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压挖掘机驾驶室的舒适H点域研究

2019-09-19张宏瑞任家骏李爱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驾驶室人机坐姿

张宏瑞,任家骏,李爱峰

(1.太原理工大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2.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太原 030024)

液压挖掘机作为挖掘机的主力,是资源挖掘与开采的多功能机械,其应用范围广泛,施工环境较为复杂[1]。驾驶室作为挖掘机中人与机器交互频率最高的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是驾驶员工作效率与安全性评估的先决条件,且随着机械智能化作业的实现,对驾驶室设计的人机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2]。国外对工程车辆驾驶室的人机学研究较为成熟,开发了CATIA、JACK等仿真软件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设计标准,其中以SAE、EEC最为著名。其研究领域广泛,不仅对驾驶员的视野性与舒适性进行了分析,而且在驾驶室的内部温度、噪声控制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成果[3]。

国内对挖掘机的研究多集中于结构分析[4],在人机方面起步较晚,成果多集中于车身的布置、舒适性以及视野性,较为单一。针对现有标准的不足,兰豹[5]通过计算增长率对中国人体尺寸进行修正,得出了适用于中国驾驶员的人体模型。与此同时,周琳[6]通过三维模板与实际测量得出了各百分位下中国驾驶员的H点参数范围。这些发现对挖掘机H点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研究多以人体尺寸数据的更新进行修正,未针对目标人群差异做出系统的研究。

H点是挖掘机人机学研究的基础,H点的确定常利用SAEJ1517中的相关公式,而制定标准的样本来源于美国驾驶员,且驾驶员处于静态。因此,该标准在人群通用性与功能设定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在对挖掘机驾驶室进行人机分析时,需对H点的求解方法进行修正后再使用。基于SAE理论,本文通过相关因素法将目标人群的统计特征参数化,提出了适应于多种目标人群H点的求解方法并采用多功能区域法对H点域进行优化。并利用CATIA人机工程模块对其舒适性进行仿真评价。旨在通过研究得到适应于中国挖掘机驾驶员的H点域。

1 H点概述

H点是大腿中心线与躯干线的交叉点,可分为实际和设计H点。实际H点决定了驾驶员的舒适度与操作方便性,设计H点决定了座椅的调节行程以及布置工具的位置[7]。因此,在车辆人机工程学中,H点起基准的作用。

在挖掘机驾驶室人机学研究中,确立H点位置是首要步骤。H点的位置与驾驶员的视野区域、操作空间有直接的关系。在确定H点位置后,可以确定驾驶员的活动范围及布置工具的位置以进行模拟评估。综上所述,H点的求解是挖掘机人机分析的首要环节。

2 驾驶室H点域的确定

2.1 传统H点的确定方法

H点的确定方法有实物模型模拟、虚拟模型仿真和SAE推荐的适意线法。实物模型模拟即利用二维或三维人体样板,通过调节模型中各关节角度以确定H点。而虚拟模型仿是通过CATIA、RAMSIS、JACK等三维软件,模拟各百分位人体和驾驶室内部环境以确定H点域。两者可统称为模型模拟求解方法,均需要大量样本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确定H点域的过程较为繁琐。

SAE推荐的适意线法由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提出,其中表征了不同车型H点位置与H30间的位置关系[8],用于辅助驾驶员H点的布置。目前的研究中常利用SAE推荐的适意线,但由于该曲线针对美国的人体尺寸数据而得出,无法直接应用于我国挖掘机驾驶室的人机学研究中。因此在使用SAE的H点曲线模型进行计算时,应先以适用目标人群的差异性对其进行修正。

2.2 H点适意线的修正

挖掘机驾驶人员多为男性。根据中国男性人体身高分布概率,第50百分位男性身高位于正态分布频率图中最高点,更接近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值。因此采用第50百分位男性尺寸进行研究。

确定适用于中国第50百分位男性的H点适意线,必须先计算某一确定H30下美国人体与中国人体H点位置的差值。研究表明,H点位置与身高相关的因素为0.433[9].即如果两个司机的身高差距为10 mm,那么他们的H点位置的差异平均为4.33 mm.因此,根据中国人体和美国人体之间的身高差异,即可修正H点适意线。身高对H点位置的影响如表1所示,修正公式如式(1).

(1)

表1 身高对H点位置的影响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height on the H position

挖掘机为B类车,根据SAE的规定,Hx与Hz呈一次函数关系,其参数Hx、Hz是H点的坐标。资料表明[10],挖掘机男女司机比例为90∶10到95∶5,因此,其函数关系式采用式(2).结合式(1),可得出中国驾驶员在修正后的第50百分位下的H点适意线,如图1所示。其中,PAH为踵点。中国驾驶员的H点位置相比美国驾驶员靠前26.85 mm.

x50=855.31-0.509Hz.

(2)

图1 H点适意线修正图Fig.1 Correction diagram for H point

若改变式中Δx的意义,可求得适用于不同目标人群的H点适意线,有效提高SAE推荐的适意线的通用度。Δx的意义不局限于区域不同造成的人体尺寸差值,还可为不同百分位下的人体尺寸差;同时Δx也可进行多次累加,表征多种意义下的修正量。修正量代表了目标人群的不同统计特性,将地区、百分位等因素对H点位置的影响参数化,可对任意给定的目标人群进行求解。结合适意线公式,得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目标人群的H点适意线求解方法,应用该方法可提供用于中国挖掘机驾驶员的H点适意线,为其人机工程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

同理,可对第5,第95百分位下的H点位置线分别进行修正,由最前、最后H点的差值可得出座椅的行程与升程。B类车的座椅升程为0,因此根据x方向上第95百分位的最后点与第5百分位的最前点,可计算出座椅的水平行程为160 mm,与实际测量基本相符,验证了该H点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2.3 H点区域的求解

挖掘机中H30与Hx坐标之间呈现一次线性关系,在某一确定H30下,存在多个对应点。在驾驶室布局设计中,符合条件的H点不是唯一的,而是一个区域。因此,SAE推荐的确定方法无法达到优化的目的。优化后的H点域应该满足各种评价要素的需求,是各种要素优化区域的交集。

2.3.1坐姿舒适H点域

舒适H点域求解常借助二维杆状模型,如图2所示,参数Hx,Hz表征了H点的坐标,其坐标方程为:

图2 人体二维杆状模型Fig.2 The two-dimensional rod-shaped model of human body

(3)

α3+α9=α4+α5.

(4)

式中:L为第50百分位男性各肢体尺寸;α为坐姿各关节角度。表2提供了各坐姿角的舒适范围,若已知其中两个角度,根据其余角度的变化范围,则可确定H点的一条轨迹边界线[11]。如图3所示,各边界线所围成的区域则为H点舒适区。α4,α5不变,随着α3的增大,H点有向下的趋势;α3,α5不变,随着α4的增大,H点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前后运动略微偏后移动。α3,α4不变,随着α5的增大,H点有向下向后运动的趋势。

图3 第50百分位人体H点域Fig.3 50th Human body model H point area

坐姿各关节角度取值范围大腿轴线与小腿轴线夹角α3/(°)95~135小腿轴线与脚底平面夹角α4/(°)78~105脚底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α5/(°)40~70大腿轴线与水平面夹角α9/(°)2~12

2.3.2硬点约束功能区域

H点对车身布置中的硬点参数有直接作用,反之这些硬点也限制H点的确定。硬点约束常体现为操作空间约束,尤其是肢体约束和方向盘约束。由分析可知,与乘坐位置有关的肢体中小腿长度为主成分[12]。因此选取小腿空间L34为硬点约束参数。根据相关统计,挖掘机中L34的取值范围为(1 000 mm,1 100 mm).在方向盘约束中,选取方向盘和驾驶员的两个方向的相对位置,即L7,H13两个硬点进行约束[13]。L7,H13约束的边界方程分别为式(5)和式(6).

(5)

Δ1=(zsw-rswcosH18)+(xsw+rswsinH18)tanα9.

(6)

式中:H18为方向盘表面与竖直面的夹角。方向盘约束为图4中直线L7-cst,H13-cst.小腿空间约束为直线L34min-cst,L34max-cst.图中阴影区域为H点的优化区域。理论上,以区域内任意一点进行定位与评价,结果应具有适应性。

图4 多约束H点域Fig.4 H point area under multiple constraints

3 坐姿舒适性评价

舒适是人体处于某种特定条件下的一种主观感受,坐姿舒适度是对该坐姿下关节角度的适应性与灵活度做出评价[14]。因此,舒适性评价的结果反映了驾驶室内部布置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舒适性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多采用HQR等打分表格进行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常借助CATIA的HPA模块,通过对具体工况下的人体姿态进行编辑设定,系统对其舒适性做出检验与评价。该评价方法相较主观评价,准确性高,且可迅速发现不达标的部位从而进行优化。

良好的人机交互意味着机器与人之间有较高的适应能力[15],挖掘机驾驶室的舒适性不仅可有效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影响到挖掘机机械性能的发挥[16]。在评估驾驶员的坐姿舒适度前,应先调整系统中的人体模型。由于系统缺乏中国人体尺寸模型,且由于近20年来中国人体平均身高的变化,GB-10000-88中的相关标准不能直接用于模型建立。根据相关资料,应将50百分位男子身高增长10 mm[17],在此基础上,采用比例缩放估算法计算出人体各个部位尺寸,建立中国第50百分位的男性人体模型。修正后人体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修正前后的人体模型 图6 HPA角度划分 Fig.5 Modified human model Fig.6 HPA Angle division

采用上述H点为基准对车身内部进行布置,调整驾驶员姿势分别为换挡和左脚刚踩在离合器上两种工况,在坐姿舒适角度范围内分别建立各关节首选角度。如图6,白色区域控制改变角度极限值,单击右键可增加划分区域,红色区域为危险区,绿色为最优区域。CATIA提供评定结果的表达方式如表3所示,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结果显示,两种工况下各关节角度得分均在84分以上,符合人机评定要求,表明该H点下坐姿处于较舒适状态。

表3 CATIA评价结果Table 3 CATIA evaluation results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人体尺寸、坐姿舒适性和操作空间等人机要素的分析,通过对身高与H点相关因素的研究,得出面向多目标群体的H点适意线求解方法,为挖掘机驾驶室的研发提供参考;该方法可将目标人群的多维特性参数化,提高SAE推荐的适意线的通用性。通过对H点域的研究,进行多功能约束,所求的H点域不仅满足驾驶员舒适度要求,且满足多种硬点参数要求,提高了挖掘机驾驶室设计的灵活性。最终通过CATIA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所求的H点使得驾驶员具有较好的坐姿舒适性,验证了H点设计理论的正确性。

猜你喜欢

驾驶室人机坐姿
人机“翻译员”
浅析8D方法在解决H7车型驾驶室振动的应用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基于PID控制的载货汽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控制
坐姿好习惯
学生作业坐姿及台灯控制器
基于坐姿感应的智能视力保护台灯设计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长跪”与谢罪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