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基于CNKI和CiteSpace可视化视角

2019-09-19张蒙蒙刘天平杨建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8期
关键词:聚类期刊精准

张蒙蒙,刘天平, 2※,杨建辉

(1.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林芝 860000; 2.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林芝 860000)

0 引言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升为基本方略以来,学术界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研究迅速涌现,成为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但往往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综述和定性分析[1-3]。 虽然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文献[4-6],但分析工具不同、数据选择不同,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无法准确捕捉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直观信息。为更加深入地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从定量的角度系统梳理最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大数据、信息化和精准扶贫进行耦合,对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多维视角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文章借助CNKI自身的统计功能和CiteSpace可视化功能进行研究。CNKI是国内较为权威的文献收录平台,其期刊论文收录全面、获取便利,能够描述文献的发文数量、期刊来源、作者及机构分布等基本现状。CiteSpace是信息分析领域中影响力较大的可视化软件,能够识别某一学科领域的关键文献,揭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是可以用来反映科学发展的客观情况的[7]。需要说明的是,该文检索的文献数据截至2018年10月10日。

1 基于CNKI计量可视化功能的文献现状分析

1.1 论文总量和高质量论文数的变化趋势

利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对期刊论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检索词,依次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检索(1)限于篇幅,关于此处详细的数据统计省略。如果需要可以提供统计表,发现精准扶贫文献首次出现在2013年的《老区建设》杂志[8-9]上。为响应中央号召,随后几年急剧上升, 2017年达到高峰; 关于精准脱贫文献从主题来说首次出现在2014年,从关键词和篇名来说首次出现在2015年12月,之后几年急剧上升。这种趋势同中央层面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图1 2013—2018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篇名或关键词进行联合检索的历年文献量(篇)

考虑到文献的相关性和权威性,以正确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文献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将文献范围收缩为高质量文献(2)通常南京大学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专门收录中文社会科学论文的期刊索引,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核心期刊)针对中文的所有学科,涉及范围更广,这两类核心期刊目录在学术界认可度较高; 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SCI、EI、CSCD几乎不含社会科学类期刊。因此,该文将高质量论文界定为,发表在CSSCI(含扩展版)和核心期刊上的论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知网中的CSSCI含扩展版,该文一并认同,即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并在关键词和篇名中进行检索,然后手工剔除无效文献(3)剔除无效文献,诸如期刊总目录、记者采访报道、新闻发布会、学术会议信息等,最终得到2012篇高质量文献(图1)。其中2014年仅有6篇, 2015年64篇, 2017年达到852篇的顶峰。可以发现, 2013—2014年是起步阶段, 2015—2016年是急剧上升阶段, 2017—2018年是平稳增长阶段。这种变化趋势依然同中央层面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也从侧面说明,扶贫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效性。

1.2 期刊来源与文章被引情况

期刊来源选取载文量排名前20的期刊,发现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论坛》发文量最多(143篇),其次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农业经济》和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农村经济》,发文量都在40篇以上(表1)。从期刊类型来看,大部分期刊同“三农”相关研究密切相关,可以看出,最近几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该类杂志的热门文章,也成为“三农”问题的研究热点。从期刊所在地来看,部分期刊位于西部地区,也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战场,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期刊服务的地域性和专业性。

表1 研究文献载文量排名前20名的期刊来源

序号期刊名称载文量(篇)序号期刊名称载文量(篇)1人民论坛14311贵州民族研究242农村经济4612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3农业经济4513教育与职业194经济研究参考381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5中国金融3815改革与战略176中国财政3716中国行政管理167贵州社会科学3117甘肃社会科学158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918银行家149农村金融研究2719江苏农业科学14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20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3

再从期刊论文被引情况来看(表2),引用率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主要集中在《贵州社会科学》,并且汪三贵和郭子豪发表的《论中国的精准扶贫》被引次数最高(876次),另外3篇论文排列第3、4、5名,说明《贵州社会科学》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其研究文献具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当然,主要刊发“三农”研究的《农村经济》也具有很高的被引价值, 2篇论文引用率排名前10名,其中邓维杰的《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被引837次,排名第2。需要说明的是,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时间越早的文献被引用的概率越大,说明文献质量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当然也不能说明发表时间短的论文质量不高,如《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10]2017年发表,被引次数居年度首位。总之,能够起引领作用的论文基本是质量上乘之作,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扶贫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表2 研究文献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

序号被引次数作者论文名称刊名(年/期)187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贵州社会科学(2015/05)2837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4/06)3578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2015/05)4449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贵州社会科学(2015/08)5323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贵州社会科学(2015/05)6304王国勇,邢溦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农村经济(2015/09)7301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人民论坛(2015/30)8282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9)9237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生态经济(2015/04)10222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湖南社会科学(2015/04)

1.3 典型作者及作者机构分布情况

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来看(表3),发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该机构于2009年成立了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后于2016年11月更名为中国扶贫研究院,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贫困问题研究机构,代表学者有著名的反贫困问题研究专家汪三贵教授,其发文量14篇,使得该机构及其团队成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多(59篇)。其次是中国农业大学,发文量41篇,该机构的人文与发展学院拥有长期研究农村发展问题的著名学者李小云、左停,特别是最近几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实施以来,以左停、李小云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四川农业大学的发文量也很高,该机构有专门从事扶贫研究的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有庄天慧、曾维忠为代表的扶贫科研团队。

表3 研究文献发文量前20位的研究机构

序号机构名称发文量(篇)序号机构名称发文量(篇)1中国人民大学5911四川农业大学222中国农业大学41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3武汉大学4013南京大学194中共中央党校3214西南民族大学195华中师范大学3115贵州民族大学196广西大学301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7四川大学3017中南民族大学188北京师范大学2618清华大学189中央民族大学2619河北大学1610西南大学2420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6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可知,最近几年响应中央号召,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学理研究和实践总结,相关研究文献急剧增加,尤其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以汪三贵、庄天慧、左停为代表的作者个人和科研团队,以人民论坛、贵州社会科学、农村经济、农业经济等为代表的杂志,都在该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它们)引领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的主流。

2 基于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功能的文献热点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作为一种检索标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表达论文的主题和内容。该文分析的关键词由CNKI自动提取,然后进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十分必要,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1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揭示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设置阈值TopN=30,TopN%=20,得到网络节点68个、连线199条、网络密度为0.087 4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2)。图谱中节点大小代表频次,连线代表共现关系,连线粗细代表紧密程度。由图2可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户等频次最高,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精准脱贫与农民增收、贫困户与建档立卡等关系非常紧密,共现频次很高。

图2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为了更准确地表现关键词的地位和关系,还可以将频次、中心性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其中频次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中心性表示该关键词在所有关键词中的地位。综合多种因素选择频次最高的前30个关键词(表4)。可以发现,凸显研究主题的关键词非常多,其中精准扶贫频次最高(1 649次),其次是贫困户(136次)、精准脱贫(116次)等; 关键词关系最为紧密的是精准扶贫,中心性高达1.25,基本上与其他关键词都有共现关系,其次是贫困户、扶贫开发和精准脱贫,其中心性分别为0.20,0.08和0.07,与其他关键词的关系也非常紧密。

表4 研究文献的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统计分布

序号关键词频次中心性序号关键词频次中心性1精准扶贫16491.2516乡村旅游290.052贫困户1360.2017攻坚战280.033精准脱贫1160.0718贫困250.044扶贫开发630.0819路径250.065民族地区500.0220扶贫对象250.016脱贫攻坚440.0421精准识别240.047建档立卡420.0422贫困人口230.018习近平410.0423深度贫困230.049财政金融390.0524教育扶贫220.0110扶贫攻坚350.0425贫困地区210.0411金融扶贫340.0326文化扶贫200.0212贫困治理330.0127产业扶贫200.0213农村320.0628教育精准扶贫170.0214金融320.0229结构性改革150.0215多维贫困300.0330乡村振兴140.05

一般来说,关键词频次高者,其中心性都不低,因为出现的次数越多,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使得这些关键词成为当年的热点词汇。当然,还有更多的关键词是频次不高、中心性也低,成为热点词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还有部分关键词频次不高,但中心性较大,同样能够成为热点词汇,比如乡村振兴、深度贫困、精准识别、旅游扶贫等,反映了这些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较大,说明它们关注的是同一个问题或同一领域的问题,比如乡村振兴、农村贫困、精准扶贫、扶贫机制就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11]。

关键词共现图谱反映了精准扶贫相关文献涉及领域比较广阔,研究比较全面,涉及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考核、精准管理等方面,研究了精准扶贫的一般性问题、深度贫困问题、脱贫攻坚问题等,同时也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问题。

2.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研究热点的知识结构,探寻关键词的组合分类,使用对数似然算法(LLR)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通过多次调整阈值得到比较清晰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3)。其中,模块值Modularity Q=0.388 6>0.3,说明聚类结果可信,平均轮廓值Mean S=0.534 8>0.5,说明聚类合理[12]。于是得到精准扶贫、财政金融、新时代、路径、创新、深度贫困六大聚类群组,集中反映了最近几年研究文献主要围绕这六大关键词群组展开。

图3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通过对聚类信息进一步整理,列出每个聚类标签值最大的3个关键词,选取标签值最大的关键词作为聚类名称(表5)。包含节点数代表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个数; 紧密程度代表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值越高聚类效果越好。从包含的节点数来看,最多的是“精准扶贫”聚类标签,说明精准扶贫研究领域广泛,同很多关键词有密切联系,其中同产业扶贫、农村贫困关系最为紧密; 最少的是“深度贫困”,因为深度贫困研究时间不长,文献量少,同其他关键词联系不广泛。从紧密程度来看,最紧密的是“创新”和“深度贫困”,说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突出“创新”和“深度贫困”; 最松散的是“路径”,路径、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属于同一个聚类,但它们之间的紧密程度比较低。总体来看,除了“路径”聚类相对松散外,其他各聚类紧密程度均在0.6以上,甚至有2个超过0.9,说明聚类效果很好。

关键词聚类反映了精准扶贫相关研究文献的集中程度,结合现有文献内容来看,突出在精准扶贫的内涵界定与理论阐释、多维贫困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举措与财政金融支持、民族地区深度贫困与脱贫路径创新等几个方面,呼应了实践诉求。

表5 精准扶贫研究热点聚类

聚类号包含节点数紧密程度LLR对数似然标签值最大的3个关键词聚类名称#0230.635精准扶贫(181.78); 产业扶贫(122.83); 农村贫困(108.6)精准扶贫#1140.651财政金融(224.86); 金融(195.46); 结构性改革(132.84)财政金融#2120.644新时代(110.24); 进攻(68.03); 攻坚战(65.41)新时代#3120.467路径(163.92); 民族地区(154.06); 教育扶贫(139.04)路径#430.971创新(133.88); 精准(113.44); 学术研讨会(98.84)创新#520.911深度贫困(182.11); 教育(124.55); 脱贫(35.57)深度贫困

2.3 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基础上,进行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分析,展示其前沿关键词的历年变化过程(图4)。由于该图谱是依据关键节点初现时间确定关键词所属时区,连线及粗细表示前沿关键词在后续年份出现的频次及与其他关键词的共现关系,因此可以直观地观测到某一学科领域前沿关键词初现时间及其关系。为了更清晰地理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研究的演进过程,把各时期热点关键词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进行图谱解读和文献梳理。

图4 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

精准扶贫由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提出,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4月国务院扶贫办出台《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和《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精准扶贫受到国内学者的研究关注,“扶贫开发”再次出现(4)需要说明的是,“扶贫开发”并非2014年首次出现,但由于该文文献检索时间从2013年开始,并且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检索词,所以“扶贫开发”属于首次或初现。因此,精准扶贫、扶贫开发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初现于学术界,也成为随后几年的主旨关键词和研究重点。

作为扶贫理论创新,精准扶贫思想在2014年得到了丰富和落实,特别是在上述3个文件中提出要瞄准扶贫对象,对贫困户要建档立卡,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2014年12月,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实现精准脱贫。作为响应中央政策号召的学术研究, 2015年出现了“贫困户”“精准脱贫”“建档立卡”“财政金融”“扶贫对象”等多个关键词,表明相关研究开始急剧增加,与前文文献量的变化相吻合; 并且这些关键词联系紧密,都同精准扶贫、扶贫开发有密切联系,是精准扶贫研究的拓展和延续。随着“十三五”时期的临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迫在眉睫,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认为扶贫工作进入了脱贫攻坚阶段,要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 要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2016年2月中央出台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也是第三方评估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理论界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研究内容, 2016年初现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多维贫困”“金融扶贫”等关键词,表明该阶段研究集中在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民族地区的多维贫困。前沿关键词在2015年的基础上持续扩张,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并同2015年的研究热点紧密联系。

2017年和2018年,前沿关键词明显减少。2017年比较突出的前沿关键词为“教育扶贫”“产业扶贫”“路径”“文化扶贫”等, 2018年为“深度贫困”“新时代”“乡村振兴”“农村贫困”等。虽然他们之间的联系比较弱,但同“精准扶贫”“扶贫开发”的联系依然紧密。主要原因在于, 2017年中央研究部署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些新的关键词,如“新时代”“乡村振兴”等。另外前几年产生的关键词最近2年依然存在,也说明前几年的关键词具有强大的学术生命力。越往后初现关键词越少,说明研究范围拓展达到了极限,研究前沿趋于饱和状态。2020年后,新的扶贫理念和扶贫思路还处于不明朗状态[13],新的前沿关键词不便产生,即便产生,可能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主题不相关不会被检索出来。

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反映了2013年以来,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长达5年的学术研究,众多前沿关键词集中在2015—2016年出现, 2017—2018年快速减少,都集中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相关研究,从理论阐释到实践创新,从宏观导向到微观个案,从一般贫困到深度贫困,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从单一领域到交叉领域,研究内容逐步丰富、日益透彻。

基于关键词图谱分析和现有学者的研究内容,发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研究从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展开,融合了多学科专业知识、多领域研究内容,揭示了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和政策演变,剖析了深度贫困地区的多维贫困与精准识别问题,探索了精准帮扶的具体方式和政策支持,分析了精准脱贫的考核结果和考核机制,体现了学术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 结论与展望

从我国扶贫事业历史进程来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是我国扶贫战略的进一步延伸。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为我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3.1 结论

该文运用CNKI和CiteSpace对CNKI数据库中2013—2018年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论如下。

(1)自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研究文献迅速上升,尤其是2015—2017年处于快速上升期,成为最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预计未来两年将处于平稳研究状态。研究机构、科研作者、期刊分布相对集中,个别典型机构、典型作者、典型期刊长期关注贫困和反贫困,体现了研究文献的专业性和持续性。但我国扶贫领域的科研团队偏少,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团队内部,同团队外部的合作不紧密; 还有不少作者孤军奋战,不利于研究的持续开展。

(2)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研究文献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贫困户、精准脱贫、深度贫困等高频关键词和高中心性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的紧密程度有松有紧;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热点关键词的知识结构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财政金融、新时代、路径、创新、深度贫困等六大领域; 通过关键词时区知识图谱分析,发现热点关键词的演变过程,或研究文献的热点演变趋势,初期主要围绕精准扶贫的理论问题和宏观问题开展研究,中期主要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进行研究,属于热点关键词频发时期,研究领域迅速扩大,后期主要围绕深度贫困、帮扶路径创新及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等方面展开。

(3)综合来看,检索文献基本反映了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团队及机构、期刊和论文及质量的分布现状。集中体现了最近几年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凸显出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环节;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地区是难点区域; 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是主要手段; 大数据、共享发展是创新领域[4]; 新时代、乡村振兴是新背景。揭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演变逻辑和发展脉络:扶贫对象如何精准→采取怎样的帮扶方式或帮扶手段→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需要采用哪些非常规手段→如何培育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同乡村振兴相结合。

3.2 展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在2018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贯彻精准方略,狠抓扶贫政策举措落地,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和实效,要加大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位置,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14]。每次扶贫纲要调整、扶贫模式的改变、具体扶贫专项政策的丰富,都会使科研人员重新审视贫困和反贫困的内涵及分析框架[15]。因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具有典型的应时性、应策性特点。

未来两年研究的发展趋势将是,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新时代的扶贫理念,对贫困识别问题的研究将减少,对精准帮扶方式的探索还将得到丰富,并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与评估、贫困户退出机制及影响、脱贫户返贫与返贫风险、脱贫攻坚及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等开展研究。2020年后,我国将步入后小康时代,减贫问题不太可能受到如此高的重视[16],但减贫进程并没有结束,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重新开始[17],重点关注相对贫困和返贫问题,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问题以及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构建问题等。

猜你喜欢

聚类期刊精准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期刊问答
基于K-means聚类的车-地无线通信场强研究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基于Spark平台的K-means聚类算法改进及并行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