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档案保护研究现状与发展探析*
2019-09-19张艳欣仝姗姗
张艳欣 仝姗姗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档案承载着国家民族的记忆,没有档案就没有历史。档案的留存与记忆的传承需要档案保护工作一路保驾护航。随着时代的推进与档案实践的发展,档案保护研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探究世界范围内档案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有利于做好我国的档案安全保障工作,永久保护我国珍贵的社会记忆。
一、国外档案保护研究发展现状
(一)2012-2017年档案保护研究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对国外档案保护理论研究的考察分析是研究人员把握世界档案保护发展动态、洞察档案保护发展趋势的必要基础。国外一些著名的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学术理论,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概括分析,可以了解和把握国外档案保护理论的发展状况。在国际众多学术期刊中选取American Archivist、Restaurator、Archives & Records、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Archives & Manuscripts、Archivaria、Archival science及 Archifacts这八种代表性期刊, 以“preservation”+“archives”、“preservation”+“records”、“conservation”+“archives”、“conservation”+“records”为主题词,时间限定于2012年至2017年之间,借助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s(LISTA)数据库分别对这八种期刊进行高级检索,检索出270条相关结果,在剔除书评、社论及无关文献后共获得178篇有效文章,并对之加以统计分析,以期了解国外档案保护理论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以上国际八种期刊档案保护相关论文数量的年度统计发现,2012年至2017年五年间,国际档案保护相关文献数量呈现出波动变化、稳定发展的趋势。其中,2012年与2013年数量持平,均为23篇;2014至2016连续三年数量不相上下,保持在32篇左右;2017年发文量最多,共有36篇。在这178篇相关文章中,刊载在Restaurator的数量多达58篇,在Archifacts中数量少至11篇,其它期刊论文数量分布在这两个期刊数量之间。
(二)2012-2017年国外档案保护研究论文发文作者统计
在检索的178篇文献中明确标注地域信息的有135篇,发文作者来自于30个国家(见图1),发文数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奥地利,分别占比为27.6%、14.5%、9.9%、7.9%及6.6%。可见,这几个国家在档案保护理论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中也涉及到我国学者发表的3篇文章,包括以中国人民大学张美芳教授为第一作者与其他学者合作发表的2篇以及天津大学、天津市档案馆及哥伦比亚大学相关学者合作的1篇,在国际档案保护研究中占有一定比重,但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12-2017国外档案保护研究论文主题分析
为了研究方便,笔者将178篇论文按照研究主题分为传统档案保护、数字档案保护、档案安全管理三大类,而其中每一大类又根据具体研究热点不同作进一步的划分(见图2)。这三大主题研究中,数字档案保护相关论文数量最多,有67篇,占比高达37.6%,是近五年主要的研究热点,可进一步划分为数字档案保护对象、数字档案保存问题及数字档案保护方法三部分;传统档案保护主题论文57篇,占比32.1%,同样具有很高的研究热度,该主题可划分为传统档案保护对象、传统档案保护技术、传统档案修复实践及传统档案保护环境四部分;档案安全管理论文数量有54篇,占比30.3%,发文数量虽不及前面两个主题,但同样占有较大的比重,该主题可进一步划分为档案安全管理策略、档案安全管理实践及档案安全人文研究三部分。通过国外档案保护理论研究主题的分布发现,数字档案保护方法发文数量是所有主题之最,共34篇,数字档案保护对象发文数量次之,有23篇,可见数字档案保护研究已然成为近几年流行的趋势;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发文量为22篇,数量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可见在数字档案保护研究盛行的同时,传统档案保护研究依然热度不减;档案安全管理策略与档案安全管理实践发文数量不相上下,档案安全管理也是近几年一大研究热点。
为了解论文主题的期刊分布及发展规律,笔者对档案保护研究论文内容的期刊分布进行了统计,绘制了档案保护研究论文内容期刊统计表(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档案保护主题下的57篇论文中有54篇来自于Restaurator期刊,而该期刊共检索出58篇相关文章,只有4篇不属于传统档案保护主题,这在说明传统档案保护研究热度不减的同时,也表现出Restaurator期刊对传统档案保护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说明该期刊对于数字档案保护研究及档案安全管理研究的关注不多,而是一直保持着对传统载体档案保护的研究热情,这也成为该期刊论文研究的一个特色。相对应地,其它七大期刊的研究重点则在于数字档案保护及档案安全管理主题上,而对于传统档案保护主题的研究寥寥无几。总体来说,国外对档案保护的研究是传统档案保护与数字档案保护并行、档案保护技术与管理并重,研究内容综合而广泛,随时代的推进不断深入发展。
表1 2012-2017档案保护研究论文内容期刊统计表
1.传统档案保护主题研究
传统档案保护主题相关论文共57篇,笔者将其分为传统档案保护对象、传统档案保护技术、传统档案修复实践及传统档案保护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传统档案保护对象研究
有关传统档案保护对象的研究论文共12篇,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传统载体材料、记录材料的耐久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对纸质载体材料的研究主要从纸质材料性能、成分分析、老化测试及影响因素等多角度展开。关于纸张性能的研究如14到19世纪欧洲手工纸的无损分析[1],18到19世纪圣书中组成材料的微观化学和光谱学研究[2],通过纸张非破坏性分析测试、微化学测试等研究纸张成分及纸张性能影响因素,纸质材料成分研究还包括对纤维素的研究如关于再造羊皮纸及其纤维的评估研究[3],以及对常用于早期手稿、印刷书籍和地图上的醋酸铜等化学成分的研究[4],此外还涉及纸质材料老化研究如通过悬浮法对自然老化纸的湿热老化试验[5]等。传统档案记录材料主要以各种类型墨水、颜料为主,记录材料的性能及变化也影响着纸质载体的耐久性,进而影响传统档案的长久保存。对于纸质记录材料的研究包括记录材料的成分研究如波斯孔雀墨水成分的考察[6]、波斯手稿中铜合金颜料的鉴定与分析[7]等,记录材料对纸张的作用研究如铁胆油墨、普鲁士蓝颜料对纸张性能的影响,以及关于含有铁胆油墨的退化手稿酸碱度分布研究[8]等。纸张在历史长河中长期占据着主要的载体地位,直到20世纪后期电子文件出现后,传统纸质载体地位开始受到威胁,但是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记录载体,几千年留存的历史档案是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纸质载体档案的重视和保护是档案保护人员、机构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重要使命。
(2)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
有关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论文共22篇,主要是关于传统档案制成材料的安全保存相关技术以及修复技术,即对于档案载体材料及记录材料的保护技术研究,如去酸、去污、防氧化等技术。首先是关于传统档案载体材料的保护技术研究,其中包括对纸张保护技术应用的调查研究如关于加强文件的醋酸纤维素层压技术与二乙酸纤维素层压技术的调查分析,以帮助各机构确定管理重要馆藏档案的成本效益[9];关于探测纸张化学物质的技术如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RP)对纸张化学物质的探测分析研究[10],ERP是一种致力于识别和表征顺磁性物质的技术,作者主要展示如何通过深入分析纸张的EPR信号来提供有关纸张降解及氧化的原始独特的指示信息;关于纸张脱酸研究如碱性化合物对手稿的脱酸测试研究[11],洗涤、喷涂和刷涂不同测试方法对于纸张脱酸的比较研究[12]等;关于纸张漂白研究如对二氧化氯气体、次氯酸钠和氯胺-T三种漂白方法的评估[13],金属卤化物灯光漂白[14]、高强度放电灯光漂白应用[15]对自然老化纸张性能的影响等;此外还包括传统照片档案的保护技术研究,如提高照片图片清晰度的高光谱成像系统研究[16]等。其次是关于传统档案记录材料的保护技术研究,其中包括对记录材料稳定性的保护研究如天然胶粘剂的颜色稳定性研究[17],研究胶膜的光老化和气溶胶涂敷后颜料层的颜色变化,提出气溶胶的应用是一种非常可控的、长期稳定的方法;关于处理方法的研究如彩色绘图的不同处理方法的功效研究[18];以及关于记录材料颜色检验的技术研究如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辅助光谱技术跟踪圆珠笔墨水中的颜色偏移[19],检测圆珠笔墨水的老化状况及各种存储环境。国外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也主要针对纸质材料展开,这与传统档案保护对象的研究紧密相关,是在传统档案保护对象研究的纸张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纸张载体材料及记录材料的性能及其不良影响因素治理的研究,以保持传统档案材料的稳定与耐久、传统保护技术研究在实践中逐步深入。
(3)传统档案修复实践研究
有关传统档案修复实践研究的论文共12篇,研究内容主要是在实践层面围绕传统档案保护对象展开的实例研究,涉及不同类型纸质档案载体材料与记录材料的保护及保护方法的调查、档案的抢救及修复等。其中,关于多种类型纸质载体档案的保护包括濒危档案的保护实例研究,如越南占姆少数民族濒危手稿的保护研究[20],也包括各国重要档案的修复保存研究,如英国国家档案馆中圣约翰岛地图的大型纸张[21]、死海古卷[22]等在保存实践中的保护处理等。关于记录材料的保护实例研究,如西班牙格拉纳达皇家档案馆对中世纪手稿的比色分析和评估[23],通过对手稿颜色和色差的测量来评估和控制其保存状态。此外还有关于希腊开展的国际纸张保护方法的调查[24],来研究国际学术出版物中的已有的各种纸张保护方法在国际层面的应用程度等。关于档案的抢救及修复实例研究,如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后北川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抢救与处理[25],作者详细介绍了受灾档案抢救的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4)传统档案保护环境研究
有关传统档案保护环境研究方面的论文有11篇,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档案库房建设、温湿度控制、有害生物防治等的研究。档案库房建设研究如中国档案馆和图书馆建筑的节能方法研究[26],重点介绍中国档案馆和图书馆建筑中能效战略的最新进展,采用节能技术如外墙保温系统、节能门窗、房屋保温技术、太阳能系统、空调系统等诸多方法来达到温湿度标准并提高能源效率。温湿度是档案保护环境建设的重点,对于档案制成材料的性能及保存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温度对于环十二烷在纸张保护中的应用影响研究[27],水和乙酸对密封保存历史档案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信封的渗透性研究[28]等。另外马萨诸塞州进行了关于环境对馆藏保护的影响的实验分析[29],对该州数百个文化机构的存储、展示区域一年的环境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中提炼和综合成有用的环境管理基准和解释指南,为本州机构以及美国大陆性气候区机构的档案保存提供参考。此外,有害生物也是传统档案保护的重要影响因素,害虫与有害微生物的防治是档案保护环境研究的重要方面,害虫防治研究如斯里兰卡图书馆根据病虫害综合管理(IPM)制定的监测、识别、治疗、防止四步策略[30],有害微生物防治研究如关于画纸上狐斑真菌的研究[31]、乙醇作为银明胶的抗真菌治疗方法研究[32]、有关纸张生物降解的处理方法的国际调查[33]等。国外对档案保护环境的研究多是从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开展,具有较强的实证性。
2.数字档案保护主题研究
数字档案保护主题相关论文共67篇,笔者将其分为数字档案保护对象、数字档案保存问题、数字档案保护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数字档案资源载体与记录方式均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纸笔转向新型载体及数字形式,研究内容的重点也由传统的载体安全转向信息的内容安全。
(1)数字档案保护对象研究
有关数字档案保护对象方面论文共23篇,研究内容主要围绕新型载体及数字形式的档案资源保护展开,其中档案的数字形式又可分为传统档案数字化形式与原生数字形式。数字档案新型载体的保护研究如关于光盘介质寿命的测试研究[34]、电子存储介质的耐浸泡性研究[35]等,研究新型载体的稳定性及长期存储的适用性。传统档案数字化资源保护研究涵盖多种类型的档案如电影摄像收藏品[36]、新闻报纸[37]、移动图像资料[38]、乐谱和录音等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到广泛的合作如剪贴簿数字化的跨部门协作[39],将传统档案转化为数字形式保存是数字时代便于档案保护、利用的必然发展趋势。原生数字形态的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以数字形式形成及保存的档案,其保护研究涉及大量社交媒体数字信息的归档保存,如Twitter平台推文归档的实践研究[40]等,其中还包括个人数字信息的归档保存,如关于新兴作家个人数字存档实践的调查分析[41]、个人健康档案的保存研究[42]等,数字档案保护对象不同于传统档案保护对象,大数据时代原生数字信息资源的归档保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体现出档案保护在新时代面临的新的发展趋势。
(2)数字档案保存问题研究
有关数字档案保存问题的研究论文有10篇,内容主要是关于数字档案保存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研究,强调数字档案保存的重要性,关于数字保护对象发展面临的挑战研究包括传统档案数字化如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的数字化存档项目过程中的挑战研究[43],还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保护机构中馆藏数字档案面临的长期保存的挑战研究如档案馆保存的电子邮件评估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挑战研究[44],瑞典私人档案机构的档案保存缺乏有效处理数字信息的财务和人力资源的管理环境[45]、缺乏接收长期保存数字档案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知识[46]等。该主题研究涉及大量关于保存的数字档案的可访问性及可获取性的内容,如因数字媒体退化或过时造成的数字档案的不可访问性[47]等。数字档案保存的问题研究会随着数字档案保护对象研究范围的拓展而不断更新、日益多样,同时准确把握数字档案保存中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实现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的基础。
(3)数字档案保护方法研究
有关数字档案保护方法研究方面的论文共34篇,内容主要是关于数字档案保护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数字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数字档案特别是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存的相关技术研究,如探索区块链技术对于创建及保存可信赖数字档案的应用研究[48]、云计算技术对于小型社区数字档案保存的应用研究[49]、关于元数据的进化研究[50]等。此外还涉及到数字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共同开发[51]、基于仿真的数据库保存研究[52]等,以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可用。数字档案保护方法是为实现数字档案长期保存而采取的途径、步骤、策略等。数字档案保护方法内容涉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数字档案的保护研究,国家层面如加拿大档案馆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来管理档案和提供服务[53],以帮助组织和个人保护他们的数字文件证据;地方层面如新南威尔士州数字档案馆进行的数字档案保存战略的推出与实施[54];个人层面如个人信息管理在个人数字档案归档中的应用研究[55],从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角度专门检查个人数字档案保存策略、决策评估、价值识别以及数字保存实践。数字档案保护方法研究包括多种方法、模型,如数字化保存务实方法研究[56],企业内容管理和记录连续模型作为长期保存数字信息的策略研究[57]以及支持与数字管理模型相关的数字保存模型的混合方法研究[58]等,以应对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挑战。此外还涉及数字档案保存的相关概念、标准、评估、合作等领域的方法研究。数字档案保存标准研究如数字保存要求的探索[59]、关于记忆机构的数字保存和质量标准研究[60]等,评估方法研究如惠康图书馆基于风险管理生成的数字材料敏感性评估方法[61],以支持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数字档案保存的合作方法研究如跨组织边界管理电子档案研究[62],增强组织层面的互操作性,且使得档案保管员不再限制在存储和保存角色,而是延伸至档案管理的前期阶段。数字档案保护方法是综合多方面研究对数字档案进行保护的方法,这样综合性的研究能够更好地面对和解决数字档案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国外数字档案保护方法研究实证性较强,多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或是案例应用中进行的研究分析,研究范围较广泛,是近五年国外档案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
3.档案安全管理主题研究
档案安全管理主题相关档案共54篇,档案安全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侧重于从管理角度对档案安全进行研究,笔者将其分为档案安全管理策略、档案安全管理实践、档案安全人文研究三方面进行分析。
(1)档案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有关档案安全管理策略研究方面的论文有19篇,是对档案保存过程进行管理所采取的策略研究,涉及策略的制定、应用、评估、法律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关于档案安全策略的框架结构如“更多产品,更少流程”(MPLP)时代的档案保护研究[63],着眼于研究MPLP与档案保存的关系,并提供有效的保存策略。还包括保存和管理地方市政及教会档案的建议研究[64]、基于实践理论领域当前发展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档案馆和档案保存的应用研究[65]等。策略评估研究如对电子邮件保存的评估策略[66],该研究推动了采用技术策略以实现档案保存任务自动化的进程。此外还涉及档案保护法律相关研究,如云环境下数据和档案创建保存的法律挑战[67]、档案立法框架中保存和管理网络环境中创建的档案的规定研究[68]等等。档案安全管理策略侧重对档案资源安全整个运行流程的全面性、连续性的管理,使得档案资源在更广义的范围内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档案安全管理策略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涉及范围较广。
(2)档案安全管理实践研究
有关档案安全管理实践研究方面论文共20篇。档案安全管理实践研究是管理应用在实践层面的体现,研究内容主要是关于实践案例中档案安全的研究,涉及到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研究。关于不同地区战争中的重要档案的安全管理,如中东冲突中的档案遗产安全管理[69]、伊拉克战争中的萨达姆政权档案的保护管理[70]等,使国家的宝贵记忆能够长久的留存;关于不同层次的档案保护机构的档案安全管理,如社区档案馆对其所在地区档案遗产的安全管理[71],通过对爱尔兰地方档案部门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收集的数据中分析得出,在没有地方当局档案服务的情况下,将出现社区档案馆来收集和保存其所在地区的档案遗产;关于具体类型档案的安全管理,如病历、医疗档案的长期保存研究[72],医疗档案作为社会的内在组成部分影响着疾病的定义和治疗方式,尽管有关保留、销毁和获取医疗档案的法律仍然在世界各地进行审议,但这些档案是可以作为长期保存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又如采购档案的保存管理对采购绩效的影响研究[73],该研究表明档案维护和保存与采购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做好采购档案的保存管理可以提高采购实体采购单位的绩效。从实际出发进行档案安全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可以验证理论,又可以提出新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同时也对其他机构的档案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3)档案安全人文研究
有关档案安全人文研究方面档案有15篇,是档案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档案保护组织及人员发展、档案安全的教育培训、合作等。关于档案保护机构中保护组织及人员的角色及发展研究,保护组织建设如加拿大档案领域建立新的独立于档案机构的由利益相关者驱动的组织[74],以支持档案遗产的保存。保护人员研究如数字时代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创建到长期保存中的专业角色研究[75]等,档案保护人员是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是档案保护研究中需要正视的重要因素。关于档案安全的教育培训研究如跨部门培训计划的经验研究[76],探讨了档案保护机构、档案和保护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档案安全方面的培训。此外,还涉及档案保护机构与其他领域开展的各方面合作研究,如美国档案管理中公私伙伴关系的综合研究[77]、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档案遗产研究等。档案安全人文研究作为档案保护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档案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没有人文建设就不会有档案保护的正常化、合理化的发展。研究人员要注重档案安全人文研究,档案保护机构要加强档案安全人文建设,以此促进档案保护领域的发展。
二、国外档案保护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档案保护的发展也遵循着其固有的规律,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做好档案保护工作、实现档案长期保存的必要条件。笔者对当前国外档案保护研究成果分析如下。
(一)数字档案保护研究大势所趋,传统档案保护研究热度持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无纸化进程不断推进,数字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数字档案的出现,改变了纸质档案时代的实体保护观念[78],但是由于数字档案本身固有的脆弱性和多重风险性,如何使其长期安全保存是国内外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数字档案保护必将是国内外档案保护研究工作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研究的重要领域。而就传统档案保护研究而言,根据前文统计,尽管国外传统档案保护的研究论文增量不及数字档案保护,但对于传统档案资源保护的研究却相对稳定、持久,热度不减。各国档案保护研究人员均结合本国现存传统档案保护实践,对传统档案的保护环境、保护方法,以及抢救修复策略进行探讨,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在整个档案保护研究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数字时代的档案保护研究也势必是数字档案和传统载体档案保护的共同促进与发展。
(二)数字档案保护研究内容丰富,研究对象不断扩展
数字化时代,数字在档案管理的模式革新与思维创新方面赋予了档案新的能力[79]。数字档案保护已然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都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开展不同程度的研究。国外数字档案资源保护研究内容既包括数字档案的载体性质与安全保护方面的研究,又包括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分析、安全策略的研究;既包括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的数字档案真实性、有效性研究,又拓展了数字时代数字档案的研究范围,如对社交媒体数据、个人数据的归档保存研究,将数字档案保护对象拓展到更广泛、更多样的大众数据,在拓宽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更加贴近社会公众,推动档案保护的社会化发展。随着数字时代的推进,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众日常行为产生的大量个人数据记录的归档研究势必会走进档案保护研究的视野,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另外,还积极探讨如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档案保护的作用和影响,使得数字档案的保护内容更加丰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这一点我国亟需学习借鉴。
(三)档案保护管理与技术研究并存,档案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档案安全包括档案的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传统环境下,档案保护主要侧重于对纸质载体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文件的出现使得档案载体与内容分离,档案保护不再只是对载体的保护,而给予信息安全更多的关注,档案保护研究也不再局限于保护技术方面,而是对涵盖技术、人员、制度等多种要素的安全管理的研究。国外档案保护研究也可以分为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但从前文统计来看,主要还是以保护技术研究为主,辅之以安全的管理研究。对于数字文件的安全保护,“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完善的管理环境是保障档案资源安全性的关键因素[80],因此亟需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的研究。另外,在安全管理研究方面,不同于我国偏重于对档案安全体系构建、风险应急管理的概括性研究,国外研究档案安全的框架、策略及其他因素如标准、法律等。而国内外这种差异的存在与国内外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是分不开的。国外大多采取分散制管理,各档案保护机构的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国内则是集中制管理,强调档案管理的集中统一性,因而关于档案保护管理的研究侧重也会有所不同。
(四)档案保护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理论实践需进一步深度融合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档案工作与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紧密相关,所以档案学研究者也应具有突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意识。理论与实践是开展研究必然要涉及的两个层面,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而实践又是检验理论、发展理论的基础。国外档案保护研究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都有涉及,联系较为紧密。档案保护理论研究多是围绕实践应用展开,无论是传统档案保护研究还是数字档案保护研究大都基于实践工作中的案例实践展开研究,数字档案保护方面更为显著。究其原因,国外档案保护研究主体多为档案保管机构的工作人员,而我国档案保护研究研究论文更多是科研院校机构撰写,理论性较强。但可以肯定,档案保护管理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度融合,才能使档案保护理论的研究推动实践工作的发展。随着档案保护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档案保护策略、保护技术会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同时实践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反过来会激发档案保护理论发展,从而使得档案保护理论的研究更贴近实践需要,增强理论的实践应用性。
三、结语
档案是国家民族发展的真实历史记忆,属于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在当前新型技术日益涌现和快速更迭的数字时代,稍有不慎,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记忆就会消失殆尽,因此,做好档案保护研究与实践工作至关重要。世界范围内的档案,从传统环境下的纸质档案到数字环境下的数字档案,其保护研究均处于持续发展并不断强化的状态,由前述相关分析可知,传统档案保护研究于数字档案保护研究将长期共存、并行发展,且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档案保护研究的内容将会继续拓展和丰富,档案安全管理亟需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内外档案保护研究在传统档案保护、数字档案保护及档案安全管理等主题研究方面存在差异,各有侧重,国外档案保护理论与实践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国内档案保护研究发展提供借鉴。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只要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继续开展,档案便会依旧源源不断地产生和形成,新旧档案的保护工作仍将作为支撑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而存在。面对新时代不断衍生的机遇和挑战,档案保护研究人员及档案保管机构要把握好当前档案保护发展的趋势,跟紧数字时代的步伐,使档案保护发展融入到社会整体发展的大环境当中,为世界、为社会、为国家永久保存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