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19-09-19徐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本科教学实践数据库

徐骏

摘要:简要介绍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的背景,通过阐述状态数据库建设的内涵特征,从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维度,就如何实现状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应用提出了实践路径,并为兄弟院校的相关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本科教学;数据库;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0-017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状态数据库的建设背景

随着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四个回归”、“以本为本”等思想观念正日趋成為高等教育领域广大师生和管理保障者的自觉共识和行为准则。我国本科院校一千余所,本科在校生逾千万,每年本科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四百万左右,如此巨大的本科教育规模,使得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为落实本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以下简称“状态数据库”)建设及常态化监测与高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共同构成国内“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体系。

如何在当下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推进状态数据库的可持续发展与常态化应用,已成为众多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急需做出明确回应的重要命题。

2 状态数据库建设的内涵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在推进状态数据库建设和应用上,应从本科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运动与发展的视角,彰显状态数据库在促进评估认证良性发展、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政策举措的各项功能,实现其有效促进本科教学系统自组织演进以及与外部社会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等作用效果。

2.1 文化建设:倡导开放共享的建设理念

状态数据库不应被视作一项单纯的教学行政事务工作,它远非数据信息的简单汇合和分发。将状态数据库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本科教学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实践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载体,作为伴随本科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应运而生的状态数据库,无可避免地受到高等教育内外思想文化氛围的影响。

倡导开放共享建设理念是状态数据库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本科教学系统是充满着“生命之流”与“文化之流”复杂交互运动的社会文化巨系统。状态数据库的建设作为系统的自组织机制,需要自我构建一种同样开放的建设体系,在充分的开放环境中,通过不同共享合作机制的作用,与相关领域进行源源不断的有益交互,将外界足够的物质、信息、能量的“负熵流”融合成为本科教学系统有序化演进的内在动力,从而促进系统朝着更高层次有序、不断地进行演进。

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和运用有利于培育和增进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扎实工作作风和氛围,有利于避免滋长或养成言之无物、泛泛而谈的不良风气。某种意义上看,状态数据库建设文化是构成务实的教学质量文化的基础,它能够促进本科教学系统与外部各方开展务实合作,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共赢局面。

倡导开放共享建设理念,需要各级、各类状态数据库建设主体,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本科院校以及相关专业组织等,进一步突破行政壁垒和体制限制,建设完善与高等教育领域内外各个社会部门、专业机构、行业单位等合作共赢的交互机制。在数据项设计方面,可以与高等教育领域其他长期实施的工作机制进行充分的相互对接和融通。如在数据口径上和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高校信息公开清单以及各类评估认证所涉基本数据进行顺畅的数据共享和相互校验,提高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人才资源、技术平台上可以与国内外各类专业的社会第三方数据技术研发机构、大型数据科技企业进行合作,适度引入市场的力量,以委托、外包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和运营,形成彼此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这样一方面提振了状态数据库创新发展活力,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各类社会第三方数据发布的准确度和公信力。在具体的平台建设上,可以进行多渠道的数据对接和共建共享。

2.2 制度建设:构建完善协调的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自然产物和内在要求。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质量水平是开展状态数据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与文化的软性约束不同,制度属于刚性约束,它规定着状态数据库建设的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支持保障的基本标准,各类数据采集过程和统计结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类主体在建设实践中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完善良好的制度能使各项建设实践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序运行,使得相关的本科教育教学的管理者、研究者与实践者在制度的框架内各尽其职,各得其所。

制度体系内部包含不同层面、类别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对状态数据库建设的规定与约束各有侧重。因此,制度设计与配置应显示出一定梯度变化,彼此之间能够顺畅衔接和相互支撑,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制度保障。一般来说,既应包含总体化的工作方案、政策文件,以便对状态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予以明确阐述;同时,在基本层面上又需要有更为具体细化的填报指南、实施细则、操作手册,从而对建设进程每个阶段的实施步骤、方法、技术规程等细节加以详细说明。

从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具体实践的关系上看,制度在从文化至具体实践展开的“连续谱”上,是担负居中调节、起承转合的枢纽。某种意义上可认为是状态数据库创新发展的着力点,状态数据库的建设理念只有在系统转化成为能够体现它的制度体系之后,才能在制度的存续期内对现实的各类建设实践的组织实施、各类建设主体行为表现进行规范与引导;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将有效促进建设文化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与实践发展的基础。

在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注重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具体实践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在制度设计上,一方面,对状态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观念等文化建设成果加以反映和体现;另一方面应具备可操作性,利于执行,对于建设工作的路径模式、人才支撑、方法手段、技术提供、资源保障等各项实施内容均需要加以明确具体的表述。

3 状态数据库建设的实践路径

本科教学系统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涨落性、動态生成性等自组织特征,状态数据库虽然不是本科教学系统在信息网络领域的单向线性映射,但却与蓬勃发展的本科教学系统生态有机交融在一起。

在状态数据库建设中,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维度出发,将视野扩展并置于充满随机涨落的本科教学生态背景之中,避免统一、机械、僵化保守的建设模式遮蔽和压抑本科教学实践活动本应具有的丰富文化性、精神性、体验性和人文性。取而代之,实行灵活多元的建设模式,淡化行政的一元化主导色彩,让各类专业的、学术的、文化的力量竞相发展。通过状态数据的采集、整合、研究、反馈等实践活动,发挥其对于本科教学系统进行矫正、调适的自组织机制作用,逐步培育状态数据库发展的多元异质性因素,实现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在本科教学系统要素参量错综复杂的交互联系和影响下,不断激发和释放出系统内在的、能动的、向上的、持续的发展活力,引发系统产生非线性涨落,从而达到促进系统向着更高层次进行自组织演化。

在具体工作实施上,除了反映教学状态共性数据的基本模块以外,拒斥僵化、统一、目标预设的数据格式与建设标准,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使状态数据结构具有包容性和可扩展性,从而有效兼顾各地区、各高校、高校所属院系、专业甚至课程的个性化差异。近年来,教育部状态数据项适时嵌入了师范类专业数据采集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不少高校在国家、省下达的数据填报内容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和特色,扩充了不少更为具体细化的支撑数据表,极大地提高了内部教学质量评估和保障的实效性。

在数据采集内容上,则不能局限于孤立、静态的眼光,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造成数据内容的偏颇与失衡。与之相反,需要与时俱进,在内涵性数据和外延性数据、定性信息和定量数据、数据采集和数据研究之间保持一种张力。既要采集诸如高校占地面积、师生数、专业门类等反映规模、形式的外延性数据,又需要通过数据填报指南等文件的导向作用,扩大对体现教学质量内涵成果的信息数据的采集;既需要继承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保持定量数据为主的工作格局,又需要将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定性信息涵盖在内,以便与定量数据相互参照和印证;既需要积极做好数据采集和整理,更需要着眼提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和创新活力,借鉴引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统计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做好对状态数据的深度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增进对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异彩纷呈本科教学系统生态的感悟和理解。

4 结语

基于现代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的状态数据库建设是一个复杂、长期、不断创新的过程,苏州大学的本科教育数据库建设在目前兄弟院校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效率高、差错率低的显著特征,为国内的本科教育提供了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凤泰.高度重视不断完善 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学评估制度[A]// 李延保编.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报告(1985-2008)[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

[3] 王其藩.高级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 韦剑剑.本科教学评价的后现代主义反思[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本科教学实践数据库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