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复心肌损伤的扩张型心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9-09-19张阿莲韩婉琳殷兆芳卞玲孙婷胡靖超

疑难病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病左室

张阿莲,韩婉琳,殷兆芳,卞玲,孙婷,胡靖超

患者,男,34岁,因“阵发性胸闷气急1个月”于2015年2月26日入院。 患者1个月余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伴双下肢浮肿。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及家族史。入院时气稍促,伴有双下肢轻度浮肿,余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肌酐偏高,肌钙蛋白I 22.33 ng/ml,脑钠肽(BNP)2 384 p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VF、V5、V6导联T波倒置。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34.1%,全心增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给予抗感染、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调脂稳斑、控制心室率、降压、改善心肌重构、营养心肌等治疗。于3月3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近段30%狭窄,回旋支粗大,近段管壁不规则,TIMI血流3级。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原发性高血压3级。出院后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曲美他嗪治疗。患者出院后长期服用上述抗心力衰竭药物,并随访复查心脏彩色超声,提示左室射血分数逐渐提高、心功能改善,平素一般活动不受限。

2016年12月15日患者因“咳嗽、咯痰伴胸闷气促10 d”再次入院,入院后查肌钙蛋白I升高至 5.91 ng/ml, BNP 1 680.0 pg/ml,心电图较首次入院无动态变化; 心脏彩色超声示LVEF 24.6%,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入院后给予利尿、改善心肌重构、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次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曲美他嗪出院后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射血分数逐步提高。

2018年11月5日患者因“咳嗽、咯痰10 d,伴活动后气促1周”第3次入院。病程与第2次入院相似,入院后查肌钙蛋白I 由0.43 ng/ml升至13.55 ng/ml,考虑伴有严重心肌损伤,复查心电图较前无明显动态变化。心脏彩色超声示LVEF 24.2%,左房、左室增大,左室肥厚,左心功能明显降低。心脏MR检查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减弱,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心包积液。住院期间送院外查抗心肌抗体结果回报:抗肾上腺素能β1受体(β1AR)抗体阳性,其余抗体均阴性。经治疗后患者感染症状好转,一般情况可,予以出院,出院后调整药物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曲美他嗪等药物,建议门诊随访。

患者病程中11次心脏彩色超声结果LVEF 24.4%~50.6%,左室大小57.0~68.2 mm,见表1。3次入院每次均伴有心肌损伤、LVEF明显下降,随访期间心脏彩色超声检查LVEF逐步恢复。

讨 论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hathy,DCM)是临床引起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其发病低龄化、预后差[1-2]。

表1 患者发病以来心脏彩色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大小变化情况

扩张型心肌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是原发性DCM的一个重要病因。部分心肌炎患者经急性病程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进入慢性病程,反复心力衰竭发作,但经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可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即使心力衰竭发作一般不会伴有心肌损伤指标的明显升高[3]。本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加重,均伴有心肌损伤标志物明显升高,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磁共振检查排除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明确,但患者反复心肌损伤,是否心肌炎反复发生仍不明确。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991年Lieberman等[4]根据心肌活检的组织学改变与临床表现,将心肌炎分为4类: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慢性活动性心肌炎和慢性迁延性心肌炎。根据此分类,考虑本例患者应归类为慢性活动性心肌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可以在其感染间期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的激活、改善心肌重构使心功能得以恢复,但每次遇感染,均再次出现心肌损伤,导致心功能下降,如此反复。故此型慢性活动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更差。

关于慢性活动性心肌炎反复心肌损伤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和试验研究证明,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异常和遗传因素与之密切相关。1996年Hoebeke等通过研究发现病毒蛋白与心肌蛋白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阐明了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可能发病机制,并推进了抗心肌抗体(AHA)的研究。目前公认的抗自身抗体包括:抗线粒体腺嘌呤核苷异位酶抗体、抗肾上腺素能β1受体抗体、抗胆碱能M2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和抗L型通道抗体[5-8]。这些抗体均有致病作用,检测阳性反映患者体内存在自身免疫损伤,常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及其演变的DCM患者。每次病毒感染时均通过抗心肌抗体介导心肌损伤,考虑是心肌炎性活动的主要机制。多项研究均表明,抗心肌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清除抗心肌抗体可以使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9]。临床研究显示,免疫吸附和免疫球蛋白补充治疗可以用于抗心肌抗体阳性的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0-11],但因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故目前尚存争议。

本例患者在第3次入院时查抗心肌抗体,结果回报抗肾上腺素能β1受体抗体阳性,本患者已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重新回顾患者的治疗过程发现,患者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较小,心率控制欠佳,故建议患者出院后至专科医师处严密随访,根据心率、血压调整β受体阻滞剂至靶剂量,以期更多获益。

心肌炎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多见,反复心肌损伤、慢性活动性心肌炎的病例报道较少,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希望更多研究者关注此类病例,并开展基础研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段,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心肌炎心肌病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快速心律失常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