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产业发展策略探索
2018-08-07周绍恒
[摘要]:林下经济将林业与其他产业相互结合,从而实现林业经济循环发展的目标,是我国现阶段林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我国林区农民美好生活愿景的有力措施。本文从林下经济概述入手,总结并分析国内常见林下经济模式,探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林下经济;林业;林农
[引言]: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林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林业发展速度日益提升,将林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有机结合,形成林业循环化发展,从而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林下经济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林下经济概述
所谓林下经济,即以林业为依托,将其他农业产业与林业相互结合,并根据种植区域所在地市场情况,开展林业复合化种植模式。林下经济弥补了林业种植短期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从而形成现代化的林业发展新模式。当前我国林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各地区纷纷开展林下种植基地,将农、茶、花、渔、禽畜等多个产业与林業相互结合,最终实现林业的高效发展。
2、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
2.1 林—菌(药)模式
林—菌林下经济模式,即在林业经营管理中引入菌类种植,主要适用于林业种植区域环境潮湿、光照较低等林区,在林—菌林下经济模式中,利用郁闭度较大的林地,通过营造野生、半野生、仿野生生态环境,从而发展菌业种植,其经济效益水平较高,每公顷林地种植食用菌、药用菌等收入高达10万元左右,是现代林业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种类主要包括:平菇、香菇、草菇、木耳、灵芝等[1]。 如我县海洋乡安泰村委海里村龚高锡等30户农民发展林下种植灵芝约100公顷,每公顷年纯收入约30万元。菌类适用于郁闭林地中进行种植,针对未郁闭的林地,可选择林—药林下经济模式,根据种植区域当地环境及气候条件,选择生长情况较好的药材加以种植,并根据市场情况优选药物种类,主要药材种类包括:白芍、丹参、党参、金银花、沙参、柴胡、铁皮石斛等等,如我县九屋镇莲塘村周守生等10户农民在林下种植铁皮石斛16公顷,每公顷年纯收入约34万元。并带动了周边农户32户户均年增收1.1万元。
2.2林—畜(禽)模式
林—畜(禽)模式均需在未郁闭林地中开展,需选择透光性强、含氧量高、湿度较低的林地,畜类养殖模式对造林密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应选择造林密度较小,具有一定的畜类活动空间的林地,林下畜类养殖种类包括:牛、羊、兔、猪等等,一般多以散养和半散养为主。如桂林威昂佳果农业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县潮田乡66.6公顷林下发展养猪,年出栏肉猪3000头,猪苗1000多头,年产值500多万元,年获利100多万元,并带动周边300户农民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禽类养殖种类包括:鸡、鸭、鹅等等,在我县定江镇法源村委法源村,桂林市红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66.6公顷林下发展养鸡,年出栏肉鸡70万羽,年利润约300万元。灵田镇永正村委阳旭头村莫玉明等10户农民在53公顷林下发展养鸡,年出栏肉鸡30万羽,年均户增收27万元。 在林—畜(禽)模式之中,林地为禽畜提供绿色饲料及生态化生长环境,禽畜为林地提供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实现林业及禽畜养殖双赢的目标。
2.3 林—粮(油)模式
林—粮(油)模式适宜在未郁闭林地内开展,可在林地行间种植各类粮油农作物,从而在不破坏林地的基础之上进行农业种植,一般粮油植物包括大豆、绿豆、小麦、红薯等等。农作物覆盖于林地之中,避免林地出现水土流失问题,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需防止农作物争夺林木生长养分,两者之间需保持一定距离,可根据农作物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模式。
2.4 林—菜(草)模式
林—菜模式需根据林地透光度情况选择蔬菜品种,多在未郁闭林地中发展这一模式。可选择蔬菜包括洋葱、蒜、大葱、冬瓜、油菜等耐阴性品种,密度较低的林地可依照实际光照条件扩大蔬菜种植品种范围,并在不同季节选择相应的蔬菜品种[5]。林—草模式,即在林地中种植牧草,一般包括苜蓿、黑麦草、白三叶等等,既可直接出售新鲜牧草,同时也可进行饲草青贮加工,能够改善种植区域生态环境。牧草生长速度较快,通产一年可收获三茬,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容易,适用于大面积种植,据资料介绍每公顷林—草模式年收益可达0.5万元左右。
2.5 林—茶(花)模式
林—茶(花)模式主要包括绿茶、桂花、紫薇、玉兰、草珊瑚等茶(花)品种,在林地中种植茶(花),能够改善林地生态环境,并降低林地区域温度,提升林地经济效益,巩固林业防沙固土的实际效果,形成林业发展的多赢局面。我县兰田乡、公平乡、九屋镇、灵田镇等乡镇,龙富德、石义超等149户在林下种 植草珊瑚(主要制作草珊瑚茶)360公顷,每公顷林地年纯收入约为3.8万元。
2.6 林—渔模式
林—渔模式与上述林下经济模式有所不同,林—渔模式依托于林下池塘空间,林地密度较低,一般多在湖滩、河滩应用此种模式,需种植耐涝性较强的林木品种。在开展林—渔模式中,需在滩地开垄,垄上种植林木,垄下引入湖、河水,在沟内养殖各种淡水鱼、虾、蟹。一方面,林木果实、种子及落叶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有利于鱼类生长;另一方面,鱼类粪便可作为林木生长养分,从而形成生态循环林—渔模式。
2.7 林下经济复合模式
所谓林下经济复合模式,即将上述若干模式综合性开展,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林业经济模式。例如,在树林下种植牧草,并散养肉羊,形成林—草—畜符合模式。林下符合经济是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林农经济收益的关键措施。
3、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策略
3.1 加强林下经济建设指导与服务工作
林下经济模式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指导,因此,政府农业及林业部门应加强林下经济的指导,为当地林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并积极引进林下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品种,从而实现林下经济模式的普及与发展。另外,政府部门应针对区域内林下经济发展品种市场情况加以调查和分析,进而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林农可根据政府发布的市场分析报告有所选择,以提升林农经济收益,降低林下种植养殖风险。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是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应帮助林农解决交通、水电等现实问题[6]。通过上述措施,综合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林下经济服务,加强对林下经济的管理与服务,极大推动了区域内林下经济的发展。
3.2 科学规划区域内林下经济资源配置
通过科学规划能够保障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林业及农业部门应整合区域内自然条件,并对不同区域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加以调查和研究,从而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对区域内林地进行布局,以提升林地的应用效率,平衡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延长林下经济链条,实施产业化、规模化林下经济,将林下经济与加工业及旅游业相互有机融合,最终促使局域内农业、林业、工業、旅游业等多个产业的共赢。
3.3 加大林下经济模式的科研资金投入
林下经济模式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充分研究,才能建设针对性强的林下经济模式,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林下经济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整合区域内科研资源。一方面,高校及科研院所是科技研究的重要单位,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林业相关高校专业及科研院所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林下经济模式的攻关研究,从而建立适合当地林下经济发展的新型技术体系[7]。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科研活动,可根据当地林下经济模式相关企业发展现状,引导企业进行相应的科研工作,并在政策上为其提供支持,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
3.4 合理利用网络渠道加强宣传与营销
电子商务视阈下,网络经济对我国各个产业的发展均提供创新途径,当前农产品、畜牧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快,成为农民致富的首要方式。鉴于此,应合理利用网络渠道,开展林下经济电子商务模式,由政府部门牵头,引导林户与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将电子商务应用于林下经济之中,进而开拓林下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电子商务企业与林农的经济效益,带动区域内林下经济的发展。
结语:
林下经济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建设林下经济模式,提升林农的经济收益,同时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加强林下经济模式的研究,从而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国林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参. 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绿色科技, 2015(10):145-147.
[2]黄辉. 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农技服务, 2016, 33(17).
[3]韦英丽. 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中国林业产业, 2016(6).
[4]叶风. 林下经济模式研究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江西农业, 2016(4S).
[5]刘志林. 林场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南方农业, 2016, 10(36):48-49.
[6]杨遵平. 试分析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J]. 农业与技术, 2016, 36(18):196-196.
[7]邹燕珍. 试论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自然科学:文摘版, 2016(3):00102-00102.
作者简介: 姓名: 周绍恒;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5年-; 学历: 本科; 民族:瑶族;
籍贯:广西灵川人; 研究方向:一直在灵川县林业局从事林业生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