域更是常年发生,危害极大。近年来,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模式的改变、种质资源的外调、极端气候的发生,一些水稻次要病害也在江淮地区普遍发生,如水稻干尖线虫病[3]、水稻恶苗病[4]等。目前全球农业生产中,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仍以化学农药防控为主导。但伴随着水稻病虫害的连年重发,长期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导致螟虫、飞虱、纹枯病等抗药性增强[5-7],防治难度增大。为了达到防控效果,盲目地加大农药使用量、增加使用频次,不但增加了用药成本,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因此,在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前提下,精准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辅以一定的助剂,形成江淮水稻主产区一季中稻病虫害高效防控及农药减量技术,可以在保障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前提下,有效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笔者选用对纹枯病具有较好防效的噻呋酰胺[8],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防效的氟苯虫酰胺[9],对稻飞虱具有较好防效的噻虫嗪[10],以及对稻曲病、稻瘟病等具有广谱防效的戊唑醇、三唑醇及嘧菌酯[11-12],并辅以高效控失剂,在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间点,选用不同药剂进行组合,形成高效的防控组合技术,在江淮地区一季中稻病虫害发生具有代表性的定远县进行试验示范,以达到推广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示范点位于定远县池河镇半面店村,该地为水稻主产区,也是水稻病虫害常发、重发区。示范点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均匀一致,前茬作物为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示范田水稻品种为Y两优2号,2018年5月18日播种,钵体育苗,6月12日移栽(机插)。基肥:N、P、K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返青肥:尿素 12.5 kg/hm2,穗肥:尿素1 125 kg/hm2、钾肥150 kg/hm2,粒肥:磷酸二氢钾6 000 kg/hm2;实行寸水返青,浅水分蘖,7月10日晒田, 7月20日复水,后期干湿交替,收获前10 d断水。

1.2 试验设计 共设4个处理,其中处理①3 000 m2,处理②、③各3 333.5 m2,处理④333.3 m2。其中处理①为常规防治(A),即农民常规用药防治,处理②为减量用药(B,比常规防治农药减量20%)+300 kg/hm2的以纳米网构农药控失剂SC108(C,下称“控失剂”),处理③为A+C,处理④为空白对照(清水,CK)。各处理在苗床期均用咪鲜胺预防过一次稻瘟病,栽插后至7月底,以二化螟性诱剂控制一代二 化螟。

按照水稻生育进程,在不同时期分别进行病虫发生情况调查,根据田间病虫趋势,确定施药时间及药剂配方。各处理均进行3次施药,其中第1次施药主要防治纹枯病、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第2次施药主要防治稻曲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第3次施药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稻瘟病。具体施药时间及药剂配方见表1。

1.3 防效调查 二化螟:只调查最終为害率,于9月5日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鳞翅目钻蛀性害虫》(GB/T 17980.1)的方法,调查记录总株(穗)数、白穗数,计算白穗率和防效。

稻纵卷叶螟:第一次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0 d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GB/T 17980.2)调查残留虫量,取其中20丛调查卷叶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卷叶率,以虫口减退率计算防效。

稻飞虱:第一次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4、21 d分别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水稻飞虱》 (GB/T 17980.4)调查百丛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纹枯病:于第一次施药前(7月27日)调查病情基数,于第一次施药后14、21 d分别调查发病情况,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GB/T 17980.20)的方法调查,每块田查500株,计算株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稻曲病:于9月6日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54部分: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NY/T 1464.54)的方法调查,每块田调查500穗,记录病穗数及各病级穗数,计算病情指数与防效。

1.4 测产与效益分析

水稻成熟后组织测产,单收单打,折 除水分后计实产;根据各处理的产量和生产成本计算相应的净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2.1.1 二化螟。

各处理对二化螟的防效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二化螟为害定型后,B + C和A + C处理的防效接近,防治效果分别为85.4%和86.1%,均比常规用药A的防效(79.5%)高6%左右。

2.1.2 稻纵卷叶螟。

施药后7 d调查,各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见表3,由表3可知,B+C、A+C和A(常规用药)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2.5%、100%、94%。常规用药+控失剂的防效最好。

2.1.3 稻飞虱。各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效见表4。由表4可知,B + C、A+C和A 3个处理的防效理想,均在92%以上,其中A+C处理在施药后21 d,虫口校正防效达100%。

2.1.4 纹枯病。

各处理对纹枯病的防效见表5。由表5可见,施药后14 d,各处理的防效在75%以上,施药后21 d,各处理的防效仍保持在74%以上,且药后不同时期均以A+C处理的防效最好,其次是B+C,常规用药区最差。

2.1.5 稻曲病。稻曲病定型后(9月6日)调查,各处理的防效见表6。由表6可知,各用药处理对稻曲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但以加控失剂的常规用药处理效果最好,加控失剂后,即使减少药量20%,仍可达90%的防效。

2.2 水稻产量及效益分析

由表7可知,A+C处理的各项指标均最高,其次是B+C处理;现场测产发现A+C处理区产量最高(10 155 kg/hm2),比未防治的对照区(7 005 kg/hm2)高 3 150 kg/hm2,B+C处理区(9 795 kg/hm2)比常规用药区 (9 510 kg/hm2)高285 kg/hm2;以2018年安徽省中晚籼稻保护价2.52元/kg计算产值(表7),比较不同处理的效益,扣除所有成本后,A+C处理较清水对照处理增收5 580元/hm2,常规用药减量20%后加控失剂的处理比常规用药处理增收892.5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当前,科学施用农药仍是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是农业发展急需攻克的难关之一,也是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减肥减药专项,目的是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减少农药施用量。该示范中,通过合理使用控失剂,可以有效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增加病虫害的防控效果,提高产量,减量用药(减药20%)+控失剂的综合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的常规常量用药,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实收产量等指标表现为A+C>B+C>A>CK;从收益看,B+C处理中,虽然农药用量下降了20%,但防效仍高于常规防治,挽回的损失也较常规防治多285 kg/hm2,这表明,生产中,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前提下,通过使用物理防控及在苗期进行预防,合理使用高效农药,辅以适当的增效助剂,适当减少农药用量,仍可实现保产增收的目的,同时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危害。

由于该次示范在苗床时统一施用了咪鲜胺预防稻瘟病,加之抽穗杨花期天气晴好,气温高,该年稻瘟病发生极其轻微,故此未进行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艳青.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6,22(2):343-347.

[2] 李林鹤,常志强. 安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技术推广发展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11):149-151.

[3] 林茂松, 丁晓帆, 王子明,等. 水稻小穗头上的线虫形态特征鉴定[J].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19(4):361-365.

[4] 产祝龙,丁克坚,檀根甲,等.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1(2): 139-142.

[5] 姚蓉.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及对双酰胺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初探[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2-7.

[6] 邓春林,谢华伦,张欧. 2010-2017年湖北省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及综合治理措施[J].湖北植保,2018(1):26-29.

[7] 梁梦琦. 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菌对稻瘟灵和吡唑醚菌酯的抗性监测[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1-4.

[8] 陈雁,谢原利,王家同,等.24%噻呋酰胺减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J].湖北植保,2017(2):18-20.

[9] 卫勤,丁新华,李栋,等.1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7(2):124,133.

[10] 彭昕华.噻虫嗪(25% 悬浮剂)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J].河南农业,2017(1):31.

[11] 余山红,方辉,王会福.国内防治稻曲病药剂的筛选与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1):99-103.

[12] 顧美仙.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8(4):109,119.

猜你喜欢

水稻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3年衡阳市早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用药技术试验示范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衡阳晚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用药控害增产技术分析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水稻病虫害综合调查和防治技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