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宝安:绿色农药的坚守者
2019-09-19梅松
梅松
宋宝安院士对自己科研数十载是这样一个评价:“我做科研坚持三个“坚”字,一是坚持学习和科研,二是坚守战线,三是坚信做绿色农药,造福中国人民,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969年初,因为父亲从部队转业,6岁的宋宝安跟随父亲告别军营,来到贵州省铜仁地区石阡县城关镇。小学时,一本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打开了宋宝安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他贪婪地吮吸着知识,被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的光辉成就深深吸引和震撼,感觉他们时刻注视着自己,在向自己轻轻招手。进入初中后,宋宝安兴趣渐渐转向了化学,他特别崇拜杰出的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我要当一名化学家!”宋宝安在心底里立下了庄严的誓言。
1979年秋天,十年寒窗苦读,宋宝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贵州大学化学系。但心有鸿鹄之志的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有着一直坚定的目标——化学科学的研究事业。四年里,教室、宿舍、图书室……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他用功读书的身影,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取得大学本科化学学士学位当年,他就成为了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生招生学校少,名额少,专业学科少,能在毕业当年就荣幸登榜研究生的学子的确是凤毛麟角。三年后硕士毕业,他婉拒了沈阳化工院和其它条件好的大城市送来的橄榄枝,回到贫穷落后的贵州,回到母校贵州大学,开启了崭新的人生之旅。
虽少年,崭然见头角
1987年的夏末,24岁的宋宝安拿着他精心准备的论文《生物电子等排理论制杀菌剂》,登上了第三届全国农药研讨会的讲台。一亮相,到会最年轻的小伙子马上就吸引了与会者的眼球。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的农药学领域内的小字辈,面对那么众多的权威教授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宋宝安充满了自信,他的功课是做足了的。
那个时期,我国农作物的管理全部使用的是一些高毒有机农药,其产品老化严重,毒性大,对人体健康不利,非常不安全。宋宝安的学术观点就是要做出中国自己的、安全的农药。提出“绿色农药”的第一人正是宋宝安!
宋宝安语惊四座,让参会者感觉到了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有一股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时代精神。会后,宋宝安便只身一人肩负着贵州大学对他的信任来到了湖南沅江化工厂,废寝忘食地投入了甲基立枯磷的研究开发。一边学习,一边科研,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我每天只睡4小时的觉,我只有一个念头,要做成功。”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折射出他百折不挠的精神。1994年,8年的呕心沥血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成功了!他研究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甲基立枯磷填补了国内空白,生产工艺比日本同类产品更环保,产品纯度更高,生产成本下降了50%。宋宝安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荣获了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5岁的他,已在我国农药学领域里崭露头角。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甲基立枯磷高效低毒农药的关键技术攻克后,初露锋芒的宋宝安又马不停蹄地投身于新的科研攻关项目。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资助下,宋宝安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出水相法合成恶霉灵原粉技术,随后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溶剂法合成恶霉灵原粉的新工艺及广枯灵新制剂。宋宝安自主研发的恶霉灵原粉,生产成本仅为国外恶霉灵产品的50%,广枯灵系列新制剂获批国家重点农药新品,为我国产粮重要地区东北水稻育秧保苗发挥了极大作用。
1996年开发出正丙醛直接闭环合成吡虫啉的工艺技术,这项新技术立足国内生产原料,很快实现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降低到每吨10万元,惠及了万千农户。“中国农药行业技术创新奖”、“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中国首届发明博览会金奖”一项项荣誉纷沓而至。
2001年,号称“植物癌症”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首发广东。严峻的现实逼迫著宋宝安,除了攻关,别无它途,他把目标确立在创制仿生型绿色农药上。2003年,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973”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宋宝安以绵羊体内氨基磷酸酯和吲哚醌等天然活动性物质为模板,发展出仿生型农药分子设计新方法与协同催化合成新技术,获得了结构新颖、生物活性高的千余个新化合物,并从中创制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病毒病仿生农药“毒氟磷”。“毒氟磷”的问世填补了国际空白,首次提出了基于免疫激活创制抗植物病毒绿色新农药的新思路,也为免疫激活防控农作物病毒提供了重要依据。很快宋宝安又研发出无溶剂催化清洁合成新方法。
科学在发展,病毒也在发展。2010年,全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害突然出现大面积爆发,南方各水稻主产区成为病害重灾区。作为全国南方黑条矮缩病联控专家组副组长的宋宝安临危受命,又一次承担了历史赋予他的重任!具有前瞻性创制出的新农药毒氟磷,为宋宝安攻克这道难关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最佳方案。很快,他在阐明毒氟磷免疫激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南矮病防控的新策略。经过5年的努力,宋宝安终于找到了遏制南矮病的最有效办法,以新农药毒氟磷为基础,研发出以毒氟磷免疫激活防水稻病毒病为核心、辅以吡蚜酮切断传媒介的方法,弥补了传统防控方法“只能控虫、无法防病”的不足,构建了播种期基础免疫、秧田期健身免疫、大田分蘖期增强免疫的“控虫防病”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黑矮病的防治,全面提升了我国农作物病毒及其媒介昆虫防控技术水平。
众志成城,其力断金
宋宝安不但自身有强烈的目标感和科技创新的精神,更善于打造一支优秀的科研人才团队,1995年,年仅32岁的宋宝安领命组建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中心,成立之初,实验室只有9平方米,包括宋宝安在内的两个人,一张办公桌,一张实验台子,简单的玻璃仪器,极其简陋。宋宝安不畏艰难,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寻找实现梦想的路径。随着一个个科研成果的诞生,实验室也一步步的壮大!“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只要是有志于农药学的人才,宋宝安求贤若渴,一一请进贵州大学细化工研究中心深造培养,他要打造的团队不仅仅是贵州的希望,更是我国农药学界的未来!
20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宋宝安的双鬓也被岁月悄悄染上了斑白。组建以来,实验室硕果累累!除了宋宝安以第一发明人获取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9项,团队骨干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今天,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中心早已被世人所熟知,成为全国农药学界公认的一流科研团队,一流的实验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科研设备,研发成果与世界齐头并进,当年家庭小作坊式实验小屋变成了今天拥有4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大楼,200多名研究员的实验室,它的发展倾注了宋宝安的心血,也是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间就是生命,荣誉就是鞭策
科研之路是曲折的,但是宋宝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勇于攀登,争分夺秒。从进入到贵州大学那一天起,他就开始了朝五晚一的作息时间表,每天18小时的工作,全年365天,高强度工作和科研几十年如一日。他常说:“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很快看到成效。一个项目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成功,这是十分正常的。所以,要沉下心脚踏实地做研究,接受时间考验”。很难想象他在捧出那么多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身肩大学行政领导,教书育人,帶领一个个青年学子从硕士到博士,成为优秀的教师和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教授。他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学之染人,甚于丹青”。他一直用门捷列夫的至理名言“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作为座右铭激励着自己。2015年12月7日,一个好消息从北京传到贵州,宋宝安成为中科院院士,而他用一种很平常的心态表示:“当选院士是过程,而使命是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丹心报国,无怨无悔。顶天立地,大爱无疆!正是这样一位科学家的精神写照。(编辑/高纬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