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寨听歌

2019-09-19陈志诚

老区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瑶山村容村貌乡风

题记:全南县陂头镇瑶族村,是江西省2个瑶族少数民族村之一,至今保留自己民族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属“过山瑶”系,拥“盘王”为始祖。在历史上,他们没有自己固定的山林和耕地,终年流动在茫茫的深山老林里,过着游猎生活。“一把刀,一把斧,一支鸟铳”是他们与大自然搏斗、维持生计的生产资料。解放后,散居在陂头镇瑶山周边山林的瑶民,在政府的感召下,下山定居,并成立了瑶族村。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高达64.63%。近年来,在全南县财政局结对精准扶贫帮扶下,瑤族村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逐步脱贫致富的瑶民用自己特有的山谣,由衷地唱出扶贫政策好、对党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扶贫政策像春风,吹进瑶族村里来,人民走上幸福路,党的恩情深似海吔……”说起村中变化大,村人感受深,能歌善舞的瑶民编写了新山谣,唱出对党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全南县陂头瑶族村有农户71户328人,其中贫困户就有53户21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4.63%。2016年全南县财政局结对该村以来,着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争取各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村里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优势产业等。到2018年,村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稳步提高,全村已有41户184人脱贫,贫困人口脱贫率达87%,取得了阶段性脱贫成效。

完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换新颜

“自从来了帮扶队,出门就是水泥路,农户用上自来水,农民做饭无炊烟,科技走进百姓家,实惠农民乐开花……”今年60岁的赵庚秀,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瑶族村民,半辈子没离开过瑶山,她娓娓唱着道出了近年来瑶族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据她介绍,以前瑶山穷,交通条件差,住的房子也破破烂烂。现如今,走进她的新家,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门前屋后道路通畅、干净整洁。

瑶族村地处大山深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为改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扶贫干部们干了一件件实事:改房,通过易地搬迁、维修加固、拆旧建新等方式,村民全部住上安心房;改路,扩建3座进村桥梁,户户直通水泥路;改水,争取投资30余万元,实现自来水全覆盖,村民喝上放心水;改厕,新建2处公厕,实现90%农户家庭配备水冲式厕所;改堤,2017年开始修补加固河堤,防止了大雨天河水淹没农田,每年可为村民挽回经济损失近4万元。同时,完善村内垃圾处理、排水沟、路灯等设施,新装24盏彰显瑶族特色的路灯。在建设过程中,该村注意保留历史文脉和传统习俗,依山就势改造村庄环境。如今,瑶族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寨寨错落有致地建在山坡之上,屋旁有随山而建的篱笆园,条条硬化入户路延伸其中,融入青山绿水之中,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农旅融合打造,特色产业助增收

“啷啷溜唉、啷啷溜……六月六啷六月六,六月芙蓉花正细……”凡逢喜庆节日或游客多时,瑶族村的花棍舞队伍总会在锣鼓唢呐的奏鸣声中载歌载舞,用和美的瑶歌和花棍舞诉说着本民族神秘、幸福的故事,展示瑶族的热忱好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瑶族村坐拥于群山环抱之中,青山绿水,气候怡人,人入其中如同进入天然氧吧、世处桃源。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全南县财政局凭借瑶族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优势,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兴建了瑶人谷、瑶族文化墙,对景区门楼、牌楼进行修缮,并精心打造了以穿瑶族衣、吃竹筒饭、看花棍舞为主要内容的“瑶族风情游”。与此同时,还在该村建立了瑶族历史物品展览馆,制作了瑶族宣传册及瑶族特色喷绘,使来客来宾更直接生动地了解瑶族文化特色;新建了瑶族宣传栏,整体介绍了瑶族的民族起源、历史变迁、生活习俗、自然奇观等各种情况。瑶族古朴建筑、美味食品、独特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等特色文化以及瑶山的风景名胜、特色经济得到进一步挖掘,逐步成为生态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好场所。前几年在外务工的当地村民王英看到许多游客来到瑶寨游玩之后没地方休息吃饭,她很快嗅到了商机,于是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在家办起了瑶寨第一家农家乐,现在生意非常红火。2018年,瑶族村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村民借机发展起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产业。

旅游兴还要以产业做支撑,为此,驻村帮扶干部立足瑶族村有3200亩山林这一资源优势,发动村民守护好一方青山绿水。在因地制宜发展脐橙、杨梅、毛竹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村里成立经济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积极培育发展香菇、蜂蜜、灵芝等特色扶贫产业,现有 54户村民入社。合作社建立了灵芝产业扶贫基地,免费分发300余包灵芝菌种给贫困户,在森林中种植了近70亩仿野生灵芝,每户年分红1300元。合作社还申请注册“瑶人谷”商标,免费为村民提供土特产包装;设立了电商点,产品、市场“一网牵”,几年间已帮助贫困户销售香菇、蜂蜜、木耳、笋干、灵芝等农特产品30余万元。通过农旅融合带动,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加强“精神扶贫”,瑶寨劲吹文明风

“房前屋后扫干净,孝顺公婆做表率,劳动致富靠双手,共创美好的未来吔……”瑶族村在脱贫攻坚中十分重视“精神扶贫”工作。如今,走在瑶族村,但见道路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垃圾分类处理、河水清澈见底……村容村貌和瑶民的精气神都展示着村子的全新生机。

近年来,驻村帮扶干部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做好瑶族村“精神扶贫”工作,让“乡风文明”的美丽之花盛开在瑶山大地,结出“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扶贫硕果。结合乡风文明行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统一建鸡栏、圈畜禽,鼓励村民争创“美丽示范农户庭院”;聘用保洁员,定期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发放了垃圾收集桶,引导村民废弃物、垃圾分类进桶,从点滴细节入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利用好村里的“红黑榜”及“孝亲敬老之星”“文明家庭”等称号,评选15户文明户作为学习典型,设置文明标语牌,建立村庄理事会,促进文明和谐乡村建设。不断探索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优秀志愿者常态化帮扶模式,针对生活困难的好人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在全村形成“讲道德、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同时,还将扶志、扶智、扶德、扶勤贯穿于脱贫攻坚全过程,通过建设农家书屋、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在精神引导和文化知识层面给予贫困户最大帮助,鼓励他们用双手成就幸福生活,以奋斗开创美好未来。

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氛围佳。良好乡风民风,催生内生动力,助力稳定脱贫致富,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联动推进、同频共振。村民邓礼满说:“以前村里人尚武好斗,大人打大架,小孩打小架。现在大家的思想观念变了,家家户户都能和睦相处,迷信、赌博等不良现象也很少见了,大家一心想着如何去赚钱、劳动致富。”

作者简介:陈志诚,全南县扶贫办公室。

猜你喜欢

瑶山村容村貌乡风
瑶山党支部
杂谈农村的变与不变
良渚考古学文化瑶山遗址出土玉器的统计学分析
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新途径、改变村容村貌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我的手里拎着一只旧木桶
加快推进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