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控措施探讨
2019-09-18黄胜宇
黄胜宇
摘 要: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有了新挑战。事业单位更应该做好内控工作,协调好各方财务工作,提高内部资金利用率,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探讨了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措施;新会计制度
一、事业单位内控重要性
1.强化监督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部门领导的、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事业单位除了社会服务职能,也间接拥有了部分公共事务管理权。而这些权利如果没有监督和制约,在运行方面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不作为、乱作为等。而如果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内控监督体系,对事业单位权力进行监督,提高事业单位权力运用的规范性,优化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2.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常常出现资金不到位或者资金使用方向不明确的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资金滥用的问题。如果财政资金运用得当,优化配置,那么单位的工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如果事业单位能够做好内控管理,强化预算,制定出合乎规范的预算编制体系,资金必定能发挥最大效用。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不仅可以促进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3.量化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是职责划分、科学管理和发挥内控作用。而做好内控管理将事业单位每个部门的职责义务划分明确,对公众服务职责进行量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体而言,将业务分解到每一部门和每一个岗位,明确每一部门和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这样可以保证业务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4.防范风险
在风险防控方面,做好内控工作对每个部门实行有效监督,可以对业务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业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做好风险防控或直接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一来,事业单位就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业务处理的准确性,降低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新会计制度下,各项财务管理规定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各事业单位应及时调整内部工作,以便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新会计制度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更加顺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地降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在这其中,内控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内控工作能够与新会计制度相适应,互相协调配合,那事业单位管理能够更上一层楼,业务工作开展会更加顺畅,事业单位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1.缺乏对内控的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部分事业单位职工思维理念陈旧,导致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职工意识不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不知道为什么要做内控工作。不仅是基层员工,就连很多单位的管理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价值,导致相关内控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由此可见,部分事业单位职工不管是思想观念还是业务能力,都无法满足内控工作的需要,导致内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2.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较为烦琐,因此需要对内控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以及形成完善的制度。部分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没有明确的分工、细致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原有的工作制度并没有随着社会环境改变,导致现有制度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在新的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能及时解决,从而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内控工作问题重重。
很多事业单位存在工作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配置不科学的问题,很多工作都难以衔接,导致工作流程不严谨,业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另外,在财务内控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借款制度不完善,借款还款难以到位,很容易就出现资金挪用、占用问题,从而危害事业单位运营,最终损害国家利益。
3.监管力度不够
内控工作开展较好的事业单位,各部门分工必定是比较明确的,而且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较为紧密,同时监管制度也能严格落实。当前,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财务监管制度,但并未引起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往往会出现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工作不到位的情况。长此以往,内控工作必定存在很多问题。而很多事业单位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直接将监督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二为一,没有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如此一来,监督部门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部分事业单位监管制度不科学、不合理,监管部门独立性不足,监管流程和业务工作开展难以协调,导致单位内部监管落实不到位,相应的内控工作也难以同步开展,造成内控约束力不强,很容易流于形式。
4.内控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因为部分事业单位对内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该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招聘的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也不太高。部分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技能培训,导致相关的内控知识不足,由于内控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专业性不够,内控建设落实较为困难。同时,也正是因为对内控工作不重视,事业单位内也没有专门的内控部门,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督。
三、解决措施
1.完善相关制度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完善的內控制度是做好内控工作的基础。完善内控制度,有利于推动内控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同时又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完善的内控制度如果没落到实处,也难以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内控执行的监督力度。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单位发展规划和业务特点,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并加强监管,充分发挥内控机制的积极作用。
2.增强对内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员工对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到内控工作开展的效果。只有员工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转变思维,形成人人参与内控工作的良好氛围,这样才能为内控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所以,事业单位应加强宣传,向全体职工宣讲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都认识到开展内控工作的积极意义。同时,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建立合适的奖惩规则,对认真负责的员工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可以提升全体员工参与内控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内控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
3.提高员工专业能力
人是工作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只有提高现有员工的专业能力,同时招聘高素质人才,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专业素养,才能将内控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訓力度,定期举办继续教育或培训讲座,邀请专家或者其他单位的先进工作者来讲授如何科学地开展内控建设,使单位工作人员都能熟悉和掌握内控工作流程及重点。
其次,要加大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力度,加大投入,提高专业人才的相关待遇,这样事业单位才能招聘到专业素养较高的工作人员。通过人才招聘或选拔,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为内控工作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对于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来说,内控监督工作开展离不开内审。做好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提高资金利用率、提升工作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内审工作能够严格有效地落实,那么将能够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财务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运营风险。
但是,当前很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建立单独的内审部门,而设置有内审部门的单位也很难保障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导致内审流于形式。因而,为了保障内控机制落实到位,事业单位应该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配备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同时,为了确保内审的独立性,内审工作应该由单位负责人直接管理,避免其他业务部门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内审的积极作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监管,促进事业单位内控工作落实。
四、结语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弥补了原会计制度的很多不足,大大提升了单位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这也给内控建设带来了一定挑战。事业单位应该做好内控工作,协调好各部门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事业单位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也能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合理,促进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初探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财经界,2014(2).
2.石彩霞.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6).
3.陈雪铃.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关系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6 (19).
4.宋海阳.关于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探讨.财经界,2015(3).