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19虞梁慧徐秀英石凤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林农

虞梁慧 徐秀英 石凤华

[摘要]基于浙江山区4个县(市、区)24个行政村共2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积极开展林农需要的林业科技服务、着力提高林农的文化素质、扩大林地经营规模、鼓励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等建议。

[关键词]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6[文献标识码]A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现代林业建设,实现林业现代化,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要实现林业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已成為我国林业发展的主导思想。近年来,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完善了农村林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明确了林农对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对林木的所有权,使林农成为林业生产经营的决策主体,依靠林业科技已成为提高林农林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林农成为对林业科技服务的最终需求者,其对林业科技的需求意愿状况将直接影响林业科技研发推广的成效。因此,以山区林农需求意愿为视角,探讨其对林业科技的需求意愿,对制定有效的林业科技推广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1.1 数据来源

本数据来源于2016年7月对浙江省临安区、开化县、庆元县、龙泉市4个样本县(市、区)林农的调查。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南方集体林区,全省林地面积663.07万hm2,其中森林面积608.01万hm2,森林覆盖率60.91%,集体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96.23%,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后,浙江省76%的集体山林实行家庭经营。2006年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家庭经营面积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比例进一步增加,选择浙江省作为研究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选择的4个样本县(市、区)均为浙江省林业重点县(市、区),样本乡镇、行政村和林农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每个样本县(市、区)抽取3个乡镇,共12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共2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10个农户,共计240个农户,收回有效问卷240份。调研采取一对一农户访谈方式进行,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林农的基本特征、林农拥有林地的资源特征、林农家庭的林业生产特征、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情况等。

1.2 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情况

240个样本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需要林业科技服务的林农有133人,占总样本的55.41%,总体上高于不需要林业科技服务的林农数量。对林业有科技服务需求的133个林农中,最需要的林业科技服务主要是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占比达41.35%;其次为造林技术服务的需求,占比为14.28%;而对林产品加工的技术需求占比仅为0.75%。说明林农主要还是需求林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因为对于大多数小规模林农来说,其林业经济活动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没有从事林产品的加工。同时浙江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所以对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的技术服务需求占比也相对较低。从地区差异来看,龙泉市的样本林农中,对林业科技服务有需求意愿的占比最高,达66.67%;其次为庆元县和临安区,有需求意愿的占比分别为63.33%、61.67%;开化县的样本林农,有需求意愿的占比最低,仅为30.00%。主要原因是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最大的河流钱塘江的源头,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功能,林农大部分山林划为公益林,可经营的林地面积较小,对林业经营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因此,大部分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较弱。同时,临安区、庆元县和龙泉市有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林农中,最需要的林业科技服务都为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但开化县林农最需要的为林下养殖技术服务。主要原因是开化县林农山林划为公益林后,根据国家公益林的相关政策,可以在公益林的林下开展种植和养殖,近年来,林下养殖发展相对较快,因此对林下养殖的技术服务需求较为强烈。

2 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 模型及变量选择

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是个定性的二分类变量,Logistic模型适用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的分析。因此,本文使用Logistic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P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有需求意愿的概率,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没有需求意愿的概率为1-P;x1、x2、……x14为影响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的解释变量;β0为常数项;β1、β2、......、β14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扰动项。参考已有研究,本文从户主特征、林地资源特征、家庭林业生产特征、地区因素四个方面选取影响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的变量。户主特征选取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及户主是否为村干部3个变量,林地资源特征选取林地块数、林地面积、经济林面积3个变量;家庭林业生产特征选取家庭林业生产投入、家庭林业总收入、家庭林业劳动力数量、有无参加林业技术培训的经历、是否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5个变量;另外选取地区虚拟变量,以考察地区之间的差异。模型中的变量定义及统计如表2所示。

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采用eviews 8.0软件对240户样本林农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具体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如下:

2.2.1 户主特征。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对林农的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并均通过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就越高;与户主不担任村干部的林农相比,户主为村干部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越高。其原因是林农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能认识到林业科技服务在林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对林业科技服务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因此对林业科技服务有较强的需求意愿。担任村干部的林农往往需要发挥林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带头的作用,同时对国家的相关林业政策也较为了解,故其对林业科技服务有较强的需求意愿。户主年龄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并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越大的林农往往观念比较陈旧、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可能越弱,掌握新的林业生产技术的能力也较差。

2.2.2 林地资源特征。林地面积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并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林农拥有的林地面积越多,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就越高。其原因是当林农拥有的林地规模较大时,提高林地的经营效益可以大大增加农户的收益,因此林农更希望采纳新的林业科技,以期带来林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从而导致其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就越高。

2.2.3 家庭林业生产特征。家庭林业生产投入、家庭林业收入、有无参加林业技术培训经历、是否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并分别通过10%、5%、1%、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家庭林业生产投入越多、家庭林业收入越高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就越高,与没有参加过林业技术培训的林农比较,参加过培训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就越高,與未加入林业专业化合作社的林农相比,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也越高。家庭林业生产投入越多表明林农对林业生产越重视,对增加林业收入的期望越高;家庭林业收入越高,意味着林农对林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对林业产出就比较关注。因此,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就越高。以往参加过林业技术培训的林农可能对林业科技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并且已经获得了参加林业科技培训带来的效益,从而增强了其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林业专业合作社是我国重要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是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重要载体,林农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技术、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较强烈。家庭林业劳动力数量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产生负向影响,并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拥有林业劳动力数量越多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越低。可能的原因是林业劳动力数量较多的农户,可以凭借充足的劳动力对林业进行集约化经营,产生劳动对技术的替代,从而减弱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另外,与其他地区相比,庆元县和龙泉市的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较强烈,主要原因是这两个地区林农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林业的依赖程度较高,较为关注由于林业科技服务所带来的林业收入和家庭收入的增加。

3 结论与建议

3.1 主要结论

通过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总体来看,需要林业科技服务的林农数量超过不需要的林农数量。对林业科技服务有需求的林农中,最需要的是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服务,其次为造林技术服务,需求程度最低的是林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划入公益林面积较大的地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较低,同时林下养殖的技术服务成为该地区林农的主要需求内容。二是“户主受教育程度” “户主是否为村干部” “林地面积”“家庭林业生产投入”“家庭林业收入”“有无参加林业技术培训经历”“是否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有显著的正影响;“户主年龄” “家庭林业劳动力数量”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有显著负影响。

3.2 对策建议

3.2.1 积极开展林农需要的林业科技服务。林农的林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这些自然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在林木及林产品的生长过程中一旦遭遇病虫害,林业的经济效益会大幅度降低,这也是林农最需要病虫害防治方面技术服务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地林业部门要加强调研,及时把握林农急需的科技服务内容,畅通林农科技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性地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加强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林业推广部门的作用,提高林业科技服务的质量。同时鼓励林业科研院所与高校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林业科技服务,把科学研究的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2.2 着力提高林农的文化素质。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林农林业技术服务需求意愿的重要因素,但调研发现,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于小学和初中文化,表明山区林农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为此,要加大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升林农的文化水平与素质,提高林农接受新知识及新技术的能力。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林业科技的宣传,加强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林农认识到林业科技在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其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并积极参与林业科技培训,提高林农的经营管理水平。

3.2.3 扩大林地经营规模。调研发现,林农的林地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虽然林农户均林地面积为8.18 hm2,但在4个样本县(市、区)中,除龙泉市的林地资源较为丰富,林农经营林地的面积相对较大外,其余3个样本县(区)林农的林地经营规模较小。为此,各地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扩大林地经营规模的方式可以通过林地流转形成大户经营,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或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实行联合经营,以增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并提高林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3.2.4 鼓励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有积极的影响,但调研发现,样本林农加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比例仅为20%,为此要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以林业专业合作社更多的支持,使林业专业合作社成为重要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尤其是林业科技服务重要的供给主体。同时,林业专业化合作社要关注林农的利益与诉求,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信息交流、产品加工及销售等各项服务功能,从而吸引更多的林农加入合作社,形成良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 陈永富,梅阳阳,邹娉婷,等.浙江省发展现代林业的科技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4):29-37.

[2] 简盖元.福建林农林业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3] 刘亚萍,金建湘.林改后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17) :9340-9343.

[4] 冷小黑,张小迎,曹建华.林农技术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宜春为例[J].林业经济,2012(5):108-113.

[5] 林斌,王文烂,简盖元.农户林业技术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的调研[J].技术经济,2010,29(5):70 -77,87.

[6] 宋军,胡瑞法,黄季焜.农民的农业技术选择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8(6):36-39+44.

[7] 谭著明,吴先云,窦范云,等.林权改革对林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湖南沅江市为例[J].湖南林业科技,2009,36 (6):59-62.

[8] 王碧,张志涛,柯水发,等.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认知、满意度及需求意愿分析—基于云南省275户林农调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 ( 3) :44-48.

[9] 王卫东,姜雪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科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辽宁省 500 农户为例 [J].林业经济,2014(8): 42-47.

[10] 夏通海,朱建军,康小兰,等.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10县500农户的调查[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6):498-503.

猜你喜欢

林农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产业发展策略探索
科学发展林下经济助力林农增收脱贫的策略探究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林农的林下经济
林农合作组织的合作联盟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